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扩孔、锪孔与铰孔 (1)
- 格式:ppt
- 大小:760.00 KB
- 文档页数:36
《钳工》第六章-钻孔-锪孔-铰孔要点教学提纲《钳工》第六章-钻孔-锪孔-铰孔要点第六章钻孔、锪孔、铰孔第一节基本概念用钻头在材料上加工孔,这一操作叫做钻孔;用锪钻把已有的孔扩大和在孔的端面或边缘上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浅孔,叫做锪孔;为了提高孔的表面光洁度,用铰刀对孔进行精加工,叫做铰孔。
钻孔在机器制造业中是一项很普遍而又重要的操作。
在钻床上钻孔时,工件固定不动,为什么用钻头能从工件材料中钻出孔来呢?当我们在实践中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这是由于钻头在做两种运动所形成的(如图6—1)。
1.切削运动(主运动)——钻头围绕本身轴线作旋转运动,起切削作用。
2.进刀运动(辅助运动)——钻头对着工件作直线前进运动。
由于这两种运动是同时连续进行的,因而,钻头上每一点的工作轨迹呈螺旋线。
我们看到钻出的切屑成螺旋形的原因就在这里。
第二节钻头钻头由碳素工具钢或高速钢制成,并经淬火处理。
钻头的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扁钻和麻花钻。
扁钻(如图6—2)的切削部分呈三角形,形状比较简单,因而可用工具钢自行锻造。
但由于它的导向作用差,钻深孔时不能自动排屑,刃磨后直径改变,所以应用不多。
下面主要介绍应用较普遍的麻花钻。
1.麻花钻的构造:麻花钻(如图6—3)分为直柄与锥柄两种(直径小于12毫米的钻头,尾部是圆柱形;直径大于12毫米的钻头,尾部一般是圆锥形,用莫氏锥度),它由下面三部分组成:(1)尾部——起传递动力和夹持定心作用。
(2)颈部——它是制造钻头时磨削钻头外圆的退刀槽。
上面标注钻头的材料、规格和标号。
(3)工作部分——包括钻头的切削和导向两个部分切削部分包括横刃、两个主切削刃和两个后面,起主要切削作用;导向部分在钻孔时起着引导钻头垂直钻进和修光孔壁的作用。
导向部分由四个部分组成:1)螺旋槽。
它是正确形成切削刃和前角,并起着排屑和输送冷却液的作用。
2)刃带和齿背。
在钻头的外表面,沿螺旋槽高出约0.5~1毫米的窄带,叫做刃带,刃带上面起副切削作用的是副切削刃。
实训二十三钻孔、扩孔、锪孔和铰孔一、实训内容在板料上进行钻孔操作训练。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各种相关设备使用。
了解各种钻孔的特点。
了解各种钻孔加工工艺范围。
掌握钻头刃磨要领,保证刃磨姿势、站立动作、钻头几何形状及各种角度的正确性。
2.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各种钻孔的基本操作方法。
能达到图样技术要求。
三、钻孔实训操作1.一般工件的加工方法钻孔前应把孔中心的样冲眼用样冲再冲大一些,使钻头的横刃预先落人样冲眼的锥坑中,这样钻孔时钻头不易偏离孔的中心。
1)起钻钻孔时,应把钻头对准钻孔的中心,然后启动主轴,待转速正常后,手摇进给手柄,慢慢地起钻,钻出一个浅坑,这时观察钻孔位置是否正确,如钻出的锥坑与所划的钻孔圆周线不同心,应及时借正。
2)借正如钻出的锥坑与所划的钻孔圆周偏位较少,可移动工件(在起钻的同时用力将工件向偏位的反方向推移)或移动钻床主轴(摇臂钻床钻孔时)来借正;如偏位较多,可在借正方向打上几个样冲眼或用油槽錾錾出几条槽如图6-47所示,来减少此处的钻削阻力,达到借正的目的。
无论用哪种方法借正,都必须在锥坑外圆小于钻头直径之前完成,这是保证达到钻孔位置精度的重要一环。
如果起钻锥坑外圆已经达到钻孔孔径,而孔位仍然偏移,那么纠正就困难了,这时只有用镗孔刀具才能把孔的位置借正过来。
3)限位钻不通孔时,可按所需钻孔深度调整钻床挡块限位,当所需孔深度要求不高时,也可用表尺限位。
4)分两次钻削当钻削直径大于30mm的大孔时,由于机床、刀具的强度和刚度等因素,一般要分两次钻削:先用0.5~0.7倍孔径的钻头钻削;然后再用所需孔径的钻头扩孔,这样可以减小轴向力,保护机床,同时也可提高钻孔质量。
5) 排屑钻深孔时,钻头钻进深度达到直径的3倍时,钻头就要退出排屑一次,以后每钻进一定深度,钻头就要退出排屑一次。
要防止连续钻进使切屑堵塞在钻头的螺旋槽内而折断钻头。
图6-47 用錾槽来借正试钻偏位的孔6)手动进给通孔将要钻穿时,必须减小进给量,如果是采用自动进给的,应改为手动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