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实践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9.52 KB
- 文档页数:8
茶叶加工实习报告一、前言作为一名茶叶加工实习生,我有幸参与了为期一周的茶叶加工实践活动。
在这段时间里,我先后参观了南京中山陵茶场、句容高庙茶场和张庙茶场,并亲自参与了红绿茶的制作过程。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茶叶加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体验到了茶文化的魅力。
二、实习内容1. 南京中山陵茶场实习南京中山陵茶场是本次实习的第一站。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雨花名茶的加工制作过程。
茶场内的茶叶种植条件独特,多数为50~70年代种植的有性系树种,且多为林下茶。
林下茶的特点是叶子的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但由于光合作用较少,嫩叶不够壮实,容易形成对夹叶。
此外,由于茶树多为自然生长,树冠较小,因此产量较低。
2. 句容高庙茶场实习在高庙茶场,我们主要参与了长炒青的加工过程。
该茶场的规模相对较大,拥有专门的萎凋室和齐全的设备。
鲜叶在萎凋室进行萎凋,并派遣专人看管。
与中山陵茶场不同的是,高庙茶场全程实行机械化加工,每个整形机后面都配有一个小型的风扇进行吹风,以防止叶子发生黄变。
3. 红茶制作在本次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在本校进行了红茶的制作。
红茶的制作过程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步骤。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红茶制作的严谨性和技巧性。
三、实习收获1. 茶叶加工技术的了解通过实习,我了解到了茶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如绿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步骤,以及红茶的制作过程。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茶叶种植的条件和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2. 茶文化的体验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
茶人们精心呵护茶树,用心制作茶叶,以期呈现出最好的茶品质。
这种敬业精神和对品质的追求,让我深受启发。
3. 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我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茶叶、掌握揉捻的力度、控制发酵时间等技巧。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今后从事茶叶加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总结通过为期一周的茶叶加工实习,我对茶叶加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体验到了茶文化的魅力。
茶叶加工实习报告文档5篇Tea processing practice report document茶叶加工实习报告文档5篇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茶叶加工实习报告文档2、篇章2:茶叶实习报告文档3、篇章3:茶叶销售顶岗实习报告文档4、篇章4:毕业实习报告——对湖南茶叶销售、茶馆经营现状的市场分析文档5、篇章5:对湖南茶叶销售、茶馆经营现状的市场调查实习报告文档篇章1:茶叶加工实习报告文档“作为育茶人,我们要像茶一样,把苦涩埋藏于心底,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在为期一周的实习过程中,中山陵茶厂的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耳边,这样的精神是我参与这次实最大收获。
本周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课实习,主要在南京中山陵茶场参观并体验了雨花名茶的加工制作过程;然后是句容的高庙茶场和张庙茶场;最后在本校进行了红茶的制作。
现在将实习收获总结如下:一、南京中山陵茶场实习南京雨花茶鲜叶原料特殊,多是50~70s种植的由种子直播的有性系树种,而且多为林下茶,遮阴度也比较高。
①由于树冠遮挡,上方密蔽,因而春茶所受霜冻害较少,萌发也较早②叶子的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简单儿茶素③由于光合作用少,嫩叶不够壮实,较易形成对夹叶④因为茶树多为自然生长,树冠较小,所以产量会较低2、林下茶与漏光茶的区别①林下茶叶大且厚,茶芽细小,树形矮小,树茎较细,高矮各不相同;漏光茶反之②林下茶的遮阴树常会形成深层落叶,滋养土壤,因而土壤肥力较一般漏光茶园大3、遮阴树种的选择①忌有异味树种,因为茶叶吸附力强,散发异味的树种会影响茶树香气②忌病虫害树种,会影响茶树正常生长③因为茶树属于浅根系树种,遮阴树种一般选择深根系者,以防与茶树争夺土壤养分自然生长的林下茶树种,不经人工修剪,萌发较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易于抢先占领市场;又因为产量较少,而易于提高产品价值。
第1篇一、引言绿茶,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以其独特的口感、香气和健康益处而深受人们喜爱。
茶艺作为一种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底蕴,更是人们修身养性的艺术。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绿茶茶艺的实践操作,深入了解绿茶的制作工艺、冲泡技巧以及品鉴方法,以期提升个人的茶艺修养。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绿茶的起源、发展及分类。
2. 掌握绿茶的加工工艺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3. 熟悉绿茶的冲泡技巧和品鉴方法。
4. 提高个人茶艺实践能力,体验茶文化的魅力。
三、实验材料1. 绿茶:碧螺春、龙井、黄山毛峰等。
2. 茶具:茶壶、茶杯、公道杯、茶匙、茶巾等。
3. 热水:符合冲泡绿茶的水质要求。
四、实验步骤(一)绿茶的加工工艺1. 采摘:绿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时间一般为春季。
2. 杀青: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防止茶叶氧化变红。
3. 揉捻:使茶叶卷曲,增加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4. 干燥:通过高温将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使茶叶干燥定型。
(二)绿茶的冲泡技巧1. 水温:绿茶适宜用80-90℃的水冲泡,过高或过低的水温都会影响绿茶的品质。
2. 茶具:选用适合绿茶的茶具,如瓷壶、瓷杯等。
3. 投茶量:根据个人口味调整,一般以茶具的1/3-1/2为宜。
4. 泡茶时间:绿茶的泡茶时间较短,一般为2-3分钟。
(三)绿茶的品鉴方法1. 观色:绿茶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呈黄绿色。
2. 闻香:绿茶香气清新,具有独特的花果香。
3. 品味:绿茶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4. 赏形:绿茶茶叶形态各异,如碧螺春呈螺旋状,龙井呈扁平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绿茶的加工工艺、冲泡技巧和品鉴方法。
绿茶的冲泡过程中,水温、茶具、投茶量和泡茶时间等因素都会对绿茶的品质产生影响。
同时,绿茶的品鉴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绿茶的色、香、味、形,提升个人的茶艺修养。
六、实验总结本次绿茶茶艺实验使我们对绿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茶艺实践能力。
茶叶加工学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茶叶加工技术也日益成熟。
作为一名茶叶加工学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茶叶加工实习。
本次实习分别在南京中山陵茶场、句容高庙茶场和张庙茶场进行,最后在本校进行了红茶的制作。
通过实习,我对茶叶的加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南京中山陵茶场实习南京中山陵茶场的实习主要是对雨花名茶的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参观和体验。
了解到雨花茶鲜叶原料特殊,多是50~70s种植的由种子直播的有性系树种,而且多为林下茶,遮阴度也比较高。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林下茶的特点、与漏光茶的区别以及遮阴树种的选择等知识。
2. 句容高庙茶场和张庙茶场实习在句容高庙茶场和张庙茶场,我参观了茶叶的加工设备,了解了茶叶的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基本工序。
同时,我还了解到名优绿茶的种类和制作过程,如条形茶、扁形茶、针形茶、卷曲茶等。
3. 本校红茶制作实习在本校,我参与了红茶的制作过程。
从鲜叶的采摘到红茶的发酵,我亲自体验了每一个环节。
红茶的制作过程与绿茶有所不同,它包括摊放、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红茶的制作原理和技巧。
三、实习收获1. 茶叶加工技术的了解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茶叶的加工过程,掌握了茶叶加工的基本技术。
例如,绿茶的制作过程中,杀青是关键工序,通过高温抑制酶活性,使茶叶保持绿色。
而红茶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是核心环节,通过控制发酵程度,使茶叶产生独特的红色。
2. 茶叶品质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判断茶叶的品质。
从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等方面,我可以判断出茶叶的品质优劣。
此外,我还了解到茶叶的品质受到鲜叶原料、加工技术和储藏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茶叶生产管理的了解通过实习,我对茶叶生产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从茶叶的生产组织、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等方面,我了解了茶叶生产管理的内涵。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生产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茶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的茶叶爱好者。
这些年来,我对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品味和研究,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对茶叶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茶叶是一种与自然紧密相连的产品。
茶树生长在山区,其生长环境对茶叶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气候、土壤和海拔高度等自然因素决定了茶叶的品质和风味。
例如,高海拔地区的茶叶通常呈现出清香高雅的口感,而低海拔地区的茶则更为浓郁。
此外,人们还利用自然鉴别茶叶的方法,如观察茶叶的外观、闻其香气以及品尝茶叶的滋味,以确保茶叶的质量。
因此,茶叶的品质和风味都与自然因素息息相关,这让我更加欣赏茶叶的独特之处。
其次,茶叶的烹饪和冲泡技巧对于茶叶的口感和味道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种类的茶叶有着不同的烹饪方法,例如龙井茶需要在温度适宜的水中轻轻搅拌,而红茶需要用热水冲泡。
在尝试不同的烹饪方法时,我注意到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是确保茶叶口感和香气的关键。
此外,茶具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冲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例如,用紫砂壶冲泡铁观音茶可以带来更浓郁的口感。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学习,我逐渐掌握了茶叶的烹调和冲泡技巧,这让我对茶叶更加感到兴奋和满足。
除了烹饪和冲泡技巧,合理的保存方法对于茶叶的保鲜和品质也至关重要。
茶叶的新鲜度和保存时间直接影响茶叶的风味。
我发现,保持茶叶的干燥和防止暴露在阳光和异味中可以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同时,选择合适的容器储存茶叶可以避免茶叶吸收异味。
把茶叶放在干燥清洁的罐子里,并尽量避免频繁的开启和使用,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
对于那些长时间保存的茶叶,我会将其放入冰箱中,以延长其保质期。
通过合理的保存方法,我能够保证每一杯茶都能尽享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此外,了解茶叶的种类和特点也是深入体会茶叶乐趣的重要一环。
绿茶、红茶、黑茶、白茶和普洱茶等不同的种类和加工工艺在茶叶的风味和性格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茶叶生产加工与制作实训报告周一、实训背景与目的茶叶是世界上广泛消费的饮料之一,不仅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香气,还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茶叶的生产加工与制作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进行了茶叶生产加工与制作的实训活动。
本文将对实训过程和实训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
二、实训内容与步骤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茶叶的生产加工和制作过程。
我们通过实地参观茶园,了解茶叶的种植条件和栽培技术;学习茶叶的采摘和初步处理技术;深入了解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等。
通过实训,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茶叶的生产过程,掌握茶叶的加工和制作技巧,提高茶叶的品质。
2. 实训步骤步骤一:参观茶园我们首先参观了当地的茶园,了解了茶树的种植条件和栽培要点。
我们观察了茶叶的生长情况,了解了茶叶的采摘时间和采摘标准。
通过与农户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茶叶生产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步骤二:茶叶采摘和初步处理在茶园参观结束后,我们进行了茶叶的采摘和初步处理实践。
我们按照专业人士的指导,选择了合适的茶叶部位进行采摘,并将采摘的茶叶放在透气性好的容器中进行初步处理。
初步处理包括晾晒、挥发、焙干等步骤,这些步骤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步骤三: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在采摘和初步处理结束后,我们深入学习了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
我们了解了传统茶叶的制作工艺,例如绿茶的揉捻和炒青,红茶的发酵和烘焙等。
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新型茶叶的制作方法,例如花茶的制作和包装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更加熟悉了茶叶的制作过程,并且掌握了一些制作技巧。
三、实训成果与收获通过本次茶叶生产加工与制作的实训,我们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收获。
首先,我们深入了解了茶叶的生产过程。
我们了解了茶树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掌握了茶叶的采摘要点和采摘时间。
我们还学习到了茶叶的初步处理技巧,例如晾晒和焙干等步骤。
其次,我们学习了茶叶的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
我们了解了传统茶叶的制作工艺,例如绿茶的揉捻和炒青,红茶的发酵和烘焙等。
【实习报告】茶叶加工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我实习的单位是_____茶叶加工厂,这是一家在当地颇具规模和声誉的茶叶生产企业,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我所在的岗位是茶叶加工生产线的操作实习生,主要负责协助正式员工进行茶叶的采摘、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一系列加工工序。
二、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实习,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茶叶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同时,也希望能够亲身体验茶叶生产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模式,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内容1、茶叶采摘茶叶采摘是茶叶加工的第一道工序,采摘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的效果和茶叶的品质。
在实习期间,我跟随采摘工人学习了如何根据茶叶的品种和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摘时间和采摘方法。
一般来说,春茶采摘时间较早,以芽头和一芽一叶为主;夏茶采摘时间较晚,以一芽二叶和三叶为主。
采摘时要注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茶叶。
2、萎凋采摘后的茶叶需要进行萎凋处理,以减少茶叶中的水分含量,使茶叶变软,便于后续加工。
萎凋的方法有自然萎凋和人工萎凋两种。
自然萎凋是将茶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让其自然失水;人工萎凋则是利用萎凋槽或萎凋机等设备,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来加速茶叶的萎凋过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人工萎凋的操作,学会了如何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含水量调整萎凋设备的参数。
3、杀青杀青是茶叶加工中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继续发酵,同时去除青草气,散发茶香。
杀青的方法有炒青、蒸青和烘青等。
我们厂采用的是炒青的方法,使用的设备是滚筒式杀青机。
在杀青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一般温度在 200℃左右,时间为 3-5 分钟。
杀青后的茶叶要及时摊凉,避免余热对茶叶品质造成影响。
4、揉捻揉捻的目的是使茶叶细胞破碎,茶汁渗出,从而增加茶叶的滋味和香气。
揉捻的方法有手工揉捻和机械揉捻两种。
茶艺实习报告(共7篇)第1篇:茶艺师实习报告篇一:茶行实习总结李记茶行实习总结将近一个多月在茶行的实习,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照和指导下,及自身的不懈努力,让我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茶行我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自我综合素质方面的认识。
最主要的是不仅让我学会了做事,还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对培养我的工作意识和提高我的综合素质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此我由衷的感谢公司,给了我这么好的一次机会。
一个多月在茶行的实习,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得到了更好的提升。
综合理论课知识的学习,学到的是让自己能更好地指导每天的工作;现场实习的经验验证了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我明白了茶行这一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特殊之处。
在茶行学习令我领会了更多的茶文化,真真正正的感受了一次茶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茶行业比较特殊的营销方式,以及中国茶品牌的许多知识。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
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茶道就是人道。
茶道的角色是茶人,从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
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新的茶人和爱茶人! 茶既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茶道”。
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会饮茶修身养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实习报告】茶叶加工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某某茶叶加工厂。
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实习内容:在某某茶叶加工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期间学习了茶叶的加工过程和相关技术。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1. 茶叶采摘,我跟随工人们前往茶园,学习了如何进行茶叶的采摘。
我了解到,采摘的时间、方法和技术都对茶叶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 茶叶初加工,在采摘回来的茶叶需要进行初加工,包括萎凋、杀青、揉捻等工序。
我学习了如何控制加工的时间和温度,以及如何保证茶叶的质量。
3. 茶叶干燥,经过初加工的茶叶需要进行干燥,我学习了不同的干燥方法和设备的使用,以及如何控制干燥的时间和温度。
4. 茶叶包装,最后,我还参与了茶叶的包装工作,学习了如何进行包装和标识,保证茶叶的外观和质量。
实习收获: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我对茶叶的加工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茶叶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同时,我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实习期间,我还和同事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们对我提出的问题都耐心解答,让我受益匪浅。
我也意识到茶叶产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将来能够更好地为茶叶产业做出贡献而努力。
感谢实习单位给予我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有了这样一次难忘的实习经历。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茶叶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深入了解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于近期在XX茶厂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学习。
现将实践过程及总结报告如下:二、实践背景XX茶厂位于我国某茶叶产区,具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发展潜力。
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对茶厂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深入了解,掌握茶叶生产的全过程,为今后从事茶叶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内容1. 生产环节(1)茶叶采摘:了解茶叶的采摘标准、采摘时间及采摘技巧,掌握茶叶采摘的注意事项。
(2)茶叶初制:学习茶叶初制的工艺流程,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了解各环节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3)茶叶精制:学习茶叶精制的工艺流程,包括筛分、风选、拼配等环节,掌握茶叶精制的标准和方法。
2. 加工环节(1)茶叶加工设备:了解茶叶加工设备的种类、原理及操作方法,掌握设备维护与保养知识。
(2)茶叶加工工艺:学习茶叶加工工艺,包括炒青、揉捻、干燥等环节,了解各环节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3)茶叶包装:学习茶叶包装的工艺流程,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包装设计、包装工艺等,掌握茶叶包装的标准和方法。
3. 销售环节(1)市场调研:了解茶叶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及市场趋势,为茶叶销售提供依据。
(2)销售策略:学习茶叶销售策略,包括产品定位、价格策略、促销策略等,提高销售业绩。
(3)客户关系管理:学习客户关系管理知识,提高客户满意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四、实践总结1. 生产环节通过实践,我了解到茶叶生产的全过程,掌握了茶叶采摘、初制、精制等环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技巧。
同时,我还认识到茶叶品质与生产环节密切相关,每一个环节都需严格把控。
2. 加工环节在茶叶加工环节,我学习了茶叶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了解了茶叶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此外,我还学会了茶叶包装的工艺流程,为今后从事茶叶销售工作奠定了基础。
实习报告:茶叶加工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茶叶加工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介绍。
我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专业的茶叶加工厂,位于茶叶产区。
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团队,主要从事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的加工和生产。
二、实习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茶叶的采摘、初步加工和精加工等环节。
在采摘环节,我学习了如何正确地采摘茶叶,包括选取茶树的嫩叶和嫩芽,保证采摘的质量和产量。
在初步加工环节,我学习了茶叶的杀青、揉捻、烘焙等工艺,掌握了茶叶初步加工的技术要点。
在精加工环节,我学习了茶叶的分类、分级和包装等工艺,了解了茶叶的最终成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对茶叶加工的整个生产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茶叶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方法。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茶叶加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定位。
四、实习体会。
茶叶加工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行业,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
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茶叶加工的精细和复杂,更加坚定了我要在这个行业中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决心。
五、实习建议。
在实习期间,我发现茶叶加工行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产工艺不够标准化、设备不够先进化等。
因此,我建议实习单位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挑战。
六、总结。
通过这段茶叶加工的实习经历,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收获了宝贵的实习体会和感悟。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把这些经验和收获转化为自己的动力,不断提升自己,为茶叶加工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茶叶实习报告四篇茶叶实习报告四篇在现在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茶叶实习报告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茶叶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小组成员:张婧、王明弦、陈目芬、张楠、左皓、徐诚、刘振、曹钰婷、高敏二、实习目的:林业经济学实习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林业现状并通过经济学的知识让林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一年来系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巩固和加深理解林业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为以后毕业论文的研究及步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小组以岳西翠兰的销售问题为主题进行了实习。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走进茶行,将茶叶销售理论与茶叶实际销售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让我们更好的知道了如何与人沟通,更好的了解我们专业在社会的地位。
实习目的主要归为以下几点:1.求证我们所得出的关于岳西翠兰在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市场管理混乱产品定位模糊,茶叶监管力度小,缺乏便捷的销售渠道,缺乏与顾客沟通了解及促销组合宣传等;2.体会我们所提出的建议是否可行,以及找出一些补充办法;3.了解销售技巧,学习销售方法,在此基础上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习地点:合肥市蜀山区含山路茶业街四、实习时间:20xx年5月10日五、实习内容:我们针对合肥市北含山路以及长江西路上的茶行进行了岳西翠兰经营情况的市场调查,以便更深入了解翠兰销售现状及可行的解决办法。
最新茶叶加工社会实践报告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深入茶叶产区,对最新的茶叶加工技术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
通过与当地茶农、茶叶加工厂的技术人员以及行业专家的交流,我们对茶叶加工的整个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观察到了一些创新的加工方法。
首先,我们注意到了茶叶采摘的现代化。
传统的手工采摘虽然能够保证茶叶的完整性,但效率较低。
现在,一些茶园开始采用机械化采摘,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轻了茶农的劳动强度。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为了保持茶叶的品质,机械化采摘通常只适用于大面积的茶园,并且需要严格控制采摘时间和茶叶的嫩度。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几个采用新型加工设备的加工厂。
这些设备能够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提高加工的精确度和效率。
例如,一些加工厂采用了电脑控制的萎凋设备,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加速了茶叶的萎凋过程,同时保证了茶叶的品质。
在发酵环节,我们发现一些加工厂采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
通过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可以更好地控制茶叶的发酵程度,从而生产出具有独特风味的茶叶。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茶叶的品质,还增加了产品的多样性。
最后,我们还关注到了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许多加工厂开始采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以减少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学到了茶叶加工的专业知识,还对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茶叶加工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实习报告】茶叶加工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背景。
茶叶加工实习是为了让我对茶叶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习,我希望能够掌握茶叶加工的基本技能,并了解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
我实习的地点是位于某茶叶产区的茶叶加工厂,实习时间为一个月。
三、实习内容和过程。
1. 茶叶种植环境观察。
在实习开始的第一周,我跟随工作人员参观了茶叶种植基地。
我了解到,茶叶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海拔高度等条件。
同时,我还学习到了茶树的栽培技巧和茶叶的采摘时间选择。
2. 茶叶采摘和初步加工。
在第二周,我参与了茶叶的采摘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选择适宜的茶叶嫩芽,并将其采摘下来。
随后,我还参与了茶叶的初步加工过程,包括茶叶的杀青、揉捻和烘干等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每个环节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3. 茶叶加工技术学习。
在实习的第三周,我开始学习茶叶加工的具体技术。
我学习了不同种类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我掌握了茶叶杀青、揉捻、发酵、烘焙等工艺步骤,并学会了如何根据茶叶的特性调整加工工艺。
4. 茶叶品质评估和包装。
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参与了茶叶品质评估和包装的工作。
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外观、香气和口感等指标评估茶叶的品质,并了解了茶叶包装的要求和技巧。
四、实习心得和收获。
通过这次茶叶加工实习,我深入了解了茶叶的生长和加工过程,对茶叶的品质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还学会了茶叶加工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茶叶的初步加工。
此外,我还了解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对茶叶产业的前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实习总结和建议。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茶叶加工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我认为,在茶叶加工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和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品质意识。
同时,茶叶产业也需要加强科研和创新,提高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六、参考文献。
无。
以上为茶叶加工实习报告的内容,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茶厂社会实践报告1. 引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所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到一家茶厂进行考察和实践,旨在深入了解茶叶的加工生产过程,并对茶叶供应链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进行研究。
通过这次实践,我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2. 茶叶加工生产过程茶叶加工生产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主要包括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
在茶厂的实地考察中,我亲眼目睹了这些工序的进行。
首先,采摘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在适当的时间和方式采摘的茶叶才能保持最佳的质量。
然后,萎凋过程可以使茶叶中的水分慢慢散失,为后续的处理做好准备。
接着,杀青能够阻止茶叶中的氧化反应,并保持茶叶的绿色。
揉捻是为了使茶叶形成特定的形状和质地。
最后,烘干可以除去茶叶中的多余水分,并增加茶叶的保存期限。
3. 茶叶供应链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在茶厂的实践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茶叶供应链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茶叶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而不当的种植方式可能会导致土壤贫瘠和水源污染。
此外,茶叶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茶叶供应链还涉及到众多从业人员,他们的劳动权益和生活条件也需要被充分关注和保护。
4. 茶厂的社会责任举措为了解决茶叶供应链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一些茶厂已经采取了积极的社会责任举措。
首先,他们致力于推动茶叶的有机种植和绿色加工,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茶厂注重员工的福利和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训机会。
此外,茶厂还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回馈社会。
5. 我的收获和感悟通过这次茶厂社会实践,我对茶叶产业和其供应链的运作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我不仅学到了茶叶加工生产的具体环节,还了解到茶叶供应链的环境和社会责任问题。
我认识到茶叶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在保障茶叶质量的同时,也要关心环境保护和人员福利。
6. 结语通过茶厂的社会实践,我不仅对茶叶加工生产过程有了深入了解,也对茶叶供应链的环境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一、前言茶,作为我国传统饮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为了深入了解茶文化、茶产业发展现状,以及茶厂的生产工艺,我于近日参加了某茶厂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在茶厂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二、实践单位简介某茶厂位于我国某茶叶主产区,占地面积100余亩,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该茶厂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知名茶叶品牌。
三、实践内容1. 茶叶种植与采摘在茶厂实践期间,我们参观了茶叶种植基地。
茶叶种植基地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茶树品种以绿茶为主,包括龙井、碧螺春等。
在采摘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茶叶采摘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采摘时需轻拿轻放,以免损伤茶叶。
2. 茶叶加工工艺参观茶叶加工车间时,我们了解到茶叶加工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
初制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精制则包括筛分、风选、拣剔等。
茶叶加工过程中,技术工人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茶叶的品质。
3. 茶叶销售与品牌建设茶厂注重茶叶销售和品牌建设。
在销售方面,茶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
线上,茶厂在各大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提供茶叶预订、配送等服务;线下,茶厂在各地设立专卖店,方便消费者购买。
在品牌建设方面,茶厂注重产品品质、包装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 茶文化推广茶厂积极投身茶文化推广活动。
每年举办茶叶品鉴会、茶艺表演、茶文化交流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茶文化,感受茶的魅力。
四、实践心得1. 茶叶产业前景广阔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茶叶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品质、口感、健康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茶叶市场潜力巨大。
2. 茶文化传承与发展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现代社会,茶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厂通过举办各类茶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茶文化,传承茶道精神。
茶叶加工厂社会实践报告1. 引言社会实践是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了解社会实践背景的重要方式。
本报告旨在对茶叶加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茶叶加工过程、茶叶市场以及茶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 茶叶加工过程2.1 茶叶采摘在茶叶加工厂实地考察中,我们观察到采摘环节是茶叶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
工作人员采用手工采摘方式,对嫩叶进行选择,确保茶叶品质。
2.2 茶叶萎凋采摘后的茶叶需要进一步进行萎凋处理。
将茶叶铺展在透气性良好的区域中,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茶叶的水分逐步蒸发,达到降低水分和软化叶片的目的。
2.3 茶叶杀青萎凋完成后,茶叶需要进行杀青处理。
杀青的目的是停止茶叶内部酶的活动,防止茶叶继续发酵。
杀青方式包括高温杀青和炒制杀青等方法。
2.4 茶叶揉捻杀青完成后,茶叶需要进行揉捻处理。
揉捻会使茶叶形成特定的形状,并释放出茶叶中的汁液,为后续的发酵和干燥打好基础。
2.5 茶叶发酵茶叶揉捻后,需要进行发酵处理。
发酵的程度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风味。
发酵过程中,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赋予茶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2.6 茶叶干燥发酵完成后,茶叶需要进行干燥。
干燥可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防止细菌滋生,并增强茶叶的保存性能,确保茶叶品质的稳定。
3. 茶叶市场3.1 国内市场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在国内市场,茶叶消费需求旺盛。
绿茶、红茶、黄茶、白茶等多个品类的茶叶供应稳定,同时也有新品种不断涌现。
3.2 国际市场茶叶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龙井茶、铁观音等名优茶品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中国茶也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4. 茶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4.1 经济效益茶叶加工产业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茶叶生产和加工的发展对于地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2 社会效益茶叶加工厂不仅为当地提供了较多就业机会,也支持了农户的茶叶种植业。
茶叶加工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茶叶加工实践报告
“作为育茶人,我们要像茶一样,把苦涩埋藏于心底,而散发出来的都是清香”,在为期一周的实习过程中,中山陵茶厂的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耳边,这样的精神是我参与这次实最大收获。
本周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课实习,主要在南京中山陵茶场参观并体验了雨花名茶的加工制作过程;然后是句容的高庙茶场和张庙茶场;最后在本校进行了红茶的制作。
现在将实习收获总结如下:南京雨花茶鲜叶原料特殊,多是50~70s种植的由种子直播的有性系树种,而且多为林下茶,遮阴度也比较高。
①由于树冠遮挡,上方密蔽,因而春茶所受霜冻害较少,萌发也较早
②叶子的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简单儿茶素
③由于光合作用少,嫩叶不够壮实,较易形成对夹叶
④因为茶树多为自然生长,树冠较小,所以产量会较低
①林下茶叶大且厚,茶芽细小,树形矮小,树茎较细,高矮各不相同;漏光茶反之
②林下茶的遮阴树常会形成深层落叶,滋养土壤,因而土壤肥力较一般漏光茶园大
①忌有异味树种,因为茶叶吸附力强,散发异味的树种会影响茶树香气
②忌病虫害树种,会影响茶树正常生长
③因为茶树属于浅根系树种,遮阴树种一般选择深根系者,以防与茶树争夺土壤养分
自然生长的林下茶树种,不经人工修剪,萌发较早,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易于抢先占领市场;又因为产量较少,而易于提高产品价值。
但是,产量少,规模小,自然影响规模效益;自然生长的播种茶园更难落实机械化生产。
主要包括精采茶叶、轻度萎凋、适度揉捻和整形干燥四个流程。
①雨花茶的加工工艺以机械杀青和手工揉捻相结合为主要特点,其中手工揉捻显得更重要
②在整形干燥过程中,手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要以抓条为主,抓、搓、理相结合,抓条即是将茶叶顺着锅壁沿着一条直线将茶叶来回抓推,并使茶叶从虎口漏出,始终保持叶子在手心里,以利于理条。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比较注重摊凉过程,基本上是本着次多、时长、轻柔的原则:即多次摊凉,每次时间尽可能长久,摊凉过程中动作轻柔,不损坏茶叶。
萎凋槽
揉捻机_______滚筒杀青机锅炉房
|180|
微波杀青机__511____整形床_511__炒锅
|218|189|138
整形机__178_____烘干机炒锅
门
1、滚筒杀青机以木炭和煤为燃料
2、整形机的外形为:315x111x110
3、整形床为:295x100x81
在中山陵茶厂的实习只有一天时间,但是收获是最丰富的,不论是他那“博爱、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还是他那古色古香的茶馆氛围,抑或是是他规模小巧但不失严谨的加工流程都引人深思。
在实习过程中我请求了“技术活宝们”许多问题,但是得到的答案却出奇的一致:经验。
古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须躬行”,这也是我在中山陵茶厂的另一收获。
实习当天,高庙茶场采摘收购的鲜叶大多为大毫种,芽头肥壮油绿,主要用来加工长炒青。
1、高庙茶场规模相对较大,有专门的萎凋室并且配置齐全。
鲜叶主要就是在萎凋室进行萎凋,派遣专人看管。
2、与中山陵茶场的整形稍有不同,高庙茶场全程实行机械化。
有趣的是在整过程中,每个整形机后面都配有一个小型的风扇进行吹风,用以吹散潮气防止叶子发生黄变。
3、与中山陵茶场的慢节奏生产方式相比较,高庙茶场的机械化生产,节奏明显快了很多。
高庙茶场的烘干投叶量
相对也较多。
高庙茶场除了采摘鲜叶之外,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加工,规模也相对较大,但是与张庙茶场的机械布局相比较显得不是那么“高明”,也许是因为机械配置不是那么完整和先进。
高庙茶场的机械多是来自浙江衢州上洋机械有限公司的,型号多样。
厂房一:(单位:㎝)2700x1000
萎凋架
1020
萎凋槽___________风扇萎凋槽规格:1110x90x86
|56|300
萎凋槽风扇
||300
萎凋槽蒸汽杀青机
||157
萎凋槽门热风联合炉
厂房二:1035x2835
烘焙机_125_烘焙机烘焙机_300_振动理条机_100振动理条机x7_名茶杀青机
六角辉干机_300_阶梯式剪梗机壁橱门
厂房三:
1区:2606x1140
萎凋槽_76_萎凋槽x4_325_更衣室
2区:2606x1160
主要用于摊凉和验收鲜叶
3区:2606x1195
墙
|240
墙_120__|
杀青机
|
|480
杀青机
|240
墙
四区:2606x900
墙揉捻机揉捻机x6
墙揉捻机揉捻机x4
五区:2606x1210
炒干机_150_炒干机x2自动茶叶烘干机_900_自动茶叶烘干机
张庙茶场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茶场面积近千亩,融旅游、休闲和加工于一体,也代表了未来茶厂的发展方向。
张庙茶场实习当天因为时间缘故主要观看了茶厂的机械设备
而没有参与制茶过程。
张庙茶场的机械设备很先进,他组合式的机械布局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高庙茶场的机械布局空间很是相似,但是采用相同机械组合式布局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和劳动力,不能不说是个创举。
张庙茶场的机械和高庙茶场一样多来源于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但是相比较而言,张庙茶场的机械更先进一些。
在本校进行的红茶制作实习,让我获益匪浅。
主要是条形红茶。
主要以1芽2、3为主
1、目的:
①即是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以使硬脆的梗叶萎凋成萎蔫状。
经过萎凋,可蒸发水分,使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揉捻。
②使青草味慢慢消失,产生清香味。
③防止揉捻过程中茶汁流失。
2、适度标准:为含水量约为58%~60%,叶面失去光泽,叶张柔软,手握如棉,梗折不断,叶脉透明,青气减退而略有清午为适度。
3、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
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
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
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前者,室内通风自然萎凋
一夜。
因为通风原因,失水程度不够,有辅以阳光萎凋。
1、目的:是使茶叶在揉捻过程中初步成形并提高清香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
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先机揉再手工揉的方式。
揉捻不充足不易发酵。
2、时间:约为机揉25分钟,每6~8分钟解块松压再加压一次。
手工揉制约为40分钟。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1、原理: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受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2、影响因素:叶子表面积、室内温度、湿度
3、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1、目的:①利用高温迅速钝化酶的活性,停止发酵;
②蒸发水分,缩小体积,固定外形,保持干度以防霉变;
③散发大部分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获得红茶特有的甜香。
2、时间约为50分钟
实习生活随着这篇报告的上交而结束,但是大家在这次
实习活动的所获所思却成了一生的财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