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品通用名称与商标的冲突
- 格式:pdf
- 大小:408.63 KB
- 文档页数:1
14个案例看商标'通用名称'的不同认定编者按:作者精心梳理了2000年以来认定为通用名称的6件案例和不认定为通用名称的8件案例,以期在涉及商标通用名称认定的民事侵权、行政确权案件中,为知识产权从业者提供参考~一、认定为通用名称的六个案例1“84”消毒液案案号:(2002)民三终字第1号裁判观点:特有名称又相对于商品的通名称,商品的通用名称不能获得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独占使用权。
判断通用名称时,不仅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以及专业工具书、辞典中已经列入的商品名称,应当认定为通用名称,而且对于已为同行业经营者约定俗成、普遍使用的表示某类商品的名词,也应认定为该商品的通用名称。
特别应提到,地坛医院曾以“84”为消毒液类商品的通用名称为由,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撤销他人在第5类(消毒剂类)商品上注册“84”商标。
地坛医院在商标注册争议过程中所认可的“84”为该类商品的通用名称的内容,如实地反映了“84”名称使用的真实情况,又对其反悔这种陈述并以知名商品特有名称起诉他人侵犯其民事权益的请求,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鲁锦案案号:(2009)鲁民三终字第34号裁判观点:通过已查明的事实可以认定鲁西南民间织锦是山东民间纯棉手工纺织品纹彩绚丽灿烂似锦在鲁西南地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经过媒体的大量宣传“鲁锦”词进入公众视野,已成为以棉花为主要原料手工织线手工染色手工织造的山东地区独有的民间手工纺织品的通称且已被山东地区纺织行业领域内通用并被相关社会公众约定成俗的名称。
综上可以认定“鲁锦”是山东传统民间手工纺织品的通用名称。
这种名称是一种无形的公其资产应为该地区生产、经营者共同享有。
山东鲁锦公司认为“鲁锦”这一名称不具有广泛性。
主张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出产老粗布但不叫“鲁锦”。
本院认为对于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商品其广泛性的判断应以其特定产区及相关公众为标准而不应以全国为标准。
虽然在我国其他省份的手工棉纺织品不叫“鲁锦”但不影响“鲁锦”指代山东地区独有的民间手工棉纺织品这一事实其指代是具体的、明确的。
现阶段药品名称的种类主要有3种,即通用名称、化学名称、商品名称。
通用名称(按成分,全球统一)即中国药典委员会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与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 A D N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药品标准采用的通用名称为药品的法定名称,也是药品的正式名称。
如果某药已在世界范围内使用,那么,将中国药典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转换为英文名称,即为国际非专利名(I N N ),此为世界通用名称。
化学名称是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或予以命名,它有一母体基本结构,然后冠以取代基。
药物的化学名称可参与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I U PA C )公布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及中国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化学化工词典)。
商品名又称商标名,由于药品的正式名称不能得到专利及商品的注册保护,制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开发产品的生产权或市场占领权,往往对其药品起不同的商品名,故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同一药物制剂,可以起不同的名称,具有专利性质,不得仿用。
商品名通过注册即为注册药品,常用R 表示,未注册的用TM 表示[1]。
在专利期内,药品只能由原研发厂家生产,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商品名。
但专利期过后,药品仿制不受限制,几十家甚至上百家药厂均可生产同一药品,并有各自的药品名,从而导致了临床上常用的1000多种药,有万余个商品名在使用,并还在继续膨胀之中。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因吃错药而住院的患者达250多万,至少有20万人因用药不当导致死亡[2]。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当代药品商品名与别名词典》收录的6257个药品除2017个不太常用的药品仅有通用名外,其余4240多种药品商品名、别名多达9962个,平均每个药品有2.35个,56个常用药品商品名,别名高达970个[3],药物商品名混乱是导致用药差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药品名称混乱已严重影响到患者安全、临床用药及医药信息的沟通,加强药品商品名称的使用和管理已迫在眉睫。
在药品商品名混乱使用的过程中,药品的曾用名使用更加重了这一混乱程度。
简述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及商标的区别和联系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和商标是药品命名和标识的不同方式,它们在保障药品安全和市场竞争中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药品的通用名是指一个药物在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普遍使用名称,它是根据药物的化学成分或作用机制来命名的。
通用名通常是国际通用的,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的药物,并给医生和患者提供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识别药物。
其次,药品的商品名是指由药品生产企业注册和使用的商业名称。
商品名通常是独特的,有时也被称为品牌名或专利名。
药企会根据市场营销策略、产品特性和目标受众等因素来命名商品名,以便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和销售。
最后,药品的商标是指由药品生产企业注册并独占使用的标识符号。
商标可以是文字、图案、标志或组合,用于区别不同企业的药品并保护企业的独立性。
商标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资产,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用名、商品名和商标之间有联系和区别。
通用名是一个药物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名称,不属于任何企业所有。
商品名是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市场推广和销售而注册和使用的名称。
商标是企业为了保护自身利
益和建立品牌形象而注册和使用的独占标识符号。
药品的通用名通常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不同企业的生产而改变,而商品名和商标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变更或调整。
总的来说,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和商标在药品命名和标识中各有不同的作用,它们在消费者和医疗机构中起到识别和选择药品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市场竞争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精心整理我们常见的药品名称一般分为通用名和商品名,通用名是指药物的有效成分的名称,商品名是制药企业为其产品注册的商标名称。
药品的通用名是中国药典或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名称,是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因此,凡上市流通的药品必须标注其通用名称。
然而,同一种药品却可以有许多个不同的商品名,而且,不同商品名的药品售价也大不一样。
因而消费者有理由,也有必要弄清药品名称的异同,从而明明白白地消费。
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药品通用名称•「;• ”、-「:3—, 「-(ChinaApprovedDrugNames,简称:CADN )。
通用名称是药品的法定名称。
在我国,药品的通用名称,是根据国际通用药品名称、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命名的。
药品使用通用名称,即同一处方或同一品种的药品使用相同的名称,有利于国家对药品的-------------- T" Jf —: .- I | ------- ,L ..€7 c「I 厂监督管理,有利于医生选用药品,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有\\110/利于制药企业之间展开公平竞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八条规定,药品通用名称不得作为商标注册;根据《药品广告审查标准》第十二条规定,通用名称是药品广告中必须进行宣传的内容。
通用名称的特点是通用性。
不同品种的药品拥有不同的药品通用名称,而同一种品种的药品则只能使用同一个药品通用名称。
药品通用名称其实并不通俗,其命名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章可循的,是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关规定,即《药品通用名命名原则》精心整理确定的。
根据命名原则,药品通用名称用科学、明确、简短,使同类药品能体现系统性;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英文名应尽量采用实际卫生组织编订的国际非专利药品(INN);INN没有的, 可采用其他合适的英文名称。
商标与企业名称权冲突的案例评析三篇篇一:商标与企业名称权冲突之案例评析【正文】[案情简介]XX集团公司(简称XX集团公司)成立于1989年3月,是特大型国有独资电力集团公司。
1992年XX集团公司取得了“XX”和“XX”的商标专用权,核准使用的商品类别为第1—34类,截至1995年增至第42类,且均在续展期内进行了续展。
该公司的部分下属企业将“XX”或者“XX”字样用于户外广告牌匾。
《人民日报》、《中国电力报》、《经济日报》等媒体曾经广泛地对该公司进行宣传,其企业字号“XX”已为公众所熟知。
XX有限公司(简称XX公司)成立于1996年10月24日,经营:轻质建筑材料、轻钢龙骨、烤漆龙骨的制造;建筑保温、装饰材料的批发、零售。
该公司办公楼楼顶处标注有“XX橡塑”字样,其宣传企业及产品——建筑用耐火、保温材料的资料上使用了“XX”、“XX”等字样,该产品属商品国际分类中的第17类和第19类。
20XX年,XX集团公司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XX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停止使用“冠有”XX字样的企业名称、认定“XX”为驰名商标、赔偿XX集团公司的律师费损失。
[法院判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一、廊坊市XX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使用冠有“XX”字样的企业名称,并停止涉案的侵权行为;二、廊坊市XX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XX集团公司律师费两万元;三、驳回XX集团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此案经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除将上述民事判决第一项变更为“廊坊市XX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涉案侵犯XX集团公司注册商标权的行为,并在从事与“XX”和“XX”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或服务项目相同或类似的经营活动中立即停止使用含有“XX”字样的企业名称”,其余均维持原判。
[评析]一、关于解决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冲突的问题近年来,商标与企业名称权发生冲突的事例层出不穷,比较有名的有XX股份有限公司诉XX有限公司名称权纠纷一案、XX厂与XX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XX 集团公司与XX有限公司以及最近媒体非常关注的XX有限公司与XX有限公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以及“XX酒业”与“XX乳业”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我们常见的药品名称一般分为通用名和商品名,通用名是指药物的有效成分的名称,商品名是制药企业为其产品注册的商标名称。
药品的通用名是中国药典或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名称,是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因此,凡上市流通的药品必须标注其通用名称。
然而,同一种药品却可准》第十二条规定,通用名称是药品广告中必须进行宣传的内容。
通用名称的特点是通用性。
不同品种的药品拥有不同的药品通用名称,而同一种品种的药品则只能使用同一个药品通用名称。
药品通用名称其实并不通俗,其命名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章可循的,是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关规定,即《药品通用名命名原则》确定的。
根据命名原则,药品通用名称用科学、明确、简短,使同类药品能体现系统性;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英文名应尽量采用实际卫生组织编订的国际非专利药品(INN);INN没有的,可采用其他合适的英文名称。
称音似或者形似的;引用药品习用名称或者曾用名称的;与他人使用的商品名称相同或者相似的;人名、地名、药品生产企业名称或者其他有特定含义的词汇,这些文字也都不得在商品名称中使用。
并不是所有的药品都可以使用商品名称。
药品商品名称的使用范围应严格按照国家食品监管局发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即除了新化学结构、新活性成分的药物,以及持有化合物专利的药品外,其他品种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
同一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成分相同但剂型或规格不同的,应当使用同一商品名称。
在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以及监督检验过程中,国家推行和倡导药品通用名称的使用。
关于药品商品名和药品商标“两名合一”的思考关于药品商品名和药品商标“两名合一”的思考药品质量关系到国民的生活品质和生命健康。
要保证药品的质量,必须实行药品标准化,而药品标准化的首要内容是药品名称的标准化。
目前,药品名称分为三种:药品通用名称、药品化学名称和药品商品名称。
药品通用名称是药品的法定名称。
是药品国际非专利名称(1NN)的简称。
药品化学名称是药品的学术名称。
表达药物的确切化学结构。
药品通用名称和化学名称由于具有法定性和国际通用性,由此引发的法律问题较少。
药品商品名称是药品生产企业在申请注册药品时,根据自身需要而拟定的药品名称。
药品商品名称体现药品的一般特征,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引发了相关权利冲突。
比较典型的是一药多名和异药同名,即不同企业生产同一种药品有不同的商品名,或不同药品却有相同的商品名,这不仅给临床用药和百姓用药带来安全隐患,造成药源性疾病增加,而且药品商品名和药品商标的权利冲突也非常突出。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实行药品商品名和药品商标“两名合一”,即取消药品商品名,使用文字或包含文字的药品商标代替其功能,这是实现药品标准化和加强药品市场监管的客观要求。
一、从立法过程看药品商品名和药品商标“两名合一”的必要性我国在社会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型过程中,为更好地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先后颁布了《商标法》、《药品管理法》,都是在这一时期颁布实施的。
从那时起,药品商品名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药品商品名的萌芽该阶段大致时间从1984年到1990年。
1984年颁布的《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必须使用注册商标;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
这一规定凸显了商标在药品上区分来源、保证质量的作用。
但没有提出药品商品名的概念,甚至没有提出药品通用名称的概念,只以“品名”来指代药品。
当时,新药生产审批权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仿制药生产的审批权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行政部门。
正确认识药品通用名和商品名作者:刘昌松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8期摘要:药品会有一个通用名一个或多个商品名,即一药多名,这种现象给医生、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也促进了药品的低水平重复,换个商品名价格也随之改变。
正确认识通用名和商品名,扭转一药多名的混乱局面。
关键词:商品名通用名一药多名正确认识1.通用名和商品名的区别药品标准中收载的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是药品的法定名称。
在我国,药品的通用名称,是根据国际通用药品名称、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命名的。
药品使用通用名称,即同一处方或同一品种的药品使用相同的名称,有利于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医生选用药品,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制药企业之间展开公平竞争。
通用名称是药品广告中必须进行宣传的内容。
但实际生活中老百姓熟悉的,常常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注册的商品名(品牌名)。
药品商品名:又称为商标名,许多生产厂家或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往往给自己的产品注册商品名,以示区别。
是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特定企业使用的该药品专用的商品名称。
2.混乱状态不同厂家可能生产同一种药品,甚至同一厂家可能生产出同一种药品的不同包装,不同规格类型,大多数企业都会给每一种类型药品注册一个商品名。
有时一个药物成分完全相同、通用名称也一样的药品却同时拥有多个商品名。
如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商品名就有格华止,美迪康,迪化糖锭、降糖片等。
治疗胃病的药品奥美拉唑的商品名称有洛赛克、渥米哌唑、奥克、彼司克、亚砜咪唑、艾斯特、安胃哌唑、福尔丁。
防治心绞痛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有二十个药名“伊贝特、德明、艾司莫、异乐定、艾狄莫尼、依母多、欣康、晋新泰、莫诺美地、臣功再佳、力唯、山苏、舒必莱特、丹佐、依索曼、丽珠欣乐、千新、诺可达、格芬达、鲁南欣康”。
再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感冒药泰诺、白加黑、百服宁、必理通等,其实它们都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复方制剂。
3.一药多名的负面影响:3.1价格:同样一个药品经批准同意生产的厂家越多,它的商品名也越多。
2024年浅析药品名称和商标权的冲突及保护药品名称是指用于标识药品通用名称或商品名称的词汇或词组。
药品名称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消费者识别药品,了解其成分、功效和使用方法。
商标权则是指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使用权、许可权、转让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
在药品市场中,药品名称和商标权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对于药品品牌的建立、市场推广和消费者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药品名称和商标权之间往往存在潜在的冲突。
这种冲突主要源于药品名称的通用性和商标权的专有性之间的矛盾。
药品名称通常要求简洁、易懂,以方便消费者识别和记忆。
而商标权则要求具有独特性和显著性,以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
因此,当药品名称与商标权在表达方式或内涵上发生冲突时,就可能出现纠纷。
冲突的产生原因药品名称与商标权冲突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命名规范不统一。
目前,各国对于药品名称和商标命名的规定和标准尚未完全一致,导致在实践中容易产生混淆和冲突。
利益驱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药品生产企业和商家往往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通过不当手段侵占他人商标权,或将药品名称与已有商标混淆,导致冲突产生。
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对药品信息和市场动态的掌握有限,难以有效识别药品名称和商标权的差异,从而增加了冲突的可能性。
冲突的影响分析药品名称与商标权冲突对各方利益和市场秩序产生了不良影响。
首先,冲突导致药品品牌形象受损,降低了消费者对药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
其次,冲突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增加企业和个人的诉讼成本和法律风险。
最后,冲突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利于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冲突解决方法针对药品名称与商标权冲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解决方法:完善法律法规。
制定统一的药品名称和商标命名规范,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为解决冲突提供法律依据。
加强监管力度。
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药品名称和商标使用情况的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我们常见的药品名称一般分为通用名和商品名,通用名是指药物的有效成分的名称,商品名是制药企业为其产品注册的商标名称。
药品的通用名是中国药典或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名称,是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在中国境内的通用名称,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因此,凡上市流通的药品必须标注其通用名称。
然而,同一种药品却可以有许多个不同的商品名,而且,不同商品名的药品售价也大不一样。
因而消费者有理由,也有必要弄清药品名称的异同,从而明明白白地消费。
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药品通用名称(China Approved Drug Names,简称:CADN)。
通用名称是药品的法定名称。
在我国,药品的通用名称,是根据国际通用药品名称、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新药审批办法》的规定命名的.药品使用通用名称,即同一处方或同一品种的药品使用相同的名称,有利于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医生选用药品,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有利于制药企业之间展开公平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八条规定,药品通用名称不得作为商标注册;根据《药品广告审查标准》第十二条规定,通用名称是药品广告中必须进行宣传的内容。
通用名称的特点是通用性。
不同品种的药品拥有不同的药品通用名称,而同一种品种的药品则只能使用同一个药品通用名称.药品通用名称其实并不通俗,其命名也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章可循的,是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关规定,即《药品通用名命名原则》确定的。
根据命名原则,药品通用名称用科学、明确、简短,使同类药品能体现系统性;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并不得用代号命名;英文名应尽量采用实际卫生组织编订的国际非专利药品(INN);INN没有的,可采用其他合适的英文名称。
药品商品名称是指一家企业生产的区别于其他企业同一产品、经过注册的法定标志名称,其特点是专有性。
商品名称体现了药品生产企业的形象及其对商品名称的专属权.商品名是药品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名称,具有专有性质,不得仿用。
商标保护:药品通用名与商品名的门道随着国家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调整,以及《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发布,更多居家治疗常用药品进入了人们的选择范围。
药品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
当出现“一药多名”现象时,难免会造成人们的选择困难。
本文从药品包装上各类名称的含义出发,就与药品名称相关的商标问题进行分析。
如何看懂药品包装上的名称?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药品,看懂药品包装上的不同名称是保证自己用药安全的前提。
以布洛芬为例:药品包装上最醒目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为药品通用名称;“芬必得”为药品的商品名称;“中美史克”“仁和”则为不同医药企业的药品商标。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布洛芬缓释胶囊”作为药品通用名称不得作为商标注册使用,“芬必得”作为药品商品名称,只能使用在经过药品管理部门审批的特定药品上,而“中美史克”作为药品商标可以用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康泰克、百多邦等其他系列的药品上。
药品通用名称是指药品的种类,是国家药典委员会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的药品名称,为同类药品所共用,一般由药物的成分、功能及剂型构成。
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药品必须使用通用名称,其命名应当符合《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的规定。
药品商品名称是指药品生产企业为新生产的药品所起的名称,其与药品通用名称及其构成元素不同。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药品商品名称应当符合《药品商品名称命名原则》的规定,并得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使用。
药品商品名称由汉字组成,不得使用图形、字母、数字、符号等标志,不得有夸大宣传、暗示疗效作用。
药品商品名称的使用范围应严格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除新的化学结构、新的活性成分的药物,以及持有化合物专利的药品外,其他品种一律不得使用商品名称。
同一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成分相同但剂型或规格不同的,应当使用同一商品名称。
药品商标是区别商品来源的标志。
《商标法》第8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药品通用名称的定义
药品通用名称是指药物的普遍、非专利的名称,通常由药物的化学结构、功效、作用机制、治疗领域等因素决定。
与之相对的是商品名称,它是药品在市场上注册和销售时使用的特定品牌名称。
药品通用名称的作用是为了确保医药行业的标准化和通用化,以便医护人员、
患者和消费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辨认药品。
通用名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势:
1. 简明易懂:药品通用名称采用常见的语言词汇,使其易于理解和记忆,避免
了专有术语和复杂的命名规则。
2. 国际统一:药物通用名称是在全球范围内统一的,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间的
药物交流和合作,提高跨国药品的治疗质量和安全性。
3. 避免混淆:药品通用名称可以避免由于商标或品牌名称的相似性而导致的药
物混淆,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的错误。
4. 促进竞争:药品通用名称有助于促进药品市场的竞争,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权,降低药品价格,促进药物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需要注意的是,药品通用名称并不等同于药品的化学名称或化学结构式,化学
名称更侧重于描述药物的组成和化学特性,而不太适合作为一种普遍理解和应用的药品命名方式。
总之,药品通用名称是一种标准化的命名方式,它具有简明易懂、国际统一、
避免混淆和促进竞争等优势。
了解药品通用名称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商标变成商品通用名称的事例商标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产之一,它不仅能够辨识和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还可以建立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商标会因为其广泛使用变成了商品的通用名称,失去了其独特性和特定来源的指示作用。
下面将以一些事例来详细阐述商标变成商品通用名称的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些历史上的事例。
比如,尼龙(Nylon)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最早由杜邦公司于1935年推出。
当时,尼龙是杜邦公司的商标,用于指代其生产的一种新型纤维材料。
然而,随着尼龙在市场上的大规模应用,人们开始将所有合成纤维统称为尼龙,不再将其视为杜邦公司的专利产品。
因此,尼龙逐渐变成了合成纤维的通用名称,失去了其作为商标的独特性。
类似的例子还有阿司匹林(Aspirin),它最早是拜耳集团制药公司的商标,用于指代一种非处方药物,即乙酰水杨酸。
然而,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使用,人们开始将其他公司生产的乙酰水杨酸制剂也称为阿司匹林,这使得阿司匹林逐渐变成了乙酰水杨酸的通用名称。
除了历史上的事例,现代社会也存在商标变成商品通用名称的现象。
例如,微波炉(Microwave)是一种家用电器,最早由雷射公司于1947年推出,并以雷射的商标来销售。
然而,随着微波炉在市场上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开始将所有品牌的微波炉产品都称为微波炉,不再将其视为特定品牌的产品。
这使得微波炉逐渐失去了其作为雷射公司商标的特定来源指示作用。
类似的例子还有雪碧(Sprite),它最早是可口可乐公司的商标,用于指代一种碳酸饮料。
然而,随着雪碧在市场上的广泛销售,人们开始将其他公司生产的类似碳酸饮料也称为雪碧,使得雪碧逐渐变成了碳酸饮料的通用名称。
商标变成商品通用名称的现象背后有多种原因。
首先,广告宣传可能导致商标被广泛使用和普及。
当一家公司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将其商标推向市场时,消费者可能会将该商标与特定产品或服务的来源相联系,从而将其作为该类商品的通用名称使用。
如何理解药品通⽤名称在现⾏药品管理制度下,药品标准是开放性的,任何具备药品⽣产资质的主体均可以申请使⽤已经颁布的药品标准仿制相同药品,且只能使⽤原药品标准中确定的药品通⽤名称。
那对于药品通⽤名称该如何理解?⼀、药品通⽤名称药品通⽤名称是⼀种药品区别于另⼀种药品的规范化称谓,具有强制性和约束⼒。
药品的标签、说明书、包装上必须使⽤药品通⽤名称。
由于某些化学药品的通⽤名⽐较长,⽽且⽂字晦涩难懂,消费者多以商品名来区分各类药品及药品的来源。
⽽药品⽣产企业为了宣传需要,故意弱化药品通⽤名称,强化药品商品名,因此,商品名实际上起着区分药品来源的作⽤,发挥着商标的功能,从⽽导致商品名商标化和商标药名化。
很多药品⽣产企业在申请商品名时,忽略了商标的保护,导致商品名被抢注为商标⽽引发各类纠纷。
2006年国家⾷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关于进⼀步规范药品名称管理的通知》规定,药品商品名称的使⽤范围应严格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除新的化学结构、新的活性成份的药物,以及持有化合物专利的药品外,其他品种⼀律不得使⽤商品名称,药品⼴告宣传中不得单独使⽤商品名称。
⼆、药品通⽤名称的认定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虽都提及商品通⽤名称,但均没有对什么是“商品通⽤名称”进⾏界定。
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国家标准、⾏业标准属于商品通⽤名称的,应当认定为通⽤名称。
相关公众普遍认为某⼀名称能够指代⼀类商品的,应当认定该名称为约定俗成的通⽤名称。
被专业⼯具书、辞典列为商品名称的,可以作为认定约定俗成的通⽤名称的参考。
药品通⽤名称的认定标准,主要来⾃于法律规定、国家标准和⾏业标准以及约定俗成3个⽅⾯。
根据《最⾼⼈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政案件若⼲问题的意见》的规定,⼈民法院审查判断诉争商标是否属于通⽤名称,⼀般以提出商标注册申请时的事实状态为准。
如果申请时不属于通⽤名称,但在核准注册时诉争商标已经成为通⽤名称的,仍应认定其属于该商品的通⽤名称;虽在申请时属于本商品的通⽤名称,但在核准注册时已经不是通⽤名称的,则不妨碍其取得注册。
药品名称是否属于商品通用名称的判定方法◇蔡涛【案情回放】原告A制药公司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舒泌痛胶囊”。
原告B公司系A公司的关联企业,2008年B 公司注册了“舒泌通”文字及图组合商标,随后许可A公司使用在“舒泌痛胶囊”药品上。
被告C公司也是制药企业,2009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舒泌痛片”,“舒泌痛片”与“舒泌痛胶囊”的剂型不同但处方及治疗病症相同,系同类药品。
两原告认为被告生产的药品名称“舒泌痛片”中使用了其注册商标的文字部分,构成对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同时,原告A公司认为其生产的“舒泌痛胶囊”是知名药品,“舒泌痛胶囊”属于知名商品特有名称,“舒泌通片”与该名称近似,被告使用此药品名称构成不正当竞争。
被告抗辩认为,国家药品管理部门颁布的药品标准中载明“舒泌痛胶囊”是药品通用名称,因此“舒泌痛”文字不能作为商标使用,也不满足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条件,被告将“舒泌痛片”作为药品名称使用不构成侵权。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定“舒泌痛”属于药品通用名称,原告注册商标中含有通用名称,无权阻止被告在同类药品上正常使用该通用名称;“舒泌痛胶囊”系通用名称与描述药品性状的标准词汇组合而成,不满足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法律条件。
据此,判决驳回了两原告的诉讼请求。
两原告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于2011年5月4日终审维持一审判决。
【各方观点】本案争议的焦点是:“舒泌通”三字是否属于药品通用名称。
如是,“舒泌通”属于公共资源,公众可以正当方式自由使用;如否,则“舒泌通”可由私人专用。
对此争议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原告:“舒泌通”三字并非直接描述药品性质、质量等信息的词汇,系商标注册人和药品最早申报人独创的词汇,本身具备显著性,满足商标注册的要求,并已经注册成功。
原告一直在积极使用该商标,其商标专用权理应获得充分保护。
药品管理部门在药品标准中将“舒泌通胶囊”记载为药品通用名称是单方面的表示,不能作为认定“舒泌通”属于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上商品通用名称的充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