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2019-2020年第二学期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7.75 KB
- 文档页数:10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美加分校2019-2020年第二学期八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卷(无答案)
八年级语文六月网络学习诚信测试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20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堕.落(zhuì) 缅.怀枷.锁拾.级而上(shí)
B. 漩.涡(xuán) 翌.日襁.褓(qiǎng)名副.其实
C. 寒噤.(jìn) 捶.击腈.纶(jīng)相辅相承.
D. 蛮横.(hèng) 推搡.彷徨.强.词夺理(qiáng)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有的是直接参与一线救治工作的白衣战士,用生命守护生命,以大爱医者仁心;有的是始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干警,以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警魂;有的是用真心真情帮助解决群众生
活困难的社区工作者,用生命书写担当,用爱心守护家园。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A. 诠释恪守筑就崇高 B .阐释坚守铸就高尚 C. 阐释恪守筑就高尚
D. 诠释坚守铸就崇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
的有力推手。
B.“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举行两年来,中国本着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
易畅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C.经典常常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洗礼,使个体产生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为个体提供了心灵的抚慰和进取的力量。
D.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让我们心相连、情相拥、爱相通,不胆怯、不退缩、肩并肩、手挽手,筑起抗疫的钢铁长城,一起来打赢这场
疫情防控阻击战,战胜疫情这个魔鬼。
B.民谣《汉阳门花园》击中了无数人的心,这感觉,就像创作者冯翔所说:温暖又治愈。
C.从傅雷对儿子的爱国教育中,我们应该可以体会到:爱国是一个古老而崇高的话题,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用饱蘸爱国主义情感的笔墨描绘而成的。
D.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朗读经典美文,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物般,温暖着人们的心田,赢得受众与舆论的好评,成功树立了文化节目新的标杆。
二、课内文言文(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教然后知困.(困惑)不知其旨.也(味道)
B. 固.不知子也(本来)执策而临.之(面对)
C. 女有归.(归宿)请循.其本(追溯)
D.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
6.下列加点词意义以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执策而.临之抟扶摇而.上
B. 其此之.谓乎天之.苍苍
C.其.正色邪请循其.本
D. 天下为.公不必为.己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看见大鹏飞上高空后俯瞰大地的情景,抒发了一种天地
浑茫的感慨,充满神奇、浪漫、华丽的描述。
B.《虽有佳肴》中“教学相长”是指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强”;另一 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反”。
C.《大道之行也》最后用现实中的社会跟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的黑
暗现象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将不复存在,鼓舞人心。
D.《马说》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以及摧残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三、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我们为什么会衰老
生老病死,是人类最早感知到的自然规律。我们随时都能观察衰老对别人的影响,同时体验它对自己的影响。
但是,为什么生物体会存在衰老?它是如何发生的?在生物医学上,大多数有关衰老的理论都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1、衰老并非天注定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一个普遍的错误认识,即认为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身体内在程序。但至少依据目前所知,
很少证据表明存在这样的基因程序,并且从理论上也难以说明它为何存在。
支持衰老先天说法的人可能会引用一些研究,比如通过线虫鉴定得到影响寿命的基因。乍看之下,它似乎支持程序性衰老的想法。但是 Kirkwood 在之后的研究中发现,即使基因型相同的线虫,施以环境控制后,衰老表型和个体
寿命的结果是有极大差异的。此外,还有一些细胞分子水平的研究,比如端粒研究。端粒是 DNA 上的一段保护序列,每复制一次
DNA,端粒就会减少一段。一旦端粒被耗尽,那么细胞就无法复制,甚至凋亡。根据端粒的研究,有人提出所谓“复制性衰老”,即正常的细胞的寿命由端粒决定,也许它是作为一种防止无限复制的肿瘤细胞,形成的保护机制。
这听上去也很支持程序性衰老。但是,之后的研究表明,实际情况是细胞凋亡更多是由于 DNA 损伤而非端粒损失。
2、衰老是为了避开癌症?
许多理论虽然都能解释衰老是细胞内外损伤造成的结果,但它们还无法绕开另一个问题,即细胞自我凋亡或自噬。不同于细胞坏死,在一般情况下,组织中的细胞能够被生物信号诱导主动进入细胞凋亡程序。事实上,年老的器官细胞里,凋亡水平同样是增加的,这又是为什么?
不少研究认为,它们也是由于更长久的细胞损伤积累导致的。但更可能的解释是,细胞凋亡反映的是一种保护机制。这个重要的问题涉及到细胞对损伤的反应。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增殖型组织的干细胞,如骨髓和肠上皮细胞等,
受损的细胞将构成明显的肿瘤威胁。这大概是为什么这样的细胞往往会通过启动细胞凋亡来应对 DNA 损伤的响应。
如果这样解释的话,衰老就能看做是一种对癌症的保护机制,而不是衰老导致癌症。其中的因果箭头将被颠倒。
3、衰老和进化有关
衰老在医学上可以被定性为一个渐进的、广义的功能受损,包括环境对身体的压力增大,身体的脆弱性、生育能
力的下降以及疾病和死亡风险的增大。因此,当我们用进化论的视角看这件事时便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身体的衰
老功能没有被自然选择更有效地排除呢?
这个问题在上世纪末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讨论。重点是,在野生动物种群中的调查表明,个体很少有能够存活
到年龄衰老退化的时候。对于大多数自然动物种群来说,外在环境死亡风险,比如恶劣环境、捕食、饥饿、疾病、寒
冷等情况,使得死亡总是发生在“衰老”之前。这意味着:自然选择没有淘汰衰老过程的必要;或者衰老在野外也许
不能算是一个显著的死亡因素;亦或自然不需专门在生物基因中编排衰老过程,即使它可能有益,因为自然选择通
常不会“看到”衰老的作用。反之,如果不死基因或者长寿基因是存在的,那么野生物种也无法获得其带来的好处。所以,人类在这个领域似乎是独树一帜。
最后,我们探讨了这么多衰老机制,回过头来或许会发现更基础的结论。衰老发生的原因如果用热力学阐述是很简
单的,即生命存在终会远离热动力平衡。生命系统的稳定性会不断受到广泛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并在这些情况下慢慢崩溃。除非我们积极去维护它,不断的努力维持平衡,但总有更重要的生存竞争需要面对。生物原本即被编程为“生存,
远离死亡”。因此衰老不是被 DNA 编程的结果,而是 DNA 编程失败的结果。
8.下列选项中对“衰老并非天注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衰老先天说法”的支持者认为,衰老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
B.人类不可避免走向衰老,但衰老本身并非由单一因素决定
C.Kirkwood 的结论,是基于衰老程序论在理论上的逻辑漏洞
D.端粒研究意味着端粒损失虽然有致命损害但也有一些优点
9.下列选项中对“衰老与癌症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比于细胞坏死,细胞自我凋亡是主动有目的的自噬 B.理解衰老和癌症之间因果的关键是懂得细胞凋亡程序C.并非所有的受损细胞都将对人体构成致命的肿瘤威胁 D.生命通过特定情况下的细胞自噬获得生存下来的机会10.下列选项中对“衰老和进化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的衰老的过程就是热动力平衡不断被打破的过程
B.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生命衰老与进化本身是矛盾的
C.对于大多数物种来说,衰老并非导致生物死亡的主因
D.人类也许会进化出与大多物种不一样的身体衰老功能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①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謩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徵谏曰: “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山川阻深,兵运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及
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
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②,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③。”太宗从之,岭
表悉定。
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太宗曰:“兵者凶器,不得已而用之。故汉光武云:‘每一发兵,不觉头须为白。’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
一举而亡。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突厥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
疲于征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但经历山险,土多瘴疠,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
言语之间,何足介意!”竟不讨之。
【注释】①冯盎、谈殿:冯盎,字明达,高州人,隋亡后据岭表。降唐后被高祖封为越国公。谈殿,当时亦据岭表。
②晓谕:昭示,明白地告知。③阙庭:帝王所居之处。借指朝廷。
1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运难.继.难继:行军非常困难
B.分兵断险.险:险要的地势
C.表疏不顺.顺:顺利
D.虽.克剪此蛮虽:即使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
A.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
B.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
C.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
D.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