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
- 格式:ppt
- 大小:3.55 MB
- 文档页数:45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书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2、了解儿童文学的范围3、理解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联系和区别4、掌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5、掌握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年龄特征6、了解儿童文学的目的、意义和功能7、了解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掌握儿童文学美学特质、理解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联系和区别;难点是掌握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的关系、掌握儿童文学美学特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有( ABCDE )。
A. 纯真美B. 稚拙美C. 欢愉美D. 变幻美E. 质朴美3、怎样理解童年期儿童的社会化?(1)道德意识形成。
这是社会人区别于自然人的重要特征。
社会道德即是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少年后期的儿童不仅掌握了越来越多的道德标准,而且能自觉地去遵守。
(2)世界观初步形成,已形成了对社会与人生的基本看法。
(3)理想的初步形成,并且能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进步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4)随着道德感、世界观与理想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儿童已经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人格,使他们终将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肩负起社会的责任。
第二章儿歌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儿童的含义和功能2、了解儿歌的历史演变3、理解儿歌的特点4、了解儿歌的艺术形式5、熟悉儿歌名家名著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儿歌的特点、了解儿歌的艺术形式、熟悉儿歌名家名著;难点是阅读欣赏儿歌的方式方法。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课程练习题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儿童读者多样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A. 年龄B. 性别C. 智能D. 文化2、下列属于幼儿文学作品的是()。
A. 《风景》B. 《小蝌蚪找妈妈》C. 《胜者和败者》D. 《大林和小林》(二)多项选择题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有()。
A. 纯真美B. 稚拙美C. 欢愉美D. 变幻美E. 质朴美(三)填空题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划分为幼儿文学、文学、文学这几种不同形态。
(四)简答题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二、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二)多项选择题ABCDE(三)填空题童年、少年(四)简答题答:“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第二章儿歌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连锁调2、摇篮歌3、颠倒歌(二)简答题1、儿歌具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
2、儿歌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3.?二、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连锁调——又称为“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一种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诗文的传统儿歌形式。
2、摇篮歌: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
摇篮曲通常表现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安慰,对孩子前途命运的祝福和希望。
在艺术传达上,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
3、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二)简答题1、答:儿歌的特征(1)主题单一,整首儿歌只说明一个意思、讲一个道理、有一个目的。
儿童故事书目录幼儿故事目录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第一章教哈克学规矩。
——华珍小姐。
——汤姆·索亚在等候第二章两个孩子逃过了杰姆的搜寻。
——汤姆·索亚的帮伙。
——用心作出的计划第三章细细的推敲。
——主日得胜。
——“汤姆·索亚的鬼话”第四章哈克与法官。
——迷信第五章哈克的父亲。
——好爸爸。
——一次改造第六章他告了法官一状。
——哈克决定出走。
——政治经济学言论。
——酒后折腾第七章守候着他。
——给锁在木屋里。
——把尸首沉到河里。
——歇息第八章睡在树林子里。
——在河里打捞死者。
——察勘全岛。
——发现了杰姆。
——杰姆出逃。
——兆头。
——“巴鲁姆”第九章山洞。
——在渡口漂流的屋子第十章发现。
——“汉克·邦勾老头”。
——男扮女装第十一章哈克和村妇。
——搜捕。
——支吾搪塞。
——去高申第十二章缓慢的航行。
——借东西。
——上触礁的破船。
——那伙歹徒。
——搜寻小船第十三章逃出破船。
——守夜人。
——破船沉没第十四章一般的好光景。
——后宫。
——法国话第十五章哈克丢了他的木排。
——在雾中。
——哈克找到了木排。
一垃圾第十六章“让我们静心一会儿吧。
”——杀人不眨眼的好汉吼叫。
——“大难临头”。
——两人全往后缩。
——小个子戴维插手。
——全武行演过之后。
——爱德的险遇。
——怪事。
——作怪的木桶。
——它招来了暴风雨。
——木桶追着罅螺属不舍。
——闪电劈死了人。
——奥尔勃赖特悔罪。
——爱德发火。
——是蛇还是孩子?——“把他拖出来。
”——撒了些叫人发笑的谎。
——一头扎到河里。
——指望。
——撒了个圆场的谎。
——漂来的钱财。
——错过凯劳。
——往岸边泅去第十七章黄昏时叫门。
——阿肯色的田庄。
——内部陈设。
——斯蒂芬·陶林·包茨。
——诗兴大发第十八章葛伦裘福德上校。
——贵族门第。
——世仇。
——《新约全书》。
——收回了木排。
——木料堆。
——猪肉加白菜第十九章白天停靠。
——一个天文学说。
——重振戒酒运动。
3-6岁幼儿文学作品《小兔子乖乖》小兔子乖乖是一本适合3-6岁幼儿阅读的文学作品。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兔子在不同场景下表现乖巧的故事。
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同时寓意深远,对幼儿的品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章:小兔子乖乖吃饭故事开始,小兔子乖乖正在餐桌前吃饭。
他不挑食,吃下了妈妈为他准备的各种健康食物,还主动帮忙收拾餐桌。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可以学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第二章:小兔子乖乖刷牙小兔子乖乖知道刷牙对牙齿的健康很重要,每天都很乖巧地刷牙。
他还主动帮助小伙伴们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这个故事教育幼儿们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健康。
第三章:小兔子乖乖睡觉小兔子乖乖晚上准时上床睡觉,不玩手机也不熬夜。
他知道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和大脑发育很重要。
这个故事告诉幼儿们要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第四章:小兔子乖乖上幼儿园小兔子乖乖每天准时上幼儿园,课间时间不乱跑,认真听老师讲课。
他还乐于助人,帮助小伙伴们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教育幼儿们要遵守幼儿园的规则,尊重老师和小伙伴们。
第五章:小兔子乖乖爱护小动物小兔子乖乖经常去公园,他看到受伤的小鸟就会立刻找到帮助它。
他还喂养小动物,不乱丢垃圾。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们学会了爱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第六章:小兔子乖乖爱学习小兔子乖乖热爱学习,每天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乐于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他还喜欢看书,广泛涉猎各类知识。
这个故事鼓励幼儿们要积极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通过《小兔子乖乖》这本幼儿文学作品,幼儿们可以从小兔子乖乖的行为中学到很多有益的道理。
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内容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幼儿们的共鸣。
同时,这本书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通过阅读这本书,幼儿们可以在娱乐中获得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章儿童故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儿童故事特点的是()A.题材广泛,主题单纯B.情节生动,结构紧凑C.强烈的教训性D.叙事为主,语言口语化【解析】C儿童故事的特点:(1)题材广泛,主题单纯;(2)情节生动,结构紧凑;(3)叙事为主,语言口语化。
2.儿童故事的种类比较多,从创作过程分,有民间故事和()。
A.创作故事B.生活故事C.动物故事D.历史故事【解析】A儿童故事的种类比较多。
从创作过程分,有民间故事和创作故事;3.从题材分,不属于儿童故事的种类有()A.生活故事B.动物故事C.历史故事D.民间故事【解析】D从题材上分,有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历史故事等。
4.下列属于动物故事集的是()A.《五卷书》B.《格林童话》C.《伊索寓言》D.《中国古代寓言》【解析】A世界第一本童话故事集——印度的《五卷书》,就是一部动物故事集。
5.8篇动物故事,都细致地描写了8个主角的出生、成长和为生存而作斗争的儿童故事是()A.《黎达动物故事集》B.《动物故事集》C.《五卷书》D.《故事集》【解析】A法国黎达所写的《黎达动物故事集》,都是经过深入观察,并参考有关著作而写出的。
8篇动物故事,都细致地描写了8个主角的出生、成长和为生存而作的斗争。
这些介绍可以给小读者准确的知识。
6.目的是帮助少年儿童具体认识历代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儿童故事是()A.动物故事B.图画故事C.民间故事D.历史故事【解析】D历史故事的目的是帮助少年儿童具体认识历代人民的生活与斗争,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7.按人物类型不同,不属于历史人物故事的是()A.名人故事B.百姓故事C.伟人故事D.英雄故事【解析】B按人物类型不同,历史人物故事还可以分为:(1)名人故事。
如中外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的故事。
(1)伟人故事。
如孙中山、列宁、毛泽东等的故事。
(3)英雄故事。
如文天祥、岳飞、刘胡兰等的故事。
8.《上下五千年》属于哪一类历史事件故事?()A.小说型B.故事型C.散文型D.知识型【解析】D从表现形式角度把历史事件故事分为三种类型:(1)小说型。
童年五到八章概括-回复童年五到八章,是一本回忆录,记录了作者在五岁到八岁期间的成长故事。
以下是对每章主题的详细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五章:我的独立之旅在这一章中,主人公开始追求自我独立。
他讲述了在这个年龄段出去玩的经历,第一次成为掌控自己命运的人。
作者描述了在家附近的小山坡上玩耍,体验自己独自探索的新感觉。
这一章也揭示了主人公对自我决定的渴望,以及开始思考大人世界的一些问题。
第六章:鲜花与季节循环本章从季节变迁和盛开的鲜花入手,以展现童年时光中生活的变化。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蓬勃生机、夏天的酷暑、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白雪皑皑,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自然世界。
在这些季节中,主人公开始和大自然建立连接,思考时间和生命的流转。
第七章:生活中的小点滴这一章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小学期间的生活琐事。
从上学堂到考试,从争吵到友谊,主人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小学生活,无论是学习、游戏还是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
这些小点滴构成了主人公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他逐渐学会面对挫折和困境的成长。
第八章:冒险与立志这一章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在童年时期对冒险和自我立志的探索。
作者回忆了自己与朋友们一同探索森林、寻找宝藏的经历。
这些冒险故事不仅是儿时的游戏,更是梦想和追求的象征。
作者借此展示了童年时期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
整个童年五到八章以主人公的视角展示了一个成长中的小孩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作者通过回忆起儿时的种种经历,展示了孩子独特而美丽的内心世界,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引发了读者对自身童年的共鸣。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成长回忆录,更是一次探索自我和回归真实的心灵之旅。
《儿童文学教程》教学大纲制订:龙侨2012年6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1)《儿童文学教程》是幼儿教育专业(可以延伸到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2)此课程主要阐述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着眼于提高幼儿专业学生(可以延伸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并训练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扩大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为儿童文学的体裁、欣赏、创作教学奠定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儿童文学各主要体裁的文体特点,了解儿童文学创作的一般原理及常见文体的创作要求,学会改编和创作儿童文学的几种主要体裁:儿歌、儿童诗、短小的故事、儿童小说和童话。
(3)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形成阅读欣赏、批评儿童文学的能力。
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儿歌、儿童诗、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特点,撰写简析(概要评论)。
(4)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儿童文学史发展规律和中外儿童文学史发展的概况,扩大儿童文学视野,提高儿童文学修养。
二、学时分配表《儿童文学教程》属于文化理论课程,内容比较多,理论性比较强,上课主要以讲授和学生讨论为主,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和作业训练放到课外时间完成。
《儿童文学教程》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儿童文学课程》应该放在一个学年来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星期安排2个学时,共72个学时。
根据教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一)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4个学时)1、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儿童文学的概念、意义和作用;(2)了解儿童年龄特征;(3)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4)理解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2、教学内容(1)儿童文学的概念;(2)儿童文学的意义;(3)儿童文学的作用;(4)儿童年龄的特征与儿童文学的关系;(5)儿童文学的特点;(6)儿童文学的主要的美学特征;3、教学建议(1)必须要把儿童文学的概念讲授清楚;(2)让学生知道儿童文学对儿童年龄的界定;(3)讲解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的时候,要对美学这个概念进行适当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