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06任务-0057
- 格式:docx
- 大小:202.37 KB
- 文档页数:12
西方经济学06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A. 政府支出B. 投资C. 净出口D. 税收满分:2 分2.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A. 不存在通货膨胀B. 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C. 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D. 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满分:2 分3.两部门均衡的条件是()A. I=SB. I+G=S+TC. I+G+X=S+T+MD. AD=AS满分:2 分4.已知国民消费函数为C=80+0.8Y,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则国民收入()A. 增加100亿元B. 减少500亿元C. 增加500亿元D. 减少100亿元满分:2 分5.长期菲利普斯曲线()A. 向右下方倾斜B. 向右上方倾斜C. 平行于横轴D. 垂直于横轴满分:2 分6.美国的工资率较高,但它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商品都不需要借助关税壁垒来抵御那些来自劳动廉价国家的竞争,这是因为()A. 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抵消了工资率的影响B. 美国的消费者偏好于本国产品C. 美国的出口大于进口D. 国外市场对美国产品的需求更大满分:2 分7.如果一国经济起先处于内外均衡状况,现在出口额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 出现过度需求,引起国内通货膨胀B. 本国产品价格下降,有利于提高同类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持续增长C. 促进新的生产能力形成,供给将增加,从而提高总产出水平D. 进口会随之增加,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满分:2 分8.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A. 消费减少B. 储蓄减少C. 消费增加D. 政府支出减少满分:2 分9.称为狭义货币的是()A. M1B. M 2C. M 3D. M 4满分:2 分10.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 价格水平下降B. 收入水平增加C. 储蓄增加D. 利率增加满分:2 分11.失业率是指()A.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B.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D. 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满分:2 分12.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小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A. 紧缩缺口B. 通胀缺口C. 失业减少D. 收入增加满分:2 分13.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A. 凯恩斯B. 莫迪利安尼等人C. 弗里德曼D. 杜森贝满分:2 分14.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大,则()A. 财政政策的效果差B.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好D. 无法确定满分:2 分15.美元贬值将会()A. 有利于美国出口不利于进口B. 减少美国的出口和进口C. 增加美国的出口和进口D. 减少美国的出口并增加其进口满分:2 分16.下列的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 税收减少50亿元D.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满分:2 分17.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关税税率为()A. 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B. 不至于引起国外的贸易报复C. 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D. 应该为零满分:2 分18.政府实行出口补贴,会使总供给曲线()A. 不动B. 上移C. 下移D.转动满分:2 分19.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A. 边际消费倾向为0.6B. 边际消费倾向为0.4C. 边际消费倾向为0.64D. 边际消费倾向为0.2满分:2 分20.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A. 利息率下降B. 国民收入增加C. 储蓄减少D. 以上答案都不对满分:2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6-075第一篇:电大西方经济学任务6-075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A.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少B.使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C.将改变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斜率 D.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增大满分:2 分2.自然失业率是指()A.周期性失业率B.摩擦性失业率 C.结构性失业率D.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满分:2 分3.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相关满分:2 分4.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A.进口增加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D.政府支出增加过快)满分:2 分5.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满分:2 分6.假设条件如下:GDP最初是均衡的;之后,政府增加了20亿美元的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税收没有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边际进口倾向为0.25;在新的均衡条件下没有产生通货膨胀,那么,新的GDP将()A.下降40亿美元 B.上升20亿美元 C.上升60亿美元 D.上升40亿美元满分:2 分 7.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A.大 B.小C.相等D.无法比较满分:2 分8.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而使物价并没有上升,此时()A.不存在通货膨胀B.存在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C.存在着恶性通货膨胀 D.存在着隐蔽的通货膨胀满分:2 分9.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A.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B.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C.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D.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满分:2 分 10.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供给量的政策()A.物价水平急剧上涨B.经济出现衰退的迹象C.经济出现过热的迹象 D.利息率已下降到较低的水平满分:2 分 11.下列的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税收减少50亿元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满分:2 分 12.美国的工资率较高,但它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商品都不需要借助关税壁垒来抵御那些来自劳动廉价国家的竞争,这是因为()A.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抵消了工资率的影响B.美国的消费者偏好于本国产品C.美国的出口大于进口D.国外市场对美国产品的需求更大满分:2 分 13.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A.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B.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C.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D.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满分:2 分14.开放条件下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A.I=SB.I+G=S+TC.I+G+X=S+T+MD.I+G+X+N=S+T+M+F 满分:2 分15.出口需求弹性大的产品是()A.工业品 B.农产品 C.初级产品 D.吉芬商品满分:2 分 16.如果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A.增加)B.减少 C.不变D.不能确定满分:2 分 17.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A.卖出国债 B.提高准备金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减少货币供应满分:2 分 18.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小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A.紧缩缺口 B.通胀缺口 C.失业减少 D.收入增加满分:2 分 19.与封闭经济相比,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财政政策作用将()A.更大,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增大B.更小,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小C.不变,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对支出乘数没有影响 D.不能确定满分:2 分 20.根据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当总需求不变时,预期的物价水平上升会引起()A.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不变C.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格水平下降满分:2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西方经济学任务06、单选1. 周期性失业是指()tS C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厂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满分:2 分31釦2. 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S r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 D.国外的需求满分:2 分31釦3. 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A. 卖岀国债「B.提高准备金率'C.降低再贴现率D.减少货币供应满分:2 分31釦4.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满分:2 分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A. 总需求增加对产岀无影响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满分:2 分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减少政府支岀和减少税收满分:2 分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岀和减少税收B. 减少政府支岀和减少税收B. 总供给增加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C. 总供给减少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D. 总需求增加将提高产岀,而对价格影响很少6.满分:2 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 以上均不是B. 减少政府支岀和增加税收C. 增加政府支岀和减少税收D. 增加政府支岀和增加税收8.满分:2 分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 曲线的弹性小,则( A. 财政政策效果差B. 财政政策效果好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一样好D. 无法确定9.C. 减少政府支岀和增加税收D. 增加政府支岀和增加税收满分:2 分TT^I io. 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固席A.政府投资B. 个人所得税C. 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D. 农产品支持价格满分:2 分n£ii. 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A. 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B. 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C.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 间接税增加满分:2 分31釦12. 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S r A.边际储蓄倾向为0.2B. 边际储蓄倾向为0.4C. 边际储蓄倾向为0.3D. 边际储蓄倾向为0.1满分:2 分13. 下列的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SI'* 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税收减少50亿元D.政府支岀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满分:2 分~¥TV1i4. 在总需求一一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 长期总供给曲线B. 短期总供给曲线C. 都有可能D. 都不可能满分:2 分3 15. 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的储备()A. 变得不足B. 变得过多C. 正好符合中央银行的要求D. 没有变化满分:2 分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A. 总需求B. 公债C. 税收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满分:2 分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D. 与1无关18. 满分:2 分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17.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S]c A.大于1柠B.等于1C.小于1D.与1无关19. 满分:2 一般来说, 分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A.大B.小C.相等D.无法比较满分:2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 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 If A.购买设备C B. 偿还贷款C. 增加贷款r D. 增加库存现金「满分:2 分L 1二、多选. 要提咼国民收入增长率,EE 0 A.提高边际消费倾向B. 降低边际消费倾向厂 C. 提高边际进口倾向厂 D. 降低边际进口倾向厂 E. 提高边际储蓄倾向就要( 满分:4 分MS 2.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日B.货币市场处于均衡C. 人才市场处于均衡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而劳动市场处于非均衡 」E.劳动市场处于均衡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满分:4 分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 A. 需求的过度增长.创B.工资的大幅度上升‘ C.利润的大幅提升J D.经济部门发展失衡‘ E.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为’A.摩擦性失业J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满分:4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EZI 厂A .增加政府支岀 B. 减少政府支岀A.产品市场处于均衡C. 增加税收/D.减少税收」E.调节货币供给满分:4三、判断1. 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一、单选:1、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c)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2、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c)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b)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无限弹性4、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均等于1.5,则蛛网的形状是(c)A:收敛型B:发散型C:封闭型D:圆圈型5、一般认为,农产品的蛛网的形状是(b)A:收敛型B:发散型C:封闭型D:圆圈型6、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d)A:商品A的价格最B:商品A紧俏C:商品A有多种用途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7、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d)A: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B: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C: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D: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8、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9、M=Px•X+Py•Y是消费者的(c)A:需求函数B:效用函数C:预算约束条件方程D:不确定函数10、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d)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B: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C: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11、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12、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b)A:总成本曲线B:生产函数C:生产可能性曲线D:成本函数13、当劳动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c)A:平均产量是递减的B:平均产量为零C:边际产量为零D:边际产量为负14、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a)A:收支相抵点B:亏损点C:停止营业点D:获取超额利润点15、假如一家完全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分别为15元、15元和12元,企业就应当(a)A:继续生产B:立即停产,退出市场C:提高价格D:降低价格1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间的关系是(a)A: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B: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C: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D:边际收益曲线交于平均收益曲线的最低点17、当一个行业由竞争演变成垄断行业时,那么(b)A:垄断市场的价格等于竞争市场的价格B:垄断市场的价格大于竞争市场的价格C:垄断市场的价格小于竞争市场的价格D:垄断价格具有任意性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2、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3、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4、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c)A: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表示B: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C: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线表示D: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表示5、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c)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6、收益是指(a)A:成本加利润B:成本C:利润D:利润减成本7、产量为4时,总收益为100;当产量为5时,总收益为120,此时边际收益为(a)A:20B:100C:120D:258、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c)A:劳动投入的第I阶段B:劳动投入的第II阶段C:劳动投入的第III阶段D:资本投入的第I阶段9、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b)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10、无数条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的曲线是(d)A:无差异曲线B:消费可能线C:收入消费曲线D:生产扩展路线11、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b)A: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C: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D:边际成本曲线的最高点1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b)A:P=MCB:P=MC=ACC:P=MR=MCD:P=MR=AC13、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d)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与横轴平行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14、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a)A:等于零B:等于一C:大于零小于一D:小于一15、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b),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b)A:不平均,平均B:平均,不平均C:不平均,不平均D:平均,平均1、资源稀缺是指(B)。
《西方经济学》作业及答案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1.下列学科哪个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B )A. 政治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国民经济管理学D.财务管理学1.2.经济学可以定义为:(D )A. 政府如何干预市场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C.企业如何管理D.研究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1.3.经济物品是指( B )A. 有用物品B.有用且稀缺的物品B. 必须用货币购买的物品D.稀有的物品1.4.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D )A. 生产什么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 A.B.C都正确1.5. 西方经济学一般可区分为:(BCDE)A. 政治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验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E.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过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结实一般物价和总就业,收入及总产出及全球经济等问题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1.6.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一般物价和就业、收入及总产出以及全球经济等问题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1.7.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组织出发,利用各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试图解释消费者消费行为与生产着生产行为以及市场交换与均衡的规律性等为体的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1.8.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个些变量.通过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经济学理论.再用实际数据来检验这种理论是否是正确的.实证经济学希望得到”如果有A,则必然有B”这样的结论.1.9.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将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标准作为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样”等的问题.1.10.简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血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考察对象,而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组织为研究对象;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三,宏观经济学的常见问题是GDP,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而微观经济学常见的问题是收入与需求、成本与收益、价格与供应。
一、单选题(15道,共30分)题目1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指()选择一项: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内生产净值D. 国民收入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2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从生产的角度考察,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各部门的增殖的总和,这种计算方法是()选择一项:A. 支出法B. 收入法C. 生产法D. 无法确定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3不正确获得2.00分中的0.00分题干引致消费取决于()选择一项:A. 自发消费B. 平均储蓄倾向C. 收入D.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题目4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若自发总需求增加1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万元,则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选择一项:A. 1B. 0.1C. 0.9D. 0.5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5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IS曲线是描述()选择一项:a.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b.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c.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d. 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6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选择一项: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d.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你的回答正确题目7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选择一项:A. I=SB. I+G=S+TC. I+G+X=S+T+MD. AD=AS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8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选择一项:A. 政府支出B. 投资C. 净出口D. 税收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9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抑制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应该()选择一项:A. 控制货币供应量B. 降低工资C. 解除托拉斯组织D. 减税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10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由于工资提高而引起的通货膨胀()选择一项:A.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C.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D. 结构性通货膨胀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11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选择一项:A. 利率上升B. 利率下降C. 利率为零D. 利率为负数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12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选择一项:A. 财政部B. 中央银行C. 商业银行D. 中央政府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13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选择一项:A.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6B.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C.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边际进口倾向是0.2D.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0.3,边际进口倾向是0.2 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14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选择一项:A. 国际收支平衡B. 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C. 经济均衡增长D. 消除通货膨胀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15正确获得2.00分中的2.00分题干下面论断中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B. 新古典增长模型强调了经济增长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C. 新古典增长模型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情况D. 新古典增长模型假定资本与劳动比率是可变的反馈你的回答正确信息文本二、多选题(10道,共30分)题目16部分正确获得3.00分中的2.00分题干保证两部门经济正常循环的条件有()选择一项或多项:A. 商品市场均衡B. 国际收支均衡C. 要素市场均衡D. 金融市场均衡E. 政府收入与支出均衡反馈你的回答部分正确您已经做对了2 个。
西方经济学任务06一、单选1.周期性失业是指()A. 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 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 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 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满分:2分2.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A. 消费需求B. 投资需求C. 政府需求D. 国外的需求满分:2分3.要实施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采取的措施有()A. 卖出国债B. 提高准备金率C. 降低再贴现率D. 减少货币供应满分:2分4.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满分:2分5.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A. 总需求增加对产出无影响B. 总供给增加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C. 总供给减少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D. 总需求增加将提高产出,而对价格影响很少满分:2分6.成本推动通货膨胀()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 以上均不是满分:2分7.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满分:2分8.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A. 财政政策效果差B. 财政政策效果好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一样好D. 无法确定满分:2分9.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C.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满分:2分10.下列因素中不是经济中内在稳定器的是()A. 政府投资B. 个人所得税C. 社会保障金和失业保险D. 农产品支持价格满分:2分11.不会增加预算赤字的因素是()A. 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B. 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C.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D. 间接税增加满分:2分12.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A. 边际储蓄倾向为0.2B. 边际储蓄倾向为0.4C. 边际储蓄倾向为0.3D. 边际储蓄倾向为0.1满分:2分13.下列的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 税收减少50亿元D.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满分:2分14.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 长期总供给曲线B. 短期总供给曲线C. 都有可能D. 都不可能满分:2分15.如果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储备()A. 变得不足B. 变得过多C. 正好符合中央银行的要求D. 没有变化满分:2分16.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A. 总需求B. 公债C. 税收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满分:2分17.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D. 与1无关满分:2分18.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A. 大于1B. 等于1C. 小于1D. 与1无关满分:2分19.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A. 大B. 小C. 相等D.无法比较满分:2分20.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的时候,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的目的一般是()A. 购买设备B. 偿还贷款C. 增加贷款D. 增加库存现金满分:2分二、多选1.要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要()A.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B. 降低边际消费倾向C. 提高边际进口倾向D. 降低边际进口倾向E. 提高边际储蓄倾向满分:4分2.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的均衡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产品市场处于均衡B. 货币市场处于均衡C. 人才市场处于均衡D.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均衡而劳动市场处于非均衡E. 劳动市场处于均衡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满分:4分3.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A. 需求的过度增长B. 工资的大幅度上升C. 利润的大幅提升D. 经济部门发展失衡E. 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满分:4分4.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A. 摩擦性失业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自愿性失业E. 季节性失业满分:4分5.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A. 增加政府支出B. 减少政府支出C. 增加税收D. 减少税收E. 调节货币供给满分:4三、判断1.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第四章生产论16第五章成本论36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本科财经类各专业)一、课程概括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是财经类专科起点的本科开放教育金融、财会、工商管理等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会计、管理发展需要的,从事金融理论研究、会计理论研究和管理理论研究的研究人员和从事金融、会计和管理岗位上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微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经济运行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经济理论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和全新的经济理念,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即要注重对经济理论的传递与积累,更要注重利用这些经济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作到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的运行,以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丰富经济理论。
本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具体要求,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3、教学内容说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包括导言、上编、下编三个部分。
导言,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上编是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介绍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与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下编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模型、IS—LM模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财政理论与政策、货币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
4、与相关课程的关系经济数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专科)是该课程的前修课程二、教学资源3、文字教材侯荣华主编西方经济学第2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刘臣主编西方经济学导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宏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宏微观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多媒体教材候荣华教授主讲的VCD光盘3张(随教材发放)5、网上资源中央电大在线平台进入方法用户名----密码-----专业--------课程主要内容问题咨询(含各章辅导及习题解答)、课程简介(含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方案等)、自测练习、作业讲评、案例库、、形成性考核、网络课程VOD点播等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区域表明()A. 资源没有被利用B. 经济增长能力已达到了极限C. 国民收入减少D. 国民收入增加满分:2 分2.消费和投资的增加()A. 国民收入减少B. 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C.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D.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满分:2 分3.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A. 减少货币供给量B. 降低失业率C. 提高失业率D. 增加工资4.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A.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B. 货币政策效果差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差D. 无法确定满分:2 分5.公开市场业务是指()A. 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B. 中央银行增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C. 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活动D. 中央银行增减货币发行量满分:2 分6.当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时()A. 总需求增加对产出无影响B. 总供给增加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C. 总供给减少对价格产生抬升作用D. 总需求增加将提高产出,而对价格影响很少满分:2 分7.下列选项在中不是M1组成部分的是()A. 旅行支票B. 活期存款C. 定期存款D. 其他支票存款8..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A. 增加,利率下降B. 增加,利率上升C. 减少,利率上升D. 减少,利率下降满分:2 分9.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调整策略()A. 汇率升值B. 增加进口C. 增加出口D.外汇管制满分:2 分10.“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A. 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B. 一条长期存在的斜率为正的直线C.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D. 一条不规则曲线满分:2 分11.如果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A. 增加B. 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满分:2 分12.下列的财政政策中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增长最大的是()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B.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C. 税收减少50亿元D.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满分:2 分13.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A. 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B. 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C. 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D. 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满分:2 分14.今年的物价指数是180,通货膨胀率为20%,去年的物价指数是()A. 144B. 150C. 160D. 216满分:2 分15.自然失业率是指()A. 周期性失业率B. 摩擦性失业率C. 结构性失业率D.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失业率满分:2 分16.总需求曲线()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满分:2 分17.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A. 政府支出B. 投资C. 净出口D. 税收满分:2 分18.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A. 财政政策效果差B. 财政政策效果好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一样好D. 无法确定满分:2 分19.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A. 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并且有加剧的趋势B. 通货膨胀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C. 在数年之内,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2%-3%水平D. 通货膨胀率每月都在50%以上满分:2 分20.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A. 国际收支平衡B. 不存在贸易逆差或顺差C. 经济均衡增长D. 消除通货膨胀满分:2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B. 总需求曲线上的点不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C.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D. 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E. 在以利率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满分:4 分2.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A. 制定货币政策B. 发行货币C. 为政府创造利润D. 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E. 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满分:4 分3.自然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有()A. 劳动力供求状态B. 劳动力结构的变化C. 政府政策的影响D. 结构性因素的影响E.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满分:4 分4.要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就要()A.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B. 降低边际消费倾向C. 提高边际进口倾向D. 降低边际进口倾向E. 提高边际储蓄倾向满分:4 分5.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A. 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B. 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C. 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D. 乘数发挥作用是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E.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满分:4 分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小,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利率效应是指利率水平的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货膨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在同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物价水平与总供给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的越来越小。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工人而不利于雇主。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消费函数:()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满分:2 分2.平均消费倾向:()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满分:2 分3.平均储蓄倾向:()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满分:2 分4.财政赤字:()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
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满分:2 分5.浮动汇率:()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满分:2 分6.潜在国民收入:()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满分:2 分7.货币供给:()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满分:2 分8.固定汇率:()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满分:2 分9.转移支付乘数:()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满分:2 分10.货币政策:()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满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