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教案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实数
- 格式:docx
- 大小:2.86 MB
- 文档页数:5
沪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下册知识点总结概括实数
1 【实数的观点】
1.有理数:假如把整数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有理数就是用两个整数之比表示的分
数,即 (此中q0)。
2.无理数:无穷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2等。
3.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相反数:无理数也有正负之分。只有符号不一样的两个无理数,如2和2,和,
它们互为相反数。
【数的开方】
1.平方根和开平方
平方根:假如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a叫做被开方数。
正数a的两个平方根能够用“a〞表示,此中a表示a的正平方根〔又叫算术平方根〕,
读作“根号a〞;a表示a的负平方根,读作“负根号a〞。
零的平方根记作0,00。
负数没有平方根,由于任何一个实数的平方都不是负数。
算术平方根a知足两重非负性,即同时知足a0以及a0。
2.立方根和开立方
立方根:假如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用“3a〞表示,读
作“三次根号a〞,3a中的a叫做被开方数,“3〞叫做根指数。
开立方: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立方根性质:
〔1〕任何一个数都有立方根,并且只有一个立方根。
〔2〕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
〔3〕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3.n次方根
n次方根:假如一个数的n次方〔n是大于1的整数〕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n次方
根,用“ na〞表示,读作“n次根号a〞
开n次方:求一个数a的n次方根的运算叫做开n次方,a叫做被开方数,n叫做根指数。
根指数a的n次方根
na
被开方数 沪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下册知识点总结概括实数
2 沪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下册知识点总结概括实数
1 n次方根性质:
〔1〕实数a的奇次方根有且只有一个用“ na〞表示。此中a是随意实数,n是大于1的奇数。
〔2〕正数a的偶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分别是 na。此中a>0,根指数n是正偶数。
〔3〕负数的偶次方根不存在。
〔4〕零的n次方根等于零,表示为n00。
【实数的运算】
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
每个实数都能够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并且这样的点是独一的,它是这个实数在数轴
上所对应的点。事实上,全体实数所对应的点充满整个数轴。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能够独一
的用一个实数表示。
数轴三因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在有理数范围内的完整同样。
绝对值:一个实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实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相反数: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点在数轴
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边,且距离相等。
倒数:假如a表示为一个非零实数,那么a和 1aa0 互为倒数。
3.实数比大小:数轴上右侧的点所表示的数老是大于左侧的点多表示的数。
正数>零>负数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比较大;两个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比较小。
4.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在数轴上,假如点A、点B所对应的数分别是a、b,那么A、
B两点的距离AB=ab。
1.实数的运算
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的意义,与有理数运算意义同样。
一般状况下关于有理数a乘以 nb,即anb时,将a放在nb的前面,写成anb的形式。
用于被开方数相乘除的两个公式:
aa
abab(a0,b0),(a0,b0)。
bb 沪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下册知识点总结概括实数
2 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正确数:完整切合实质地表示一个量多少的数叫做正确数。
近似数:与正确数抵达必定靠近程度的数。
精准度:对近似数的近似程度所做出的要求。
有效数字:关于一个近似数,从左侧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往右到末位数字为止的所
有数字,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沪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下册知识点总结概括实数
1 有效数
正确数
近似数
【分数指数幂】
1.分数指数幂的观点:
m
namana,
把指数的取值范围扩大到分数,我们规定:(0) 1
nm
a m
ana
(0)
,
mm
此中m、n为正整数,n>1。在规定中的 na与 n
a叫做分数指数幂,a是底数。
2.有理数指数幂观点:
整数指数幂和分数指数幂统称为有理数指数幂。
3.有理数幂运算性质:
设a>0,b>0,p、q为有理数,那么:
pqpqpqpq〔1〕,;
aaaaaa
pqpq〔2〕;
(a)a
p
aapppp
〔3〕,。
(ab)ab()
p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