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翻译错误百出
- 格式:ppt
- 大小:452.50 KB
- 文档页数:18
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语用失误例析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是指在旅游景点中使用的公示语,它是游客获取信息、导向方向、了解景点特色的主要途径。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时经常出现语用失误,给游客的理解和体验带来困扰甚至误导。
下面是一些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语用失误例析。
例1:中文原文:请勿触摸雕塑。
英文译文(错误):Please don't touch the sculpture.问题分析:这个例子中,译者直接翻译了中文的“触摸”一词,但在英文中,更常用的表达方式是“touch”,它有触摸、碰触的意思,但刻意追求触摸的程度和方式可能更合适。
所以译文应该改为:“Please don't touch the sculpture with your hands.”例3:中文原文:淋浴时间限制15分钟。
英文译文(错误):Shower time is limited to 15 minutes.问题分析:这个例子中,“淋浴时间限制15分钟”这个信息是想告诉游客在淋浴时限制时间为15分钟,但是译文中的“limited to”给人一种不提倡超过15分钟的感觉,给游客留下了误导。
所以译文应该改为:“Please limit your shower time to 15 minutes.”例5:中文原文:报警电话110。
英文译文(错误):Emergency call 110.问题分析:在中文中,“报警电话”是指报警所使用的电话号码,但在译文中的“Emergency call”更像是表示发生紧急情况时打电话,而不是向游客告知报警电话号码。
所以译文应该改为:“Dial 110 for emergencies.”。
English homework: Translation errors of Shanxi Tourist attractions 112020205002 刘岳武1.晋祠太原的“晋祠”有四个译名:Jinci、Jnci Temple、Jin Memorial Temple、Jinci Memorial Temple.据《史记晋世家》的记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
叔虞的儿子焱,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
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
根据晋祠名号的由来,笔者更倾向于“Jin Memorial Temple"这种译法,因为汉字的“祠”与英文中对应的单词是“Memorial Temple”而不是“Temple”,“晋”是指国号,用来修饰“祠”的,所以“Jinci Temple”和“Jin Memorial Temple”这种译法有重复之意,“Jinci”这种完全音译的方法,对外国人来说毫无意义。
因此,最准确易懂的译名应该是“Jin Memorial Temple”。
2.大同的华严寺大同的华严寺就有两个译名:Huayan Temple和Huayan Monastery。
“华严寺”是依据佛教的七大宗之一——华严宗的经典《华严经》而修建的,故名“华严寺”。
那么究竟这里应该译作“Monastery”还是“Temple”呢?“Monastery”指僧侣居住的修道院,“Temple”是指寺庙、神殿。
华严寺内至今仍有大量僧侣居住,所以可以翻译为“Huayan Monastery”,但华严寺内也是佛家寺院,翻译成“Huayan Temple”也是对的。
3.晋祠的圣母殿在晋祠圣母殿的导游词中发现,此处的“圣母殿”被翻译成“The Hall of Saint Mother”,saint有神圣之意,“mother”在西方人看来专门指的是圣母玛利亚,这会让外国人感到一头雾水。
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语用失误例析在旅游景点中,公示语是极其重要的,可以指引游客前往正确的区域,更好地了解景点的信息和规定。
在一些景点的公示语中,有时可能出现语用错误,这可能会给游客带来误解或造成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语用失误例子及分析。
1. “Welcome to our sightseeing area, do not feed the animals, we are not responsible for any accidents caused by feeding.”(欢迎来到我们的观光区,不要喂动物,我们不对喂食引起的任何事故负责。
)分析:这句话使用了“我们不负责”的说法,给人留下景区管理者不负责的印象。
更好的表述方式是“请勿喂食动物,为了您的安全和动物的健康,请遵守规定。
”2. “Do not litter, put garbage into the trash cans.”(不要乱扔垃圾,把垃圾放入垃圾桶。
)分析:这句话中没有明确规定游客应该在何处寻找垃圾桶。
更好的表述方式是“请勿随地乱扔垃圾,垃圾桶位于景区的各个角落,请勿难找。
”3. “Please do not climb the fence, there are electric wires on it, which may cause electric shock.”(请勿攀爬栏杆,栏杆上有导电线,可能会导致电击。
)分析:这句话没有强调电击的严重性,建议改为“栏杆上有导电线,请勿攀爬以避免发生电击事故,因此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攀爬。
”4. “The restroom is located on the left, please keep quiet while entering.”(厕所位于左侧,请进入时保持安静。
)分析:这句话中没有明确规定游客应该如何保持安静,更好的表述方式是“请进入时保持安静,避免影响其他游客和附近的居民。
旅游景点英文翻译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旅游景点英文翻译质量问题指的是旅游景点翻译后所呈现出的翻译质量问题,主要是指翻译不准确、信息缺失、景点介绍灰暗无趣等。
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翻译人员的水平有限、不熟悉当地文化和语言,以及缺乏翻译工具和语言知识的原因造成的。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主要是采取相关措施来提高翻译质量,包括:
1、聘请经验丰富的翻译人员,要求他们能够熟悉当地文化和语言,并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开展全面的翻译培训,提高翻译人员的翻译水平,还可以开发相关的翻译软件,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进行翻译;
3、按照正确的格式和标准,比如把旅游景点的特点、历史、活动等介绍清楚,用准确、生动、有趣的语言把当地文化传达到海外;
4、严格审查,及时发现翻译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改。
以上就是解决旅游景点英文翻译质量问题的方案,希望能够有效改善翻译质量,使游客在旅游的时候更能了解当地的文化和景点。
2492018年41期总第429期ENGLISH ON CAMPUS旅游翻译语用语言失误浅析——以曼听公园为例文/赵思璐旅游翻译是指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资料的翻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与世界各地交流日益增多。
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游客涌向中国,旅游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出来(陈芳 王芳,2006)。
西双版纳,作为西南边陲重要旅游城市,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而版纳的一些旅游景点翻译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语用语言失误的译文比比皆是。
一、语用失误的定义和分类英国语言学家Jenny Thomas在《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将语用失误定义为“不能理解交际中的话语意义”。
他把语用失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是指对语言的错用,包括错误地使用目标语或根据母语的语义或结构使用目标语(何自然 1996)。
Thomas认为,语用语言失误是特属语言方面的,是对高度习惯化的用法的违背,因此是可以置于语法的范畴直接加以纠正的。
二、景点翻译中的语用语言失误以及修改建议1.专有名词大小写错误导致的语用语言失误。
专有名词首字母须大写,但在景点名称和专有名词第一个字母小写的并不少见。
比如在曼听公园放生湖景点介绍中 “放生湖位于三座寺庙的中央,本是澜沧江水域的一个回水湾…”译文将“澜沧江”译为“Lancang river”,应改译为“Lancang River”更合适。
同时,单词中也有写错字母的现象,比如在御象文化园景点介绍中,“御象文化园”译为“Imperial Elephant culture Gargen”,“Gargen”一词拼写错误,应改为“Garden”,另外该景点应每个单词首字母均大写,应改为“Imperial Elephant Culture Garden”。
2.语法错误导致的语用语言失误。
旅游景区限令禁止类公示语日文译写误译探析在旅游景区中,常会看到各类公示语或告示牌,用来提示游客需要遵守的规定和禁止事项。
由于翻译的错误或不准确,有时这些公示语的日文翻译可能会产生误解或困惑。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翻译错误,并提供修正的建议。
第一种误译是直译和字面翻译。
由于中日两国的文化和表达方式不同,直译或字面翻译有时会导致信息的丢失或误解。
中文中的“严禁摄影”直译成日文的“撮影厳禁”,这个翻译在日本可能会引起误解,因为在日本,撮影一词通常用于指摄影师专业的工作。
正确的翻译应为“写真撮影禁止”,“写真”一词用于指游客自行拍摄的照片。
第二种误译是语法错误。
由于中文和日文的语法结构不同,没有转换好语法结构的翻译会导致句子不通顺或不自然。
中文中的“请勿踩踏草坪”直译成日文的“足を踏まないでください”。
这个翻译在日本可能会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在日语中,用“足”来表示“脚”是不常见的。
正确的翻译应为“芝生を踏まないでください”,“芝生”一词用于表示草坪。
第三种误译是缺乏文化背景的理解。
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有些翻译只有正确理解了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旅游景区的规定和禁止事项。
中文中的“请勿打破公物”直译成日文的“公物の破壊禁止”。
这个翻译在日本可能会让人觉得过于严厉或生硬,因为在日本,使用敬语来表达类似的规定更为常见。
正确的翻译应为“公用物の破壊はおやめください”,“おやめください”用于表示“请不要”。
旅游景区的限令禁止类公示语的日文翻译时,需要避免直译和字面翻译,注意语法的准确性,并了解并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准备,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易于理解。
与日本当地的翻译/校对人员合作,也可以提高翻译的质量。
旅游景点英译公示语语用失误例析旅游景点的英文公示语有时候会出现语用失误,下面就举几个例子来分析。
1. “欢迎您参观我们的公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错误:在英文中,使用感觉动词feel是不符合语用的。
更正:改为“Welcome to visit our park and enjoy the beauty of nature。
”或者“Welcome to our park and experience the magnificence of nature。
”2. “这是一个适合亲子游的度假村。
”错误:英文中不使用亲子游这种词汇。
更正:改为“This is a family-friendly resort。
”3. “请您注意保护环境,不要随便丢垃圾。
”错误:使用please注意,太过婉转。
更正:改为“Please do not litter and help us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4. “希望您玩得开心!”错误:在英文中,这句话显得有点口语化,不符合公示语的规范。
更正:改为“Hope you enjoy your visit!”或者“We wish you a happy trip!”5. “美食街集美食、娱乐、休闲于一体。
”错误:使用了“娱乐”和“休闲”这样的词汇,使得信息不够清晰。
更正:改为“Food street offers a variety of tasty foods for your enjoyment.”总之,在翻译英语公示语的时候,应该以符合规范和语用清晰为前提,力求简洁明了。
南昌红色旅游英语翻译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南昌红色旅游英语翻译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南昌作为省会城市,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历史遗迹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然而,在南昌红色旅游的英语翻译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问题一:翻译不准确在南昌红色旅游景点翻译中,不少翻译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如翻译错误、用词不当等。
这不仅会误导游客,也会影响南昌红色旅游的形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翻译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和专业知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当地专业翻译公司合作,提高翻译质量和准确性。
问题二:翻译内容不够丰富在南昌红色旅游景区的英语翻译中,往往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景区的历史背景和一些基本信息,没有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景区和历史事件,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入的翻译内容,将南昌的红色旅游文化展现得更加真实、深入,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问题三:翻译方式单一南昌红色旅游的英语翻译方式往往只是单一的口语翻译,没有结合其他媒介进行翻译,如图文结合、视频介绍等。
这使得游客的感官体验不够丰富和深入。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多种翻译方式,如让专业翻译人员与游客进行面对面的讲解,用文字配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翻译,可以让游客在感官上更加丰富和充实。
总结:南昌红色旅游的英语翻译存在不充分、不准确以及单一化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和更加开放的视角来解决。
在南昌红色旅游的英语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培训、合作、丰富多样的方式去展示南昌的红色遗产文化。
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广南昌的旅游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昌,爱上南昌。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以及对策公示语是指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文字或图片,是向公众提供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等信息的一种特殊文体。
公示语在人们生活中应用广泛,几乎随处可见,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的具体体现,是旅游业宣传的重要窗口。
因此,对公示语的任何不准确、不规范的翻译都可能会影响游客的兴致、感受、印象及旅游线路的选择,进而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国内许多景区公示语英译错误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不但有损景点的品牌建设和整体形象,而且给外国游客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探讨旅游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很有意义。
一、景区公示语英译常见错误分析1、译文不一致、不规范。
旅游景区公示语的作用主要是给游客指示道路、方向和处所,一个景区、景点或景区设施本应只有一个译名,但在旅游景区译文不一致、不规范的现象很常见。
同一个场所在不同地方出现不同的英译名,这样容易引起误解,给游客带来困扰。
比如:景区常常会见到各种不同的“须知”,如:游览须知、乘船须知、参观须知等,这些“须知”主要是向游客传递指示、提示、限制、强制等信息,希望游客能自觉遵守。
然而,译员对“须知”的翻译是五花八门,极不规范,如:Attention, Notice to Tourists, Notice of Purchasing the ticket, Guest Information ,等等。
2、混淆了“功能对等”和“忠实”原则。
一些人认为同一块标牌上公示语的汉语和英语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否则就是不忠实于原文,因此旅游景区出现了很多机械的字对字的死译,让外国游客感到费解。
比如:“小心地滑”被翻译成Slip carefully,这条公示语本来是想提醒游客小心地面湿滑,注意脚下,结果意思却变成“小心地滑倒”,可以改为Caution:slippery road/ wet road。
再如:“请勿往山下扔垃圾”,其实把它翻译成No Littering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