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7
二十四节气歌及其谚语导语: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独到之处,最早出现于汉代。
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二十四节气歌及其谚语,欢迎借鉴!二十四节气歌/四季谚语大全春谚: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东南边有乌云)二月三日若天清,着爱忌清明。
(须防清明时节会下绵绵雨)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
三月寒着播田夫。
(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夏谚: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梅雨季节雨水多。
)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鳞云重叠,翌朝必起大风。
)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
(四月农作物忌长雨,收获不多。
)四月廿六海水开目。
(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
(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
(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六月十二,彭祖忌,无风也雨意。
(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六月绵被拣人甲。
(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年惊中秋,月惊十九。
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蓑。
(田蠳群聚群飞乃雨兆。
)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
六月火烧埔。
(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秋谚:六一,一雷压九台。
(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七一,一雷九台来。
五月蝶,讨无食。
(五月花季已过。
)六月拢无巧,七月顿顿饱。
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
(尚有多日下雨。
)云布满山底,透暝雨乱飞。
雷打秋,晚冬一半收。
(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秋靠露,冬靠雨。
白露勿搅土。
(白露这天,不可扰动土壤,以免损害农作物。
)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
(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精选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流传于民间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
它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日常生活积累的机智性感悟,一是对生产劳动经验的规律性总结。
两者都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即兴发挥。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二十四节气歌谚语,欢迎大家阅读!二十四节气歌谚语1、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2、立秋二十八,百草结疙瘩。
3、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4、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5、小雪无云大旱。
6、立春晴,雨水匀。
7、秋分有雨来年丰。
8、天上鲤鱼斑,地下晒谷不用翻。
9、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10、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11、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
12、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13、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14、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15、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16、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17、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
18、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19、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20、立冬补冬,补嘴空。
21、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22、寒露脚不露。
23、雾吃霜,风大狂。
24、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25、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26、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27、小寒寒,惊蛰暖。
28、红云夹黄云,定有冰雹跟。
29、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30、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31、三月雷,麦屹堆。
32、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33、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34、秋分日晴,万物不生。
35、月亮背弓,必然起风。
36、立秋处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37、处暑下雨烂谷箩。
38、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39、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40、秋分天晴必久旱。
41、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42、麦怕清明连夜雨。
43、芒种麦登场,秋耕紧跟上。
44、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4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46、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二十四节气歌及其谚语]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一: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对应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天气谚语立春节气谚语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雨水节气谚语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赣)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湘)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湘)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
(桂)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吉)惊蛰期间的谚语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春分节气谚语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清明节气谚语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清明有霜梅雨少(苏)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谷雨-农谚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立夏节气谚语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鲁)。
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云)。
小满节气谚语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不下,黄梅偏少。
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芒种节气谚语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鄂、湘、桂)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辽、闽、赣)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粤)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贵)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
(苏、桂、湘)夏至节气气象谚语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浙)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鄂)夏至下雨十八河 (湘、贵)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湘)夏至无云三伏烧 (陕)小暑节气气象谚语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1、正月: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2、二月: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
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3、三月: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
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4、四月:
立夏东风少病遭,时逢初八果生多,
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5、五月: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
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6、六月: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
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7、七月: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8、八月:
秋风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
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9、九月: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
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增。
10、十月:
立冬之日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
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导读:二十四节气(The24Solar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二十四节气歌谣和谚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二十四节气歌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冬至:天进九,白天短,夜间长。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
小暑:初伏前后,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处暑:"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
小寒:气候已比较寒冷。
大寒:为最冷的时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白露: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夜间较凉,空气中的水汽出现凝露现象;寒露:气温明显降低,夜间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霜降:开始降霜。
二十四节气谚语二十四节气谚语二十四节气谚语11、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2、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3、立春晴,雨水多。
4、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5、农业兴,百业旺,粮棉不收断百行。
6、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7、春天后母面。
8、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
9、春打六九头,七九、就使牛。
10、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11、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12、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13、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1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生之计在于勤。
15、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16、打春冻人不冻水。
17、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18、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19、立春晴,一春晴。
20、万物土中生。
21、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22、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23、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三个八。
24、土地是个聚宝盆,看你手脚勤不勤。
25、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26、立春无雨是丰年。
27、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28、庄稼地里不打粮,万家买卖倒了行。
29、春打六九头,农民不用愁。
30、立春夭气晴,百物好收成。
31、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32、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33、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34、春打五九尾,叫花子跑断腿。
35、三月雷,麦屹堆。
二十四节气谚语21、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2、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斤。
3、深耕再耙透,麦子收得厚。
4、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5、清明有霜梅雨少。
6、雨水前后,植树插柳。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大全 (一)二十四节气歌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1 / 4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2 / 4拓展阅读;二十四节气传统含义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用的阳历一样,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根据划分的,因此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夏至: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
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谚语闭于两十四骨气歌的谚语一、小暑下卧邯郸梦,附件捧雪飘空交年夜暑。
二、浑亮鹞子搁断线,谷雨老茶翡翠连,三、荣山暑含惊鸿雁,附件霜升芦花红蓼滩。
四、云势若鱼鳞,去晨风没有沉。
(鳞云堆叠,翌晨必起年夜风。
)五、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
(八月八日高雨,占少雨。
)六、袂食蒲月粽,破裘仔欠亨搁。
(已过蒲月节,地气还没有不变。
)七、幽阖年夜雪红炉温,附件冬至琵琶勤来弹。
八、冬节月外央,无雪也无霜。
(冬节正在月外,昔时冬地很长有霜雪。
)九、西园梅搁坐秋先,附件云镇霄光雨火连。
十、坐春知了催人眠,处寒葵花啼谢颜;十一、四月芒种雨,蒲月无焦土。
六月水烧埔。
(芒种日高雨,蒲月多雨,六月暂涝。
)十二、七一,一雷九台去。
1三、冬节正在月头,卜暑正在年兜。
(冬节正在月始,年末很凛冽。
)1四、秋雨惊秋浑地谷,夏谦芒夏寒相连(秋雨惊秋浑谷地,夏谦芒夏寒相连)1五、牝丹坐夏花寥落,附件玉簪小谦布庭前。
1六、黑云飞上山,棕蓑提去披。
(谦山黑云,定有雨,没门带雨具。
)1七、风台作了无归北,旬日九日干。
(尚有多日高雨。
)1八、落霜有日照,黑暑着无药。
(阳寒天气,虽落霜,若有日照否和煦,不然便热了。
)1九、秋茫曝死鬼,夏茫作洪流。
(春季雾淡必年夜涝,夏则年夜雨。
)20、坐秋梅花额外素,雨火红杏花谢陈;2一、每个月二节日期定,至多相差一二地2二、冬节正在月底,卜暑邪两月。
(冬节正在月尾,冬地没有会热,会热正在次年一两月间。
)2三、云充满山底,透暝雨治飞。
2四、六月十两,彭祖忌,无风也雨意。
(台风节令,出有风也有雨意。
)2五、春处含春暑霜升,冬雪雪冬小年夜暑2六、玄月刮风升,臭头扒佮掐。
(玄月春地风坤燥,臭头会痒,怒抓痒。
)2七、年夜暑没有暑,人畜没有安。
2八、皂含燕回又去雁,春分丹桂香谦园。
2九、八月年夜,蔬菜免没中。
(八月年夜〔三旬日〕,天气没有逆,蔬菜收获欠好。
)30、惊蛰芦林闻雷报,秋分胡蝶舞花间。
3一、早看东南乌,半暝仔刮风雨。
24节气表口诀及谚语
立春:冰雪融,始发芽。
谚语:立春春青早,夏去秋来晚。
雨水:桃李冷,小雨禾。
谚语:雨水多雨天,一到还是雨。
惊蛰:鸟鸣乐,虫声响。
谚语:惊蛰青蛙叫,稻田出水高。
春分:家家汤,市市祥。
谚语:春分夜风散,春色入画堂。
清明:仲春憩,把酒话。
谚语:清明上山看,叶片像银钱。
谷雨:谷雨露,苗发萌。
谚语:谷雨真可贵,水稻一夜生。
立夏:皋陀劳,翠柳青。
谚语:立夏蝉鸣急,把酒享金星。
小满:门外花,窗前萌。
谚语:小满蚊子嗡,莲藕脸润红。
芒种:兰笋出,苗秀奇。
谚语:芒种到处青,瓜米已起熟。
夏至:冷去夏,芒头角。
谚语:夏至大风热,桑叶一夜落。
小暑:凉风恼,泪霑衣。
谚语:小暑黄莺啼,荔枝满牆枝。
大暑:汗漫漫,坐望飞。
谚语:大暑体弱病,蝉鸣涅槃时。
立秋:春气消,夜月白。
谚语:立秋芭蕉凉,不用怕暑蒸。
处暑:胡蝉哀,白云聚。
谚语:处暑冷似水,火把栗树烧。
白露:天道休,鹅群舞。
谚语:白露蚊子在,青蛙叫不止。
秋分:云自西,霜始北。
谚语:秋分叶落尽,秋空晴无霜。
寒露:水小涨,菊头。
二十四节气民间风俗谚语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风俗有很多,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二十四节气民间风俗的谚语,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二十四节气民间谚语1、三月雷,麦屹堆。
2、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3、春分无雨到清明。
4、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
6、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7、秋分天晴必久旱。
8、雨洒清明节,黄风刮半月。
9、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
10、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11、久雨见星光,明日雨更狂。
12、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13、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14、六月六秋,早收晚丢。
15、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
16、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17、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18、小暑风不动,霜冻来的迟。
19、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20、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21、日落山灰黄,来日大风响。
22、蚂蚁成群,大雨淋淋。
23、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24、夏日雷雨三后晌。
25、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26、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27、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28、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29、芒种火烧天,夏至雨绵绵。
30、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二十四节气风俗习惯立春咬春立春时民间有“咬春”的习俗,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而“咬春”嚼萝卜,则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底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
鞭春牛立春日,民间还有“打春”习俗,又叫“鞭春牛”。
春牛在塑制时,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拾起谷粒放回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雨水接寿在我国有些地区,雨水这一天女婿、女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
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 长,长命百岁。
撞拜寄雨水节,在川西民间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篇一:二十四节气谚语(整理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赣)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湘)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
(湘)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
(赣)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桂)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
(桂)雨水前雷,雨雪霏霏。
(苏)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
(浙)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
(苏)◆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 冷惊蜇,暖春分。
◇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春分节气谚语◆描写昼夜等长的,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清明节气谚语◆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谷雨-农谚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立夏节气谚语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立夏雨少,立冬雪好(苏)。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湘)。
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
小满节气谚语◆ 华南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
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 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 江南地区:“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芒种节气谚语◆ 芒种和夏至节气天气相关性较好,所以关于这两个节气的气象谚语很多,例如:◇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
(鄂、湘、桂)◇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
(辽、闽、赣)◇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
(粤)◇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
(贵)◆ 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
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很多。
如下:◇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
(粤)◇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
(粤)◇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
(湘)夏至节气气象谚语◆夏至节正处梅雨期间,雨量大,雨日多,常造成较大的洪涝。
各地谚语有不同的说法。
如下:◇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浙) ◇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鄂) ◇ 夏至下雨十八河 (湘、贵) ◇ 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 (湘) 小暑节气气象谚语◆ 小暑节气下雨对未来天气有何指示性意义?请看下列气象谚语:“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苏、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
”(桂)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苏)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冀)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
”(苏) ◆ 小暑节气打雷对未来天气有何预示意义?请看下列气象谚语:小暑节气的打雷与梅雨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上海地区,对小暑节气与黄梅的关系,也流传了不少气象谚语。
“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
如果出现锋面雷雨。
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比如:“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小暑头上一声雷,半月黄梅倒转来”等。
在江苏省还流传有:“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之说。
◆ 小暑节气的凉热与未来天气也有一定关系,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沪、湘、辽、晋)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川、贵)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湘) “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苏) “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
”(冀)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湘)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桂) 节气谚语--早晨立秋和夜里立秋对未来天气的变化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到头(苏、鄂、川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湘、甘、宁)早晨立了秋,下午冷飕飕(鄂、川)早晨秋,着衣秋;夜里秋,脱衣秋;中午秋,赤膊秋(苏)处暑节气气象谚语“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晴,干死河边铁马根”等。
白露节气气象谚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 白露三候是:“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 黄河流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 秋分节气的谚语“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有雨来年丰”等“一场秋雨一场寒”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寒露节气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寒露脚不露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九月台,无人知;九月台,惨歪歪立冬节气的谚语“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立冬补冬,补嘴空” 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浙江省的“小雪无云大旱。
” 湖南省的“小雪晴天,雨至年边。
” 湖北省的“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 大雪节气气象谚语◆大雪节气的寒、暖、风、雪等异常天气现象的出现,均对未来的天气有影响,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篇二: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一)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二)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二十四节气和农时、农事(来源:发表时间:2010-3-8 9:06:21 访问次数:3297 ),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蛰春分清明谷雨种夏至小暑大暑露秋分寒露霜降雪冬至小寒大寒季是指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为春天,根据这一标准,浙北春天一般始于4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