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类水解产物的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422.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糖类一、糖类的组成及分类1.糖类的组成糖类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C n(H2O)m表示,也被称为。
2.糖类的分类及代表物项目代表物代表物分子式代表物间的关系单糖、二糖、、乳糖同分异构体多糖、(C6H10O5)n 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二、葡萄糖1.物理性质: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色晶体,溶于水。
2.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和—CHO(醛基)。
3.主要化学性质反应类别与新制的Cu(OH)2反应与银氨溶液反应现象生成色沉淀在试管内壁形成反应条件对比均在条件下加热进行,同时后者应加热结论葡萄糖具有性,能被弱氧化剂氧化用途三、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1.淀粉的特征反应:淀粉遇到含有碘单质的溶液会变。
2.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1)蔗糖的水解方程式为。
(2)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方程式为。
四、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淀粉为人体提供能量在人体内,淀粉[(C6H10O5)n]糊精[(C6H10O5)m,m<n]葡萄糖(C6H12O6)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人体内,纤维素能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和排泄。
3.淀粉可以酿酒,葡萄糖生成酒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我国科学家利用无细胞化学酶法,率先突破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CO2是一种温室气体B.淀粉可水解生成麦芽糖,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C.淀粉属于纯净物D.淀粉是一种多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能溶于水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B.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糖类都属于有机高分子D.葡萄糖属于单糖3.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果糖的同系物B.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C.葡萄糖既可以和钠反应,又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D.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4.某学生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将4 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和4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滴入1.0 mL的10%的葡萄糖,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砖红色沉淀生成。
糖类【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以及糖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方法应用和重要意义;2、掌握糖类中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糖类的组成。
(1)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m、n能够相同,也能够不同)、注意:对糖类的通式的理解应注意两点:①该通式只表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并未反映糖类的结构特点。
②有些属于糖类的物质不符合该通式,如脱氧核糖C5H10O4;而有些符合该通式的物质却不属于糖类。
如乙酸CH3COOH、乳酸。
(2)从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能够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2、糖类的分类。
(1)依照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低聚糖是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mol~10mol单糖的糖类。
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特别多摩尔单糖的糖类。
如淀粉、纤维素等、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单糖、低聚糖、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3)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要点二、糖类的结构和性质1、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主要存在于葡萄及其他带有甜味的水果、蜂蜜中,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动物的血液、脑脊液和淋巴液中、(1)分子结构。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它是一种多羟基醛、(2)物理性质、葡萄糖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专题十六基本营养物质专题导语:考点分布1.葡萄糖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化学性质和和用途。
2.淀粉和纤维素的有关知识。
3.氨基酸、蛋白质的有关知识。
4.由单体写聚合物的结构简式、由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找单体的方法。
分值分布选择题:2-4分题型特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研发越来越受世人的关注。
社会问题需要人人参与,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该部分内容在近几年高考题中多次出现。
本部分考查的知识层次是“识记”层次,属容易题,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中,所占分量不大。
复习策略从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入手分析各类化合物的性质。
了解各物质的反应类型和一些特殊的性质。
此专题内容少,总结常考点即可。
教学流程(策略)1.教师重点阅读专题导语和学习目标、方法突破三个模块,课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选试题,明确授课流程。
2.指导学生阅读写必备知识模块,先理解记忆,再练习。
3.基础过关后,根据题型分类来指导学生做题,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学生修正并标识,总结易错点、重难点等记录在我的记录空间,以备课后复习。
4.选取相关练习题来强化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限时训练。
特别是简单题,一定要提高正确率。
5.回顾总结,可以是没有掌握好的概念、原理、方程式、解题方法,也可以是做错的题目。
最后留出课后作业,作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留30分钟到60分钟的题目。
学习目标: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2.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重要的性质和用途3.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用途,掌握蛋白质的性质,理解蛋白质的两性4.了解酶的催化作用5.了解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方法突破解题方法一.在解与油脂相关的题目时要注意以下三点(1)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较大,但比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小得多,故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油脂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第18讲糖类及水解反应知识点一糖类的分类和结构1、基本营养物质2、分类及代表物①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OH)和醛基(—CHO)(填名称和简式)。
②果糖的结构简式为:,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OH)和羰基()。
【例题讲解】1.下列两种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淀粉纤维素B.蔗糖麦芽糖C.正丁烷异丁烷D.果糖葡萄糖【答案】A2.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功能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个H2OB.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C.糖尿病病人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D.糖尿病患者建议低糖饮食【答案】A3.对于淀粉和纤维素[(C6H10O5)n]的叙述,正确的是()A.互为同分异构体B.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遇碘(I2)均会呈蓝色D.在人体内均会发生水解反应【答案】B【变式训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①蛋白质②氨基酸③油脂④淀粉⑤氯乙烯⑥纤维素⑦聚乙烯A、只有①⑦B、除外②都是C、只有①④⑥⑦D、只有①③【答案】C2.广告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你认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B.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第2页共15页第 3 页 共 15 页【答案】A知识点二 糖类的化学性质 1、葡萄糖和果糖 ①分子结构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或CH 2OH(CHOH)4CHO ,官能团有—OH 和—CHO(醛基)。
果糖的结构简式为,官能团有—OH 和(羰基)。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为C 6H 12O 6,但结构不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糖类的性质实验(一)糖类的颜色反应一、目的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一)α-萘酚反应(Molisch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
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1)试管及试管架(2)滴管3.试剂(1)莫氏( Molisch)试剂: 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mL,贮于棕色瓶内。
用前配制。
(2)1%葡萄糖溶液 100mL(3)1%果糖溶液 100mL(4)1%蔗糖溶液 100mL(5)1%淀粉溶液 100mL(6)0.1%糠醛溶液 100mL(7)浓硫酸 500mL4.操作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 0.1%糠醛溶液各 1mL。
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
斜执试管,沿管壁慢慢加入浓硫酸约1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浓硫酸在试液下形成两层。
在二液分界处有紫红色环出现。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Seliwanoff反应)1.原理在酸作用下,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
此反应是酮糖的特异反应。
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
在实验条件下蔗糖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1)试管及试管架(2)滴管(3)水浴锅3.试剂(1)塞氏(Seliwanoff)试剂 0.05%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2)1%葡萄糖溶液 100mL(3)1%果糖溶液 100mL(4)1%蔗糖溶液 100mL4.操作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各0.5 mL。
糖类编稿:宋杰审稿:于冬梅【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以及糖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方法应用和重要意义;2、掌握糖类中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高清课堂:糖类#糖类】1.糖类的组成。
(1)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m、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注意:对糖类的通式的理解应注意两点:①该通式只表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并未反映糖类的结构特点。
②有些属于糖类的物质不符合该通式,如脱氧核糖C5H10O4;而有些符合该通式的物质却不属于糖类。
如乙酸CH3COOH、乳酸。
(2)从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2.糖类的分类。
(1)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低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 mol~10 mol单糖的糖类。
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的糖类。
如淀粉、纤维素等。
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单糖、低聚糖、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3)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要点二、糖类的结构和性质1.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主要存在于葡萄及其他带有甜味的水果、蜂蜜中,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动物的血液、脑脊液和淋巴液中。
(1)分子结构。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它是一种多羟基醛。
(2)物理性质。
葡萄糖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强化双测卷第十三单元有机化合物(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总计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
第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答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的0分。
1.黄冈市下辖两区、两市、七县,自古人杰地灵,物产丰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黄梅堆花酒采用纯糯米,运用传统制酒工艺制造而成,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和乙醇B.武穴佛手山药营养好,药用价值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的氨基酸是高分子化合物C.罗田板栗具有糖分含量高,淀粉含量较低的特点,用碘液可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淀粉D.英山云雰茶具有香高、味醇、耐冲泡等特色,冲泡茶叶,主要目的是通过物理变化将茶叶中的有益成分转移到茶汤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D.蔗糖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诞生了更多可靠的化学检验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鉴定元素时,吸收光谱特点是亮线暗背景B.应用质谱仪可以测定分子的结构C.应用红外光谱仪可以测定分子的立体构型D.18O可用于同位素跟踪法研究某些有机反应的机理4.进行一氯取代后,只生成2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的是A.(CH3)2CHCH2CH2CH3B.(CH3)3CCH2CH3C.(CH3CH2)2CHCH3D.(CH3)2CHCH(CH3)25.已知(x)、(y)、(z),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y、z互为同分异构体B.z的二氯代物有3种C.x、y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D.x、y、z中只有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6.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①取少量淀粉和水制成溶液②加热煮沸③加入碱液中和酸性④加入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⑤加入少量稀硫酸⑥再加热A.①②⑤⑥④③B.①⑤②④⑥③C.①⑤②③④⑥D.①⑥④⑤③②7.下列五种烷烃:①()3234CH CH CH②()3232CH CH CH CH③323CH CH CH④33CH CH⑤()3233CH CH CH,其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⑤②③④B.①②⑤③④C.④③⑤②①D.④③②⑤①8.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乙烯与溴水反应:CH2=CH2+Br2→CH3CHBr2B .苯的硝化反应:+HNO3∆−−−→浓硫酸+H2OC.乙醇的催化氧化:CH3CH2OH+3O 22CO2+3H2O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H3COOH+HOCH2CH 3CH3COOCH2CH3 9.某实验小组探究乙醇氧化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在总反应中乙醇被氧化,而铜并未消耗B.甲烧杯中为热水,乙烧杯中为冰水C.试管a收集到的液体是纯净物D .水槽中集气瓶收集到的气体:() ()22n Nn O>410.某有机物W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
高二化学学案糖类(一)课时:1 编写人:卢镇芳审核人:编号:34 【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通过单糖、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问题导学】在实际的生活中,糖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医学上常讲的血糖是什么?糖尿病的检测原理?以及我们主要使用的谷类和薯类事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是那些?可以说糖类物质解决了我们的衣食问题。
你能举出一些实际例子来吗?一、糖类还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检验?糖类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又如何检验?(参照优化P63总结)二、淀粉水解程度怎样判断?水解产物又如何检验?参照优化P63总结)三、能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新制Cu(OH)2、银氨溶液反应的有机物【自主训练】1.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蔗糖B.油脂C.棉花D.蔗糖2.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可用银镜反应区别的是()A.丙酸和乙酸甲酯B.蔗糖和麦芽糖C.麦芽糖和纤维素D.苯甲酸和苯甲醛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的有机物是()A.蔗糖B.麦芽糖C.乙酸乙酯D.甲酸乙酯4.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5.进行淀粉水解实验,同时检验水解产物和水解是否完全,除加淀粉和水之外,还需加入相应的试剂及加入顺序最好是()A.NaOH溶液→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B.碘水→碘水→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C.NaOH溶液→NaOH溶液→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D.碘水→碘水→新制Cu(OH)2悬浊液6.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糖类C.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系物,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系物D.糖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7.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加氢生成六元醇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D.能被氧化为CO2和H2O8.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B.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后共热,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生成C.与醋酸和浓H2SO4共热,观察是否有果香味物质生成D.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9.有关葡萄糖与果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两者都易溶于水C.两者都能发生银镜反应D.葡萄糖比果糖要甜10.酒精、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A.金属钠B.石蕊试液C.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D.NaHCO3溶液11.对于蔗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是最重要的二糖,它的式量是葡萄糖式量的2倍B.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生成D.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出现1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甲酸甲酯B.蔗糖C.葡萄糖D.麦芽糖13.下列物质中,都不能与Ag(NH3)2OH溶液作用产生银镜的一组是()①福尔马林②蚁酸③甲酸乙酯④乙酸甲酯⑤甲酸钠⑥醋酸⑦葡萄糖⑧蔗糖⑨麦芽糖⑩果糖A.①②③④B.④⑥⑧C.⑧⑨⑩D.⑤⑥⑦⑧14.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及水解产物的检验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典例在线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探究用化学方法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不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水解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已经水解试从实验操作、结论两个方面对上述三种方案进行评价,其中正确的是,理由是,有错误的是 ,理由是。
【参考答案】方案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银镜反应,说明生成了葡萄糖,证明淀粉已经水解方案甲和方案乙方案甲中要验证水解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碘水,因为碘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方案乙中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葡萄糖不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试题解析】本题疑难点是对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方案甲中要验证水解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液后再加碘水,因为碘水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故方案甲的结论不正确;方案乙想要通过检验有无葡萄糖来证明淀粉是否水解,但忽略了反应条件,水解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而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实验设计中缺少关键环节——加碱中和水解液,故其实验现象不能作为评判依据,方案乙的结论也不正确;方案丙通过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然后利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说明淀粉已经水解,该方案严谨、完整,方案丙的结论正确..【点拨】验证淀粉的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进行实验。
要验证水解液中是否还含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
解题必备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淀粉在催化剂(如稀H2SO4)的作用下能够发生一系列水解反应,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淀粉遇碘变蓝,但不能被新制的Cu(OH)2(或银氨溶液)氧化;葡萄糖能被新制的Cu(OH)2(或银氨溶液)氧化,但遇碘不变蓝。
利用这一性质可判断淀粉是否水解以及水解是否彻底,其方法是:1.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若溶液不变蓝,则证明淀粉完全水解.2.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若溶液变蓝,另取“水解后的溶液”加NaOH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3~5 min,(1)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证明淀粉部分水解;(2)若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证明淀粉未水解。
实验1 糖的呈色反应和还原糖的检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鉴定糖类及区分酮糖和醛糖的方法。
2.了解鉴定还原糖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糖经浓无机酸处理,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
戊糖形成糠醛,己糖则形成羟甲基糠醛。
这些糠醛和糖醛衍生物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酚类化合物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与一元酚如α一萘酚作用,形成三芳香环甲基有色物质。
与多元酚如间苯二酚作用,则形成氧杂蒽有色物质,反应式如下:通常使用的无机酸为硫酸。
如用盐酸,则必须加热。
常用的酚类为α一萘酚、甲基苯二酚、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等,有时也用芳香胺、胆酸、某些吲哚衍生物和一些嘧啶类化合物等。
有人认为,用浓硫酸作为脱水剂时,形成有颜色的产物与酚核的磺化有关,见如下反应式;(一)糖的呈色反应1.Molish反应(α~萘酚反应)本实验是鉴定糖类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糖在浓酸作用下形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α一萘酚作用,形成红紫色复合物。
在糖溶液与浓硫酸两液面间出现紫环,因此又称紫环反应。
自由存在和结合存在的糖均呈阳性反应。
此外,各种糠醛衍生物、葡萄糖醛酸、丙酮、甲酸、乳酸等皆呈颜色近似的阳性反应。
因此,阴性反应证明没有糖类物质的存在;而阳性反应,则说明有糖存在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其他糖的定性试验才能确定有糖的存在。
2.蒽酮反应糖经浓酸水解,脱水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蒽酮(10一酮一9,10一二氢蒽)反应生成蓝一绿色复合物。
3. Seliwanoff反应(间苯二酚反应)该反应是鉴定酮糖的特殊反应。
在酸作用下,己酮糖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
后者与间苯二酚结合生成鲜红色的化合物,反应迅速,仅需20—30s。
在同样条件下,醛糖形成羟甲基糠醛较慢。
只有糖浓度较高时或需要较长时间的煮沸,才给出微弱的阳性反应。
蔗糖被盐酸水解生成的果糖也能给出阳性反应。
4.Bial反应(甲基间苯二酚反应)戊糖与浓盐酸加热形成糠醛,在有Fe3+存在下,它与甲基间苯二酚(地衣酚)缩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
第一节糖类[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理解糖类的化学性质,掌握糖类的特殊性。
2.了解糖类在人体供能、储能等方面的作用,了解糖类的摄入和代谢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搭配饮食。
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组成和结构(1)组成糖类化合物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大多数可用通式______________表示,如葡萄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等,所以糖类也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2)结构糖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思考(1)糖都符合通式C m(H2O)n吗?符合通式C m(H2O)n的物质都属于糖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糖都有甜味吗?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类依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不同。
(1)单糖:通常将____________的糖称为单糖。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寡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______单糖的称为寡糖或低聚糖。
若1 mol糖水解生成2 mol 单糖,则称为二糖,常见的二糖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