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之头痛完整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16
董氏奇穴治各种头痛第一章脑神经内外科、颜面神经疾(一)头痛1、血虚头痛: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配通关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2、气血两虚、身体赢弱之头痛:针神耳上穴、外耳穴,特效。
3、神经衰弱之头痛:针正会穴、前会穴、镇静穴,效果佳。
4、脑部疾病所引起之头痛:(1)针火菊穴、火散穴,有效。
(2)针土顶穴、水顶穴,有卓效。
(3)针正筋穴,正宗穴,有奇效。
(4)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效果卓著。
5、高血压之头痛:针三圣穴特效。
6、发高烧头痛:在五岭穴点刺出血,再针重魁穴,有卓效。
7、肾亏头痛:针通肾穴配水通穴、水金穴,有卓效。
8、头顶痛:针正筋穴、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有奇效。
9、舒张压过高头痛:在十八星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0、心脏病头痛:先点刺镇静穴、再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特效11、久年头痛、习惯性头痛、脑神经衰弱头痛:在三重穴、四花穴、火羚穴、火通穴、金羚穴、金通穴、木通穴、木羚穴、上溪穴、下溪穴、内溪穴、水溪穴、外溪穴、水溪穴、解溪穴点刺出血,特效。
12、久年头痛、高血压头痛:在上俞、下俞穴、双奇穴、委中穴、三灵穴、三权穴、三弼穴、正阳一、正阳二、正阳三穴、火山穴、木棱穴、木陵穴、水生穴、火灵穴、火陵穴点刺出血,有奇效。
13、重感冒头痛:在金口穴、金北穴、金曲穴、金斗穴、火球穴、金吉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4、脏腑引起之头痛:可针火主穴、火硬穴配灵骨穴、大白穴。
或针水曲穴、门金穴、火主穴。
15、外感引起之头痛:在总枢穴、耳上穴、耳中穴、耳下穴放血、针神耳穴配灵骨穴。
16、临时性头痛:针四腑一穴、四腑二穴,配合上星穴放血或五岭穴放血。
17、感冒头痛:先于十八星穴放血,再针灵骨穴、大白穴。
18、头痛: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19、头痛:(1)针灵骨穴,立可缓和疼痛。
(2)背部五岭穴点刺,可立止头痛。
20、感冒头痛:三商穴点刺放血、十八星穴点刺放血21、头痛常用通用穴:灵骨穴配大白穴、神庭穴透上星穴、灵骨穴配火主穴、外耳穴、神耳上穴、神耳中穴、神耳下穴22、感冒头痛性头痛:风池穴+灵骨穴,特效23、过度疲劳性头痛:上营穴,特效24、紧张性、压力性头痛:丘墟穴+关元穴+太冲穴,特效25、气虚头痛:针灵骨穴、大白穴,有奇致(针刺深度要深,且需先针灵骨穴,再针大白穴)(二)偏头痛1、针七华穴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有效,直刺效果相同。
董氏奇穴治疗篇一[[一、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 董氏奇穴治疗篇一[[一、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 从属主题: 董氏奇穴治疗氏奇一、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四)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
3.五虎四。
(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九)脑骨肿大: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
再针下三皇。
(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3.加针上白穴。
效果更佳。
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
(五)两眼睁不开: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加针复溜,效更佳。
(八)散光:1.针中白有效。
刘氏针法|针治剧烈头痛患者女,51岁。
主诉头痛剧烈如物箍头2天。
头痛剧烈如物箍头2天。
患者平素体虚,月经前经常头痛,左侧颈肩不适。
已经在我诊所治疗调理一段时间,经前头痛已经基本没有,左侧颈肩不适也有明显好转。
前一天与朋友一起外出健步行,因为是中午,晴天有太阳,有点热,就摘了帽子在外面活动了不到一小时,回家后下午开始出现头痛,从前额开始,逐渐加重,如有钢箍箍在头上,服用止痛散和头顶热敷均无效(这两招是以前头痛时的必杀技),一夜难以入睡,有生无可恋的感觉,第二天刚好是预约好的针灸时间。
患者一见到我就说,今天要先治疗头痛,太难受啦。
症状见前述,舌质淡,苔白稍厚,脉细。
因一夜无眠,精神萎靡。
头痛(肺脾气虚,邪犯清窍)。
治疗①刘氏头针:解箍针法+脑空(右)②体针:刘氏一气周流开四关针法左外关+右列缺,足三里解结针法患者反馈病人上午针灸完,症状立时减轻大半,大喜!到下午三、四点钟时头痛已经完全消失,当晚已经可以安睡。
今日复诊,病人依旧喜不自禁,诉说一周情况稳定,头痛没有再发作。
刘氏头针解箍针法是师父在徒弟群所授的原创针法,配合相应体针用于治疗阳气不升,卫阳被阻的多种病症,外关和列缺三针,以及治疗取穴思路均来自师父所讲的《十二经腧穴之旅》,三期线上课程《内难经针法思路及五行五腧配穴发挥》。
师父经常教导我们,在刘氏针法世界里,一切都是动态的,穴位是变化的,气是不断周流的,五行是流注的,手中的针是活的……临床治疗中只有将各种针方针法融会贯通,才能凭针达意,妙手回春。
感恩学医路上有恩师指引,让学习修行变得如此美好!薛军,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学士,临床中医学博士,加拿大BC省注册中医针灸师。
博士导师为全国名老中医、岭南著名中医大家陈镜合教授。
2012年移居加拿大,出国前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2017年4月正式拜入美国著名针灸专家刘伟教授门下,现在加拿大温哥华执业。
倪海厦人纪针灸023(头痛,眼,鼻,耳症)治症系列四十:头痛:全头痛(和头项痛,或头顶撞击):百会(近取穴),针百会还痛,扎涌泉偏头痛:在胆经,先下对侧合谷,同侧太阳透率谷偏头痛兼恶心呕吐:除太阳透率谷,再加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如果扎中脘,恶心没了,后面的就不用扎了)耳后痛:三焦经经过耳后。
初痛:天井;久痛:中渚前额痛:中脘眉棱痛:对侧阳陵泉下一寸后脑痛:天柱(近取穴),初痛:束骨;久痛:委中脑瘤:不一定会痛,呈现的症状全身抖动,颤动,痉挛,眼睛上吊,脸上的筋会拉扯。
处方:全蝎,蜈蚣等量烘干打成粉,息风止痉。
或下针:百会(导),涌泉(引)。
(导引作用)诊断脑萎缩或脑瘤:都在绝骨穴上会有压痛差异:脑瘤:在命门穴上有压痛,同时在痞根穴有压痛(13椎外开1.5寸)脑萎缩:命门穴上无压痛四十一:眼症:眼赤红肿痛:表示湿热。
在攒竹,丝竹空,耳尖,太阳穴点刺放血。
生翳:白内障等:近取穴:睛明,阳白远取穴:三间,养老,光明加强治疗效果,(肝开窍于眼),下肝俞,期门,肝经的合穴曲泉,俞穴太冲四十二:鼻症:鼻息肉:迎香透内迎香,(先下合谷:止痛),通天穴,上星穴【灸上星,米粒灸(凡士林上放艾绒)】风池(下风池时方向对着对侧的颧髎穴)肺开窍于鼻:治疗鼻症,还可以在肺俞,中府下针,(俞募治疗)鼻血:中府,云门,天府,合谷,(面口合谷穴)如果下针治疗几天还流,考虑癌症等久病:太渊(母穴),或原穴治疗;太渊(俞穴),偏历(大肠经络穴)四十三:耳症:肾开窍于耳耳鸣:久鸣:虚症,补肾:俞募治疗,肾俞,志室,京门,章门(脏会章门)经络上:复溜(母穴),顺为补耳旁的耳门,听宫,听会轮刺,(今天扎一个,明天换另外一个)耳聋:实证,然谷,外关,支沟(飞虎)【支沟:(三焦经上的大穴):通便,开胃】耳朵化脓:近取穴是以上穴位处方:麝香,矾石散,矾石是燥剂有防腐作用,麝香无孔不入,麝香用小指甲抠一点。
矾石多些,麝香,矾石比例大概2:45 例:小孩子耳朵有脓水,(出生时没排干净),出生后倒过来打,一哭把鼻子,耳朵,嘴巴,肺里的脏东西(或羊水)都排出来。
针灸医治头痛㈠医治1.处方选穴体针根本方: ①外感头痛:疼痛局部穴位加太阳、风池、合谷。
②内伤头痛:木窗、天冲、风池。
随症配穴:发热头痛加天柱、大椎;血管性头痛加头维透颔厌;神经性或肌紧张性头痛加风府、颈2、3夹脊穴;颅脑损伤性头痛加悬颅、脑空、强间透脑户;头痛绵绵或空痛加中脘、关元;头胀痛兼有面肿加X。
前额痛加攒竹、内廷;偏头痛加丝竹空透率谷曲鬓、外关;枕后痛加天柱、后溪、申脉;头顶痛加百会、太冲。
耳穴:皮质下、额、枕、颈、肾、胰胆、神门。
头穴:感觉区上1∕5,血管舒缩区上1∕2。
2.选穴说明头痛是因为局部经期闭塞不同而发病,故无论外感、内伤,局部取穴十分重要,开闭通路,通则不痛。
合谷为手阳明原穴,止头面疼痛的验血,各种头痛都可以使用。
依据病因和部位特点,采取局部与循经的辩证配穴,增加止痛作用。
3.操作方法疼痛局部施针,宜用泻法,中强度刺激,进针到肯定深度后行捻转法。
太阳采取直刺法,有肿胀感。
风池针向平耳垂方向直深刺2~2.5cm,延续小捻转3~5min;血管性头痛可以采纳快速捣法。
余穴按常规操作。
隔日医治一次,10次为1个疗程。
4.依据病情,选用或配合以下方法灸法:从哑门至神道寻觅压痛点,外感多用胸段,内伤头痛多用颈段。
用艾条温灸20~30min。
或用隔姜灸法,每次5~9壮。
隔日医治1次。
电疗:配合体针根本方医治,在头部主要疼部位的腧穴接通电针仪,采纳疏密波通电20~30min。
头皮针:针刺后快速捻转3~5min,用电针医治仪通电20~30min.10次为1个疗程。
刺血拔罐:七星针叩刺印堂太阳天柱后,用抽吸罐抽吸出血,每穴约2ml。
或在头顶明显的部位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每周医治2次。
此法可用于病程较长的顽固性头痛。
㈡相关病症血管性偏头痛医治要点:局部痛点,丝竹空透率谷颔厌透悬颅中脘足临气。
针灸医治的关键在于解除动脉痉挛,改善脑的供血。
头部诸穴沿皮刺,在疼痛局部是中强度刺激,间隙运针,留针20~30min,亦可配合使用电针。
头痛八针针灸处方【取穴】百会、风府,风池、太阳、合谷。
【功用】祛散风邪,疏导经气,活血通络,清热止痛。
【主治】各种头痛。
【注解】头痛是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在许多疾病中出现。
关于头痛在医书中有头风、脑风之记载。
《证治准绳》:“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二门,然一病也。
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
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
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
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头为诸阳之会,又为髓海所在,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故外感时邪、脏腑内伤都可发生头痛。
本方以治疗外感头痛为主,方取五穴八针。
在五穴之中风府、风池、太阳皆为散风通络,合谷清热,百会诸阳之巅顶,为治头痛之主穴。
《冷庐医话》:“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前额;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
以太阳经行身之后,阳明经行身之前,少阳经行身之侧。
厥阴之脉,会于巅顶,故痛在巅顶。
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而亦痛。
”对头痛的辨证、辨经、辨病作了明确的鉴别。
【配方剖析】【取穴】处方(1)外感头痛主穴:百会、风府、风池、合谷、列缺。
辅穴:随症加减。
外感表邪:加曲池、外关、大椎。
恶寒发热:取风门、肺俞拔火罐。
高烧不退:刺十二井穴放血。
处方(2)内伤头痛主穴:百会、风池、头维、合谷、列缺。
辅穴:随症加减。
肝气上冲:加侠溪、行间。
痰食内仃:加中脘、丰隆。
中气不足:加膻中、气海。
阴虚血亏:加肝俞、脾俞、三阴交。
处方(3)偏头疼主穴:丝竹空透率谷、风池透风府。
辅穴:随症加减。
左侧头疼:取主穴之左侧穴位。
加大陵、三阴交、太冲。
右侧头痛:取主穴的右侧穴位。
加太阳、合谷、列缺。
兼有感冒:加曲池、大椎。
睡眠不好:加神门、三阴交。
处方(4)前头疼上星、风池、合谷。
处方(5)两额角疼头维、悬颅、列缺。
处方(6)眉棱骨痛解溪。
处方(7)头疼如裂、目痛如脱头维、大陵。
处方(8)头疼如锥刺窍阴、强间、曲池、合谷。
内经针法01(头痛九法)
头痛九法
1:足太阴有通项入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头痛目苦,取在项中两筋间
脾经有直接上脑连眼睛的路由,头痛时候眼胀眼不舒服,不能看东西之类,扎脖子上面两大肉筋之间,大概玉枕一片区域
2:蕨头痛,面苦肿起而烦心,刺足阳明,太阴
突然头痛,脸上感觉肿或者有气肿的自感觉,心里烦的很,找阳明胃经,太阴脾经扎
3:蕨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后调足蕨阴
头痛,头上有血管跳起跳起痛,情绪低落,说起事情就想哭的,找跳的凶的地方刺血减压力,血越多越好,然后扎肝经
4:蕨头痛,贞贞头重而重,泻头上五行,行五,先手少阴,后取足少阴
头痛,感觉又晕又重,像头都担不起了,先刺手少阴心经,多半可以刺血,然后补肾经
5:蕨头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头面左右动脉,后取足太阴
头痛,忘性突然大了,找不到那儿痛的,先找脸两边动脉异常的地方刺血,然后扎脾经
6头痛,项先痛,腰脊为之应,先取天柱,后取足太阳
头痛,先脖子痛,慢慢连到腰背都痛,先松解天柱一线,然后扎膀胱经
7:蕨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其出血,后取足少阳
头痛,痛的凶,耳朵前面或者后面有脉跳起跳起的感觉,先找跳的地方刺血,然后扎足少阳(此病例完全按书上而得,可惜了前面五针都白扎了,内经呀内经!!幸好治法正确,先刺血,后刺中了少阳,幸好,幸好)
8:头半寒痛,先取手少阳,阳明,后取足少阳,阳明
头痛感觉到冷痛,先扎手少阳三焦,手阳明大肠,在扎足少阳胆,足阳明胃
9: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
阳气压迫头痛,胸口胀满的出不到气也吸不进气,扎针迎
转载自柳近禅。
董氏奇穴针灸疗法治疗头痛1.血虛頭痛:針心靈一穴、心靈二穴、心靈三穴,配通關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2.氣血兩虛、身體贏弱之頭痛:針神耳上穴、外耳穴,特效。
3.神經衰弱之頭痛:針正會穴、前會穴、鎮靜穴,效果佳。
4.腦部疾病所引起之頭痛:(1)針火菊穴、火散穴,有效。
(2)針土頂穴、水頂穴,有卓效。
(3)針正筋穴,正宗穴,有奇效。
(4)針正腦一穴、正腦二穴,,效果卓著。
5.高血壓之頭痛:針三聖穴特效。
6.發高燒頭痛:在五嶺穴點刺出血,再針重魁穴,有卓效。
7.腎虧頭痛:針通腎穴配水通穴、水金穴,有卓效。
8.頭頂痛:針正筋穴、正腦一穴、正腦二穴,有奇效。
9.舒張壓過高頭痛:在十八星穴點刺出血,效果甚佳。
10.心臟病頭痛:先點刺鎮靜穴、再針心靈一穴、心靈二穴,特效11.久年頭痛、習慣性頭痛、腦神經衰弱頭痛:在三重穴、四花穴、火羚穴、火通穴、金羚穴、金通穴、木通穴、木羚穴、上谿穴、下谿穴、內谿穴、水谿穴、外谿穴、水谿穴、解谿穴點刺出血,特效。
12.久年頭痛、高血壓頭痛:在上俞、下俞穴、雙奇穴、委中穴、三靈穴、三權穴、三弼穴、正陽一、正陽二、正陽三穴、火山穴、木稜穴、木陵穴、水生穴、火靈穴、火陵穴點刺出血,有奇效。
13.重感冒頭痛:在金口穴、金北穴、金曲穴、金斗穴、火球穴、金吉穴點刺出血,效果甚佳。
14.臟腑引起之頭痛:可針火主穴、火硬穴配靈骨穴、大白穴。
或針水曲穴、門金穴、火主穴。
15.外感引起之頭痛:在總樞穴、耳上穴、耳中穴、耳下穴放血、針神耳穴配靈骨穴。
16.感冒頭痛:先於十八星穴放血,再針靈骨穴、大白穴。
17.頭痛:針側三里、側下三里,並針腎關,留針四十五分鐘,輕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發。
18.頭痛:(!)針靈骨穴,立可緩和疼痛。
(2)背部五嶺穴點刺,可立止頭痛。
19.頭痛常用通用穴:靈骨穴配大白穴、神庭穴透上星穴、靈骨穴配火主穴、外耳穴、神耳上穴、神耳中穴、放血疗法:1.感冒頭痛:三商穴點刺放血、十八星穴點刺放血.2.臨時性頭痛:針四腑一穴、四腑二穴,配合上星穴放血或五嶺穴放血。
董氏奇穴头部疼痛治疗一、头部(一)头痛1.大白穴甚效,配中白或三叉穴更佳·2.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失,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治慢性久年头痛甚好·3.针灵骨、合谷,立可缓和疼痛·4.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亦可立止头痛。
5.太阳穴刺血最特效,久年头痛轻则一·二次,重则三·四次痊愈·⑥脚面血管放血,立止头痛·(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佳・2.针七里穴、九里穴、中九里(风后)·偏头穴,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点刺出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甚佳·5太阳穴点刺特效·久年偏头痛轻则一次,重则二·三次可愈。
6.水曲穴。
⑦脚面偏头区血管放血·效果甚佳·(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后头穴、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3.委中刺血甚效,治久年后头痛尤佳。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四)前头痛〈眉棱骨痛、鼻骨高·阳明头痛〉1.天皇穴或肾矣穴皆甚效·2.针通天、火菊、前头效果良好,立止疼痛·3.四花中穴、印堂部位点刺放血·效果亦佳·4.五虎一·五虎三亦效·⑤脚面前头区点刺放血·立即止疼痛·⑥四腑一·二穴配上里点刺放血,也可止疼痛(五)头晕1灵骨治头晕甚效·2.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血压低的头晕亦效·3.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④后头区点刺放血·(六)脑神经不清〈神衰弱〉1针正会·前会·后会·镇静效果良好·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2.针上三黄与下三皇效果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