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吊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7.37 MB
- 文档页数:42
湖南大力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桥式起重机培训教材第一章起重机的安全操作和绑挂知识第一节、起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A、机设备安全操作要点:(1)起重设备应由持操作证的同志操作,操作时精力要集中。
(2)每班工作前进行一次载试验,检查各部位有无缺陷,安全装置是否灵敏(3)吊车运行时,禁止吊物从人头上驶过。
(4)吊运接近额定负荷重物时,应先进行试吊,即在距地面不太高的空中起落一次,以检查制动机是构是否可靠。
(5)当吊车发生危险时,无论何人发出紧急停车信号,均需停车。
(6)工作中必须遵守“十不吊”。
即指挥信号不时或多人指挥不吊、超过负荷不吊、工件捆扎不牢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物件埋在地下不吊、照时不足不吊、斜拉斜吊不吊、物件锐角处不垫软物不吊、物件下有人不吊,(7)当吊运重物降落到最低置时,卷筒上所存的钢丝绳不少于两圈。
(8)在吊车停止使用时,不准挂重物。
只有将重物卸下后,并将吊钩升到适当高度,控制下柄停在零位后,再切断电源使用。
B、操作技术要点:1、找正;2、吊物;3、点车;4、落活;5、吊运;6、稳钩;7停车;8翻转。
第二节、安全操作技术对操作人员的要求A、操作员必须掌握如下环境特点:(1)地面操作人员的特点和活动规律。
(2)常吊运物品的特点。
(3)生产工艺的特点。
(4)环境特点。
B、操作人员操纵起重机基本功:起重机操作员在操纵起重机进长吊升、移位、找正、稳钩、翻转等基本动作时,必须遵照稳、准、快、安全、合理五个方面进行。
因此。
稳、准、快、安全、合理便是起重机操作员操纵起重机的基本功。
1、稳:是指在运行过程中,吊钩或负载停于所需要的位置时,不产生任何游摆。
2、准:是指在稳的基础上,使各运行机构直辖市地配合工作,用最少的时间,最近的距离完成一次吊运。
3、安全:是指对设备做到预检测预修,保证起重机的完好状态下可靠地工作;操作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不发生任何设备与人身事故;有预见事故的能力,在意外故障情况下,能机动灵活地采取措施,制止事故或损失最小。
桥式起重机工作原理(一)桥式起重机工作原理1. 桥式起重机的定义•桥式起重机是一类用于水平运输和垂直起重重物的机器设备。
它由桥架、起重机械、运行机构和电气设备等组成。
2. 桥式起重机的结构•桥架:也称为大车桥架,由两侧运行轨道和连接两侧轨道的梁构成。
起重机械设置在桥架上,可以沿轨道运行。
•起重机械:包括起重机的主体部分,用于吊装和运输重物。
常见的起重机械有起重钩、夹具和电磁吸盘等。
•运行机构:包括大车和小车。
大车设在桥架上,可以沿桥架横向运行,小车设在大车上,可以沿大车纵向运行。
•电气设备:包括起重机的控制系统、电动机和电缆等。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起升、运行和停止,电动机通过电缆提供动力。
3. 桥式起重机的工作原理1.吊物准备–在起重机械上安装好适当的起重钩、夹具或电磁吸盘等,确保能够牢固地吊装重物。
2.起重物定位–运行大车和小车,将起重物移至准备好的位置,使之处于吊装范围内。
3.吊物起重–通过控制系统,使起重机械的起升机构运行,将起重物产生垂直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将其吊离地面。
4.运输起重物–控制大车和小车的运行,将吊起的重物移动到目标位置,可实现水平运输。
5.吊物放下–控制起升机构使起重物缓慢放下,将其平稳地放置在目标位置上。
6.停止运行–关闭电动机,结束起重机的工作。
4. 桥式起重机的应用领域•桥式起重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建筑工地、码头和物流仓储等领域。
它能够吊装和运输重量大、体积大的物体,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安全性。
5. 桥式起重机的优势和注意事项•优势:桥式起重机结构稳定,操控简单,适用于各种工作环境和条件。
•注意事项:–桥式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在起重过程中,需确保吊装物体的重心稳定,避免发生倾覆或坠落的事故;–定期对起重机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良好工作状态。
以上是对桥式起重机工作原理的简要介绍,桥式起重机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物流运输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
桥吊司机操作规程为确保作业安全,保证工作质量,桥吊司机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程:一、安全操作前的准备1.桥吊司机应当熟悉操作规程、桥式起重机的构造、性能、使用条件以及要求。
2.桥吊司机应当在进行吊装作业前,对起重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变幅机构是否灵活、电缆是否磨损、制动器是否灵活、限位器是否正常、行走装置是否正常等。
3.如果发现起重机存在问题,需要立即报告正规维修部门进行修理或更换。
二、起吊、运载和卸载的操作1.桥吊司机应当确认吊装物的净重和吊点位置,并根据需要重新调整吊臂高度,使吊点与吊臂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
2.在吊装物前方进行必要的预留空地,确保吊物平稳安全就位。
3.在起吊过程中,桥吊司机要通过变幅机构控制吊臂的长度,通过旋转机构控制吊臂绕自身中心的旋转角度,保证吊物平稳运载。
4.在到达目的地后,桥吊司机应当根据情况缓慢降低吊物高度,确保安全地卸货并放置在指定的地点。
三、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在操作中,桥吊司机应当保证各项指示的正确性,按要求进行操作,并能够快速反应自己的操作失误或设备异常情况。
2.在天气恶劣或照明不良条件下,桥吊司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例如使用信号指示、增强照明等。
3.在起重过程中,桥吊司机应当保持严格的沟通和配合,与工作人员密切联系,确保吊装过程安全可靠。
四、维护保养1.桥吊司机应当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如果发现设备缺陷或故障,桥吊司机需要及时上报,并及时定期维修和更换。
2.确保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时、有效,例如加油、检查、清洁、替换磨损零部件等。
3.在使用后,桥吊司机应当将起重机停放在固定位置,切勿将起重机停放在斜坡上或不平稳的地方,以免引起意外事故。
以上就是桥吊司机操作规程,桥吊司机应当严格按照此规程操作,确保吊装过程安全可靠。
桥吊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轨距的臂架类型吊钩起重机。
它是通过固定在主梁上的大车运行小车来带动另一方运转,以实现货物在两地之间运输的。
2. 吊钩起重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起重量、起重力矩、跨度、工作幅度、起升速度、运行速度等。
这些参数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起重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桥式起重机的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包括吊钩装置、抓斗装置、吊盘旋转和行走装置、钢丝绳防脱装置等,以确保起重机的安全使用。
4. 桥式起重机的操作需要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确保起重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桥吊的安装、使用、维修等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起重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桥吊的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安全、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起重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桥吊的特点及适用场合桥吊是一种大型起重设备,它被广泛应用于工厂、码头、船厂、矿山等场所。
它的主要特点包括高强度、高承载能力、高起升速度和高稳定性等。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将更详细地了解桥吊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一、桥吊的特点:1.高强度。
桥吊的整个结构都是由钢材组成的,因此非常坚固。
这是为了确保桥吊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承受重量和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不失去它的稳定性。
2.高承载能力。
桥吊的承载能力很大,因为它通常用于重型物料的搬运。
这时需要承受重物的重量,因此必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3.高起升速度。
桥吊具有非常快的起升速度,这使得它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
4.高稳定性。
桥吊在工作过程中要求很高的稳定性。
人们不仅要防止任何形式的失控或意外事件的发生,还要使桥吊在动态平衡状态下始终能够保持稳定。
5.精密调度系统。
桥吊的精密调度系统能够对操作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工作过程安全。
在吊运过程中,吊车的移动速度和起升程度能够通过精密操作实现。
二、桥吊的适用场合:1.工厂。
桥吊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工厂中,它可以用于摆放、储存和运输重物,改善生产效率。
2.码头。
码头上是货物的集散地,需要把各种货物安全快速地搬运到船上或码头搬运车上。
桥吊正是为此而设计的。
3.船厂。
船厂需要移动重物,安装构件和维修船舶。
在这种情况下,桥吊可以为这些操作提供便利。
4.矿山。
矿山通常有很多重型设备和物品需要运输。
在这种情况下,桥吊是最佳选择之一。
综上所述,桥吊具有高强度、高承载能力、高起升速度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这种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工厂、码头、船厂、矿山等需要搬运和重型设备的场合。
桥吊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程机器设备。
桥吊工作原理
桥吊是一种用于起重货物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电动机启动:桥吊上方的电动机通过控制系统启动,为整个设备提供动力。
2. 驱动机械传动:电动机通过齿轮装置驱动机械传动装置,使主梁沿设备的轨道上下移动,实现桥吊左右移动。
3. 起重机构操作:主梁上的走笼式电动吊起重机构被控制系统调度,通过绳索或链条吊钩将货物吊起或放下。
4. 重物平衡:起重机构的绳索或链条调节起重机构与货物之间的平衡,以确保货物的平稳起吊和放下。
5. 控制系统:整个桥吊的工作过程由控制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包括起重机构、电动机及其他附件的运行和协调控制。
总之,桥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的驱动下,主梁沿轨道上下移动,起重机构进行货物起吊和放下,同时由控制系统对整个工作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桥机操作安全讲义范文一、前言桥机是一种重型起重机械,广泛应用于港口、船厂、物流仓储等行业。
正确、安全地操作桥机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高效运作至关重要。
本讲义旨在帮助桥机操作人员提高操作技能,掌握操作规范,确保桥机操作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桥机基本知识1. 桥机的组成桥机由起重机、行走机构、支撑机构、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起重机是桥机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吊装和搬运物品。
2. 桥机的分类桥机按照不同的工作方式和结构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单梁桥机、双梁桥机、门座桥机等。
不同类型的桥机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和工作需求。
3. 桥机的安全要求桥机操作时必须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并经过相关安全培训;- 桥机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各部件的正常工作;-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桥机的结构和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在疲劳、酒精或药物的影响下操作桥机。
三、桥机操作安全规范1. 操作前准备-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范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桥机必须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并且没有任何未解决的故障;- 操作人员必须检查各部位是否有松动、磨损等异常情况,并及时报告和处理。
2. 操作时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在指定的操作位置工作,不得趴在桥机上或从高处跳下;-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桥机的各个控制装置,正确使用操纵杆和按钮;-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观察力,随时观察起重物品、行走路线和周围环境的情况;- 进行吊装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根据起重物品的重量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吊具,并正确固定;- 操作人员必须同时掌控各项操作指令,做到统一协调,确保操作的平稳、准确;-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操作位置或与其他人员进行无关交流。
3. 高空作业安全- 进行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佩戴安全带,确保自身的安全;- 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如安装安全网、防护栏杆等,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 在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需要保持良好的平衡感和稳定性,防止因失衡而导致的事故。
桥机操作安全讲义一、前言桥机是一种重要的起重设备,在建筑、港口、物流等行业被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桥机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特编写本讲义,旨在提供桥机操作员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桥机的基本知识1. 桥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桥机由桥架、起升机构、大车和小车组成,通过电动机驱动实现起重和运输工作。
2. 桥机的额定载重和工作范围:在操作桥机之前,工作人员必须明确了解桥机的额定载重和工作范围,并严格按照这些规定进行操作。
三、桥机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工作环境的检查:在操作桥机之前,应检查工作环境是否有障碍物、坑洞等,确保操作区域平整、清洁,并清除可能造成滑倒或绊倒的垃圾。
2. 桥机本身的检查:要检查桥机的工作电源、电气设备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噪音和异味,是否有松动的螺栓和扣件等。
3. 桥机安全设备的检查:桥机上应配备相关的安全设备,如限位器、报警器等,操作员在操作之前应检查这些设备是否完好并能正常工作。
四、桥机操作时的安全措施1. 操作员的安全装备:操作员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并穿着合身且不悬挂松动物品的工作服。
2. 操作员的操作技巧:操作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熟练掌握桥机的操纵技巧,严禁无证上岗和操作。
3. 起重物的安全检查:如果需要起重的物体,操作员必须仔细检查其是否稳定、有无损坏和结构问题等,确保其能安全起重和运输。
4. 桥机的起重和行走操作:在进行起重和行走操作时,操作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平稳加减速,避免突然启动或制动,防止始终产生冲击。
5. 桥机的通讯和协调:在操作桥机时,操作员应与指挥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通讯和协调,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6. 桥机的定位和停机:当桥机完成工作任务时,操作员应将桥机停在指定位置,并将主电源切断,彻底停止运行。
五、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1. 应急处理:在发生桥机事故或突发情况时,操作员应该立即停止操作,保持冷静,并将情况及时报告给相关人员,采取适当的救援措施。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概况一、什么是集装箱?集装箱(Container)是一种货物运输设备,便于使用机械装卸,可长期反复使用。
也称作"货箱"或"货柜"。
二、集装箱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它利用特制的箱体运送货物,周转快、货物损失少、运费低。
集装箱化始于1966年,当时,美国海陆公司在北大西洋航线上开始使用改装的集装箱船Fairland号,从此,可以载运许多集装箱船取代了传统的班轮船舶。
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很快成为水路、陆路、空中运输的一种统一方式。
集装箱运输和传统的运输方法相比有以下特点:1、最有效地提高件杂货的装卸效率。
件杂货是国际贸易中进入集装箱的主要货种,现代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以下简称岸桥)平均每小时可以作业30~40 TEU(标箱)。
每个标箱以11t 计,即每小时装卸350~400 t。
过去装卸件货多采用门座起重机或船舶吊杆,由于件杂货堆码、出舱不便等原因,生产率低,如起重量为10 t的门座起重机每小时平均生产率只有30~35 t。
采用集装箱运输后,件杂货的装卸效率奇迹般地提高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多机作业)。
2、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货物被盗,大幅度减少甚至消灭了货损货差。
用传统方式装卸件杂货,出现1%~2%的货损和货差是难免的,对于玻璃类易碎货物则高达10%以上,而集装箱运输基本消灭了令运输企业极为头痛的货损货差。
现在玻璃器皿、建筑材料和各种瓶装饮料能够大量地在国际间运送,首先应归功于这种安全可靠的运输方式。
件杂货在运输过程中如何防偷盗始终是运输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而集装箱运输用“门锁+铅封”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防止偷盗的问题。
3、船舶装卸实现全天候作业。
过去在件杂货码头,为减少货损,作业规程规定逢雨天必须关闭舱口、停止作业。
在多雨季节,不少码头几乎有1/3的日历时间不能作业。
为解决这个难题,不少专家出谋献策,但始终没有好办法。
集装箱运输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件杂货装卸实现全天候作业。
4、充分利用了堆存货场面积和空间,基本取消了仓库。
过去件杂货到岸后必须进入仓库,即便放在货场,也需遮盖。
集装箱运输则利用原箱堆码在货场;它既可防雨,又可防盗。
一般集装箱堆场可以堆码4~5个箱高,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其堆码高度高达7个箱高(国际集装箱的设计规定每箱承压为9个高),充分利用了堆场面积和空间。
5、集装箱可重复使用。
运输件杂货过程必须有包装。
除去产品自身的外包装以外,作为一组货物必须有成组包装。
采用金属钢质的集装箱,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包装成本。
除去船公司拥有货箱以外,国际上出现了箱子租赁业即租箱公司,为开展集装箱运输提供了方便。
6、实现了门到门的运送货物。
如何减少货物中间装卸环节,是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降低成本的一大课题。
过去国际货运由产到销的运输过程常需8~10个装卸环节(铁路货场、装车船码头、船运、入库存放,经公路或铁路运输、库场存放、进入用户工厂、仓库或实现商场售货),每个环节都要有装卸作业,需要机具和劳力,易产生货损货差,而集装箱运输由于货物始终装在特制的箱子内,由生产厂到用户,不必开箱倒载,实现了最高效率、最安全可靠的门到门运输。
7、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如上所述,不论从节省码头建设投资还是从提高装卸运输效率来看,集装箱运输都大幅度地降低了运输成本。
例如,目前从上海到美国西岸每个标准箱的运费大约为1000美元,标准箱按11t货物计,每千克货物的越洋运费仅为0.1美元。
低的越洋运输成本是促进国际贸易大发展、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
8、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
集装箱运输是定点、定向、定船、定期的运输。
在两港之间航线相对固定,船舶固定,到达和启程时间也固定。
航运公司向世界公布各航线到达首尾港、中间港的船期和收货时间,因而可以准确预知货物启程和到达的时刻,从而最有效地计划货物的产销周期。
现代集装箱船航速高达24~28 kn,高速集装箱班轮缩短了路途时间。
如从上海到美国西岸的定期集装箱班轮,每航次只需12~14天,而过去杂货船每航次约需1个半月。
由于缩短了货物的路途时间,所以大大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促进商品高速周转。
三、集装箱码头我国第一座集装箱码头,是1974年6月开始在天津新港兴建的,经过7年的建设,第一个泊位于1981年12月正式交付使用。
开展集装箱运输较早还有上海、广州、青岛等港口。
上海是目前我国集装箱运输量最大的港口,2004年的吞吐量达到了1455.72万TEU。
下图是2004年全国港口前10名的吞吐量:10 福州 6.37 70.79 18.60第二节集装箱装卸桥的发展概况我国集装箱装卸桥的制造开始于1978年,上海港机制造厂为天津港制造了我国的第一台装卸桥,该装卸桥的主要参数是:轨距:16米前伸距:35米后伸距:8.5米起升高度:25米起重量:30.5吨该装卸桥可以装卸800箱以下的集装箱船只(第一代)。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主要港口配备的装卸桥的起重量增加到40-45吨,起升高度增加到32米,可以接卸2000TEU以下的船只。
如图:20世纪90年代末,装卸桥的起重量增加到50吨,起升高度增加到36米,可以接卸5000TEU以下的船只。
如图:进入21世纪后,随着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只的投入运营,超巴拿马型桥吊成为世界主要港口主要设备。
超巴拿马桥吊的主要参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起重量增加倒65-100吨,前伸距增加到65-70米,起升高度增加到38-45米。
随着集装箱船只班轮化,码头公司对装卸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装卸桥制造厂商制造出了可以提高装卸效率的装卸桥。
(1)双小车集装箱装卸桥:采用前后两个小车,前小车将集装箱卸到中转平台,后小车将集装箱吊装到集卡上。
采用这种装卸桥,使装卸效率可以提高很多。
如图:(2)双吊具装卸桥:采用2个伸缩的中锁可移动的双箱吊具,可以同时装卸4个20尺和2个40尺的集装箱,使装卸效率大为提高。
如图:(3)双小车双吊具装卸桥:采用前后2个小车,2个伸缩的中锁可移动的双箱吊具,理论上装卸效率可提高70%。
如图:第二章桥吊的主要参数岸桥的基本参数描述了岸桥的特征、能力和主要技术性能。
基本参数主要包括几何尺寸、起重量、速度、控制与供电、防摇要求和生产率等。
第一节几何尺寸参数几何尺寸参数是表示岸桥作业范围、外形尺寸大小及限制空间的技术数据,主要有以下8个参数;外伸R 0轨上/轨下起升高度H u /H d轨距S联系横梁下净空高度 C hp后伸距R b门框内净宽 C wp基距 B 岸桥(大车缓冲器端部之间)总宽W b 此外,还有门框下横梁上表面离地高度h s、门框外档宽度W p、前大梁宽度B b或小车总宽B t;、梯形架顶点高度H0、仰起后岸桥总高H s、前大梁前端点离海侧轨道中心线的水平面距离L 0、后大梁尾端离陆侧轨道中心线的水平面距离L b、前大梁下表面离地高H b、缓冲器安装高S b,岸桥与船干涉限制尺寸S f、S h、α,以及岸桥与码头固定设施或流动设备干涉的限制尺寸C1、C2、C3、C4、C5等等。
尺寸参数示意图如图3-1-1所示。
一、外伸距R 0小车带载向着海侧运行到前终点位置时,吊具中心线离码头海侧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外伸距,用R 0表示。
图3-1—2为岸桥外伸距示意图。
外伸距是表示岸桥可以装卸船舶大小的主要参数。
它受到船宽(甲板上集装箱排数)和层高,船的横倾角α、船舶吃水、码头前沿(岸壁至海侧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F.码头防碰靠垫(也称护舷)的厚度f 以及预留小车制动的安全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岸桥的外伸距除应考虑船宽外,还应考虑船倾斜的影响,因而它与装载的集装箱层高有关。
超巴拿马型岸桥的外伸距是以能装卸超巴拿马集装箱船(宽度32.3 m以上)为标志的。
世界各国码头前沿距离F和碰靠垫厚度f各不相同,F min=2m,F max=7.5 m,f min=0.6 m,f=2.0 m。
超巴拿马型船宽从14排起至22排不等,因此,超巴拿马型岸桥的外伸距也各max不相同。
通常,码头前沿F=3 m,碰靠垫f=1.5 m,14排箱的船宽为35m,甲板上5层箱横倾3°的增量约1.5 m,R 0=3+1.5+(35-1.25)+1.5,R 0≈40 m。
目前最大外伸距达67.5 m。
二、后伸距R b小车带载向着陆侧运行到后终点位置时,吊具中心线离码头陆侧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后伸距,用R b表示(图3-l-1)。
后伸距是按搬运和存放集装箱船的舱盖板,以及特殊情况下作为接卸车辆的一条通道或临时堆放集装箱的要求来确定的。
舱盖板沿船宽方向可以分放置1块、2块和3块舱盖板3种,如图(3-1-3a 、b)所示。
舱盖板沿船长方向的尺寸一般不超过14 m,以便从起重机门框立柱间(净宽一般为16~18 m)通过;沿船宽方向的尺寸为15~17.5 m,可堆放6~7列集装箱。
由于是在其中点起吊,考虑到陆侧门框陆侧边应留有上机的斜梯和行走净空宽度2.5m左右(见图3-1—1)中尺寸C4,因此最小的后伸距通常取R bmin=14/2+2.5≈10m即可。
考虑舱盖板宽度17.5 m,取R bmax=12m足够。
如果考虑后伸距下作为临时堆场,则后伸距需尽可能大,一般为15.24~27 m,甚至达到38.5 m(只要轮压和堆场灯杆净空允许)。
三、轨距S轨距是码头上海侧与陆侧两轨道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轨距越大,对起重机的稳定性越有利,轮压也可以降低。
必须指出,在多数情况下,轨距大,起重机自重并不加大,因而并不增加造价。
但加大了码头前沿区域的面积从而增加了投资。
一般情况下,较大规模的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宜发展大轨距,可以开辟多车道以提高装卸效率;中小码头,尤其是老码头,不宜盲目采用大轨距,而应经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
目前,世界各国或地区己经形成了一些岸桥轨距系列。
中国大陆、日本主要有16 m、26.05 m、30 m 3种。
中国大陆的一些合资码头也有20 m、22 m、24.384 m(80 ft)3种。
中国香港和英、美国家(如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欧洲大多数国家)主要有50 ft(15.24 m)、80 ft(24.384 m)、100ft(30.48。
)、35m4种。
南美部分国家及北非大多数国家。
西班牙及葡萄牙有15m、18m、20 m、22 m、27 m、31m、35m、37 m等几种。
目前轨距尚无国际标准,各国、各地区甚至各码头,轨距均不统一,由各国、各地区根据不同的要求自行确定。
四、起升高度H1.定义起升高度H包括轨面以上起升高度h u和轨面以下起升高度h d,轨上起升高度是指吊具被提升到最高工作终点位置时,吊具转锁箱下平面离码头海侧轨顶面的垂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