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影响因素
- 格式:ppt
- 大小:457.00 KB
- 文档页数:35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学习目标】1、认识内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2、掌握外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具体影响。
【要点梳理】要点一、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结构和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例如:酸性HF>CH3COOH 水解程度NaF<CH3COONa多元弱酸正盐的水解,水解反应第一步远远大于第二步,原因是第一步水解产生的OH―对第二步水解的抑制作用,并且正盐阴离子与H+结合能力比酸式盐阴离子结合能力强。
2.外因①温度:水解过程一般是吸热过程,故升温使水解程度增大,反之则减小。
②浓度:盐的浓度越小,电解质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电解质分子的几率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溶液的酸碱性组成盐的离子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向盐溶液中加入H+,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能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
【规律总结】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加酸碱抑制或促进水解。
4.典型实例:醋酸钠水解平衡的移动:CH3COO-+H2O CH3COOH+OH-1.互促水解的定义:弱酸弱碱盐溶液中,盐的阳离子结合水产生的OH-,盐的阴离子结合水产生的H+,相互促进水解,所以水解程度较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生成的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若弱碱较强则溶液显碱性;若弱酸较强则溶液显酸性。
2.盐与盐混合时的互促水解问题盐与盐的反应又分以下几种情况:(1)两种水解情况相同的盐溶液的反应。
①NaHCO3和Na2SiO3的反应,NaSiO3的水解程度远大于NaHCO3的水解程度,因而Na2SiO3的水解抑制了NaHCO3的水解而促进了HCO3-的电离。
HCO3-H++CO32-,HCO3-的电离反过来又促进了SiO32-的水解,其反应为:Na2SiO3+2NaHCO3=H2SiO3↓+2Na2CO3同理:NaAlO2+NaHCO3+H2O=A1(OH)3↓+Na2CO3②硝酸银与氯化铝的反应,因两者水解都显酸性,相互抑制,不利于水解的进行,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AgCl),因此发生的反应为3AgNO3+AlCl3=3AgCl↓+Al(NO3)3。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学习目标】1、认识内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2、掌握外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具体影响。
【要点梳理】要点一、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结构和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越弱越水解)。
例如:酸性HF >CH 3COOH 水解程度NaF <CH 3COONa多元弱酸正盐的水解,水解反应第一步远远大于第二步,原因是第一步水解产生的OH ―对第二步水解的抑制作用,并且正盐阴离子与H +结合能力比酸式盐阴离子结合能力强。
例如:Na 2CO 3溶液中23233223CO +H O HCO OH ()HCO H O H CO OH ()-----⎧+⎪⎨++⎪⎩ƒƒ主要次要 2.外因①温度:水解过程一般是吸热过程,故升温使水解程度增大,反之则减小。
②浓度:盐的浓度越小,电解质离子相互碰撞结合成电解质分子的几率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3.溶液的酸碱性组成盐的离子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向盐溶液中加入H +,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 ―,能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
【规律总结】越弱越水解,越热越水解,越稀越水解,加酸碱抑制或促进水解。
4.典型实例:醋酸钠水解平衡的移动:CH 3COO -+H 2O CH 3COOH+OH -要点二、互促水解1.互促水解的定义:弱酸弱碱盐溶液中,盐的阳离子结合水产生的OH -,盐的阴离子结合水产生的H +,相互促进水解,所以水解程度较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生成的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若弱碱较强则溶液显碱性;若弱酸较强则溶液显酸性。
2.盐与盐混合时的互促水解问题 盐与盐的反应又分以下几种情况:(1)两种水解情况相同的盐溶液的反应。
①NaHCO 3和Na 2SiO 3的反应,NaSiO 3的水解程度远大于NaHCO 3的水解程度,因而Na 2SiO 3的水解抑制了NaHCO 3的水解而促进了HCO 3-的电离。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课前感知·预习】【学习目标】: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学习重点】: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知识梳理】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或碱越_____,则水解程度越大。
2.外因:(1)温度:因水解是_____过程,故升高温度可______水解,使水解平衡向_____移动,水解百分率_________。
(2)浓度: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向____移动,水解百分率_______。
(3)酸碱度:向盐溶液中加入H+,可以促进____离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可以促进___离子水解。
3.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1)不同条件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水解平衡离子方程式3水解平衡离子方程式一、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在我国民间,炸油条(饼)时,加入明矾,明矾中的Al3+和使碱后的HCO3-反应,释出CO2气体的量,是等量HCO3-(常用钠盐)完全热分解释气量的2倍,这样使油条(饼)在热油锅中一下子鼓起来了,得到香脆可口的油条(饼)。
【合作探究】1.若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NaHCO3,将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2.若向Al2(SO4)3溶液中加水时的H+数量与[H+]的变化一致吗?加固体Al2(SO4)3时呢?3.若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NaOH,将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4.若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铁粉,将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5.在FeSO4溶液中滴加盐酸和硝酸,影响相同吗?6.如何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典例1】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四种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A.NH4ClB.NH4HCO3C.NH4HSO4D.NH4NO3二、盐溶液的酸碱性在溶液中由于某些盐类能够发生水解,从而从而使其溶液呈现一定的酸碱性。
试探究一定条件下有关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
【合作探究】1.只要是能水解的盐,其水溶液就一定呈现出酸性或是碱性吗?2.(NH4)2SO4溶液和NH4HSO4溶液均呈酸性,试比较等浓度的两种溶液其酸性大小并解释原因?3.等浓度的CH3COONa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有什么规律?4.(NH4)2SO4溶液和NH4Cl溶液均呈酸性,试比较等浓度的两种溶液其酸性大小并解释原因?5.CH3COONH4溶液和NH4HCO3溶液的酸碱性是否相同,其原因是什么?【典例2】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的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归纳总结】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的影响:由于电解质的电离或水解使得溶液中存在多种多样的离子或分子,这些微粒在溶液中遵循着怎样的规律?【合作探究】1.在H3PO4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是怎样排列的?2.在Na2CO3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是怎样排列的?3.有相同浓度的溶液⑴NH4Cl⑵CH3COONH4⑶NH4HSO4⑷(NH4)2SO4⑸(NH4)2CO3,在这些溶液中,[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怎样的?4.在0.1mol·L-1的NH4Cl溶液和0.1mol·L-1的氨水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5.在0.1mol·L-1的HCN溶液和0.1mol·L-1的NaCN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6.试写出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7.试写出在0.1mol·L-1Na2S溶液中的物料守恒8.试写出在0.1mol·L-1Na3PO4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典例3】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NH4+]=[SO42-]B.[NH4+]>[SO42-]C.[NH4+]<[SO42-]D.[OH-]+[SO42-]=[H+]+[NH4+]【变式训练】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mol·L-1Na2CO3溶液:c(OH-)=c(HCO3-)+c(H+)+2c(H2CO3)B.0.1mol·L-1NH4Cl溶液:c(NH4+)=c(Cl-)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归纳总结】离子浓度大小比较1.比较依据(1)弱电解质电离理论:发生电离的粒子浓度大于电离生成粒子的浓度。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
[引入]当水解速率与中和反应速率相等时,处于水解平衡状态。
若改变条件,水解平衡就会发生移动,遵循勒沙特列原理。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
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2.外因:
(1) 温度:升温促进水解
(2) 浓度:稀释促进水解
(3) 外加酸碱
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
稀释盐溶液,可促进水解,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虽然正向移动,但水解程度减小。
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例如,水解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H+,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进水解,若加酸则抑制水解。
3.不考虑水解的情况
不水解的两种可溶性强酸强碱盐溶液相混合,按复分解进行分析,如BaCl
2
+Na
2SO
4
==BaSO
4
+2NaCl。
水解反应不能相互促进的、可溶性强酸强碱盐相混
合,一般按复分解进行,如BaCl
2+Na
2
CO
3
==BaCO
3
+2NaCl。
若是具有氧化性的
盐和具有还原性的盐溶液反应时,一般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Cl
3+Na
2
S==
2FeCl
2
+2NaCl+S。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酸碱度和盐的浓度。
(其本质因素是盐的性质)。
下面是店铺整理了高二化学试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检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之一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酸碱度和盐的浓度.(其本质因素是盐的性质).(1)温度的影响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会促进水解反应.如Fe(OH)3胶体的制备:(2)酸碱度的影响加入酸,水解平衡向左移动,达到抑制水解的目的.加入碱,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达到促进水解的目的.(3)盐的浓度的影响稀释可促进水解,因为对于水解平衡:稀释时生成物[OH-]和[CH3COOH]都减小,而反应物只有[CH3COO-]减小,故平衡向右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盐的浓度降低,水解程度升高.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之二(1)温度:因盐水解是吸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能促进水解,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2)盐的浓度:稀释溶液可以促进水解,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即盐的浓度越小其水解程度越大.(3)溶液的酸碱度:酸碱能够抑制或促进水解,由于盐水解一般会产生H+或OH-,所以凡是能够结合H+,OH-的物质,均会促进盐类的水解.例:不同条件对FeCl3水解平衡的影响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之三温度:水解是酸碱中和的逆过程,是吸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可促进水解.浓度:稀释溶液,可使水解生成的离子和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减少,故溶液越稀,水解的程度越大.同离子和溶液pH的影响向盐溶液中引入水解产物相同的离子,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可以抑制水解,移去水解产物中的H+和OH-,则可促进水解.如FeCl3水解时:引入少量盐酸,即增大[H+],可抑制它的水解.引入少量NaOH溶液,中和掉H+,可促进水解,乃至析出Fe(OH)3沉淀.当两种盐水解的情况相反时,则混合时H+和OH-结合成水使两盐的水解平衡破坏,达到促进的目的,常见的是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立即析出Al(OH)3沉淀放出气体CO2.反应趋于完成:其它如FeCl3溶液和Na2CO3溶液,Al2(SO4)3溶液和NaAlO2溶液,NH4Cl溶液和Na2SiO3溶液等互相混合都有类似的作用和现象.但是当Na2S和CuSO4溶液混合时并没有Cu(OH)2沉淀和H2S 气体产生,而是析出黑色CuS沉淀,这是因为CuS比Cu(OH)2更难溶的缘故.。
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的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就越大,另外还受温度、浓度及外加酸碱等因素的影响。
(1)温度: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2)浓度: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但溶液的酸碱性一般越弱;(3)外加酸碱: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使盐的水解程度降低,但由于酸(或碱)的加入,使溶液的酸(碱性)增强。
例如: 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4)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混合,会相互促进水解。
常见的含下列离子的两种盐混合时,会发生较彻底的双水解反应:阳离子:Fe3+、Al3+;阴离子:CO32-、HCO3-、S2-、HS-、AlO2-、SO32-、HSO3-等。
(5)Fe3+与S2-、HS-、SO32-、HSO3-等还原性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发生双水解反应。
(6)HCO3-与AlO2-在溶液中也不能共存,可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但不是由于双水解反应,而是:∙盐类水解程度大小比较规律:1.盐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
常据此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如等浓度的三种盐溶液,pH依次增大,则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依次增大,所以酸性HX>HY>HZ。
2.相同条件下:正盐>相应酸式盐。
如水解程度3.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水解的盐>相互抑制水解的盐。
如水解程度∙碳酸氢钠(NaHCO3):(1)俗名:小苏打;细小白色晶体,溶解度小于Na2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发酵剂(2)与H+反应:HCO3-+H+==CO2↑+H2O(3)与NaOH反应:HCO3-+OH-==CO32-+H2O(4)与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5)与BaCl2和CO2不反应∙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
比重2.15g。
无臭、味咸,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盐类的性质这是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强。
例如:Na2SO3与Na2S,若温度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因Na2S 对应的弱酸(H2S)较Na2SO3对应的弱酸(H2SO3)弱,所以S2—比SO32—易水解,溶液的碱性越强,又如:MgSO4和Fe2(SO4)3对应的弱碱的强弱不同,Mg(OH)2的碱性比Fe(OH)3强,所以盐MgSO4和Fe2(SO4)3比较,Fe2(SO4)3溶液酸性较强。
2.盐溶液的浓度:稀释溶液可以促进水解,向右移动,水解的百分率增大;若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虽然向右移动,但水解百分率反而下降。
如:配制FeCl3溶液时,为了防止FeCl3水解,配制出的溶液一般是饱和溶液,这样水解的程度小,避免产生浑浊现象。
注意:饱和FeCl3水解程度虽然小,但其溶液呈酸性,而稀释时,其水解程度虽增大,但因本身浓度减小,其酸性反而增大了。
3.温度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促进盐的水解,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水解百分率增大。
例如:FeCl3溶液加热,其溶液颜色加深且逐渐变浑浊,最终出现沉淀,但其溶液的酸性因水解程度增大而增强。
[思考]:将FeCl3溶液充分加热,最终得到的产物是什么?又如:0.1mol/L的Na2CO3溶液,在室温时加入酚酞,溶液呈浅红色,加热时,溶液的红色逐渐加深,盐的水解程度增大了,溶液的pH增大了。
4.溶液的酸碱性组成盐的离子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向盐溶液中加入H+,可抑制阳离子水解,促进阴离子水解,向盐溶液中加入OH—,能抑制阴离子水解,促进阳离子水解。
如:配制FeCl3溶液时,一般加入少量的HCl,抑制Fe3+的水解,因为Fe3++3H2O Fe(OH)3+3H+;加入H+时,其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Fe3+水解程度减小了,如果加入OH—,H+与OH —反应,使H+浓度下降,溶液中的平衡向右移动,促进Fe3+水解,会出现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