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表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1
有关土的经验参数一、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见表3-3-28。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17二、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注:①平均比重采取:砂——2.66;粘砂土——2.70;砂粘土——2.71;粘土——2.74;②粗砂和中砂的E 0值适用于不均匀系数C u = = 3者,当C u >5时应按表中所列值减少 。
C u为中间值时E 0 值按内插法确定;③对于地基稳定计算,采用人摩擦角φ的计算值低于标准值2°。
1060d d 32三、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见表3-3-3-。
注: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四、粘性土剪强度参考值粘性土抗剪强度参考值,见表3-3-31。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五、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注:粘土I p>17;粉质粘土10<I p≤17;I p≤10五、变形模量于压缩模量的关系变形模量E0是指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之比,其中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因此,变形模量较弹性模量E小,通常在土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中用变形模量E。
变形模量一般是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一些地方通过静力触探、标贯试验与变形模量建立了经验公式。
压缩模量Es是在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参数。
两者的关系:对于软土E0近似等于Es;较硬土层,E0=βEs,β=2~8,土愈坚硬,倍数愈大。
有关土的经验参数一、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见表3-3-28。
原状土物理性质指标变化范围表3-3-28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 7<I p≤17二、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3-3-29。
土的平均物理、力学指标表3-3-29注:①平均比重采取:砂——;粘砂土——;砂粘土——;粘土——;②粗砂和中砂的E 0值适用于不均匀系数C u = = 3者,当C u >5时应按表中所列值减少 。
C u为中间值时E 0 值按内插法确定;③对于地基稳定计算,采用人摩擦角φ的计算值低于标准值2°。
三、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见表3-3-3-。
土的压缩模量一般范围值 表3-3-30注:砂粘土7<I p ≤7;粘土I p >17四、粘性土剪强度参考值1060d d 32粘性土抗剪强度参考值,见表3-3-31。
注:粘砂土3<I p≤7;砂粘土7<I p≤7;粘土I p>17五、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土的侧压力系数ξ和泊松比u参考值表3-3-32注:粘土I p>17;粉质粘土10<I p≤17;I p≤10五、变形模量于压缩模量的关系变形模量E0是指土体在无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之比,其中的应变包含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
因此,变形模量较弹性模量E小,通常在土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中用变形模量E。
变形模量一般是通过现场载荷试验确定,一些地方通过静力触探、标贯试验与变形模量建立了经验公式。
压缩模量Es是在侧限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是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参数。
两者的关系:对于软土E0近似等于Es;较硬土层,E0=βEs,β=2~8,土愈坚硬,倍数愈大。
《地基处理技术》课程设计计算书题目专业学号班级姓名一、基本设计资料(1)工程概况某六层住宅楼,建筑占地约800m2,建筑面积约5000m2。
(2)基础形式与荷载条件拟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底面为25m×32m),基础底面压力150 kPa,基础埋深3.5m。
(3)工程地质条件该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平均地面标高在3.90m,地下水埋深在地面下0.52m,平均水位标高3.38m。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1。
表1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二、承载力计算1、确定桩土面积置换率20.101m==2、单桩承载力计算1na p si i p p i R u q l q A ==+∑桩侧阻力如下表:土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砂质粉土 淤泥质粘土 粉质粘土 桩侧阻力q si (kpa ) 17.0 15.013.018.0桩端阻力360p q kpa =由此可以计算桩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211.57,0.19641.57(1721511310182)3600.196408.11p p na p si i p p i d u d m A m R u q l q A kNππ======+=⨯⨯+⨯+⨯+⨯+⨯=∑3、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根据公式有:(1)aspk sk pR f mm f A β=+- 当使用的是CFG 桩复合地基时,公式中的β取值一般可以根据当地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以取0.75~0.95之间,天然地基承载力较大时,取大值。
本工程认为可以取β=0.85,sk f 取各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的加权平均值。
因此复合地基承载力为:70210060107526615408.11(1)0.1010.85(10.101)66260.740.196sk a spksk p f kpaR f m m f kpaA β⨯++⨯+⨯===+-=⨯+⨯-⨯=对地基进行深度修正,30018.50.52+8.50.98+8.9 2.0==10.21/3.5(0.5)260.7410.21(3.50.5)291.37150a spk kN m f f d kpa kpa γγ⨯⨯⨯=+-=+⨯-=>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