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权生教授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经验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246.41 KB
- 文档页数:2
武权生教授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举偶:围绝经期失眠日趋严重的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武权生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痰热瘀内生是标,肾精气亏损为本,在临床中运用温胆汤加减对其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标签::失眠;围绝经期;中医药疗法;温胆汤;医案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或因药物、手术等其他原因造成卵巢功能衰退、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所出现的生殖系统变化和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证候群。
国外绝经后妇女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此病,虽能缓解症状,但由于该疗法有增加乳腺癌、中风、肺栓塞、血栓性疾病的风险等主要不利影响,许多患者不愿接受,因而在国内并未广泛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医学无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病名,历代医家对此出现的诸类证候,依其临床表现的侧重不同,将其归属于“绝经前后诸证”、“心悸”、“失眠”、“眩晕”、“头痛”、“脏躁”、“郁证”等证中。
在围绝经期综合症的症候群中,失眠是最常见和严重的症状,也是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迫使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或醒后难以复寐,重则彻夜不寐。
武权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武教授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有独特的见解,尤其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效果较佳,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良多。
现将武教授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武教授认为“肾气衰、天癸竭”是围绝经期的生理基础,然而痰瘀内生却是导致失眠及发病临床表现多样性的关键。
肾气亏虚,气化不利,聚湿成痰;肾阴阳俱虚,重伤肝气,肝郁气滞,冲任空虚,虚寒内盛,瘀血阻滞;《证治要决》说:“有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亦令不寐”。
痰瘀互结,郁久化热,内扰胆经,可见汗出潮热,心悸纳呆胸闷,坐臥不宁,虚烦不眠等症状。
故围绝经期失眠的成因,痰热瘀内生是标,肾精气亏损为本。
【关键词】无排卵型功血;中医药治疗 ;进展;综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可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两大类,其中无排卵型功血约占85% [1]。
中医认为无排卵型功血的表现主要属于崩漏范畴,常见病因有肾虚、脾虚、血热、血瘀等,导致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而发病之本在于肾虚。
近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作了大量研究,本文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研究杨家林[2]将崩漏分为脾肾气虚,冲任不固及气阴两虚,血热夹瘀两大证型。
认为本病病因多端,病机复杂,归纳起来有虚、瘀、热三方面。
崩漏初始气血未虚,此时原发病因起主要作用,随病情发展,当气阴两伤形成,又会反果为因,成为新的病因和疾病的主要矛盾,加重崩漏。
另一因果转化表现为瘀血阻滞,血不归经,虚实互见,因果转化加重了崩漏病机的复杂性。
欧阳慧卿3]认为肾虚血瘀,虚瘀生热是基本病机。
肾虚则失封藏,冲任气血不固,且因虚致瘀,虚、瘀皆可生热,热可动血,也可耗血,经血受热煎熬则瘀结更甚,以致形成恶性循环。
程彬芳[4]认为崩漏之形成,病因复杂多端,与肾气虚实关系最密切。
肾气未充,封藏失司,经血失调致崩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
七情过极,肾阴不充,疏泄无度,相火妄动,灼伤胞脉,迫血妄行而至崩漏,崩漏日久,必致肝不藏血,肾不藏精,肝肾失调。
此症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脾为化生气血之本,若禀赋阳虚,房劳过多,命门火衰,肾失温煦,脾失统摄,冲任不固,而致崩漏。
罗元恺[5]根据岭南人多阴虚、气虚体质提出阴虚气虚是崩漏致病之本。
阴虚阳亢,冲任不固,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导致崩漏。
辨证以阴虚血热、血瘀、脾肾虚损三种证型为多。
蔡小荪[6]认为崩漏的病因不外乎阴阳失调。
女子属阴,以血为主,由于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阴血易耗,且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体阴而用阳,阴血不足,更易引起阳亢,阴虚阳盛,则迫血妄行,由于血得热则行,所以崩证属热者为多。
经典语录11、在功血的检查中,最主要的是血常规和B超,而不是性激素检查!2、在功血治疗的药物中,最重要的,也是大家最忽视的是黄体酮注射液,它是天然的,价格很便宜,止血效果很好,最适用于那些不贫血的功血患者。
因为停药后撤血量可能会多,如果内膜偏厚,使用时可以同时加用丙睾25mgx3d,以减少撤血量。
3、大剂量短效口服避孕药的使用,更适合于那些贫血的功血患者,使用时应逐渐减量,有个较长时间的维持量。
这个较长时间是要用来纠正患者的贫血,因此在这段时间里,要给患者服用有效的铁剂补血,争取在一个月经周期内纠正贫血,才好停避孕药撤血。
4、功血的患者并不缺乏雌激素!内膜生长法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由于临床上缺乏一种高效的雌激素制剂(如,250mg的结合雌激素针剂,或苯甲酸雌二醇针)止血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目前的内膜脱落法和内膜萎缩法更有临床实用意义!5、刮宫决不是功血治疗的首选方法!除非怀疑内膜病变才需要诊刮,临床上也常见刮宫并没有很好的止住血,因此首选的还应该是药物治疗。
6、必须向每个功血患者进行“功血教育”:a、黄体酮注射液用药期间流血量会明显减少,或者会停止。
(流血不能完全停止也是正常的!)b、停药以后很快会有一次量多的出血(撤血),不要担心,在7-10天内出血会停止。
如果撤血超过十天,则为诊断性刮宫的指征!c、可能会有2-3天撤血很多,可以使用止血药物(如:妥塞敏)减少血量,不必完全止血,流血减少即可。
d、本次止血治疗后一定要再进行至少3-6个月的后半周期安宫黄体酮(6mgx10d/月)调整周期治疗!!!e、即使月经在治疗后会变得规律一段时间(通常不会超过一年),以后仍然会有再次复发可能,维持至少两个月来一次正常量月经最重要。
经典语录21、用黄体酮停药撤血最多可以等待3周。
2、如果停药3周没有撤血,再排除妊娠后,可以试用人工周期一次,如果有撤血,提示低雌激素闭经。
3、低雌激素闭经除高泌乳素血症(HPRL)以外,药物治疗上都是人工周期,如果打算进一步确诊闭经的原因(排除HPRL),应该在停用一切激素类药物一个月以后,测定性激素水平。
武权生教授运用温胞饮治疗月经病验案3则01刘双萍安蓉芳张小花武权生关键词月经病;温胞饮;武权生;医案武权生教授系甘肃省名中医,甘肃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武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在女性月经失调的治疗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深的造诣。
温胞饮首见于《傅青主女科》,为“下腹冰冷不受孕”而设,由炒白术、巴戟天、人参、炒杜仲、菟丝子、炒山药、炒芡实、肉桂、补骨脂、制附子组成。
前人根据此方温肾助阳、暖宫种子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阳虚宫寒、小腹冰冷的不孕症。
而武权生教授善于灵活运用此方治疗月经诸病,屡获良效,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痛经张某,女,27岁,2014年7月16日初诊。
主诉:经期小腹冷痛3年余。
病史:末次月经:2014年6月28日,患者行经前小腹出现冷痛甚则绞痛,遇寒痛剧,得热稍减,上述症状于经期更加明显,甚则疼痛晕厥。
平素怕冷,嗜食生冷之品。
诊见:面色青白,舌质暗、苔白润,脉沉紧。
中医诊断:痛经(寒凝血瘀证),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
选用温胞饮加减。
处方:菟丝子18g,巴戟天、赤芍、盐补骨脂、杜仲、淫羊藿、三棱、炒山药、炒白术各15g,干姜、当归、川芎、熟地黄、酒萸肉、土鳖虫各10g,紫石英(先煎)20g,茯苓、党参各12g,羌活、莪术各9g,甘草6g。
7剂,每天1剂,水煎分服。
嘱患者月经干净后复诊。
2014年7月30日复诊:此次月经7月26日,患者诉腹痛已明显减轻、可耐受,行经怕冷症状缓解,但服上药后出现口渴、口干症状。
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滑。
上方加麦冬12g,继服上方12剂。
并嘱患者下次月经过后,继服7剂以巩固疗效,行经期间勿食冰冷之品,且要注意保暖、补充营养及休息。
随访3月,未复发。
按:痛经以“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为基本病机,寒邪凝滞、血瘀阻滞皆可致子宫气血运行不行。
本例患者经期小腹冷痛3年余,武教授认为寒凝血瘀乃寒客冲脉,与血相搏而致子宫、冲任气血失调、瘀阻胞宫与胞脉致“不通而痛”发为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