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84 KB
- 文档页数:17
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3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三做事不拖拉一、教学总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使学生了解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作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
4、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难点: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1、着色的闹钟图形2、“医生在抢救病人”“发生火灾,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农民在农田里劳作”的图片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教育学生学会计划和抓紧时间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及时做事的态度。
难点: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及时地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教学过程活动(一)——情境介绍1。
播放并展示一个没有颜色的闹钟。
请先认出来。
2.电脑在时钟的不同时间展示了孩子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并给出了解释。
3.学生交流与讨论:你觉得这个孩子怎么样?4.教师总结。
活动(2)——小故事会议1。
玩吧。
潘潘睡在床上,渐渐进入梦境。
他被邀请到这个国家参加运动会。
Pan Pan向前冲去,回头看到有人在系鞋带。
2.小组讨论和交流:他们是如何参加运动会的?3.故事会议:在同一个座位上互相倾听和编辑,或分组坐在一起编故事;小组推荐或学生自我推荐在舞台上讲故事。
2018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剧场表演《小马过河》。
师问学生想要饰演哪个角色,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即要敢于挑战和尝试。
最后总结,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挑战中成长起来的。
讲授新课:一、我的第一次。
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包括买东西、炒菜、溜冰、包饺子、游泳等。
强调第一次可能不会做得很好,但是多试几次就会越来越好。
二、我还想试。
师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新鲜的事情想要尝试,但也要注意区分哪些事情可以尝试,哪些事情不能尝试。
师与学生一起解决学生的疑惑。
注:文章中的格式错误已经被剔除。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享快乐 1.体验活动表扬听到上课铃声立即静息的同学,表扬书本准备好的同学。
在黑板上画两个圆,请同学们用这两个圆在两分钟内创造一个新的事物。
提出一个游戏。
小结:分享自己的快乐,让孩子们感受快乐的力量。
2.揭示课题、分享快乐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学生听取老师的分享,感受快乐的力量。
学生分享自己的快乐,增强积极情绪。
通过分享快乐,让学生体验快乐的感觉,加强他们对快乐的认识。
探究不开心 1.讲解不开心的情绪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不开心的事情。
讲解不开心的情绪。
小结:生活中也会有不开心的事情,我们需要学会处理。
2.体验转移情绪提出一个情境,让学生体验转移情绪的方法。
小结:学会转移情绪,让自己更快乐。
学生讲述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让他们认识到不开心的情绪。
通过讲解不开心的情绪,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
通过体验转移情绪,让学生学会处理不开心的情绪,保持积极情绪。
课堂小结同学们,生活中有快乐也有不开心的事情,我们需要学会处理情绪,让自己更快乐。
分享快乐可以让快乐加倍,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情绪,享受生活的美好。
板书设计快乐的力量分享快乐不开心的情绪转移情绪2)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们觉得这些人是快乐的还是不快乐的?为什么?3)学生回答问题,师引导学生思考,指出哪些是真正的快乐,哪些是表面的快乐。
1 挑战第一次教学目标:1. 学会勇敢挑战生活中的第一次2. 辨别新鲜事物是否可以尝试3. 学会尝试未知事物前向同伴寻求帮助、意见教学重难点级关键:引导学生辨别哪些事物可以独自尝试、哪些可以在他人帮助下尝试、哪些不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克服心理尝试新鲜事物。
教法:利用教材例子引起学生发言,分享经历,带领学生共同面对挑战。
教学准备:1. 设置一些学生未经历过的情景,事件2. 收集学生关于尝试事物的经历及感受,并总结尝试失败或还未尝试的案例,做成纸条放在盒子中用于抽签3. 课件,含有一些是否可以尝试的经典案例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故事交流教师引入《小马过河》故事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
跑着跑着,一条不知深浅的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离家很远了。
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走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去。
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松鼠认真地说:“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
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
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第8课爱思索会探讨教学分析:本节教材“爱思索会探讨”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学生探讨一个问题进行的,从发觉问题到选择探讨方法到亲自参加去完成一整个探究过程,这其中的收获对同学们来说是很大的。
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目标】(1)了解探讨问题的步骤和方法;(2)了解思索对发觉问题是很重要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看牛顿发觉问题的视频,让同学们看到“思索”的重要性;(2)通过亲自参加一个探讨活动,同学们可以很真实地感受探讨的步骤和其中的方法。
(3)通过老师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1)让同学们养成擅长思索的习惯;(2)使同学们有动手实践的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同学们能够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方法进行探究。
【教学难点】(1)使同学们养成擅长思索的习惯;(2)让同学们有多动手实践的意识。
教学打算:老师打算:视频、多媒体课件、邀请科学老师学生打算:探讨问题、探讨报告、照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牛顿被苹果树上的苹果砸中发觉了万有引力的故事。
【讲授新课】板书:发觉问题师:同学们都知道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吗?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牛顿是随时随地都在思索,真是个爱思索的人,同学们要不要做一个爱思索的人呢?生:要师:牛顿被树上的苹果砸中没有忽视这件大家看起来都很平常的事,就始终在思索,提出了问题:苹果为什么不斜着掉下来或者干脆飞到天上去呢?这就是探讨的第一步:发觉问题。
发觉问题是很重要的一步,要靠自己的细心视察才能发觉,同学们先自己去视察然后提出来一个问题吧。
生:小蜗牛吃什么?它的触角有什么用?生:为什么含羞草的叶子一碰就会合起来呢?生:......板书:选择探讨方法师:探讨的问题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探讨方法的选择了,那探讨方法有哪些呢?生:自己视察生:查询资料(书籍资料和网络资料)生:向老师和家长请教生:向做过这个的高年级的同学请教师:探讨方法要依据自己的探讨问题选择运用,当然也可以结合起来运用,那既然大家的问题和方法都已经选择好了,那大家就起先去探究吧。
课题第10课可爱的家乡主备人课时2课时时间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热爱家乡美丽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体会做家乡人的自豪,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长大要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在言行上自觉热爱家乡。
3.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能作简单介绍;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和成果。
4.过程与方法尝试用参观、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通过收集图片及文字资料,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好、可爱。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在言行上自觉热爱家乡。
教学难点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和成果。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听听方言,揭示课题1.小朋友,老师想请大家来听一段录音,你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吗? (播放各地方言的音频)2.猜一猜,并指名学生交流。
3.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播放方言5普通话对照的音频)4.导入新课:是啊,他们在用家乡话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自己的家乡。
5.揭题。
板块(二)聊聊家乡,了解家乡的方位1.小朋友,你知道你的家乡在哪里吗? 谁来说一说。
(出示: 我的家乡在学生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所属的区县,进而到它所属的省、市,最后可以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说清家乡所在地即可)2.(出示“都市图”和“乡村图”) 交流: 你的家乡像哪幅图上的景象呢?3.小结: 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的摇篮,是我们的根。
不论是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还是宁静美丽的乡村,家乡都是我们魂牵梦索的地方。
齐读教材上的小诗。
4.(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 小朋友,这是一张中国地图,我们的家乡在这张地图上都能找到,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自己的家乡。
《我长大了》本课是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第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同学们在活动体验中发现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进步,感受成长的喜悦。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自己的进步,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展示活动和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变得更自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同学们通过分享自己的故事和聆听他人的成长故事,在交流和分享中会产生成长的喜悦。
2、通过给别人写感谢的话语,同学们会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通过展示台和分享会,让学生了解、认识到自己的成长。
【教学难点】1、让同学们体会到成长的喜悦,了解成长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2、学会感恩。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信纸等。
学生准备:记录下今年和上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小时候用过的东西以及成长故事进行分享。
【导入新课】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身高体重以及小时候用过的东西,引入新课“我长大了”。
【讲授新课】【分享会】老师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们说出自己的变化和进步。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都展示了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和上年相比我们都长高了,也长大了,那么我们有没有有没有问过爸爸妈妈我们这两年的变化呢?同学们又学会了哪些新的本领呢?我们再分享之前先看一下咕力有什么进步吧。
播放视频《我长大了》。
师:那么接下面大家都来分享一下吧,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进步多。
生: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变化,例如会穿衣服、会扫地、会爬楼梯、会些观察日记等。
【交流会】学生交流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成长故事。
【体验馆】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恩也是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写一张感谢信给自己想感谢的人,培养同学们的感恩意识。
【定下新目标】我们一直在成长一直需要学习新东西,那么同学们接下来想要学习到什么呢?我们可以在这里定下一个新的目标,看看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做到,一样的目标同学们之间也可以合作。
【课堂小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自己的成长,并且学会了去感谢身边的人,还定下了下一阶段的目标,这些对同学们来说无疑也是一种进步。
第1课《挑战第一次》教案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我们要敢于挑战、敢于尝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在对故事、情境的思考当中领悟道理,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行为。
3、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白我们要敢于挑战和尝试,并懂得区分那些事情要大胆试,哪些事情不能试,那些事情要别人帮着才能试。
重点敢于挑战第一次。
难点要懂得判断哪些事情可以尝试、哪些事情不能尝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剧场:《小马过河》。
1、师:同学们,现在小剧场马上要开演了,谁要来参演呢?你又想要饰演哪个角色呢?2、师:好了,角色已经选好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小表演家们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3、师: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4、动动小脑筋:如何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做呢?5、师:让我们在课本当中找到答案,最后小马是怎么做呢的?6、提问:为什么马妈妈说“孩子,你终于长大了呢?”7、总结:马妈妈之所以说小马长大了,是因为小马懂得依靠自己去尝试、去挑战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无数次的“第一次”中成长起来的。
表演《小马过河》的前半部分、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故事《小马过河》,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敢于挑战第一次,在不断的挑战中获得成长。
从而导入新课。
备注:小剧场的表演只需要表演到前半部分,即“动动小脑筋”环节前。
后半部分由学生翻阅课本找到答案。
讲授新课一、我的第一次。
1、师:那么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呢?2、我也要说(小讨论):(1)你都有过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呢?(2)当时你的感觉怎样呢?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3)后来试过了以后你又有什么感觉呢?3、展示第一次的经历和当时有趣的回忆:(1)第一次买东西;(2)第一次炒菜;(3)第一次溜冰;(4)第一次包饺子;(5)第一次游泳。
4、师:同学们真勇敢,有过那么多的第一次的经历,你们正是一个小勇士。
5、师:很多时候,我们做第一次的时候会做得不好,可是有了第一次之后、第二次、第三次就会越做越好了。
二、我还想试。
1、师:那么小勇士们,你们还想要尝试哪些新鲜的事呢?2、小小冒险家:我的冒险计划(说一说,你还想尝试什么。
)3、展示“我还想试……”4、思考:可是,是不是所有的事情我们都能去尝试呢?5、师:这些小同学们也有一些疑惑,我们一起来帮他们解决吧。
6、大家一起来帮忙:(1)小晨;(2)小图。
7、思考:(1)为什么小晨能够去尝试,小图却不能呢?(2)哪些事情我们要大胆试?哪些事情我们不能试呢?8、展示我们要大胆尝试的事情和我们不能去展示的事情。
9、思考:玲玲的问题10、温馨提示:有些事情有危险,需要大人帮忙和陪同才可以哦!11、思考:还有哪些事情我们不能自己去做,要有人帮着才可以的呢?12、展示需要大人帮忙和陪同才可以做的事情。
13、分一分。
三、课后实践作业。
完成你的冒险计划。
讨论。
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一个小讨论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第一次经历和收获,让学生在思考当时的困难和后来的收获当中懂得我们要敢于尝试和挑战的道理。
通过冒险计划,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要去尝试的事情,再去思考问题,区分哪些能够去试,哪些不能,哪些需要帮忙,再把自己的冒险计划去进行分类。
课堂小结同学们,第一次的经历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挑战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很简单。
我们不停地去尝试和挑战,就能慢慢地成长为一个勇敢的人!板书挑战第一次第一课时1、我的第一次。
2、我还想试。
第2课《学做快乐鸟》教案学习目标1.说出生活中让自己快乐的事儿,感受快乐带来的身心愉悦。
2.体验分享快乐后,快乐加倍自己更快乐。
3.知道生活中也会有不开心的事儿。
重点1.说出生活中让自己快乐的事儿,感受快乐带来的身心愉悦。
2.体验分享快乐后,快乐加倍自己更快乐。
难点说出生活中让自己快乐的事儿,感受快乐带来的身心愉悦。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享快乐1.体验活动(1)师一进教室,就表扬听到上课铃声立即静息的同学,表扬书本准备好的同学。
(2)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请同学们用这两个圆在两分钟之内创造一个新的事物,看谁最有创意?(3)我们来玩儿一个游戏好吗?(4)师小结:孩子们,我一进教室就表扬了几位同学,你们高兴吗?举举手看看。
对自己创造的特别的事物很满意的笑一笑大家看看。
还有,刚才的游戏开心吗?噢,有的开心,有的不开心呢。
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吗?2.揭示课题、分享快乐(1)师:先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快乐吧。
今年暑假,我到三亚旅游去了。
记得在天涯海角那天,因为天气冷,我穿了比较厚的长袖T 恤……(2)今天我们都来学做“快乐鸟”【板书:2.学做“快乐鸟”】小组长组织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轮流说说自己感到快乐的事儿。
(4)师:在分享快乐的时候,同学们也和你一样快乐起来了呢?3.师:我们为什么要做一只“快乐鸟”,也就是一个人身心愉悦有什么好处呢?(3)展示交流,分享快乐指名回答。
要点:“笑一笑十年少”用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
说出不快乐4.故事启发(1)【PPT出示绘本图】师:可是我们生活中也不都是快乐的事儿,常常会不开心。
看,蜗牛和寄居蟹为啥不开心呢?【同桌学习要求】1.先独立看懂故事;2.说说蜗牛和寄居蟹分别是为什么不开心?每人说一个;3.它们的不开心事儿能解决吗?怎样解决?4.准备好全班交流发言。
(2)同桌交流(3)课堂展示(请同桌的小朋友轮流说一说蜗牛和寄居蟹。
)我们大声来汇报,我们端坐认真听。
请给我们评分:xxx同学,他(她)的声音洪亮,他把(蜗牛或寄居蟹)的不开心说得清楚,他把(蜗牛或寄居蟹)的不开心是怎么样消除的说得清楚,如果他(她)xxxx就更好了。
(4)师:这个小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呢?指名学生回答5.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儿吗?(1)【PPT出示课本中的图片】师:在学校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不开心吗?(2)你的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开心的事儿?把它写下来,装进漂流瓶里。
(3)交换漂流瓶。
以备下一节课使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学做快乐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中哪些是真正快乐的事儿,并能勇敢面对不快乐的事儿。
2.知道生活中也会有不快乐,学会换一种想法消除不快乐。
重点1.知道生活中哪些是真正快乐的事儿,并能勇敢面对不快乐的事儿。
2.知道生活中也会有不快乐,学会换一种想法消除不快乐。
难点知道生活中也会有不快乐,学会换一种想法消除不快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教师将漂流瓶收集上来,放在书架上。
(2)师:孩子们,昨天上课的时候你们在漂流瓶里写下了自己不开心的事儿,如果愿意帮助小伙伴开心起来,就请来任意取走一个漂流瓶,准备上课使用。
漂流瓶里写的不开心事儿不用留名字。
做好课前的学习准备,培养助人为乐的品质快乐门诊1.做个快乐小医生(1)师播放PPT,请学生思考、判断。
师:你遇到打针、输液这样的事情会觉得很疼,你是怎么做的呢?有一个小朋友偷偷把同学的漂亮铅笔拿来玩,玩过之后又悄悄放到另外一个同学的抽屉里,他觉得这样非常开心。
(2)师: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快乐的事儿是没有道理的?哪些事儿虽然不快乐,但是我们必须坚持、必须挺住?请小组长组织组员们举例说说(3)齐读课本上的儿歌2.揭示课题、分享快乐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学做快乐鸟》小组展示:三个成员说例子,小组长进行判断。
用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
快乐平方3.玩转漂流瓶(1)师: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儿,但我也相信你们也有消除不开心的妙招。
小小的漂流瓶里装进了每个小朋友的不开心往事,现在就让我们打开漂流瓶,为朋友寻找消除不快乐因子的妙招吧。
(3)指名一个小组的同学说说消除不快乐的妙招。
(4)说说书上介绍的几种方法5.播放歌声与微笑在歌声中快乐地唱起来、跳起来。
(2)小组合作:开启漂流瓶,悄悄把消除不快乐因子妙招写在纸条上吧,然后再装进漂流瓶。
第3课《做个开心果》教案学习目标1.寻找家里和小组里、班集体里的开心果,想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儿。
2.体会做“开心果”帮到别人的那份快乐。
3.学会与人快乐相处。
重点1.寻找家里和小组里、班集体里的开心果,想想他们做的让大家开心的事儿。
2.体会做“开心果”帮到别人的那份快乐。
难点学做“开心果”,学会与人快乐相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直接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学做快乐鸟》,你们愿意把这份快乐带给身边的人吗?那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做个开心果》话说“开心果”2.师:谁先来做这个开心果?指名事先准备了节目的同学表演师对着同学们说:你们的表情告诉我,此时此刻你们很开心是吧。
他俩真是同学们的开心果哟。
3.说说你家的开心果师:在你家里,谁是“开心果”?做过什么让你和家人开心的事儿?在小组里说说吧?(2)展示:指名说说家里的“开心果”开心事儿。
4.找找小组里的“开心果”(1)师:有的小朋友不仅在家里是父母长辈的开心果,在学校里,也是小伙伴们的开心果。
看,他们是怎样成为大家的小伙伴的?【播放PPT书上的图片】(2)师:那么我们小组里有没有开心果,找一找,说说他怎样带给你们快乐的?小组里寻找“开心果”,说出“开心果”的开心事儿(3)展示:指名两个小组说说他们的“开心果”及事例。
(1)小组长组织组员说说家里的开心果是谁?有过什么开心事儿?课堂小结5.教师:这节课你们在寻找开心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生:感受到了快乐;觉得他们和同学相处很好……板书做个“开心果”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做个“开心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做个“开心果”单元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1.学会在家里、在学校做一个“开心果”。
2.知道做“开心果”的一些方法。
3.懂得如何与人快乐相处。
重点1.学会在家里、在学校做一个“开心果”。
2.知道做“开心果”的一些方法。
难点懂得如何帮助他人,给他人送去温暖和开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讲绘本故事(1)师出示课本上的绘本故事图,指名学生轮流讲一讲(2)师:小狐狸找到的“开心果”是什么?为妈妈唱歌,爸爸看到跳绳,爷爷听到读书,陪奶奶说话,和小伙伴做好朋友,认真听老师讲课2.揭示课题师:小狐狸想找“开心果”,结果“开心果”就是他自己。
在生活中,你们也来做做这样的“开心果”吧。
板书课题《做个开心果》怎样做个“开心果”3.我该“怎么办”(1)师讲亲历故事:这个寒假,我和妹妹到了三亚享受阳光温暖,谁想妹妹却生病需要立即回重庆。
于是,我立即在网上给她购买了飞机票,还亲自打车送她到机场,为她办理所有等级手续。
直到她通过安检,进入候机厅休息我才离开。
她回到重庆后经过医院治疗病已经好了,她很高兴打来电话感谢我为她做的一切。
我为我能帮上她,让她在病痛时得到安慰,心情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