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42.69 KB
- 文档页数:7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符号是一种用于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视觉、听觉或其他感知形式。
在人类的传播过程中,符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使人们能够理解和解释他们所见、所闻和所感受的世界。
以下是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一些重要作用。
1. 表达和沟通:符号是表达思想、观点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例如,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声音和声调的组合来传递信息和意义。
图像、图标和标志也是符号的一种形式,通过视觉方式传达信息和意义。
通过符号,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传达给他人,从而实现交流和沟通。
2. 理解和解释:符号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世界。
人类使用符号来命名和分类事物、概念和现象,从而使其具有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科学中的符号和公式用于解释自然界中的规律和现象。
图标和标志也被用于指示和解释特定的行动、位置或情况。
通过符号,人们能够理解和解释自己所经历的和所观察到的。
3. 记忆和回忆:符号有助于人们保存和回忆信息。
人类通过符号来记忆和记录重要的事实、数据、经验和故事。
文字、数字和图表是人们用于记录和传承知识的符号化形式。
符号也可以在人们的大脑中激活相关的感知和情感记忆,从而帮助人们回忆和重温过去的经历和情感。
4. 建构和拓展意义:符号有助于人们建构和拓展对世界的理解和意义。
符号可以被赋予特定的意义和象征性,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想象和创造力。
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和电影等表达形式中的符号经常被用来传递深层的意义和观念,激发人们思考和解读。
5. 塑造和影响行为:符号对人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符号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引起他们的兴趣、注意和回应。
例如,广告中的符号和标志被用于塑造和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
政治宣传中的符号和口号也被用于塑造和影响人们的政治立场和行动。
总之,符号在人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帮助人们表达和沟通,理解和解释世界,记忆和回忆信息,还能够建构和拓展意义,以及塑造和影响人类行为。
通过符号,人们能够共享知识、经验和观念,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传播学符号的功能
传播学符号具有以下功能:
1. 表达意义:传播学符号是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工具。
它们可以代表具体的事物、概念、想法或情感,通过符号化的方式将这些含义传达给接收者。
2. 沟通交流:传播学符号可以作为一种共同的语言,让不同个体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符号的使用使得人们能够使用共同的符号系统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3. 传递信息:符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传递工具。
通过使用符号,信息可以以简洁、明确和快速的方式传达给接收者。
符号可以携带大量的信息,并且可以在不同的传播媒介中传递,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4. 创造文化:传播学符号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工具,它们还具有创造文化的能力。
符号可以代表一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传统,通过使用符号,人们可以传承和传播文化,表达身份和认同。
5. 形塑认知:传播学符号可以影响人们的知觉和认知。
符号通过建立和激发相关联的认知结构和联结而产生作用,它们可以塑造和改变人们对特定事物的看法、态度和行为。
总的来说,传播学符号具有表达、沟通、传递信息、创造文化
和形塑认知等功能,它们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了信息传播、交流和文化的发展。
传播学原理,符号的应用
传播学原理是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影响的学科。
在传播学中,符号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和沟通工具。
符号可以是语言、图片、声音等各种形式,它们代表着特定意义和价值观念。
符号在传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符号可以传递信息。
通过使用符号,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情感和知识传达给他人。
例如,写作、演讲、绘画等都是通过符号来传递信息的方式。
其次,符号可以建立共享的意义。
人们通过共同理解和使用符号来形成互相理解和沟通的共识。
例如,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共同遵守语言规则,人们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
再次,符号可以塑造和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通过符号的表达和传递,人们可以获取新的信息、观点和价值观,从而对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
符号的应用不仅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应用于广告、媒体、政治等领域。
广告利用符号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和共鸣,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媒体通过符号来传递新闻、信息和娱乐节目,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政治家和政治组织利用符号来传递政策、理念和价值观,以争取选民的支持和认同。
总之,传播学原理指导了我们对于符号的应用。
通过使用符号,我们可以传递信息、建立共享的意义,以及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
符号在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仅在日常生活中,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符
号
在
人
类
传
播
中
的
作
用
广电131班邵玲娟
一、符号的定义
1.本书定义: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日本·永井成男的符号定义: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和表述关系,“X能够指代或表述Y",那么事物X便是事物Y的符号,Y便是X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索绪尔能指(意符,声音或图像)
所指(意指,概念或意义)
举例:国歌是由歌词和乐曲组成的,歌词和乐曲构成了国歌的
能指,而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则构成了国歌的
所指,即概念意义。
关系理解特伦斯·霍克斯(现代符号学创始人之一,另一个是皮尔士)
符号—形式—媒介关联物(红色)
对象—指称—对象关联物(吉祥)
解释—意义—解释关联物(暖色调,传统,喜庆)
符号=符号具+符号义外在的实体或意义
玫瑰花=花+激情“爱情”的含义
3.符号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
从广义上来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符号现象是普遍的,以动物界来说,密封的“8”字舞就是一种传达食物所在方位的动作图形符号;兽类动物利用粪便、尿液及其他分泌物来做记号、划地盘等现象,也是一种符号行为。
不过,动物的符号行为是基于先天的、本能的机制进行的。
因此,动物界的符号连同其“意义”以及对符号的反应,都还不能超过条件原理反射的范畴。
4.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本符号体系。
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是声音语言,创造的第一套完整的视觉符号体系是文字,我们把它并称为语言符号体系。
动作、表情、体态、音声、图形、图片、影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都可以起到符号的作用。
二、信号与象征符
1.符号三分法(美国符号学创始人查尔斯·皮尔士)
图像符号:用肖似的方式来表征对象(肖像画、数学表格、化学分子式)。
指索符号:符号形体能够指示或索引符号对象的存在(动物园的指路标牌、高层建筑屋顶上的指示灯)。
象征符号:人类创造的某个别事物的替代品。
2.信号
(1)定义:表示消息的物理量,是运载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载体。
(2)分类:包括光信号、声信号、电信号(人们通过对光、声、电信号的接收,才知道对方想要表达的消息)
光信号:古代人利用点燃烽火台而产生的滚滚狼烟,向远方军队传递
敌人入侵的消息。
声信号:当我们说话时,声波传递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们想
要表达的意思。
电信号:遨游太空的各种无线电波,电话网中的电流,现代计算机、
手机的信号。
3.象征符:是一种由其解释着产生的符号,作为它与之同义的某个别
的符号的替代品。
不仅从形式上讲是一种替代物,而且从
内涵上讲是由于具有“意义”而获得一种解释。
4.信号与象征符的区分
信号:物理性质,对象事物的代替物
代替物是对象事物的信号
冒烟是着火的信号
乌云压顶是大雨来临的信号
象征符:人类语义性质,对象事物之表象的载体
(团圆的载体:中秋节、月亮、月饼)5.信号的特点
(1)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的因果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发烧是得了某种疾病的信号
青年人长出胡须是发育成熟的信号)。
(2)信号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一对一的固定对应关系(萤火虫的发光是一种求偶行为,交通信号灯中的红灯停、绿灯行)6.象征符的性质
(1)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
(2)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的事物。
通过象征符来传达象征意义的事物:人佩戴的饰物、月饼、鞭炮。
(3)通过传统、通过学习继承。
(4)自由创造: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更多的人参与象征符的创造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和手段,象征符的创造和更新体
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活力。
(5)语言是一种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语言与它所表征的对象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用什么样的语言符号来表征什么事物,仅仅建立在一定社会团体的任意约定的基础之上。
不同的民族可以有各自不同的约定,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
例如汉语、英语、韩语……与之相关的文字、手语、旗语、鼓语也都属于象征符号。
(6)象征符具有自由性和随意性。
一种对象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示,例如一个具体的事物既可以用声音语言,也可以用图像
表示。
而一种象征符也可以表达多种事物,例如眼泪既可以表
示伤心,也可以表示开心或激动。
(7)象征符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同一个象征符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摇头”在中国表示否定、不同意,而在印度表示同意。
即便在同一个社会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会发生意义的变化,例如绿军装在文革时期是表示革命小将,而在今天则有其他的意义:复古服装或者幼稚狂热的年轻人的形象。
(8)象征符是人类特有的符号,唯有人类才能创造和使用象征符。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1.由于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体系,因此传播学也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2.非语言符号分类
(1)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副语言)
声调的高低大小、语气的和蔼生硬,都具有特定的意义,起着
加强语言符号的作用或传递其他的信息;文字的笔迹也可以反
映出书写人的个性、教育程度、修养以及写字时的心情。
(2)体态符号(体态语言)
A.动作手势: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人们使用姿态动作不外乎两个修辞
目的:一是加强一种思想或观点;二是帮助描绘某些事情。
B.面部表情
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在人际传播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
总量中,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65%的信息是非语言
符号传达的,其中仅仅面部表情就可以传递65%中的55%的信息。
美国学者阿尔伯特·梅拉宾:面部表情是最具信息冲击力并远远超过
声音和言辞。
梅拉宾法则:信息冲击力1=0.07×言辞+0.38×声音+0.55×面部表情
美国心理学家爱伯特·梅热比:
沟通双方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
C.视线:在群体传播中,人们大约用30%—60%的时间跟别人眼目传神。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
各种非语言的象征符体系如仪式和习惯、徽章和饮食、音乐
和舞蹈、服装和饮食、美术和建筑、手艺和技能、住宅和庭
园、城市和消费方式等,这些象征符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中都能找到。
综上可见,非语言符号在成功的信息传播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
1.表述和理解功能。
精神内容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某种可感知的物质形式,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
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2.传达功能。
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如果不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是不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的。
《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我们现代人才能接触到这位伟大思想家、哲学家的精神世界。
3.思考功能。
人类思考的对象和关于对象事物的知识,都是以形象、表象或概念等符号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
因此,思考本身也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并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五、符号滥用
1.符号与实际相混淆:在传播中不看具体实际,只看符号本身。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甚至还可以见到将符号和标识看的比实际更重要的许多例子:《刻舟求剑》、《郑人买履》。
2.符号与事实相乱:人们使用语言时经常根据符号推论出事实,从而造成了推论与事实的混淆。
认为只要出现某种符号就必然会出现某种事实的例子:画饼充饥、听风就是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