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名称及教材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3
《卫生法规》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卫生法规》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以卫生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先修课程为《法律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较为系统地介绍现行的卫生法律制度,使学生掌握专业法律知识,增强卫生法制观念,明确自己在护理卫生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正确履行岗位职责,为保护人体健康服务,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先修、后继课程)《法律基础》是本门课的先修课程,只有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卫生法学》。
四.内容与基本要求各章节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及学生所需掌握的程度(一般了解、理解和重点掌握)。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法的一般理论.法的产生和本质重点掌握.法律规范的组成和法的分类理解.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一般了解.社会主义法的作用一般了解.社会主义法的制定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一般了解.社会主义法制理解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卫生法概述.卫生法的概念、特征及基本原则一般了解.卫生法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卫生法的渊源重点掌握.卫生法律关系理解.卫生法的历史发展一般了解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刑法.刑法的概述理解.犯罪重点掌握.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理解.刑罚理解.护理中存在的刑事法律问题一般了解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民法.民法的概述重点掌握.民事主体重点掌握.民事法律行为及代理理解.民事权利重点掌握.民事责任理解.诉讼时效一般了解.护理中存在的民事法律问题一般了解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执业医师法.执业医师法概述一般了解.医师资格考试和注册重点掌握.医师的执业规则重点掌握.医师的考核和培训理解.违反执业医师法的法律责任一般了解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制度概述一般了解.医疗事故及分级重点掌握.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理解.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重点掌握.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一般了解.医疗事故的赔偿重点掌握.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责任一般了解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概述一般了解.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病种重点掌握.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重点掌握.传染病控制的法律规定理解.传染病监督的法律规定理解.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一般了解.护理人员在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中的法律责任一般了解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概述一般了解.药品生产和经营的法律规定重点掌握.药品管理的法律规定重点掌握.药品价格和广告管理一般了解.药品监督的法律规定一般了解.违反药品管理法的法律责任理解.护理人员在贯彻药品管理法中应履行的责任一般了解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概述一般了解.婚前保健的法律规定重点掌握。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分数:学时数:适用专业:应修基础课程: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线性代数》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它是以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为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特别是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使求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成为可能,因此本课程所介绍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与各个学科。
所以该课程的地位与作用也更为重要。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把握线性代数的基本内容。
如: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线性空间等。
把握线性代数的体系结构。
从知识的扩充层面上,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
并且要求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较好地理解线性代数这门课的抽象理论,具有严谨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按教学顺序提出课程各部分教学内容,并具体到知识点,用“*”明确难点内容,用“Δ”明确重点。
“*”或“Δ”一律写在课程内容的前面。
“*”与“Δ”可以并用,表明此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在各部分课程内容的前面,首先写明该部分内容须要了解、理解、熟练掌握、应用等层次的教学基本要求。
其格式为:第一章预备知识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集合与映射的基本概念及有理系数多项系的有理根的求法(2)理解数域的概念及排列与对换2、教学内容(1)集合与映射(2)数域(3)Δ排列与对换(4)*有理系数多项系的有理根第二章n阶行列式1、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全排列、行列式、代数余子式概念(2)理解n阶行列式的定义;(3)掌握行列式性质,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计算行列式;(4)理解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并应用于行列式计算与证明;(5)掌握克莱姆法则。
《基础英语(四)》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英语(四)课程代码:020010课程类别及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4学分/108学时教材版本:综合英语教程Book 4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教学对象:英专二年级【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每个单元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做必要的了解,注重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能力的训练,以及对基础语法和词汇的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本学期末,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1、词汇通过练习能够用英语对词语、句子进行释义;在掌握基本词汇用法的基础上扩大词汇量;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及拓展词汇(重点词汇重点掌握,掌握其意思及用法)以及由这些词汇所构成的常用词组,另外加强对专业四级常见词汇的练习。
2、语法学会分析长句结构,巩固及加深以前学过的语法知识,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3、阅读能力了解英语中各种文体的作用和特点;认识和辨别课文中出现的各种修辞手法,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够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整理的观点和态度,使学生掌握一般难度英语原文著作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4、听的能力通过使用英语授课,提高学生的听觉会意能力;通过听写练习,提高学生应对英语专业四级听写部分的能力。
5、说的能力能就教材内容和适当的话题进行回答和复述,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能在短暂准备后做简短发言,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思想,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6、写的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欣赏文章的写作技巧、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文章的写作能力及写作技巧7、译的能力能够通过练习使用固定的词汇或短语将简单的汉语句子翻译成英语,理解正确,能够准确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
【教学方法】1、进行课文导入,如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整理介绍等。
职业培训学校《美甲》培训计划(初级)一、培训对象与培训时间1、培训对象:社会待岗男女青年、下岗职工、残障人士、贫困人士。
2、培训时间:180学时二、培训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美甲的基本概念和指甲构造,熟悉美甲护理产品,美甲工具、产品的选购及保存,制作与清理,掌握绘彩工具。
装戴与卸除甲片,雕花甲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了解美甲师的职业道德、指甲构造解析、甲型的选择、甲油的选购及保存、日常基础护理步骤、涂抹甲油的步骤、清洗甲油的步骤、彩绘工具、不同指甲要搭配相应的图案、装戴甲片的步骤、卸除甲片的步骤、指甲饰物的镶嵌及搭配、水晶甲及步骤、光疗甲及步骤、雕花甲及步骤、主题花式美甲赏析等。
四、教学计划安排1、总课时数:180课时2、理论知识课时数:72课时3、操作技能课时数:108课时五、教材名称和版本1、教材名称:《美甲师》2、教材版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六、培训计划表职业培训学校《美甲》培训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情况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美甲是一种对指(趾)甲进行装饰美化的工作,有称甲艺设计。
美甲是根据客人的手形,甲形,肤质、服装的色彩和要求,对指(趾)甲进行消毒,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美化的过程。
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美甲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
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美甲师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2、课程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专业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1、理论考试方式:根据职业职能鉴定所统一安排考试;2、实训考试方式:根据职业职能鉴定所统一安排考试;3、成绩评定:由职业技能鉴定所及相关部门测评员评定理论与实训考试成绩。
三、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教材及出版社名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美甲师(基础知识、初级、中级、高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2、参考教材及出片社名称第二部分理论教学一、教学的基础要求二、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案例分析法、演示法。
信息技术必修1的教学大纲-教科版(2019)一、课程背景和目标-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必修1- 适用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材版本:教科版(2019)- 课程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熟练运用常用办公软件进行办公自动化- 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二、课程内容和安排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介绍2. 办公自动化-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格式设置- 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处理和公式运算- 演示文稿软件的制作和展示技巧3. 网络与互联网- 网络基础知识和常用网络设备- 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趋势4.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维护5. 程序设计基础-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编程语言的选择和使用- 简单程序的设计和实现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和实例演示相结合- 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 课堂作业和实验设计- 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和课堂参与- 作业和实验报告- 期末考试四、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1教科版(2019)》- 辅助教材:计算机相关书籍、网络资源等- 参考资料:相关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以上为《信息技术必修1的教学大纲-教科版(2019)》的内容和安排。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掌握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教学大纲分析模板一、基本信息1. 教材名称:2. 学科类别:3. 适用年级/课程:4. 教材版本:5. 主编及出版信息:二、教材分析1. 教材编写背景与目的:- 简述教材编写的背景,包括教育改革方向、课程设置要求等。
- 明确教材编写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2. 教材结构:- 介绍教材的整体结构,包括章节设置、单元划分等。
- 分析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3. 教材内容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列出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 分析这些知识点和技能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意义。
-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教材中体现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 评估这些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性。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分析教材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 评估教材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大纲分析1. 教学大纲概述:- 简述教学大纲的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
- 介绍教学大纲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 分析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
3. 教学内容分析:- 列出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 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对应关系。
4. 教学方法与评价:- 介绍教学大纲中推荐的教学方法。
- 分析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 介绍教学大纲中的评价方式。
四、教学实施建议1. 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 举例说明如何将教学策略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2. 教学资源:- 列出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的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3. 教学评价:- 提出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 分析评价结果对教学改进的指导意义。
---此模板仅供参考,实际分析时需根据具体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调整。
小学数学:全国通用教学大纲一、前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的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小学一至六年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学阶段必需的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几何、统计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方法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应用。
数与代数1. 整数:认识整数,理解整数的性质,学会整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2. 分数:认识分数,理解分数与整数的关系,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3. 小数:认识小数,理解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关系,学会小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4. 代数:学习简单的代数表达式,理解代数的意义,学会解简单的代数方程。
几何1. 平面几何:学习点的性质,线的性质,角的性质,学会判断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 立体几何:学习立体图形的性质,理解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学会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
统计与概率1. 统计:学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学会分析统计图表。
2. 概率: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综合与应用1. 数学应用: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 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如归纳思想、演绎思想、分类思想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现代汉语 Modern Chinese课程编号:0111001课程学时:96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建议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开课单位:皖江学院中文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干地位和核心地位.课程任务: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及学习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
以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为依据,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绪论、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五部分内容.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水平,为将来从事企事业单位文秘类工作、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或进一步从事语言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现代汉语的定义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雅言、通语、白话、官话、国语、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特点,词汇特点,语法特点五、汉语的地位:国内地位,国际地位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二、现代汉语规范化三、推广普通话课程的重点、难点:现代汉语的内涵,现代汉语的特点,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汉语的特点和方言概况;了解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掌握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思考题:1.学习现代汉语课程的意义是什么?2.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何地位和影响?3.谈谈你对“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体会.4.为什么要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5.有人说,不学“现代汉语”,文章照样写得通.谈谈你的认识。
6.试述与英语比较,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特点?第二章文字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汉字概述一、文字的性质:文字与语言,文明的标志二、汉字的产生:众说纷纭三、汉字的性质特点:表意体系的文字,超方言功能四、汉字的作用:国内、国际第二节汉字的形体一、现行汉字的前身: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二、现行汉字的形体:楷书和行书、印刷体和手写体1.楷书和行书2.印刷体和手写体第三节汉字的结构一、结构单位1.笔画:“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折、钩“札”字五法——横、竖、撇、点、折2.部件独体字只有一个部件;合体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其组合方式有多种。
《XXX》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一、课程基本信息
- 1 -
二、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 2 -
注:知识点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元素。
四、课程考核
注:各类考核评价的具体评分标准见《附录:各类考核评分标准表》
(说明:1.评价依据主要有:平时表现、作业、案例分析、实验/实习/调研报告、上机、考试等,应根据该课程实际设置的考核方式填写,不够可以加列;2.各考核方式可根据需要逐一填写评分标准表)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必含信息: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度,版次,书号)
- 3 -
1.《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度,……;
2.《教材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年度,……。
(除教材外,还可以新增加一些学习的参考资料,可以提供一些学习参考网址之类的;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参考材料的哪些章节是支撑大纲中哪部分的学习或训练的。
)
六、教学条件
阐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如师资、场地、实验条件等。
附录:各类考核评分标准表
*****考核评分标准表
注:评分标准的分数段划分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自行设计。
课程负责人:
审定:
院长:
- 4 -。
会计教学大纲《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72 其中:理论学时:54 实践学时:18学分数:4适用专业: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类相关专业课程类型:必修课考核方式:闭卷考试编写单位:南华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执笔人:詹俊锋编写日期:2007年7月12日一、课程的性质:《会计基础》是经济学科领域中一门基础学科,是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入门课程,同时也是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该课程实践性较强,学生在掌握会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做大量的练习,同时成立公司,仿真公司发生一些经济业务,仿真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填制,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会计基础实务。
该门课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为此,在《会计基础》教学过程中,还安排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的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力争多一条路子。
此外,本人还根据自己从事过的会计工作的经验,每周教学生一招在会计工作中非常实用的会计基本技能,如会计数字的写法,如何辨别假钞、点钞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序号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备注1 会计概述课堂讲授:会计的概念,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要素的概念及内容,会计恒等式掌握会计的概念,了解会计的作用、了解会计的发展史,理解会计的职能和关系,了解会计对象,掌握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及关系,理解会计要素及会计六要素的概念、分类,掌握会计恒等式。
了解行为导向教学方法。
布置课外实践:了解成立公司的流程,了解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
6重点实践教学:2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课堂讲授: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一般要求。
理解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2 实践教学:3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堂讲授:实践教学:成立公司,了解财务人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