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放风筝.ppt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23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课件鲁迅目录C O N T E N T S壹作者简介贰字词解释叁课文理解肆课堂探究伍课堂小结第一节C O N T E N T S壹作者简介贰字词解释叁课文理解肆课堂探究伍课堂小结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一、背景了解《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
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是社会的抗争。
第二节C O N T E N T S壹作者简介贰字词解释叁课文理解肆课堂探究伍课堂小结憔悴:嫌恶:瑟缩:虐杀:宽恕:形容人瘦弱,脸色不好看。
厌恶。
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抖动。
虐待人而致死。
宽容饶恕。
二、词语释义第三节C O N T E N T S壹作者简介贰字词解释叁课文理解肆课堂探究伍课堂小结采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并思考问题:①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②读完课文你最大感受(从感情角度)是什么?(用词语表示)合作交流:进一步画出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同时记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下节课班内交流。
理解兄弟冲突:1.“我”和小兄弟对待放风筝有什么不同的态度?2.从哪些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在课文中分别用不同的标记表示出来,注意这些描写),并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示例:“我”:嫌恶小兄弟:喜欢示例:天真、活泼、聪明等。
理解兄弟冲突:我为什么会认为爱放风筝就没出息呢,这种观点是与生俱来的吗?(根据背景理解,说出你的独特感受)理解作者自省:1. “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这件事做错了吗?我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错了?示例:“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二单元插图放风筝一家人四百字
春天悄然而至,难得阳光明媚,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广场,今天的目的就是放风筝。
广场上好是热闹,很多放风筝的人,只有一只风筝飞到天空,我们买了一只有“电击小子”图案的风筝,女儿甚是开心。
今天的风比较大,可能有点难度!牵着风筝不断的在广场、草地上奔跑,从这片跑到那片,穿过小桥,风筝似乎要飞起来,但是。
还是坠落在地,心情便随着风筝忽紧忽松,一次又一次的想征服手中的风筝,让它飞起来。
女儿、老公也跟着我奔跑,我们特开心,全然不顾自己的年龄跟周围的人群,有的就是那份幸福。
终于风筝飞上了天,女儿欢呼不已,嚷着要拿绳子,于是我便把要领告诉女儿:“风筝线紧时你就跟着走一走,风筝线松时你就拽一拽”,这句话一说出,便想到了工作,是啊,管理何尝又不是这样呢,要懂得变通,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风筝飞的更高,而不是掉落或折断。
只有掌握好松紧的度我们的管理工作才会更精彩。
飞上天的风筝好像不用我们费什么力气了,那种激情跟兴奋也随之渐渐平静,细细回味,也许追逐就是放风筝最好的感受吧!
下一个周末我们还会去放风筝,继续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