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外伤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35
严重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摘要】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极易引起外伤。
由于解剖、生理等方面的特点,颌面外伤除有外伤的共同特点外,还有其特殊性,如血运丰富,受伤后出血较多,腔窦多易感染等。
若抢救时必须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生命,这是外伤早期处理时最重要的原则。
本文结合医院病例、治疗护理效果,谈谈如何做好严重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关键词】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急救;护理1临床资料某医院住院部口腔颌面外伤患者78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7例。
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1岁。
以16—29岁者居多,为58例。
在本组病例中,单纯软组织损伤有11例,伴有骨折的有69例。
2急救2.1伤情及气道情况评估:患者窒息前驱症状有烦躁不安、出冷汗、鼻翼扇动、有喉鸣音、呼吸状态吸气期长于呼气期,严重者出现紫绀、吸气时出现三凹征;窒息早期患者可表现呼吸浅快、脉搏增快且微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等。
严重颌面部外伤患者入急诊室时,护士迅速进行初步的伤情评估,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意识、瞳孔及颌面部损伤类型的观察,分析窒息类型,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便有效、迅速地解除窒息危象,确保呼吸道通畅与有效供氧,从而为进一步救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2.2体位:病人应采取半坐位,以减少出血,还可增进肺部呼吸功能,利于咳嗽和吐出口腔分泌物,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
必要时也可取俯卧位或侧卧位,以防止舌后坠和伤口出血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2.3保持呼吸通畅:严密观察呼吸情况,及时用吸引器清除口腔、鼻腔血液或异物。
及早发现窒息的先兆症状,如有烦躁不安、出汗、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发绀、鼻翼扇动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对于下颌骨正中粉碎性骨折的病人,注意有无舌后坠,准备舌钳,必要时用粗线把舌体牵出口外。
舌根区损伤、口底血肿可使舌体抬高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4出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严重颌面损伤常伴有颈部大血管损伤,特别是颌内动脉损伤,出血难以制止可造成出血性休克。
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外伤处理流程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外伤处理流程是指在发生口腔颌面部外伤的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理的流程。
口腔颌面部外伤常见于事故、运动、游戏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意外情况,处理这类急诊外伤需要医务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伤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处理口腔颌面急诊外伤时,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流程:1. 首先,进行初步评估。
对伤者的伤口、疼痛程度、出血情况等进行初步评估。
确保伤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如有需要,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2. 清洁伤口。
对于口腔颌面部的伤口,先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进行轻柔地冲洗,去除伤口表面的污物和血块。
注意在冲洗过程中要避免对其他正常组织的损伤。
3. 控制出血。
对于有明显出血的伤口,可以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纱布进行压迫止血。
如止血效果不理想,应考虑使用止血药物或进行外科缝合止血。
4. 进一步评估损伤程度。
对于较为复杂的伤口,需要进行更细致的评估,包括伤口深度、骨折情况、神经损伤等。
这需要医务人员具备相关的解剖学和临床技能。
5. 给予疼痛缓解。
对于疼痛程度较高的伤者,可以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药物,如非处方的止痛药。
6. 处理骨折和脱位。
如果发现伤者有口腔颌面部的骨折或脱位,应及时进行处理。
骨折可以采用外科手术、石膏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脱位可以通过复位进行处理。
7. 给予进一步治疗建议。
对于处理完成的伤者,医务人员应向其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建议,如疼痛管理、伤口护理、饮食调整等。
同时,要对伤者进行定期复查,确保伤者的康复情况良好。
在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外伤处理流程中,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伤口处理方法、止血药物的使用、骨折和脱位的处理原则等。
此外,不同的伤口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医务人员也需要熟悉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结构,以便更好地进行处理和评估。
总结起来,口腔颌面外科急诊外伤处理流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分类与护理1)口腔软组织损伤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
前者常见有挫伤和血肿,表现为疼痛、肿胀、皮肤变色与皮下瘀血等。
后者常见有棒伤、割伤、刺伤、撕裂伤、咬伤、火器伤等。
损伤部位有不同程度的肿胀,伤口出血,疼痛,以及咀嚼功能障碍等。
2)牙及牙槽骨损伤牙多发生在前牙区,常因碰撞、打击、跌倒或咀嚼硬物而引起。
轻则牙体松动,重则发生牙脱位、牙折断,以至伴发牙槽骨折。
主要表现为1个或多个牙齿松动或脱位、牙折。
有牙槽骨骨折时可见附近的软组织及牙龈撕裂、出血与局部肿胀。
牙错位造成咬牙合关系紊乱。
3)颌骨骨折包括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及上下颌骨联台骨折等。
由于下颌骨位于面部最突出的部分,因而下颌骨骨折远较上颌骨为常见。
下颌骨骨折,骨折线易发生在解剖结构较薄弱的部位。
如颏孔、下颌角、髁状突等部位。
由于下颌骨周围有强大的开、闭口肌肉附着。
因此骨折时,一般均有错位,咬牙合关系紊乱等。
其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出血和局部压痛,骨折片移位有咬牙合紊乱以及相应的症状。
(2)社会及心理因素颌面部损伤多因工伤、暴力或交通事故所致,常给病人及家属带来重大打击,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与焦虑情绪。
(3)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移位等。
2护理诊断(1)疼痛,与外伤、皮肤黏膜破损、骨折有关。
(2)吞咽闲难,与疼痛、咬牙合错乱、咀嚼功能障碍、下颌制动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咀嚼或吞咽困难有关。
3护理计划(1)预期目标①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②病人恢复正常的咬牙合关系和咀嚼功能;③病人接受现实,恐惧、悲观情绪减轻;④避免并发症发生,病人顺利康复出院。
(2)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病人,一般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常因窒息、出血、休克及合并颅脑损伤等而使病情加重。
因此,在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急救和治疗工作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①观察生命体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神志及瞳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