展览馆类建筑设计任务书
- 格式:doc
- 大小:381.50 KB
- 文档页数:3
图书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一.设计任务为改善大学教学环境,方便师生的学习和教学,拟在某大学教学区内建造一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为9000-10000m2,总藏书量为55万册。
二.设计要求充分考虑地形条件,以及周围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遵循相关设计规范。
建筑密度小于40%,绿化率大于30%,建筑要求:·妥善处理主次入口位置,安排好建筑外部的人流、车流的布局和外部环境设计。
·合理组织内部功能,妥善处理人流、书流,内部工作人员流线与读者流线。
·建筑造型注意体现图书馆的文化个性,考虑不同地域的地方特色。
三.建筑组成及面积分配总建筑面积9000-10000m2。
1.书库面积2000 m2(1)密集书库(中外文)面积400 m2(2)报刊库100 m2(3)中文参考阅览辅助书库,面积300×4 m2(与中文参考阅览室结合设计)(4)外文书刊库100 m2(与外文书刊阅览室结合设计)(5)视听、缩微资料库200 m22.阅览部分阅览座位共计1430个,面积2700 m2。
(1)中文报刊阅览室1个200位360 m2(2 ) 中文参考阅览室4个900位360 ×4m2(3 ) 外文书刊阅览室1个40位140 m2(4)电子阅览室1个100位250 m2(5 ) 缩微阅览室1个40位90m2(6 ) 特种文献阅览室1个40位140 m2(7 ) 研究阅览箱20个40位140m2(8 ) 视听室1个40位140 m23. 读者公共活动用房680 m2(1)门厅100 m2(2)目录、出纳厅100 m2(3)文献检索中心40 m2(4)学术报告厅300 m2(5)陈列展览及接待室60 m2(6)其他用房(休息、存放等)80 m24. 技术业务用房700 m2(1)采访交换室40 m2(2)图书流通80 m2(3)编目加工室60 m2(4)照相室40 m2(5)消毒室40 m2(6)期刊部30 m2(7)阅览部20 m2(8)参考咨询部20 m2(9)科技情报资料部20 m2(10)技术服务管理部20 m2(11)视听资料管理部20 m2(12)照相微缩工作室90 m2(13)复印室60 m2(14)图书修整工作室40 m2(15)宣传工作室20 m2(16)计算机房80 m25. 行政办公及辅助用房二个440 m2(1)馆长室20 m2(2)办公室(4间)20×4 m2(3)中型会议室120 m2(4)小型会议室80×2 m2(5)值班室20 m2(6)储藏、休息等用房40 m26. 设备用房120 m2交配电、空调制冷、水泵、风机、电梯机房等用房。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1、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博物馆位于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建设博物馆的环境条件。
1.2 工程规模博物馆总用地平方米。
2、规划设计要求2.1 建筑密度:≤40%2.2 容积率:0.4左右2.3 建筑限高:三层2.4 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包括地下室)2.5 绿地率:≥40%2.6 建筑红线退让道路及周边用地边线交通出入口方位(见附件)2.7 停车场:1)机动车位:按不小于40辆/万m2的要求设置车位,地面停车面积约2400 m2,其中应考虑同时停放不小于4辆的大轿车.2)自行车:300辆2.8 内容要求2.8.1 主馆:建筑面积20000m2,包含陈列、展览大厅(民俗展厅)、收藏、文娱服务区、技术辅助设施区和办公、服务等。
2.8.2 城市广场区:体现创意3、总体规划要求规划方案应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周围环境协调,充分考虑西北文化建筑特色各项技术要求。
符合河津市总体规划。
体现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要求,并具有独特的设计品质和理念。
方案涉及到安全消防、环保、园林绿化、环保、人防、抗震、防洪排涝、电力、交通、文物保护等问题,应符合各专项规划要求。
4、道路、管线、绿化、竖向要求4.1西、北四个方位设出入口,西面为主出入口,考虑与体育场城市用地的城市关系,考虑人行、公交、私车和停车场的合理布局关系。
4.2 管线设计应体现方便、短捷、经济的原则。
4.3 管线布置衔接方式:给排水、供电、通讯、燃气、保安防范系统,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并预留考虑各设备用房。
4.4 绿化设计应为博物馆及其周边环境创造一个环境优雅、品质高尚的生态型博览区域,通过多层次的立体和地面屋面绿化,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景观和视野。
4.5 利用绿化减少干道对博物馆区的影响,做好防尘降噪,结合平面布局、建筑风格、水面等环境设施,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4.6 竖向设计应满足各功能建筑的使用要求(博览活动、休息、交通等)。
唐山历史民俗博物馆设计任务书1.设计原则1.1建筑设计适用经济美观安全1.2建筑理念体现绿色人文科技1.3建筑外貌体现地域民俗1.4建筑形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1.5建筑设计满足现在展示需要2.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要求3.设计内容和要求3.1总平面设计3.1.1总平面设计要针对博物馆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充分考虑博物馆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展馆和室外展场。
3.1.2.挖掘自然景观潜力和民俗资源,综合考虑博物馆与其他景观的关系,结合文脉、融合人脉,提炼独特的民俗要素,创造特色鲜明彰显唐山民俗特色的博物馆。
3.1.3要求设置博物馆和周边道路的直接连接道路,合理安排主次入口,与博物馆交通系统形成有效的衔接。
妥善处理各种交通流线之间的关系,各类交通流线分类组织。
3.2博物馆设计3.2.1博物馆建筑3.2.1.1建筑布局应满足建筑功能需求,展馆建筑体量适度,造型应突出唐山文化内涵,具有唐山民俗特征,并与周边环境相呼应,具有整体视觉冲击力。
3.2.1.2根据实际需求与可能,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按现代化水平进行设计满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发展适用要求3.2.1.3建筑内部空间(陈列展览区、观众服务区、科普教育区、藏品管理区、科学研究区、行政办公区、安全保障区、几点设备区)合理布局,要注重建筑物的整体有效使用率。
展厅面积和层数适宜。
辅助和附属用房要考虑经济适用瞒住功能要去。
3.2.1.4建筑内部垂直交通和水平交通的组织要科学合理高效,处理好各类流线之间的关系,保证各类流线畅通、简洁、明了,并与功能分区和建筑空间布置相匹配。
展览流线要刘畅、清晰。
观众进出流线要相对独立,从入口到大厅及各个展厅,都要直接通畅,避免迂回。
物品进出流线也要相对独立,隐蔽,布局合理,对物品进出动线上的门、楼道、电梯的宽度和高度等要考虑特殊要求。
工作人员进出流线要相对独立,便于管理。
3.2.1.5消防及安全疏散要满足国家规范3.2.1.6建筑公共区的设计要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3.2.1.7自然光和人造光混合使用,降低建筑能耗3.2.2结构专业合理选择结构形式,注重结构与形式的统一3.3意向性展陈设计3.3.1展陈设计原则①、体系陈列与专题陈列相结合②、实物陈列与互动体验相结合③、文物展示与场景再现相结合④、室内陈列与室外展场相结合⑤、固定陈列与临时展出相结合⑥、可控天然光与人工光相结合⑦、传统展示与数字技术相结合3.3.2展陈策划3.3.2.1室内展陈策划以时间为轴,系统的介绍唐山优秀灿烂的民俗文化。
建筑工程设计任务书模版(委托人功能要求)一、项目概况及用地现状1. 项目概况某单位某项目整体为一处集训练、办公、对外技能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训练基地。
2. 项目位置:3. 周边环境情况:4. 建设用地现状(项目整体):用地分为东、西两个地块,用地总面积 30.91 公顷,约463.65 亩。
东侧地块23.21 公顷,约348.15 亩,西侧地块6.67 公顷,约100.05 亩,两块用地之间中间由一条道路连接,道路用地面积1.03 公顷,约15.45 亩。
用地位于山区,西侧高东侧低,中间有泄洪渠穿过,地形起伏较大。
东用地内高差约20m,西用地内高差约40m。
5. 用地规划要求(项目整体):规划建设用地性质:总用地规模:平方米其中:可建设用地规模:平方米代征城市公共用地规模:平方米其中:代征道路用地规模:平方米代征绿化用地规模:平方米代征其他用地规模:平方米建筑密度:≤35%6. 建设规划要求(项目整体):建筑控制高度:≤18-21 米建筑退让距离:应满足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交叉路口周围新建、改建建筑工程的若干规定》和《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的要求,未及事项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及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
61建筑间距:应符合《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以及日照、消防要求。
绿地率:≥30%7. 项目工程用地位置现某项目一期、二期工程已竣工,基地整体风貌已经形成。
三期工程培训楼,博物馆及档案馆,多功能训练馆用地位于现状代征地内,其中多功能训练馆拟在二期车库顶部加建。
注:包含相应建筑的室外工程部分。
8. 建设项目规模表建设项目规模表二设计依据1. 本工程设计执行国家、北京市、行业现行建筑设计法规、规范及规定;2. 建设方提供的工程地形测量图及一二期工程竣工图;3. 建设方提供的某三期项目建设需求;4. 设方在设计过程中提出的其它设计要求(邮件、传真、电话等设计指令)。
遂宁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布展方案设计任务书第一章总则一、项目概况遂宁市地处四川城镇化发展主轴,是四川省战略部署建设的“六大都市区”之一,也是成都经济区和成都平原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增强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形象,遂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宋瓷文化中心”(原“五馆一中心”),该项目的空间分析及建筑方案设计已于2016年9月20日,经市规委会第3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遂宁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属于该项目建设的一个子项目,建筑规模为地上建筑4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米,总用地面积约为22.5亩,建筑设计高度约30米。
二、展陈定位遂宁市城乡规划展览馆,是展示遂宁市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展馆建成后,将成为展示遂宁市建设变迁、发展现状和城市远景的重要窗口;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城市规划的宣传、教育和科研基地。
遂宁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定位:集规划展示、信息公开、学术交流、会议接待、科普教育、旅游参观、招商引资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馆。
三、设计指导思想遂宁市城乡规划展览馆展陈设计,要以展示遂宁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大而美、富而强、优而雅”的新遂宁的城市目标,做到既符合一般城市规划展览馆的要求,又能凸显遂宁“观音文化城、生态山水城、现代花园城”的城市特色。
做到融遂宁地域文化特色与规划为一体;以及融规划的法定性、政策性、综合性与知识性、科技性、互动性为一体。
要通过综合运用声、光、电、影等高科技展览手法,使展示内容全面、生动、富有感染力。
要通过展示理念、手法、方式等突破与创新,满足各层次参观者的需求。
第二章设计要求一、工作范围、内容与标准1、设计范围:布展设计和室内装饰设计2、设计内容:包括①布展大纲的撰写、②展览馆主题定位、③功能和展区布局、④展项内容和面积、⑤展示方式和手段、⑥装饰装修风格、⑦交通流线组织、⑧数字及多媒体系统运用等。
二、总体要求1、目标:建设国内领先、省内一流、风格独特的城乡规划展览馆。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泉州市博物馆二、项目概况: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北峰组团东南方向,东北面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山麓下有漳州肖铁璐和泉山路,南侧有省道305线通过,毗邻西湖公园,距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约两公里,用地北面有北渠呈东西走向。
地理环境条件优越,背山面水,用地平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可结合西湖发展为博览、旅游、生态与一体的综合区。
该基地具有建设博物馆的优良环境条件。
三、工程规模泉州市博物馆总用地面积57000平方米。
四、规划设计要求:建筑密度:≤25%容积率:0.2-0.4建筑限高:15M绿地率:≥50%停车场:按建筑面积12%计总体规划要求:建筑风格高雅,布局明确合理,并结合传统文化,具有时代创新之特征,与环境融为一体,并配备先进智能设施,表达新时代创意与超前意识的生态博物馆区。
五、毕业设计要求1、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一定的阅读中外参考文献的能力。
2、一定的建筑策划、概念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方案综合设计能力。
3、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能力以及运用电脑的能力。
4、设计表达、文本制作、模型制作与工程制图以及编写说明书论文的能力。
2、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实习日记及报告要求内容系统完整论述简洁明了语言通顺行文标准装订整齐电脑打印。
4、毕业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表达准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和有关规定全套图纸应以电脑绘制为主。
5、应有一定的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的概念以及综合协调能力。
6、遵守学校及学院、系的教学有关纪律规定。
六、毕业设计教学目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将全面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建筑学专业实践工作并进一步扩展知识领域提高分析问题、综合解决实际工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建筑系馆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建筑学 10级)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建筑系系馆建筑设计,理解与掌握功能相对复杂又具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教育建筑设计方法与步骤。
2、培养综合处理室内外复杂交通流线的能力。
3、训练和培养建筑构思和空间组合的能力。
4、重视室内外环境的创造,训练营造适应不同行为心理需求空间环境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任务。
北方某高校计划筹建建筑系馆一座。
建筑系教学为五年制本科,建筑学专业每级三班,规划每级一班,每班30位学生。
研究生两年制,每年25人。
教职工50人。
系馆总建筑面积为9000㎡(正负5%),建筑密度不大于40%。
基地自测。
2、设计要求(1)平面功能合理,流线清晰。
总平面图布局:注意处理好出入口与室外的环境关系,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办公,学术,辅助等各功能的合理布局,解决好垂直、水平交通。
(2)空间组织与建筑造型要体现出教学建筑的特点。
(3)注意推敲建筑形体与周围建筑的关系,设计符合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并注意室内外环境的设计。
绿地率不小于30%。
(4)造型与地域环境相协调,并注意突出校园建筑的文化特色。
3.建筑组成及要求:(以下面积为使用面积)(1)教学主要用房·专用教室25 ×90~105㎡/间(平均每人3~5㎡)可以分班设,也可以适当合班设。
·讲课教室6×60㎡/间全部为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室3×90㎡/间朝北或顶部采光·评图教室3×60㎡/间可为开敞式,可结合沙龙、咖啡厅设置·报告厅300㎡(要求起坡)·展览厅200㎡,可结合门厅设置·图书资料室240㎡·模型制作室1×90㎡/间·教学设备用房2×50㎡/间·摄影及晒图房2×45㎡/间(2)教学管理用房·小会议室1×30㎡/间·教师办公室5×80—100㎡/间·教授工作室10×25—30㎡/间·行政办公室3×15~30㎡/间·复印室3×15~30㎡/间·系主任室5×50㎡/间·计算机室1×90㎡/间·值班管理室1×30㎡/间·接待室1×40㎡/间·小卖部1×10㎡/间·设备房1×20㎡/间(3)学生活动部分200㎡其他空间要求如下:·门厅,数量、面积根据需要自定。
科技馆建筑设计方案任务书模板任务书编号:2021-XXX-001任务主管单位:科技馆建设委员会任务执行单位:建筑设计公司一、任务背景科技馆作为展示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场所,旨在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并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馆的功能,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感与学习效果,现寻求一家有经验、创新能力强的建筑设计公司,负责科技馆建筑的设计方案。
二、任务目标1. 美观大气: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符合科技馆定位的建筑形象,凸显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2. 实用高效:确保建筑功能完备,包括展示馆、教育馆、实验室等不同用途区域的设计布局,满足各项功能需求。
3. 环保节能:注重绿色建筑理念,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环境友好性。
4. 安全可靠:确保建筑结构牢固,满足相关安全标准,并考虑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保障参观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任务内容1. 地理环境分析:调研科技馆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因素,并分析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 空间布局设计:根据科技馆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包括展示区、活动区、办公区等,确保流线顺畅,功能分区明确。
3. 建筑外观设计:设计一种独特的建筑形象,通过立面设计、色彩搭配等手段凸显科技元素与创新精神。
4. 建筑结构设计: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功能,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充分考虑可持续性因素。
5. 室内空间设计:精心设计展示区、教育区、实验室等室内空间,考虑灯光、声音、气氛等元素,提升空间体验。
6. 设备配套设计:合理规划建筑内的供电、供水、通风、空调等设备系统,确保正常运行及舒适的室内环境。
7. 环境景观设计:设计建筑周边的景观环境,包括绿化、广场、停车场等,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
四、任务要求1. 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要求,满足建设主管部门的审批要求。
2. 方案应突出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理念,给人以视觉冲击和启发性思考。
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方案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况委托单位:东海县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东海县规划局项目位置:东海县行政中心西南侧二、项目背景(1)城市定位:东海是中国重要的硅材料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型现代化湖滨城市、国际知名的水晶之都。
(2)东海县是闻名中外的水晶之都,其矿产品资源量大、质优,水晶总储量达30 万吨,占全国储量一半以上。
东海县上规模的水晶和硅资源深加工企业已超过500家,硅工业已经形成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和高技术水平的“石英玻璃管、硅微粉、石英玻璃原料、压电石英晶体、石英灯具”等五大系列产业群,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航天、通讯、石油、冶金、化工等众多领域。
中国东海水晶工艺礼品城始建于1992 年,历经16 年的快速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和世界水晶的集散中心。
中国东海水晶工艺礼品城建筑面积5.4 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达20 亿元,正朝着百亿市场奋进。
东海国际水晶珠宝城建筑面积 3.4 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水晶精品城。
“以水晶为媒介,让世界了解东海;以水晶为桥梁,让-1-东海走向世界!”这是每一个东海人的追求,目前东海已成为全世界水晶产品及工艺品集散中心。
水晶以其清纯无暇、晶莹艳丽的魅力和美好的寓意,席卷着华夏大地,受国际时尚趋势—彩色宝石流行的影响,各种水晶首饰越来越成为消费市场的热点。
专家预测,水晶将成为全球消费第一的半宝石品种。
具有通透质地、多变色彩、丰富含义的水晶将注定成为时尚浪尖的宠儿。
为演示天然水晶形成的奇特景观,展示水晶世界的神奇与魅力,促进水晶与文化的融合,推动水晶文化的提升,珍藏世界各地水晶奇石和水晶工艺品,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中国唯一以水晶为主题的主题博物馆,在中国水晶之都——东海应时而出。
该博物馆涵盖水晶收藏展示、文物收藏展示、硅材料工业展示、城市规划展示等功能。
是城市招商引资、政府间交流、群众参与、青少年教育的平台。
该博物馆是东海县行政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现代化湖滨新城的重要载体。
展览馆类建筑设计任务书
———京张铁路纪念馆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课内学时:40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展览建筑的功能与社会属性以及发展现状,能针对具体任务提出有创造性,
的设计方案。
2、掌握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空间布局与形体造型等主要设计手法。
3、建立建筑设计与环境、文脉、历史、传统、文化等相关因素相互影响的概念,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培养训练完善的图纸绘制和表达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
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功能设计具体方案如下:
一)陈列室及相关配套面积:2000平方米
展厅4间 1400平米
另:(1)临时展览厅:4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临时性展览)
(2)相关配套面积:200平方米
1.观众服务综合办公室
2.贵宾接待休息室
3.警卫、讲解员办公室
4.吸烟室
5.残疾人通道休息室
6.卫生间
注:光线以自然光为主,辅之以人工光。
二)库房:420平方米
1.藏品库(2间 300平方米)
2.暂存室(1间 120平方米)
注:库房建筑要求牢固、坚实、防火、防盗且都装避雷针,尽量不设在地下室或太高的地方。
三)学术研究部分:500平方米
1.学术报告厅(300平方米)
4.资料图书室(200平方米)
6.卫生间(15平方米)
四)行政办公部分: 250平方米
1.正、副馆长室两间 30平方米
2.办公室 3间 45平方米
3.保卫部 1间 15平方米
4.值班室 1间 12平方米
5.会议室 1间 60平方米
6.接待室 1间 60平方米
7.卫生间 1间 15平方米
五)参观服务部分:300平方米
1.门厅(150平方米)
2.售票处(12平方米)
3.衣物寄存处(60平方米)
4.厕所(中型)(50平方米)
(二)要求:
1、纪念馆馆宜与自然环境密切结合。
2、观赏者不仅欣赏馆内收藏品,同时也欣赏户外宜人的景色。
3、观赏流线宜清晰易辨。
4、每个展示空间不宜过于密闭,各类展示空间宜有视觉上的流通,使彼此有密切
的联系。
三、进度及安排:
第一周:1、布置设计任务、讲解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有关内容、布置课后需收集的相关资料。
2、建筑总体设计构思、进行总平面图设计。
第二周:1、设计构思、进行一草方案设计。
2、绘制一草方案(包括平面、立面设计)。
第三周:1、调整设计方案、进行一草方案设计。
2、绘制一草方案(包括透视图设计)、交一草。
第四周:1、调整设计方案、进行二草方案设计。
2、绘制二草方案、交二草。
第五周:1、二草方案评析、调整设计方案、绘制仪器草图。
2 、绘制正式方案图。
集中周
四、提交内容:
1、总平面图 1:500
2、各层平面图 1:200
3、立面图(至少二个沿街立面)1:200
4、剖面图(二个) 1:200
5、透视效果图一张(表现方法不限)
注:平、立、剖面组合图为彩色渲染图。
图纸规格800X550 M M。
参考资料:
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的发展,张家口火车北站已经逐渐失去其功能上的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障碍;其在中国铁路史及张家口的发展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
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现拟拆除北站,在其原址上修建京张铁路纪念馆一座。
二、区位条件和用地范围
京张铁路纪念馆位于张家口市火车北站。
北靠东安大街,西临解放路,东侧为铁路职工俱乐部,南侧为保留建筑(京张铁路张家口站旧址,建于1909年)。
总用地8484平方米。
三、用地性质及建设内容
京张铁路纪念
馆定位为:以纪念
馆为主体结合文化
娱乐及市民广场休
闲。
四、规划设计指标
1、建筑密
度:25%以下。
2、建筑高
度:主体建筑控制
在15米以下,可设
置一标志性建筑或
构筑物(如标志
塔),控制在40米
以下。
3、绿地
率:50%以上。
4、停车
场:按总建筑面积
的12%设置。
五、城市设计要求
建筑风格应借
鉴本地传统建筑又
有所创新和发展。
广场要体现文化主
题和生态主题,使
整个群体融入自然
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