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礼德功能语法
- 格式:ppt
- 大小:982.00 KB
- 文档页数:49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概述系统功能语法概述公元20世纪,当传统语法语言学界便迎来了群雄割据的时代……把语言看作功能的流派,看重语言环境重要性的流派,把语言看作复杂结构的流派,崇尚寻求语言极致规律的流派……除此之外许多小流派在这之间登场,也在这之间消逝……当前,语言学界仍存在着众多流派;在此之中,具有比较大影响力的有:1.强调共时、系统性、语言功能的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2.强调语言环境和语音系统重要性的伦敦学派(London School)3.注重描写语言研究结构的美国结构主义(American Structuralism)4.寻求人类极致的语言知识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ve-Generative Grammar)不同的语言学流派的见解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句子是怎么组成的,也就是在句法学上面(以后会再说明语言学的不同分支)。
而今天将要涉及的,就是以韩礼德(Halliday)为首的伦敦学派。
50世纪初,人类学教授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认为,一个人所在的语言环境(语境)会对一个人怎么使用和理解语言产生很大的作用。
例如说,有些词语只能在某一群人里面才有特定的意思,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才有特定的意思。
马林诺夫斯基这种光辉的思想被语言学家弗斯(Firth)继承了下来。
弗斯把这种光辉思想和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的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伦敦学派。
而现在,伦敦学派传承到了韩礼德这一代;因为这个学派注重语言环境和语言系统的重要性,因此伦敦学派也被称为系统语言学(systemic linguistics)和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 linguistics).韩礼德,人称M.A.K. Halliday,英格兰约克郡里兹人。
对语言很感兴趣,本科阶段在伦敦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文学,之后在北京大学深造,接着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攻读现代汉语。
此后回国,并在弗斯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获得了PhD.学位。
(一)主位与述位:主位结构指的是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的结合体。
最早提出主位和述位概念的是布拉格学派的马泰休斯。
早在语篇语言学形成之前,马泰休斯在二十世纪30年代就功能角度研究信息在句子中的分布,用信息论的观点,修改了“主语”和“谓语”的提法,提出“主位”和“述位”。
“主位”指的是已知事实或公认的事实,意为已知信息。
句子的其余部分是“述位”,它包含了要传达给听话人的全部信息,意为新信息。
主位的形式包括概念主位,语篇主位和交际主位。
(二)主位推进模式:捷克学者丹内什发展了布拉格学派的理论,从语篇的视角,研究连贯语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其主位与述位的衔接、照应、过渡以及逻辑连贯的规律,提出了主位推进的概念。
丹内什把对句子结构进行描写的方法用于语篇分析,并断定:主位因其较低的现象价值而成为语篇重要的构建手段,对于标示语篇的统一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位在一个语篇内的顺序绝不是任意的,下文中出现的主位总是与上文中具有主位——述位结构的语言单位相关,因而表明,听者对语篇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个篇章真的正主位结构是指主位的衔接和连接,它们的相互关系和领属层次,以及跟段落、整个语篇和情景的关系。
1韩礼德提出,主位是“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message”(Halliday, 2000: 38),即信息的起始点;功能语法学者Thompson(2000 :119)也作出明确的定义,认为小句的第一个语法成分是主位(Theme),其余是述位(Rheme)。
我们用符号表示则是T表示主位,R表示述位,T1, R1分别表示第一句的主位和述位。
为了更好的了解主位与述位,以及主位推进模式在文章中的作用,我们来看接下来的这个例子。
He asked for music. He dictated his will. He wrote a long letter in Latin. He bade goodbye to his brother.”很明显,主位都是“he”。
浅论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的三大元功能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是一种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语法的重要性。
该观点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语法是语言功能的核心。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的三大元功能是交际功能、认知功能和表现功能。
首先,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交际功能指的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通过语法和词汇的组合,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分享信息、交流思想和感觉。
交际功能涉及到语言的句法结构、词汇选择和语法规则。
通过语法规则的正确运用,人们能够理解和产生正确的句子,使交流更加准确和有效。
其次,认知功能是语言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认知功能指的是通过语言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对事物进行分类、描述和分析。
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属性和关系的认知。
语言通过概念和符号的组合,构建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模型。
语言的认知功能对于人们的思维和学习至关重要。
最后,表现功能是语言的第三大元功能。
表现功能指的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和个性。
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和认知的工具,也是表达情感和个性的方式。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态度和立场。
语言的词汇和句法结构反映了人们的情感体验和个性特征。
语言通过表达情感和个性,体现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身份。
总结来说,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语言观强调语言的功能性和语法的重要性,将语言的功能分为交际功能、认知功能和表现功能。
交际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认知功能是语言的认知和理解世界的功能,表现功能是语言的表达情感和个性的功能。
三大元功能共同构成了语言的综合功能,使人们能够进行有效的思维和交流,认识和理解世界,表达情感和个性。
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和社会语言学第七组一、纯理论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
尽管这种功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
纯理论功能包括三方面:(一)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关于所说的“内容”的功能。
(二)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须是反映人与人间的关系。
这个纯理功能称为“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
(三)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的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上述两种功能部分最后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
二、韩礼德的功能思想术语义分析的概念。
(韩礼德70年代以后,研究重点:语言与社会学和符号学的关系)1.(一)原因1.揭示语言是如何使用2.建立语言使用的基本原理3.探讨语言功能与语言本身的关系小结:语言作为一种媒介交流工具,其工具性的相关探讨。
即语言怎么用?用的规范如何确定?1.(二)分析儿童掌握语言的7种功能:工具功能、控制功能、交往功能、个人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信息功能(问题:1、“儿童语言中,一句话就只有一种功能,不会出现多种功能。
”这个结论过于绝对。
语言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它也是人和人沟通的媒介,因而不应该将它的功能做一种绝对的划分。
如:“我要和你们一起玩。
” 儿童既是用语言来支配别人的行为,同时也是用语言达到自己与他人的交际。
前者是控制功能,后者是交往功能,同一句话中两种功能同时都有体现。
又如“我想飞到天上去,妈妈。
”该句是一个儿童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创造的自己的想象世界,儿童口中的“天”不是我们成人世界观里正常的对于“天空”、“外太空”、“摆脱地球的吸引力”的界定,而是与周围环境毫无关联的不存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