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549.00 KB
- 文档页数:15
(一)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二)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三)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四)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科学实验报告【14篇】科学实验报告(精选14篇)科学实验报告篇1实验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看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看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实验过程:(1)铜球穿过铁圈(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穿过铁圈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三: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看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四: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
实验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五:实验名称:空气的成分实验材料:水槽、蜡烛、玻璃片、去掉底的饮料瓶、火柴实验过程:(1)把蜡烛放在水槽中点燃,罩上饮料瓶,拧紧瓶塞。
观看现象。
(2)、把水槽内的水加到饮料瓶里的高度。
(3)拧开瓶盖,迅速将火柴插入瓶内,观看现象实验结论: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另一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科学实验报告篇2实验目的1.掌握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原理和电位差计的操作技术2.学会几种电极和盐桥的制备方法3.学会测定原电池电动势并计算相关的电极电势实验原理但凡能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都称之为电池(或原电池)。
可逆电池应满足如下条件:(1)电池反响可逆,亦即电池电极反响可逆;(2)电池中不同意存在任何不可逆的液接界;(3)电池必须在可逆的情况下工作,即充放电过程必须在平衡态下进行,即测量时通过电池的电流应为无限小。
日常物理小实验(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15个在家就可以做的科学小实验实验一:弹跳的泡泡实验材料:水、洗洁精、胶水、吸管、手套实验步骤:1. 将水和洗洁精按照3:1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溶液,用吸管蘸取溶液,即可吹出泡泡,但泡泡较易破;2. 将胶水和混合溶液按照1:2的比例混合,此时再用吸管蘸取溶液,吹出泡泡。
带着手套接触泡泡,此时的泡泡不仅不易破,并且用手接触后还能弹跳。
解密时刻:步骤1中的气泡是爆炸性的,因为水分蒸发了。
加了胶后,它们会变得粘粘的,这样水分就不容易蒸发,气泡膜的强度也就增加了,可以跳到我们的手背上。
实验二:颜色变变变实验材料:紫甘蓝、热水、杯子若干、白糖、柠檬、小苏打、碱面、白醋实验步骤:1.紫甘蓝切丝或切片,放入杯中,用热水浸泡。
10分钟后,只剩下水,过滤掉紫甘蓝。
2. 准备糖水、柠檬水、苏打水、碱水、白醋、白开水各一杯。
3.把泡过紫甘蓝的水倒入糖水、柠檬水、苏打水、碱水、白醋、开水中,你会发现原来无色的液体有了新的颜色,而且颜色不一样。
解密时刻: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当它遇到酸碱性不同的物质时,发生化学反应,于是就改变了颜色,整体来看,遇到酸性的物质显红色,遇到碱性物质显蓝色,在中性液体中显紫色。
实验三:自动升高的水实验材料:蜡烛、水、碟子、玻璃杯实验步骤:1. 在碟子中装入水。
2. 点燃蜡烛,放入碟子中。
3. 将玻璃杯扣在蜡烛上。
4. 当蜡烛熄灭时,观察水的运动。
解密时刻:蜡烛熄灭后,玻璃杯里的水会逐渐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
因为蜡烛燃烧,消耗了玻璃杯中的氧气,减少的氧气中充满了水。
实验四:彩虹雨实验材料:透明杯子、食用油、食用色素(1-2种颜色,如果家中没有,可以利用酱油试一试)实验步骤:1. 1号透明杯子中倒入少量食用油,高度在1cm左右。
2. 在油中滴入10滴食用色素,搅拌。
3.再拿一个透明的2号杯,装满半杯水,把1号杯中的油倒入2号杯中,就可以看到彩虹雨了。
解密时刻:水不溶于油且水比油重,颜料在油中会下沉,下沉到水油交界面时,颜料溶于水中,于是就看到了彩虹雨。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步骤1、吞鸡蛋的瓶子材料:煮熟的鸡蛋一枚,牛奶瓶一个,瓶口比鸡蛋小一些,酒精棉球,当然蜡烛也可以。
先点燃酒精棉球,然后放入瓶中,迅速将鸡蛋放到瓶子上,看看鸡蛋是不是被吸入玻璃瓶中。
王颢老师建议父母可以陪着孩子做一做,既动脑又动手。
2、扎不破的塑料袋材料:塑料袋,铅笔,清水。
用家里的垃圾袋,当然用厚一些的保鲜袋做效果更好些。
3、变颜色的鲜花材料:用浅色的鲜花,最好用白色的鲜花如康乃馨,食用色素,水和杯子。
做法很简单,杯子里倒上水,然后把色素滴入几滴,搅拌后放入鲜花即可,过段时间观察鲜花颜色就可以。
4、静电现象材料:气球、小纸片。
将气球与衣服等物体摩擦,使其产生静电,把小纸片靠近气球,就会看见气球把小纸片吸起来。
5、互不理睬的气球材料:气球两个、干燥的绒布(或绒毛衣)、细线。
把两只气球吹满气,绑好以防止漏气,并用细线捆起来。
用干燥的绒布(绒毛衣)分别在两只气球上充分摩擦,然后提起线,会看到两只气球分开了。
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由于两个气球都被绒布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所以会互相排斥,自然就分开。
6、钓冰块材料:冰块、绳子、盐。
先在冰箱里冻块冰块,然后用线绳把它钓起来,把冰块上面撒点盐,按住线绳10秒钟,再试试,就可以吊起来了。
7、松果与气候材料:水、干松果。
松树为了能更好的传播它的种子在雨季来临的时候松果是紧闭的,只有当雨季过去,天气比较干燥适合松果中的孢子飞出更远的距离的时候,它就会打开。
通过这个实验来观察松果在环境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变化。
8、利用自制降落伞观察空气阻力材料:塑料袋、绳子、小物品。
把小物品用绳子拴在塑料袋往空中一抛,就变成空投了。
9、神秘熄灭的蜡烛材料:可乐、蜡烛。
刚打开的可乐,平口接触点燃的蜡烛,蜡烛很快就熄灭了,瓶子里面的二氧化碳可以倒出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就会熄灭蜡烛。
10、固态到液态的转化材料:彩色蜡笔、电吹风。
将彩色蜡笔排成一排固定在纸板上,用电吹风加热使其融化,这个办法来做彩虹瀑布不错,要是有艺术细胞,可以排得更加有趣,最后做出来就是一件艺术作品。
简单易学的25个科学小实验笔帽潜水员思考:潜水艇为什么能潜入水下,又能回到水面呢?我们来做一个“潜水员”的玩具吧!材料:塑料笔帽1个、橡皮泥1块、水1杯、矿泉水瓶1个操作:1 将橡皮泥粘到笔帽底部。
(笔帽一定不要有洞)2 在水瓶中完全灌满水,把笔帽放进瓶子,拧紧瓶盖。
3 用力挤压瓶子,观察笔帽沉下瓶底。
4 松开手,笔帽又回到瓶子顶部。
讲解:1 笔帽里的空气使它漂浮。
2 水压进笔帽,笔帽很重并下沉。
3 水流出笔帽,笔帽变轻并上升。
创造:你能制作一个不同的潜水玩具吗?冲不走的乒乓球思考:为什么水不能把乒乓球冲走?材料:乒乓球一个、脸盆一个操作:1、拿一个大洗脸盆,放在自来水龙头底下,打开水龙头,先放进半盆水2、然后取一个乒乓球放在水流落点处,只见乒乓球被牢牢“禁闭”在水流里,好像被吸住了,无论你把水开得多大,都不会把它“赶出来”。
讲解:贴近乒乓球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外层的水流速小,压强大,而且四周的压力基本相等,所以它只能在水里不断翻滚,却永远无法逃脱,除非关闭水龙头。
创造:将乒乓球换成其它材料制成的球,会有什么现象出现水中悬蛋思考:想一想能用什么办法使鸡蛋在水中不漂起又不沉下,而是悬浮在水中?材料:玻璃杯两个、水、食盐、蓝墨水、筷子、鸡蛋操作:1. 在玻璃杯里放三分之一的水、加上食盐,直至不能溶化为止。
2. 再用一只杯子盛满清水,滴入一两滴蓝墨水,把水染蓝。
3. 取一根筷子,沿着筷子,小心地把杯中的蓝色水慢慢倒入玻璃杯中。
4. 玻璃杯里下部为无色的浓盐水,上部是蓝色的淡水。
5. 动作轻而慢地把一只鸡蛋放入水里,它沉入蓝水,却浮在无色的盐水上,悬停在两层水的分界处。
讲解:生鸡蛋的相对密度(比重)比水大,所以会下沉。
盐水的相对密度比鸡蛋大,鸡蛋就会上升。
创造:你能换其它溶液来做这个实验吗?火山爆发思考:你知道吗?一种水会飘在另一种水的上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水下的“火山”喷发,来观察这个现象吧材料:玻璃缸或盆1个,冷热水若干、墨水少量、带盖的小瓶1个操作:1 在玻璃缸中倒入3/4的冷水。
科学实验报告必备15篇科学实验报告1材料: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
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
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
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操作: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
原因: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
科学实验报告2实验组别:实验合作者:指导老师:实验日期:20××年×月×日第×节实验名称:调查污染的来源实验目的':通过调查污染的来源,让学生知道水是如何被污染的。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采访当地政府部门。
家庭生活污染物。
采访家用物资销售部。
医院采访。
实验现象:农药、化肥,洗涤剂等都会污染水。
实验结论:我发现水污染来自于××××××问题讨论:科学实验报告3实验内容: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好!实验人:xxx实验人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x日仪器管理员签字:xxx科学实验报告4今天上午,我去参加小记者活动,科学实验之染色工艺。
活动开始了,老师先告诉我们什么叫染色工艺。
100个科学小实验
这篇文档将介绍一些简单又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观察
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并了解一些基本科学原理。
这些实验大多可以在家中进行,并需要的材料也都比较容易找到。
下面列举了100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希望能
够激发您对科学的兴趣。
1.吹蛤蟆出气球
2.用塑料袋制作火箭
3.制作一个可拓展的气球飞船
4.研究自由落体现象
5.制作简易电磁炮
6.切一个卡片,从卡片中穿过一个气球
7.冰水机制作
8.制作个人式电子航模
9.用巧克力、葡萄干、糖、鸡蛋、奶油,制作卡兜仔。
10.测量水的密度 - 水是不压缩的
11.磁铁吸引洋钱
12.在冷气的条件制作冷凝水
13.解释有些铁字油在电子磁的情况下铁火炉没有被烧坏
14.阴极射线实验
15.蛋壳上可以使用火柴呛骨
16.在瓶子中塞入火柴头
17.我们可以将不同形状的结构放在一瓶中轻轻的拧开目的,结构的形
状对于火瓶彬有影响
18.使用硬弹簧和薄磁条磁铁装在硬曲线中朗尼斯法下垂似白病题结构
19.利用气功量计重口
20.划水灯制能起动。
……(后续内容超出1500字,略)。
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步骤以下是十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的步骤:实验一:水的实验材料:-一个空玻璃杯-清水-一个塑料勺子-一个小纸片步骤:1.将空玻璃杯放在平坦的表面上。
2.用塑料勺子轻轻地将清水倒入杯子中,直到杯子装满水。
3.用小纸片覆盖住杯子的顶部。
4.快速地将杯子倒过来,保持小纸片在杯子的底部。
5.缓缓地放开手,小纸片仍然保持在杯子底部,水不会从杯子中流出。
实验二:气球与醋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的塑料瓶-白醋-小苏打粉-一个漏斗-一个气球步骤:1.将漏斗放入瓶口,将小苏打粉倒入瓶子中。
2.慢慢地倒入白醋,直到瓶子装满。
3.将气球拉伸一下,将其套在瓶子的口上。
4.观察发生了什么?气球会膨胀起来,因为醋与小苏打产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三:鸡蛋浮沉实验材料:-一个干净的玻璃杯-清水-一个新鲜的鸡蛋-盐步骤:1.将玻璃杯装满清水。
2.轻轻地将鸡蛋放入杯子中,观察它是否浮在水上。
3.慢慢地向杯子中加入盐,同时观察鸡蛋的变化。
4.当鸡蛋浮在水面上时,说明加入的盐数量达到了饱和。
实验四:香蕉变色实验材料:-一个新鲜的香蕉-柠檬汁步骤:1.将柠檬汁倒入一个碗中。
2.将香蕉在柠檬汁中浸泡一段时间。
3.观察香蕉是否慢慢变色。
柠檬汁可以防止香蕉变黑,因为其中的柠檬酸能抑制香蕉内部的酸化酶。
实验五:光的折射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的杯子-饮料吸管-水-食盐步骤:1.将杯子装满水。
2.向水中加入一些食盐,搅拌均匀。
3.慢慢地将饮料吸管插入杯子中,但不要碰到杯子底部。
4.观察吸管呈现的形状。
水中的折射使得吸管的形状看起来弯曲了。
实验六:长毛绒玩具电击实验材料:-一个长毛绒玩具-尼龙线(绝缘材料)-积木或者其他支架步骤:1.将玩具的一只手足用尼龙线系在支架上。
2.用手或其他物体轻轻地摩擦另一只手足。
3.用手靠近玩具的摩擦部位,观察玩具周围是否会产生静电火花。
实验七:洗手液和胡椒粉实验材料:-一个浅盘-清水-一小撮胡椒粉-洗手液步骤:1.在浅盘中放入一些清水。
以下是一些适合儿童的简单实验,可以帮助他们探索科学世界:1. 风筝飞行:制作一个简单的纸风筝并试着让它飞起来。
观察风筝在不同风力下的表现。
2. 气球充气:使用小气球和一个塑料瓶,通过将瓶口与气球连接,观察气球如何膨胀。
3. 彩色花朵:将白色花朵放入不同颜色的染色水中,观察花朵如何吸收染色水并改变颜色。
4. 磁铁游戏:给孩子几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磁铁,让他们探索磁铁的吸引和排斥性质。
5. 冰块融化:将冰块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例如阳光下、冷藏室中或室内等,观察冰块的融化速度。
6. 浮力实验:将不同材料(如木块、橡皮泥、纸张)放入水中,观察它们浮在水面上的程度。
7. 音乐水杯:将不同水位的水倒入玻璃杯中,用勺子轻敲杯口,观察不同水位对声音的影响。
8. 理发店电磁:使用一个塑料梳子和一块小纸片,将纸片放在梳子上,然后用梳子梳头发,观察纸片如何被静电吸附。
9. 彩色奶牛:在三个杯子中加入牛奶、食用油和食用色素,用牙签在表面画图案,观察色素如何扩散。
10. 气球火箭:使用一个空气袋子和一根吸管,通过吹气让袋子充满气体,然后释放袋子观察其如何飞行。
11. 爆米花实验:在微波炉中加热几颗爆米花,观察它们如何“爆开”。
12. 蜡烛与空气: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用一个玻璃杯盖住蜡烛,观察火焰会怎样变化。
13. 奇妙的肥皂泡:在肥皂水中添加一些糖或盐,观察肥皂泡的变化。
14. 闪烁硬币:将一枚铜币放入一杯白醋中,观察硬币表面的氧化反应。
15. 果汁分离:将不同颜色的果汁倒入一个容器中,观察它们是如何分层的。
16. 纸飞机比赛:制作纸飞机并与朋友进行比赛,看谁的飞机能飞得更远或更高。
17. 魔法牛奶:将牛奶倒入浅盘中,加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然后,用棉签蘸取一点洗碗液,在牛奶表面轻轻触碰,观察颜色是如何变化和移动的。
18. 爆炸胶囊: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将维生素C片放入一个塑料袋中,并封好。
然后,将袋子放在地上并用脚轻轻踩碎维生素C片,观察袋子膨胀和“爆炸”的情况。
33个趣味化学实验1、制作彩色温度计本实验利用钴的水合物在加热逐步失水时呈现不同颜色的原理,制作一种能根据温度变化呈现不同颜色的温度计。
具体步骤为:在试管中加入半试管95%乙醇和少量红色氯化钴晶体,振荡使其溶解。
在常温下呈紫红色,加热时随温度升高颜色呈蓝紫色至纯蓝。
2、制作苏打-酸灭火器本实验利用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一种简易的酸灭火器。
具体步骤为:将碳酸氢钠溶液倒入大瓶中,加入装有浓盐酸的试管,使其竖立在瓶中,倒转瓶子并将玻璃管口指向火焰,此时二氧化碳的压力将液体从管口压出,灭火。
3、魔棒点灯本实验利用高锰酸钾晶体和浓硫酸反应产生热量,使酒精灯点燃的原理,制作一种不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的方法。
具体步骤为:将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滴入2-3滴浓硫酸,蘸取后用玻璃棒接触酒精灯的灯芯,即可点燃酒精灯。
4、制作“水中花园”本实验利用硅酸钠溶液和不同盐的晶粒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制作一种可以生长五彩缤纷“花”的实验。
具体步骤为:将硅酸钠溶于水中制成质量分数为40%的水玻璃,轻轻将盐的晶粒加入水玻璃中,不能摇混,五彩缤纷的“花”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
5、喷雾作画本实验利用FeCl3溶液和不同化学物质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原理,制作一种可以喷出不同颜色的涂料的实验。
具体步骤为:用毛笔分别蘸取不同化学物质在白纸上绘画,晾干后喷上FeCl3溶液,即可呈现出不同颜色的涂料。
6、木器或竹器上刻花(字)法本实验利用稀硫酸在加热时成为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性,使纤维素失水而碳化的原理,制作一种可以在木器或竹器上刻出黑色或褐色花或字的方法。
具体步骤为:用稀硫酸在加热时成为浓硫酸,涂在木(竹)器上,使其失水而碳化,洗去多余的硫酸,即可刻出黑色或褐色花或字。
感刺激。
实验步骤:1.准备矿泉水或经过消毒的饮用水、二氧化碳气体、白糖、果汁和香精。
2.将水倒入瓶中,加入适量白糖、果汁和香精,搅拌均匀。
3.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瓶中,直到瓶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
科学实验100种科学实验是孩子们开展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发现科学中的奥妙,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文精选了100种简单易行、又能够激发孩子们学习热情的科学实验,供小学生和初中生参考。
实验1 能量转换实验将两个尼龙轮装在木棒上,使它们等距离地转动。
然后将线放上其中一个轮子,使其中一个轮子转动。
让孩子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能源是怎样被转换的?使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线在轮子上转动?这可以启发孩子们想到机械能和热能的转换。
实验2 风力发电机制作这个实验可以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用风扇和齿轮在模拟风力下制作风力发电机。
然后开始实验,并观察电池的电量和转动速度等情况。
孩子们可以思考如何改进风力发电机,提高效率。
实验3 电路制作通过制作简单的电路,让孩子们了解电流的传递和开闭电路的影响。
你可以使用小灯泡和电池来展示电路,让孩子们将灯泡与电池相连。
当他们打开电路时,灯泡会发光。
当他们将电路中断时,灯泡也会失去电源。
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开闭电路的原理和灯泡发光的原理。
实验4 手机充电器制作当手机没电的时候,你是否会感到焦虑不安?孩子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时,如果孩子们能够制作一个手机充电器是多么的方便啊!使用一块电源板、电线和一个USB插头,孩子们就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手机充电器了。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手机充电原理。
实验5 生长实验让孩子们培养一些植物,如豌豆、西红柿、玉米、黄豆等等,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和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从中学到生命科学知识。
实验6 化学实验让孩子们探究几种常用物质的特性和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可以使用简单的材料,如醋、碳酸氢钠、氢氧化钠和柠檬酸等,来展示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孩子们可以在实验中自己发挥创意,探索各种反应。
实验7 太阳能实验让孩子们使用一个简单的太阳能罐来获得电力。
在这个实验中,孩子们需要用太阳能电池板、电线和DC直流电机来制作简单的太阳能罐。
100个创意科学实验1. 制作自制橡皮泥:将面粉、盐和食用色素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成面团状,然后揉搓至柔软可塑。
2. 制作彩色火焰蜡烛:将不同颜色的蜡块融化后,用牙签蘸取不同颜色的蜡液,滴在蜡烛上,观察彩色火焰的产生。
3. 制作自制气球炸弹:将小气球充气后,用胶带将其固定在纸杯底部,然后将纸杯倒置在盘子中,最后点燃纸杯底部的蜡烛,观察气球被推出去的效果。
4. 制作水中的音乐盒:将空塑料瓶切割成两半,然后在其中一半上打孔,将吸管插入孔中,最后将另一半瓶子翻转过来,加入水后,用铅笔敲打水面,观察音符的产生。
5. 制作自制电磁铁:将铜线缠绕在绝缘电线上,然后将电线连接到电池上,观察铜线变成磁铁的效果。
6. 制作彩色烟雾弹:将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加入热水中,然后用吹风机吹向热水上方,观察彩色烟雾的产生。
7. 制作自制火箭车:将气球充气后,用胶带将其固定在竹签上,然后将竹签插入一个小车的轮子上,最后点燃竹签的一端,观察火箭车前进的效果。
8. 制作自制指南针:将磁铁放在一张纸上,然后用针头悬挂一根线在磁铁上方,最后将线旋转几次,观察指南针的指示方向。
9. 制作彩色雪花:将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加入水中,然后用纸巾蘸取水滴落在玻璃板上,观察彩色雪花的形成。
10. 制作自制风车:将纸杯切割成四个叶片,然后用牙签将其固定在一个纸板中心上,最后用吹风机吹向风车叶片,观察风车的旋转效果。
11. 制作彩虹牛奶:将牛奶倒入盘子中,用棉签蘸取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轻轻触碰牛奶表面,观察颜色的变化。
12. 制作气球火箭:将小气球充气后,用胶带将其固定在竹签上,然后点燃竹签的一端,观察气球被推出去的效果。
13. 制作电磁铁:将铁钉缠绕上绝缘电线,然后将电线连接到电池上,观察铁钉变成磁铁的效果。
14. 制作彩色火焰:将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加入酒精中,然后用火柴点燃酒精,观察火焰的颜色变化。
15. 制作水晶花:将盐溶解在水中,然后将花朵放入盐水中浸泡数天,观察花朵变成水晶花的效果。
小学生科学实验40个本文提供了40个适合小学生进行的有趣科学实验,旨在帮助小学生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实验1:漂浮还是下沉材料:水、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纸张、木块、橡皮泥等)水、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纸张、木块、橡皮泥等)步骤:小学生可以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它们是漂浮还是下沉。
小学生可以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它们是漂浮还是下沉。
实验2:光线和颜色材料: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或透明颜料,光源(如手电筒)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或透明颜料,光源(如手电筒)步骤:小学生使用玻璃纸或透明颜料,将光源照射在不同颜色上,观察光线经过颜色后的变化。
小学生使用玻璃纸或透明颜料,将光源照射在不同颜色上,观察光线经过颜色后的变化。
实验3:植物的吸水能力材料:白色花朵、彩色染料(如食用色素)白色花朵、彩色染料(如食用色素)步骤:小学生将花朵放入不同颜色的染料中,观察花朵吸收染料后的变化。
小学生将花朵放入不同颜色的染料中,观察花朵吸收染料后的变化。
实验4:消失的盐分材料:温水、食盐温水、食盐步骤:小学生在温水中溶解食盐,观察食盐是否完全溶解。
小学生在温水中溶解食盐,观察食盐是否完全溶解。
实验5:静电的力量材料:气球、头发、布料气球、头发、布料步骤:小学生用充气的气球摩擦头发或布料,观察气球受到静电力量的变化。
小学生用充气的气球摩擦头发或布料,观察气球受到静电力量的变化。
......实验39:膨胀的葡萄干材料:葡萄干、杯子、水葡萄干、杯子、水步骤:小学生将葡萄干放入杯子中,加入水,观察葡萄干的变化。
小学生将葡萄干放入杯子中,加入水,观察葡萄干的变化。
实验40:地球自转与时间材料:地球仪、黏土或小球地球仪、黏土或小球步骤:小学生通过转动地球仪,使用黏土或小球模拟地球的自转,观察对应的时间变化。
小学生通过转动地球仪,使用黏土或小球模拟地球的自转,观察对应的时间变化。
以上是40个适合小学生进行的有趣科学实验,希望能够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发展。
十个有趣的科学实验1.飘浮的蛋:将足够的盐溶解在水中,使得水密度增加,然后轻轻地将鸡蛋放在水中,你会发现鸡蛋飘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水的密度超过了鸡蛋的密度。
2.彩虹花火:将不同颜色的食用染料溶解在碗中的牛奶中,然后滴上一两滴洗涤剂,你会看到色彩斑斓的“花火”在牛奶中绽放,这是由于洗涤剂破坏了牛奶表面的张力造成的。
3.酵母膨胀:将活性干酵母放入一个装有温水和糖的杯子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酵母开始产生气泡并膨胀,这是因为酵母通过发酵将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
4.磁力列车:将一条铜导线围绕一根铁钉绕几圈,然后将铁钉的一端放在一个磁铁上,将另一端悬空,当通过导线通电时,导线会生成磁场,使得铁钉被磁铁吸引,形成一个磁力列车。
5.豆芽实验:将一些豆子放在湿的纸巾上,然后将其放入一个透明的袋子里,并将袋子密封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几天后,你会看到豆子发芽并长出小豆芽,这是因为豆子利用水和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生长。
6.原生质的观察:将一滴池塘水或水草水放在显微镜玻片上,覆盖另一片玻片,然后将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你将能够看到原生质(单细胞生物)的微小世界,如原虫、藻类等。
这是一个有趣的方式来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
7.火焰颜色变化:在一支火柴或蜡烛的火焰上放上一些盐或其他金属盐,观察颜色的变化。
不同的金属盐会产生不同的颜色,这是由于金属离子在燃烧时释放出的特定能量导致的。
8.气候变化模拟:在一个密闭的小容器中放置一些植物,如青蒿草,并将容器放在阳光下。
观察几天后,你会发现容器内的温度上升,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而被密闭的容器内不断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形成一个小型的气候变化模拟。
9.食物中的DNA提取:通过使用一些普通的食物,如香蕉或草莓,就可以提取DNA。
这个实验可以让你亲自体验DNA的提取过程,并观察到DNA的可见形态。
10.气球火箭:将一根吸管插入一个空的塑料瓶中,将瓶子装满一半的醋,并在吸管上系一个已经装好小苏打的气球。
什么是实验?一、实验的定义实验是一种科学方法,通过改变某些因素来观察和验证其中的规律性。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对一个问题进行系统、有规律的分析,从而得到更加精确和客观的结论。
二、实验的分类1. 自然实验自然实验指在自然界中进行的实验。
这种实验通常需要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探索科学的真相。
例如,地震与火山爆发、植物生长与动物进化。
2. 人工实验人工实验指一种有序、规划和控制的科学研究方法。
这种实验通常通过设定不同的变量,并控制特定的条件来观察实验结果。
如心理学中的影响实验,以及生物学中的变异室实验。
3. 客观实验客观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所有的操作、测量和观察都是事实上真实的。
实验人员应该遵守严格的标准化程序、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科学数据的阐述方法。
4. 主观实验主观实验是指依赖于实验者的主观认知的一种实验方法。
在这种实验中,实验者的情绪、态度、理解和价值观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观察结果,无法完全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三、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是所有科学的起点,它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阶段和启示。
它让科学家们按照一定的步骤,一定的规律性去研究问题,不断探索确切的结果,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
同时,实验也是科学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现象的发生和规律,从而更好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
四、总结实验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家们在进行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科学道德和规范,进行正确、真实和透明的实验。
实验不仅在研究过程中提供了经验和结果,同时也为我们认识自然、了解世界、发展技术提供了基础。
科学小实验大全及原理1. 弹性橡皮(长度可变性)原理:橡皮具有一定的弹性,当受到外力拉伸时,其长度会发生变化。
材料:- 橡皮带- 尺子步骤:1. 将橡皮带放置在平坦的表面上。
2. 使用尺子测量橡皮带的初始长度,并记录下来。
3. 用手轻轻拉伸橡皮带,再次用尺子测量其长度。
4. 观察并记录橡皮带拉伸前后的长度变化。
2. 空气与燃烧(氧气支持燃烧)原理:燃烧需要氧气,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可支持燃烧反应。
材料:- 蜡烛- 火柴- 高颈瓶- 水步骤:1. 准备一个高颈瓶,倒入适量的水。
2. 将蜡烛固定于高颈瓶的底部。
3. 点燃蜡烛,观察燃烧现象。
4. 用瓶口迅速盖住燃烧的蜡烛,观察结果。
3. 溶解速度(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原理:温度的升高可以使固体溶解于液体的速度加快,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
材料:- 两个等量的容器- 冷水- 开水- 同样大小的固体物质(如糖、盐)步骤:1. 在一个容器中倒入适量的冷水,另一个容器中倒入等量的开水。
2. 在每个容器中都加入相同大小的固体物质,如糖。
3. 计时器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固体溶解于冷水和开水中所需的时间。
4. 比较两者的溶解速度,得出结论。
4. 植物的色素(不同植物的叶片颜色)原理:叶片的颜色受植物中的色素所决定,不同的植物含有不同种类的色素,因此叶片颜色也有所差异。
材料:- 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片步骤:1. 收集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片,尽量选择新鲜的叶片。
2. 观察并记录每片叶片的颜色。
3. 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颜色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
5. 冰的融化速度(添加不同物质对融化速度的影响)原理:溶液的融点比纯水的融点要低,因此在冰融化过程中,添加不同物质可以影响融化速度。
材料:- 冰块- 盐- 砂糖- 温水步骤:1. 准备两个相同大小的冰块,放置在两个容器中。
2. 在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另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砂糖。
3. 同时将温水倒入两个冰块中,并记录下开始融化的时间。
实验3 常温单轴拉伸实验马 杭 编写单轴拉伸实验是研究材料机械性能的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实验。
由于试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得到较为可靠的试验数据,在工程上和实验室中都广泛利用单轴拉伸实验来测取材料的机械性能。
多数工程材料拉伸曲线的特性介于低碳钢和铸铁之间,但其强度和塑性指标的定义与测试方法基本相同,因此通过单轴拉伸实验分析比较两种材料的拉伸过程,测定其机械性能,在机械性能的试验研究中具有典型的意义,掌握其拉伸和破坏过程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合理地认识和选用材料,了解静载条件下结构材料的许用应力的内涵。
一、实验目的1.通过单轴拉伸实验,观察分析典型的塑性材料(低碳钢)和脆性材料(铸铁)的拉伸过程,观察断口,比较其机械性能。
2.测定材料的强度指标(屈服极限S σ、强度极限b σ)和塑性指标(延伸率δ和面缩率ψ)。
二、实验设备1.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WDW-100A(见附录一)。
2.计算机、打印机。
3.游标卡尺。
图3-1 圆棒拉伸试样简图三、试样材料性能的测试是通过试样进行的,试样制备是试验的重要环节,国家标准GB6397-86对此有详细的规定。
本试验采用圆棒试样,如图1-1所示。
试样的工作部分(即均匀部分,其长度为C l )应保持均匀光滑以确保材料的单向应力状态。
均匀部分的有效工作长度0l 称为标距,0d 和0A 分别为工作部分的直径和面积。
试样的过渡部分应有适当的圆角以降低应力集中,两端的夹持部分用以传递载荷,其形状与尺寸应与试验机的钳口相匹配。
材料性能的测试结果与试样的形状、尺寸有关,为了比较不同材料的性能,特别是为了使得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在不同的实验场所测试的试验数据具有可比性,试样的形状与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GB6397-86)。
例如,由于颈缩局部及其影响区的塑性变形在断后延伸率中占很大比重,同种材料的延伸率不仅取决于材质,而且还取决于试样标距。
按国家标准规定,材料延伸率的测试应优先采用两类比例试样:(1)长试样:0010d l =(圆形截面试样),或003.11A l =(矩形截面试样)(2)短试样:005d l =(圆形截面试样),或0065.5A l =(矩形截面试样) 用长试样和短试样测得的断后延伸率分别记做10δ和5δ,国家标准推荐使用短比例试样。
四、实验原理单轴拉伸实验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
在试验过程中,试验机上的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别将感受到的载荷与位移信号转变成电信号送入EDC 控制器,信号经过放大和模数转换后送入计算机,并将处理过的数据同步地显示在屏幕上,形成载荷—位移曲线(即l P ∆-曲线),试验数据可以存储和打印。
在实验前,应进行载荷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标定(校准)。
根据l P ∆-曲线和试样参数,计算材料的各项机械性能指标。
根据性能指标、l P ∆-曲线特征并结合断口形貌,分析、评价材料的机械性能。
试验机操作软件的使用可参见附录一。
五、试验步骤1.原始尺寸测量:(1)确定标距0l 。
(2)测量直径0d :在标距中央及两条标距线附近各取一截面进行测量,每截面沿互相垂直方向各测一次取平均值,0d 采用三个截面中的平均值的最小值。
2.初始条件设定:如图1-2,(1)首先进行载荷与位移清零,用鼠标点击载荷与位移(绿色)显示区右上方的0.0按纽,使两者的显示值均为零。
(2)点击左上方“曲线参数”,根据材料的强度与塑性,选择合适的显示量程。
图二右下方为载荷—位移曲线的显示区,其X 轴为横梁位移(mm ),Y 轴为载荷(kN )。
(3)点击左上方“试样信息”,输入试样参数。
3.试样装夹:(1)选择“手动操作”,设定较快的横梁移动速度(20mm/min 或50mm/min ),点击“上升”或“下降”使横梁移动并观察。
当横梁到达合适的位置时,点击“停止”使横梁停止移动。
(2)将试样的夹持端插入上楔形夹头并旋紧,点击“下降”使试样的另一端插入下楔形夹头,下降时注意对中以免产生碰撞,停机后旋紧下夹头。
注意,试样装夹之后不再进行载荷清零。
图3-2 拉伸试验的计算机界面4.加载试验:(1)选择“手动操作”,设定试验速度,建议低碳钢试样设为5mm/min ,铸铁试样设为1-2mm/min 。
(2)点击“上升”开始拉伸试验,注意观察试样、曲线显示区的曲线以及载荷与位移显示值的变化。
(3)低碳钢试样将依次出现变形的四个阶段。
当载荷从最大值开始下降时可以看到试样的颈缩区,如果试样表面光滑、材料杂质含量少,可以清楚地看到表面45°方向的滑移线。
试样断裂后试验机自动停止加载。
5.试验结束前的重要工作:(1)打印记录曲线,开启打印机电源后,依次点击右上角“分析”(弹出新界面)、“打印”。
点击右上角“保存”,可以将本次试验的信息以文本文件的形式保存起来,文件名的后缀为“.dat ”。
(2)取下试样,对拢已破坏的试样,测量有关数据,观察断口形貌。
六、试验结果整理1.强度指标计算:(1)屈服极限 0/A P S S =σ (MPa ) (2)强度极限 0/A P b b =σ (MPa )屈服载荷S P 取屈服平台的下限值。
b P 取l P ∆-曲线上的最大载荷(参见图三)。
脆性材料不存在屈服阶段,所以只需计算b σ。
2.塑性指标计算:(1)延伸率%10001⨯-=l l l δ(2)面缩率%100010⨯-=A A A ψ3.绘制l P ∆-曲线:将载荷—位移记录曲线绘制在坐标纸上,标注坐标的刻度,标明变形的各个阶段,标出曲线上的特殊点(例如下屈服点,等等)。
4.画出断口形貌草图,根据试验结果,对两种材料的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完成试验报告。
七、预习与思考1.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明了试验中应当注意观察的现象。
2.本试验的l P ∆-曲线上的变形量与试样上的变形量是否相同?如果要利用l P ∆-曲线来近似确定试样的断后延伸率,应怎样做?3.为什麽要采用比例试样?同一材料的10δ和5δ有何关系?八、两种典型材料的l P ∆-曲线低碳钢具有良好的塑性,从图1-3可以看出,低碳钢的l P ∆-曲线明显地分为四个阶段:(1)弹性阶段(OA ):试样的变形是弹性的,若在弹性阶段卸载,试样恢复原来的尺寸,几乎不存在残余变形。
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服从Hooke 定律,其载荷—伸长、应力—应变成正比。
(2)屈服阶段(AB ):标志着宏观塑性变形的开始,材料暂时丧失抵抗继续变形的能力。
在屈服阶段,载荷(应力)往往出现锯齿状波动,载荷开始下降所对应的应力称为上屈服点,其数值受材料状态和试验条件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屈服阶段应力的最低值—下屈服点的数值则比较稳定,所以通常用下屈服点作为材料的屈服极限S σ。
结构、零件的应力一旦超过屈服极限,就会因为变形过量而失效。
从屈服阶段开始,材料的变形包含弹性与塑性两部分。
(3)强化阶段(BC ):亦称均匀变形阶段,材料恢复了对继续变形的抵抗能力,载荷随着变形而持续上升。
如果在该阶段卸载,试验机和试样组成的系统的弹性变形随之消失,试样的塑性变形将永远保留下来,卸载路径与弹性阶段平行。
如果卸载后再次加载,加载路径近似与卸载路径重合,载荷到达原卸载点时将重新进入屈服并产生塑性变形,材料表现出强度上升、塑性下降的现象,称作形变强化(或冷作硬化、加工硬化)。
形变强化是金属材料的宝贵品质,是材料强化的重要手段。
(4)颈缩阶段(CD ):亦称局部变形阶段。
这时,材料形变强化对载荷增加的贡献已经不能抵偿试样截面积减小对载荷的削弱作用,载荷下降,塑性变形在局部进行,承载面积迅速减小,直到断裂。
断裂后试样的弹性变形消失,塑性变形则保留在断裂的试样上。
图3-3 低碳钢与铸铁的l P ∆-曲线铸铁是典型的脆性材料,拉伸过程比较简单,不存在低碳钢那样的四个阶段,可以近似认为经弹性阶段直接过渡到断裂,断裂后的延伸率极小,因此这类材料若使用不当,容易发生事故。
实验4 单轴压缩实验李享荣 编写一、实验目的1.观察并比较低碳钢和铸铁在压缩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2.测定低碳钢的屈服极限S σ和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二、实验原理1.低碳钢:一般取圆柱形试件,尺寸为1<d h /<3,在屈服以前,其应力-应变关系基本上与拉伸时相同,随后横截面逐渐增大,试件最后压成饼形而不破裂(图2-1),故只能测出S F ,由sσ=0/A F S 于是得出材料受压时的屈服极限,而得不出受压时的强度极限。
2.铸铁:铸铁压缩一般也取圆柱形试件,其尺寸与低碳钢一样,试件受力直至破坏(图2-2),破坏断面与试样轴线约成35o— 45o,测出破坏时的载荷b F ,由b σ=0/A F b 得到铸铁的强度极限b σ。
l低碳钢l∆PO铸铁图4-1 低碳钢压缩 图4-2 铸铁压缩图4-3 低碳钢压缩l F ∆-图 图4-4 铸铁压缩的l F ∆-图三、实验设备1.WE300型万能试验机(见附录二)。
2.游标卡尺。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校正测力盘零点(详见附录二油压式万能试验机说明),调整好记录仪。
2.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的横截面直径。
3.将试件放在压板的中心。
4.缓慢均匀地加载荷,注意低碳钢压缩时的屈服载荷,并记下这一载荷s F ,过屈服后一直压到试样成扁平状.铸铁一直压到破坏为止,记下破坏时的载荷b F 。
五、预习题和思考题1.本试验的目的是什么?2.压缩试件为什么做成短柱形?3.低碳钢和铸铁压缩试验时应记录哪些试验数据?实验5 扭转实验李享荣 编写一、实验目的1.测定低碳钢的扭转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
2.测定铸铁的扭转强度极限。
3.观察低碳钢和铸铁的断口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二、实验设备1.K —500型扭转机(见附录三)2.游标卡尺三、实验原理及装置1.低碳钢园截面试件扭转时,其尺寸和形式视试验机而定。
在弹性范围内,扭矩T 与扭转角ϕ为直线关系(图3-1a)。
当扭矩超过比例极限扭矩pT 时,曲线变弯并逐渐趋于水平。
在屈服阶段时,扭角增加而扭矩不增加,此时的扭矩即为屈服扭矩s T 。
屈服后,圆截面上的剪应力,由边缘向中心将逐步升值到扭转屈服极限s τ(图3-1b),即截面材料处于全屈服状态,由此,可以求得材料的剪切屈服极限为:图5-1a 低碳钢扭转时的ϕ-T 曲线 5-1b 低碳钢扭转时横截面在全屈服下的应力分布ps s W T 43=τ , 其中163d W p π=此后,扭转变形继续增加,试件扭矩又继续上升至C 点,试件被剪断,记下破坏扭矩b T ,扭转强度极限b τ为:pbb W T 43=τ铸铁受扭时,ϕ-T 曲线如图3-2所示。
从开始受扭,直到破坏,近似为一条直线,故其强度极限b τ可按线弹性应力公式计算如下:pb b W T =τ图5-2 铸铁扭转时的ϕ-T曲线图5-3 铸铁扭转时沿45o 斜截面的应力材料在纯剪切时,横截面上受到切应力作用,而与杆轴成45o螺旋面上,分别受到拉应力τσ=1和压应力τσ-=3的作用(图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