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47.19 KB
- 文档页数:14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典例1 学校小百灵合唱团共有72名成员,其中男合唱队员比女合唱队员少6名,合唱团中男、女队员各有多少名?假设甲队员增加6名,合唱团共有:男队员:女队员:女队员有:男队员有:试一试:红花和黄花一共有80朵,红花比黄花多16朵,红花和黄花各有几朵?例2:⑴甲乙两加工小组4天共加工服装264件,已知甲组每天比乙组多加工6件。
甲乙两组每天各加工多少件服装?思路:甲乙两组每天共加工:乙组每天加工:甲组每天加工:试一试:(1)小明和小红5天一共做了150朵花,小红比小明每天多做6朵,小明和小红每天各做几朵花?例3:⑵小明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7分,语文比数学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两科的总成绩:数学的分数:语文的分数:试一试,小明考试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5分,英语比数学多10分,数学和英语各几分?例4 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两桶油的重量就相等。
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试一试:1. 姐弟两人共有铅笔8支,如果姐姐给弟弟1支铅笔,则两人的铅笔就一样多,姐姐和弟弟原来各有几支铅笔?2. 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乙桶还比甲桶多2千克油。
求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例5 有99块糖,分给甲乙丙三位小朋友,甲比乙多分了2块,乙比丙多分了5块,三位小朋友各分得多少块糖?甲:乙:丙:试一试:⑴ 一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⑵ 把120米长的一卷电线分成三段,使后一段比前一段多10米。
求这三段电线各是多少米?2块99块 5块。
和差问题经典范例1两筐苹果共重16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20千克,两筐苹果各重多少千克?能力冲浪11. 兄妹二人共有图画书67本,哥哥比妹妹多13本,哥哥有图画书多少本?妹妹有图画书多少本?2. 两个连续单数的和是60,这两个单数各是多少?3. 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经典范例2甲、乙两人同时跳绳,3分钟共跳了300下,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跳4下。
问甲、乙每分钟各跳几下?能力冲浪21. 甲、乙两个修路队4天共修路240米,又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6米。
甲、乙两个修路队每天各修多少米?2. 明明在期中测试中,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6分,已知语文成绩比数学少6分。
笑笑的语文成绩是多少分?3. 姐姐和妹妹的平均体重是50千克,妹妹的体重比姐姐轻6千克。
求姐姐和妹妹的体重各多少千克?经典范例3两个教室共有80人,如果从第一个教室走出2人到第二个教室,两个教室的学生数就相等。
原来两个教室各有多少人?能力冲浪31. 一个两层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拿4本书给下层,则两层放的书一样多。
问上、下层各放书多少本?2. 书架上有两层图书,上层有300本,下层有140本,李老师在整理图书时,每次从上层拿出4本放到下层,拿几次后,两层的图书本书相等?3. 两笼兔子共有16只,若甲笼再放入4只,乙笼取出2只,这时两笼兔子的只数同样多,求甲、乙两笼原来各有兔子多少只?经典范例4甲、乙两校共有学生1300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60名学生到乙校,这样甲校学生比乙校还多100人。
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能力冲浪41. 一个书架共放书72本,若从上层中拿出9本给下层,则上层比下层还多4本,上层放书多少本?下层放书多少本?2. 小丽和小兰一共有320本课外书,小丽送给小兰6本后,小丽还比小兰多20本。
小丽和小兰原来各有多少本书?3. 一个两层书架共放书46本,若从上层拿8本书给下层,则下层比上层就多6本。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学习目标会判断什么样的应用题属于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1.两个数的差,要分别求这两个数就属和差问题,并掌握和差问题的特性,为以后继续学习和倍、差倍问题做准备.总结归纳出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专题简析: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方式“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
用数量关系表示方法如下:小数大数和-=大数差方法一: (和+)÷2= =大数小数和小数÷差和方法二: (-)2=-千克,两筐水果各10例题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多少千克?棵.桃树20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果园共练习1和梨树各有多少棵?2、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例题2、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几个字?练习1.丁丁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两科平均分是91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那么丁丁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2、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只,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例题3、文具王国的尺子点点和跳跳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会儿高兴地把自己绑在一起,一会儿又闹起小别扭,竖起小脑袋比比谁长的高,每天他们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算出点点和跳跳各有多长吗?练习1:有一根钢管长12米,要锯成两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每段各长多少米?2、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6,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例题5、某机床厂第一、二两个车间共有车床96部,如果第一车间拨给第二车间8部,那么两个车间车床数相等。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典例1 学校小百灵合唱团共有72名成员,其中男合唱队员比女合唱队员少6名,合唱团中男、女队员各有多少名?假设男队员增加6名,合唱团共有:男队员:女队员: 女队员有:男队员有:举一反三⑴ 甲乙两加工小组4天共加工服装264件,已知甲组每天比乙组多加工6件。
甲乙两组每天各加工多少件服装?甲乙两组每天共加工:假设甲组每天少加工6件,两组每天共加工:乙组每天加工: 甲组每天加工:⑵小明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7分,语文比数学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两科的总成绩:数学的分数:语文的分数:典例2 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两桶油的重量就相等。
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72 6举一反三⑴ 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乙桶还比甲桶多2千克油。
求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⑵ 姐弟两人共有铅笔8支,如果姐姐给弟弟1支铅笔,则两人的铅笔就一样多,姐姐和弟弟原来各有几支铅笔?典例3 有99块糖,分给甲乙丙三位小朋友,甲比乙多分了2块,乙比丙多分了5块,三位小朋友各分得多少块糖?甲:乙:丙:举一反三⑴ 一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⑵ 把120米长的一卷电线分成三段,使后一段比前一段多10米。
求这三段电线各是多少米?2块99块 5块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2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3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4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5在每两个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加或减符号使算式成立。
练习题:和差问题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2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3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4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5在每两个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加或减符号使算式成立。
1 2 3 4 5 6 7 8 9=5和倍问题: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例2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例3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例4 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552棵.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求桃树、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例5549是甲、乙、丙、丁4个数的和.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少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以后,则4个数相等.求4个数各是多少?差倍问题:“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例1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例2 菜站运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的重量相等,菜站运来的白菜和萝卜各是多少千克?例3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这时第二根长度是第一根长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例4三(1)班与三(2)班原有图书数一样多.后来,三(1)班又买来新书74本,三(2)班从本班原书中拿出96本送给一年级小同学,这时,三(1)班图书是三(2)班的3倍,求两班原有图书各多少本?例5两块同样长的花布,第一块卖出31米,第二块卖出19米后,第二块是第一块的4倍,求每块花布原有多少米?。
和差问题参考答案一.学会补不足、减多余。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64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2人。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给女生补上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
把男生减去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
男生:(64+22)÷2=43(人) 女生:(64-22)÷2=21(人)女生:64-43=21(人) 或43-22=21(人) 男生:64-21=43(人) 或21+22=43(人)例2.两个数的和为36,差为22,则较大的数为多少?较小的数为多少?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给较小数补上22,则两个数相等。
把较大数减去22,则两个数相等。
较大数:(36+22)÷2=29 较小数:(36-22)÷2=7较小数:36-29=7 或29-22=7 较大数:36-7=29 或7+22=29练习题:1.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120人。
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解法1:减多余。
甲:(120-30)÷2=45(人)乙:120-45=75(人) 或 45+30=75(人)解法2:补不足。
乙:(120+30)÷2=75(人)甲:120-75=45(人) 或75-30=45(人)2.小燕今年8岁,小冬今年13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1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解法1:减多余。
年龄差:13-8=5(岁)小燕:(41-5)÷2=18(岁)小冬:41-18=23(岁) 或18+5=23(岁)解法2:补不足。
年龄差:13-8=5(岁)小冬:(41+5)÷2=23(岁)小燕:41-23=18(岁) 或23-5=18(岁)解法3:求经过的年数。
年数:(41-8-13)÷2=10(年)小燕:8+10=18(岁)小冬:13+10=23(岁)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9,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5。
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和差问题、定义新运算、数的整除1.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和差问题篇一1、张明在期末考试时,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得分是95分,数学比语文多得8分,张明这两门功课的成绩各是多少分?解:95乘以2,就是数学与语文两门得分之和,又知道数学与语文得分之差是8。
因此数学得分=(95×2+8)÷2=99。
语文得分=(95×2-8)÷2=91。
答:张明数学得99分,语文得91分。
2、甲、乙两人同时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
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解答:甲(240÷2+10)÷2=65(个)乙65-10=55(个)【小结】首先要理解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那么甲、乙两人一分钟就打了240÷2=120(个)。
这样就转换成典型和差问题了。
方法一:甲(240÷2+10)÷2=65(个)乙65-10=55(个)方法二:乙(240÷2-10)÷2=55(个)甲55+10=65(个)2.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和差问题篇二1、妈妈买了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一共花了500元。
已知衣服比鞋子贵100元,求衣服和鞋子的单价。
衣服:(500+100)÷2=300(元)鞋子:500-300=200(元)或300-100=200(元)2、甲、乙两个修路队4天修路240米。
已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6米,甲、乙两个修路队每天各修多少米?解:甲:(240÷4+6)÷2=33(米)乙:33-6=27(米)3、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这三个数的和是200,减数比差大20。
被减数、减数、差各是多少?解:被减数:200÷2=100(也就是减数与差的和)减数:(100+20)÷2=60差:60-20=25或100-60=403.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定义新运算篇三1.规定:a※b=(b+a)×b,那么:(2※3)※5得多少?2.规定:a⊙b=a/b-b/a,则:2⊙(5⊙3)得多少?3.规定:a※b=(a+2b)/3,若6※x=22/3,则x是多少?4.如果a△b表示(a-2)×b,例如3△4=(3-2)×4=4,当a△5=30时,那么a是多少?5.已知a,b是任意有理数,我们规定:a⊙b=a+b-1,a⊙b=ab-2,那么4⊙【(6⊙8)(3⊙5)】是多少?7.A、b均为自然数,且a⊙b=a+2a+3a+……+ab,若x⊙10=110,那么x 是多少?8.规定新运算※:a※b=3a-2b,若x※(4※1)=7,则x是多少?9.对余数a、b、c、d规定<a,b,c,d>=2ab-c+d,如果<1,3,5,x >7,那么x是多少?10.规定:6※2=6+66=72,2※3=2+22+222=246,1※4=1+11+111+111 1=1234,那么:7※5是多少?4.小学二年级奥数题数的整除篇四从左向右编号为1至1991号的1991名同学排成一行,从左向右1至11报数,报数为11的同学原地不动,其余同学出列;然后留下的同学再从左向右1至11报数,报数为11的留下,其余同学出列;留下的同学第三次从左向右1至11报数,报到11的同学留下,其余同学出列,那么最后留下的同学中,从左边数第一个人的最初编号是()号。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学习目标1.会判断什么样的应用题属于和差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两个数的差,要分别求这两个数就属和差问题,并掌握和差问题的特性,为以后继续学习和倍、差倍问题做准备.2.总结归纳出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专题简析: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通常用假设法,同时结合线段图进行分析,可以假设小数增加到与大数同样多,先求大数,再求小数;也可以假设大数减少到与小数同样多,先求小数,再求大数。
用数量关系表示方法如下:方法一: (和+差)÷2=大数和-大数=小数方法二: (和-差)÷2=小数和-小数=大数例题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练习1、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2、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例题2、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几个字?练习1.丁丁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两科平均分是91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那么丁丁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2、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只,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例题3、文具王国的尺子点点和跳跳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会儿高兴地把自己绑在一起,一会儿又闹起小别扭,竖起小脑袋比比谁长的高,每天他们总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算出点点和跳跳各有多长吗?练习1:有一根钢管长12米,要锯成两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每段各长多少米?2、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6,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例题5、某机床厂第一、二两个车间共有车床96部,如果第一车间拨给第二车间8部,那么两个车间车床数相等。
和差问题参考答案一.学会补不足、减多余。
例1.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共有64人,其中男生比女生多22人。
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给女生补上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
把男生减去22人,则男女生一样多。
男生:(64+22)÷2=43(人) 女生:(64-22)÷2=21(人)女生:64-43=21(人) 或43-22=21(人) 男生:64-21=43(人) 或21+22=43(人)例2.两个数的和为36,差为22,则较大的数为多少?较小的数为多少?方法一:(补不足):方法二(减多余):给较小数补上22,则两个数相等。
把较大数减去22,则两个数相等。
较大数:(36+22)÷2=29 较小数:(36-22)÷2=7较小数:36-29=7 或29-22=7 较大数:36-7=29 或7+22=29练习题:1.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120人。
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解法1:减多余。
甲:(120-30)÷2=45(人)乙:120-45=75(人) 或45+30=75(人)解法2:补不足。
乙:(120+30)÷2=75(人)甲:120-75=45(人) 或75-30=45(人)2.小燕今年8岁,小冬今年13岁。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41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解法1:减多余。
年龄差:13-8=5(岁)小燕:(41-5)÷2=18(岁)小冬:41-18=23(岁) 或18+5=23(岁)解法2:补不足。
年龄差:13-8=5(岁)小冬:(41+5)÷2=23(岁)小燕:41-23=18(岁) 或23-5=18(岁)解法3:求经过的年数。
年数:(41-8-13)÷2=10(年)小燕:8+10=18(岁)小冬:13+10=23(岁)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是9,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5。
小学二年级奥数_和差问题和参考题答案奥数,即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项旨在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活动。
在小学二年级的奥数中,和差问题是一个常见的题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学二年级奥数中的和差问题,并附上参考题目和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和差问题概述和差问题是指在给定条件下,通过计算求出一组数的和或差的过程。
在小学二年级的奥数中,和差问题通常涉及到整数的加减运算,旨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参考题目与答案1. 题目:有3只小鸟站在一排树枝上,第一只小鸟站在第3根树枝上,第二只小鸟站在第5根树枝上,第三只小鸟站在第7根树枝上。
这3只小鸟所站的树枝上共有多少根?答案:将三只小鸟所站的树枝数相加,即3+5+7=15。
2. 题目:小明有8块糖果,他吃掉了3块,小红给了他2块,小明还剩下几块糖果?答案:将小明剩下的糖果数减去小明吃掉的糖果数再加上小红给的糖果数,即8-3+2=7。
3. 题目:小王身上有10元钱,他花了2元买了一本书,又花了3元买了一只铅笔盒,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将小王剩下的钱数减去他买书的钱数再减去他买铅笔盒的钱数,即10-2-3=5。
4. 题目:班级有25个小朋友,其中男生有15个,女生有几个?答案:将班级中总人数减去男生人数,即25-15=10,所以班级中女生有10个。
5. 题目:小明和小明的妹妹一共有35个玩具,小明有17个玩具,两人共有几个玩具?答案:将小明的玩具数加上小明妹妹的玩具数,即17+(35-17)= 35,所以两人共有35个玩具。
三、总结通过以上参考题目和答案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小学二年级奥数中的和差问题是通过加减运算求得一组数的和或差的过程。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并能够理解题目的要求,进行逻辑思考,给出正确的答案。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做类似的题目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和差问题的变形题目来拓展思维,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知识点总结一、和差问题特点1.已知“和”与“差”2.求两个数(可类推至三个或三个以上)二、方法(找和找差)1.公式(和-差)÷2=小数(和+差)÷2=大数2.线段图①左侧对齐②表明和差三、分类1.明和明差2.明和暗差3.暗和明差4.还原法知识点精讲一、明和明差【例一】二年级一班和二班一共有85人,一班比二班多3人,问一班、二班各有多少人?【解析】已知和为85人,差为3人,很清楚的明和明差类型,画线段图找一样长线段即可.二(1)班人数:二(2)班人数:方法一:二二班:(85-3)÷2=41(人)二一班:41+3=44(人)方法一:二一班:(85+3)÷2=44(人)二二班:44-3=41(人)答:二一班有44人,二二班有41人.二、 暗和明差【例二】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二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解析】问题问的是每分钟打字数量,题目中给的和是两分钟的,差给的是一分钟的,也就需要计算每分钟的和才能解决问题.是暗和明差类型.甲每分钟:乙每分钟:和:240÷2=120(个)差:10个乙:(120-10)÷2=55(个)甲:55+10=65(个)答:甲每分钟65个字,乙每分钟55个字.多10个字三、 明和暗差【例三】有大小两桶油,一共装了24千克,每个油桶都倒出一样多的油之后分别还剩9千克和5千克,问原来大、小两桶各装油多少千克.【解析】倒出相同的油之后.两个桶的油的重量差不会发生变化,为明和暗差类型. 大油桶:小油桶:和:24千克差:9-5=4千克小油桶:(24-4)÷2=10(千克)大油桶:10+4=14(千克)答:大油桶有14千克,小油桶有10千克.四、还原法【例四】兔妈妈拔了29个萝卜分给了小白兔和小黑兔,因为分到的萝卜不一样多,兔妈妈让小白兔给了小黑兔五个,这是小黑兔比小白兔多一个萝卜.你知道小白兔和小黑兔原来各分到了几个萝卜么?【解析】本题出现了萝卜之间的相互转移,导致了小白兔和小黑兔之间萝卜的差发生变化.题目问题出现了一个词---“原来”,仔细读题可以发现,题目中萝卜的和没有变化,给出的差是“现在”两字兔子差1个.也就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出发,找到原来,即为还原法.小黑兔:小白兔:现在的情况:和:29个 多4千克多1个差:1个小白兔:(29-1)÷2=14(个)小黑兔:14+1=15(个)原来:小白兔14+5=19(个)小黑兔15-5=10(个)答:原来小白兔有19个,小黑兔有10个.。
1
三年级奥数和差问题视频配套练习
和差问题
例3:哥哥和弟弟共有70张积分卡。
如果哥哥给弟弟4张积分卡,则兄弟俩的积分卡数量就同样多。
哥哥和弟弟原来各有几张积分卡?
练习1: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共84人,如果从二班调入2人到一班,两班人数就同样多,两个班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练习2:甲乙两桶油共重120千克,从甲桶倒出6千克给乙桶后,甲、乙两桶油重量正好相等。
原来甲乙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
练习3:两筐苹果共有126个,如果从甲筐中拿出8个放到乙筐里,那么甲筐苹果还比乙筐苹果多2个。
问甲、乙两筐原来各有多少个苹果?。
二年级奥数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典例1 学校小百灵合唱团共有72名成员,其中男合唱队员比女合唱队员少6名,合唱团中男、女队员各有多少名?
假设男队员增加6名,合唱团共有:男队员:
女队员:女队员有:
男队员有:
举一反三
⑴甲乙两加工小组4天共加工服装264件,已知甲组每天比乙组多加工6件。
甲乙两组每天各加工多少件服装?
甲乙两组每天共加工:
假设甲组每天少加工6件,两组每天共加工:
72
6
乙组每天加工:甲组每天加工:
⑵小明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7分,语文比数学少6分,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多少分?
两科的总成绩:
数学的分数:
语文的分数:
典例2 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两桶油的重量就相等。
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举一反三
⑴甲乙两桶油共重82千克,如果从乙桶倒2千克油放入甲桶,则乙桶还比甲桶多2千克油。
求甲乙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⑵姐弟两人共有铅笔8支,如果姐姐给弟弟1支铅笔,则两人的铅笔就一样多,姐姐和弟弟原来各有几支铅笔?
典例3 有99块糖,分给甲乙丙三位小朋友,甲比乙多分了2块,乙比丙多分了5块,三位小朋友各分得多少块糖?
甲:2块
99块
乙:
5块
丙:
举一反三
⑴一部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1元,中册比下册贵2元,这部书售价32元,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
⑵把120米长的一卷电线分成三段,使后一段比前一段多10米。
求这三段电线各是多少米?
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2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3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4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5在每两个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加或减符号使算式成立。
1 2 3 4 5 6 7 8 9=5
和倍问题: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
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例2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例3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例4 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552棵.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
树比梨树少20棵,求桃树、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例5549是甲、乙、丙、丁4个数的和.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少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以后,则4个数相等.求4个数各是多少?
差倍问题:“差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例1甲班的图书本数比乙班多8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例2 菜站运来的白菜是萝卜的3倍,卖出白菜1800千克,萝卜300千克,剩下的两种蔬菜的重量相等,菜站运来的白菜和萝卜各是多少千克?
例3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12米,第二根接上14米,这时第二根长度是第一根长的3倍,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例4三(1)班与三(2)班原有图书数一样多.后来,三(1)班又买来新书74本,三(2)班从本班原书中拿出96本送给一年级小同学,这时,三(1)班图书是三(2)班的3倍,求两班原有图书各多少本?
例5两块同样长的花布,第一块卖出31米,第二块卖出19米后,第二块是第一块的4倍,求每块花布原有多少米?
1、把一根28长的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比第二段长4米,求两断绳子各有多长?
2、哥哥与弟弟平均身高124厘米,哥哥比弟弟高6厘米,则两人身高各为多少?
3、甲乙共有30条鱼,甲送给乙3条后,两人一样多,求甲乙原来各有几条鱼?
4、大米和面粉共150斤,其米是面粉的四倍,求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斤?
5、甲乙四天共修路800米,已知甲每天比乙多修40米,求甲乙每天各修多少米?
6、梨是苹果的四倍,已知苹果比梨少150千克,求梨和苹果各多少千克?
7、兄弟共有200元钱,当哥哥花掉20元、弟弟又存进40元时,两人钱数相等,则原来两人各有多少钱?
8、甲乙两桶油共100斤,从甲桶倒入乙桶20斤后,甲桶还比乙桶
重10千克,求甲乙原来各有多少油?
9、一二三班共有153人,一班比二班多2人,三班比二班多1,求每班各有几人?
二年级数学思维复习题
第一项植树问题
1、在4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则共栽几棵树?
2、路旁有一行树,每两棵相隔3米,求从第1棵树到第10棵树共有多少米?
3、一座桥长80米,在桥两侧每隔2米摆一盆花,共需多少花?
4、在两栋相距80米的大楼间中6行松树,每行中的间隔都是4米,共种几棵?
5、一个周长2100米的池塘,在它周围每隔10米种一棵树,共种几棵书?
6、一根15米的钢管锯成5米一段,每锯断一次要4分钟,共要几分钟?
7、50辆同样的车排成一队,每车长4米,两车间隔10米,则车队共长几米?
8、弟上楼的速度是哥2倍,两人同时从一楼出发,弟上到7楼时,
哥上到几楼?
9、教学楼到校门口有一条路长600米,每隔4米种1棵树,共种几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