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特色文化--泥泥狗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8
淮阳泥泥狗淮阳是中国最古老的县城之一,这里土地富饶水美物丰人杰地灵;淮阳是人祖之一的伏羲在此建都,因为受黄河的冲击这里有肥沃的砂质黄土,土地异常肥沃伏羲在此从渔猎转向农耕。
淮阳因地处淮河以北称为“淮阳”(古人称河北为阳河南为阴)在远古淮阳称为“宛丘”!《诗经》有曰:“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如若说远古比较遥远那就古代好了淮阳是陈姓的发源地它属于官姓,淮阳自古也称为陈地,在春秋时期孔子出使列国最后一站便是陈国,遭遇挫折看透官场由此回到曲阜成为万人师表的“亚圣”!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就发生在这里程胜吴广的点将台还在!司马迁的《史记.陈胜世家》中有记载“狐鸣呼曰‘陈胜王大楚兴….’攻至陈…”西汉时期这里曾是陈王韩信的封地,三国末年时是陈思王曹植的封地!这里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记载着黄河文化文明不朽的传奇,其中之一便是妮妮狗。
妮妮狗的文化魅力到底是什么?1.泥泥狗是历史沧桑在远古社会人们最先接触到最广泛的材料恐怕就是泥土了!人们用它来捏造东西,所以有女娲捏土造人之说!人们最先驯服的动物就是狗,他帮人们打猎因此泥泥狗的名字是这样来的。
2.泥泥狗是远古生殖文化的积淀泥泥狗是远古社会人们对生殖的崇拜,我们只知道西方对生殖的崇拜是断臂维纳斯还有原始维纳斯雕像,而泥泥狗记载着中国远古对生殖崇拜的的文化符号,泥泥狗有黑、白、红、绿、黄等纯色调的调配符合远古人们的审美!(就以这个泥泥狗而言白色的代表两性关系,中间的是某动物的生殖器符号。
)3.是氏族的图腾的体现是各部落联姻的体现,就以首尾交接这个泥泥狗作品而言它反映了原始社会两个不同信仰的部落联姻。
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不断联姻战争兼并而形成今天五十六给民族繁荣的局面!(首尾交接氏族联姻)4.是氏族信仰的体现就以斑鸠来说,它是古代爱情的圣物!《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有的一只斑鸠背着好几只斑鸠叫做“子子孙孙”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人口的渴望,自古中国人就有多子多福之说!有的是一个公鸡中国人比较喜欢隐喻公鸡的谐音“恭吉”有恭祝你大吉大利之说!还有的马背上坐着一只猴子寓意“马上封侯”有大吉大利官运亨通之意!等等制作流程1.选泥制作时先进行挖泥采用的是当地三米以下的黄胶泥,地上的泥土因为沙土比较多比较松软粘性不太强,所以选用三米以下的粘性比较强的黄胶泥。
【浅析泥泥狗的文化内涵】浅析中式建筑的文化内涵淮阳地处中原,古称宛丘,陈,为上古太昊伏羲之墟。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在这座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城都要举行长达一个月的祭祖寻根大型庙会活动。
庙会期间,全国各地的友人至海外华侨都前来祭拜,而周边几十个县的居民也会购买充满浓郁地域色彩的土特产,如:竹编、布老虎、花棒槌等,而被专家称为原始文化“活化石”的泥泥狗则是最出众的。
本文就泥泥狗的造型,浅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一、泥泥狗体现的原始先民的生殖崇拜意识在原始时期,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原始先民的极致追求只能是生存与繁衍。
赵国华在《生殖崇拜文化论》中提出,“在人类的原始文化中,“食”是服务于“生殖”的,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文化即生殖崇拜文化是人类精神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存的艰难与生命的困惑,决定了原始先民们对生殖的神秘性产生敬畏与崇拜的心理,进而对带来生命、决定部落繁荣与否的生殖器官产生崇拜心理,其内容是对生殖力的崇拜,表现形式是对生殖器象征物的崇拜,主要包括女性生殖器官即女阴崇拜、男性生殖器官即男根崇拜、男女交媾生殖力即两性崇拜。
最后发展到对生育神的崇拜”。
淮阳作为人类始祖伏羲与女娲的故里,这里自古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滚磨成亲,繁衍后代与抟土造人的神话。
这些神话使这块土地浸淫了更浓烈的关于生存与繁衍的主题和生殖崇拜的意识。
因此,原始先民的这种生殖崇拜的心理与集体意识不仅能在古老遗俗如:“履迹舞”、“摸子孙窑”、“献旗杆”、“栓娃娃”中找到痕迹,而且在泥泥狗这种传承至今的民间工艺上能得到全面诠释。
泥泥狗,又称“陵狗”。
它造型古朴、粗犷,以黑为底色,杂之以红、黄、青、白的花纹,带有浓厚的神秘感。
泥泥狗最常见的装饰花纹是腹部枣核形状的花纹,一圈套一圈,用红、自、黄、绿画在黑底色上,外围绘有毛状的线条,很像女性的生殖器官,身体主要的装饰就是突出这个女阴符号。
另外,还有“九头鸟”高昂的形体象征着男性生殖器官的勃起;“双头狗”合二为一的躯体意喻雌雄交配;“人面猴”阴部红、白两色绘制的花纹,充分体现出生命创造的欲望,而生殖崇拜的意味也在这些夸张的造型中凸现出来。
淮阳“泥泥狗”淮阳“泥泥狗”二月二,龙抬头。
一年一度的人祖庙会又要开始了,不由的想起了那淳朴憨厚的“泥泥狗”了。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伏羲、女娲和神农,都曾在现今河南省的淮阳活动过。
淮阳古称宛丘,亦称陈州,是中国历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
伏羲、女娲是兄妹,是人类的始祖。
太昊陵是传说埋葬伏羲头骨的地方,陵前建有庙宇殿堂,称为伏羲女娲庙,民间称为“人祖庙”。
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把伏羲、女娲作为男女结合的神媒加以祭祀。
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人祖庙会”。
四面八方的男女都集聚到这里来拜祭,以祈求婚姻美满、子孙昌盛。
庙会期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街道两旁,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其中大部分摊位是卖玩具的,而玩具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些土里土气、希奇古怪的被称为“泥泥狗”的民间玩具。
说到淮阳庙会就不能不说泥泥狗,这“泥泥狗”是淮阳泥玩具的总称,吹之有声,它是被当作祭祀人祖伏羲用的一种“圣物”、“吉祥物”。
女娲抟黄土造人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泥泥狗的制作沿袭是与“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故事一起流传下来的。
传说当年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时,把剩下的泥捏成了小鸡、小狗洒向人间。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又单单用狗来作名呢,也有不同的传说。
据史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太昊伏羲氏是我国远古时代一个圣明的帝王,为百王之先,居三皇之首。
当时狗被认为是上天派到尘世拯救生灵的保护神,后来还出现了以狗为图腾的氏族部落。
《搜神记》卷十四《盘瓠篇》中说:古代高辛氏时,有狗叫“盘瓠”,好五色衣,是蛮夷族的祖先。
在豫东一带有这样的传说。
伏羲的“伏”字,即人与犬合成的,由此可以推测,伏羲氏族曾把狗作为本氏族的图腾。
因此,“泥泥狗”的问世也应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关。
太昊陵人祖庙会是“泥泥狗”得以流传的重要因素,故“泥泥狗”亦名“陵狗”、“天狗”,是太昊伏羲陵泥玩具的总称,为淮阳太昊陵所独有,被誉为“天下第一狗”。
听老年人说,在豫东一带有一种古老的风俗,“泥泥狗”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赶庙会的老斋公斋婆们,一定要带回去一些泥泥狗,把泥泥狗送给儿童或亲友,据说可以使人消灾祛病,吉祥平安,颇为神圣。
关于淮阳泥泥狗的民俗文化特征探析淮阳泥泥狗是中国河南省淮阳县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
它以制作精美的泥狗为特色,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泥泥狗大赛和文化节。
在这个节日和比赛中,人们会观看泥泥狗展览、比赛和表演,同时也会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和民俗游戏。
淮阳泥泥狗的特征之一是技艺精湛。
制作泥泥狗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术。
制作师傅通常会根据泥泥狗的造型和形态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每一处的细节和形态,如狗头、狗尾、狗爪等部位要自然流畅。
这种制作过程对手工技能和专业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制作泥泥狗已经成为淮阳县特有的传统技艺。
淮阳泥泥狗的特征之二是文化历史底蕴深厚。
据传,泥泥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
当时,村里的老百姓会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个传统节日里,用泥巴做成形态生动的泥狗,用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之后,泥泥狗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
如果你去淮阳县,你可以听到许多人讲述他们祖辈与泥泥狗的渊源和联系,传承和弘扬泥泥狗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地人充满信仰和情感的事业。
淮阳泥泥狗的特征之三是民俗附加价值高。
作为淮阳县的重要形象和文化活动,每年泥泥狗比赛和文化节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他们会欣赏泥泥狗的制作过程,购买艺术品和纪念品,同时也会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和游戏中。
这种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对于当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泥泥狗也成为淮阳县的一个文化品牌,带动了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之,淮阳泥泥狗是淮阳县的一大特色和民俗文化遗产。
它不仅仅是一种泥巴和艺术的结合,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形态和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经济附加价值。
人,下到顽皮孩童,几乎人人都能顺手捏几个小玩意儿。
如今,经过岁月的流转,这种从远古走来的艺术“活化石”也正经历着传统与创新的磨合,在“变”与“不变”的碰撞中,依然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泥泥狗民间艺术传承人任国和从六岁起就跟着爷爷、父亲学习捏泥泥狗,至今已经60多个年头。
任国和捏的泥泥狗主要包括传统的造人系列、图腾系列、吉祥物系列、十二生肖系列等7个系列。
任国和30多岁就当选为淮阳县泥泥狗协会会长,在当地算得上是远近闻名的老艺人。
说起泥泥狗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任国和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财产,是历代艺人的智慧结晶。
随着时代发展,现在泥泥狗的制作工艺更加细致,看起来精巧了许多,形态上也出现了很多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泥泥狗核心的文化元素不能变。
任国和始终坚持三个不变:泥泥狗造型不变、五色点画不变、文身符号不变。
这些是最能体现泥泥狗“古老”和“传统”的部分。
泥泥狗民间艺人邵波从中学起就开始去乡下寻访老艺人,学着自己捏,2001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如今,邵波的工作室已经开到了北京、郑州、开封等多个城市。
在多年实践和摸索中,俗话说:“中国的历史,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安阳,八千年看淮阳。
”泥泥狗是淮阳太陵“人祖会”中泥玩具的总称,是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儿狗”。
泥泥狗因其造型古拙、荒诞,在众多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
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蜍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200余种。
《淮阳县志》中记载:“驰名中外的淮阳泥泥狗,是伏羲、女娲以及远古生灵群像高度概括变形的祭祀物。
”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是淮阳太吴陵庙会。
此时游人满街,人声鼎沸,人们虔诚地祭拜人祖伏羲,逛一逛规模宏大的庙会,了却一年的心愿,泥泥狗则是斋公、香客们避灾、求福争相购买的“神圣之物”。
二年级泥泥狗的故事文章
我的家乡在河南淮阳的一个小村庄。
离开家乡已经十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来越深,每每想起家乡我便会想起给我童年带来无限乐趣的“泥泥狗”。
“泥泥狗”是淮阳民间的一个手工泥玩具,也是当地民间泥玩具的总称。
传说伏羲是人头狗身,“伏”字便系“人”与“犬”两字合成,所以淮阳人用泥泥狗来表达他们对人祖的崇敬。
淮阳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都会有一个月的庙会,这期间是淮阳最热闹的时候,周围的人们都向这里聚集,据说日客流量可以达到20万人次,这时也是泥泥狗最旺销的季节,因为价钱便宜,来这里的人们一般都会带一些回去,发给小孩玩。
泥泥狗简介“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出售的泥玩具总称。
叠用两个泥字,前一个“泥”字为定语,作动词使用,即用手传揉,也含亲呢之意;后一个“泥”字作名词,即物体的材质“泥”。
当然,这种解释仍限于顾名思义的概念理解。
泥泥狗又称“陵狗”或“灵狗”,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
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独角兽、多头怪、翼鱼、翼兽、人面猴、四不象、猫拉猴。
草帽虎、怪狮、驮子斑鸠、鱼\蛙、龟、蟒、蛇、狗、熊、蟾蜍、晰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
面对这些古拙、怪诞超现实的形体,我们似乎很难把它和“玩具”直接联系在一起。
那么,“泥泥狗”究竟和伏羲、女娲有什么联系,“泥泥沟”的名号又因何而产生呢?对此,1994年笔者曾作过一些调查。
我向著名老艺人李修身询问泥泥狗产生的根源时;得到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是人祖爷、人祖奶持土造人时传下来的。
”;另一位老艺人贾得同对我说:“养狗就是看家护院,陵狗就是给人祖爷护陵的神狗嘛!”;金庄的金华芝(女)老人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她说:“有一年淮阳大旱,人们愁眉苦脸;无心去朝香祭祖,于是,大吴陵变得冷冷清清。
忽然有一天夜里,狂风大作,阴云密布,一袋烟的功夫便下起了飘泼大雨,人们都被雷雨惊醒,从门缝和窗户向外看,只见地里黑乎乎一片,全是‘泥泥狗子’,只见它们在地里来回走动,干啥哩?再细一瞧,明白了,原来都在犁地、耙地。
第二天天一明,人们跑到地里一看,地全都被犁过了,而且墒气十足,于是大家欢呼蹦跳,纷纷到太吴陵敬香叩拜。
从此,人祖庙的香火旺盛起来。
”对“泥泥狗”还有一些较为普遍的说法,就是“能治病”。
据说来自山南海北的香客们把“泥泥狗”带回自己的家乡,除送给儿孙和亲友外,还要把一些泥泥狗扔到井里,说是喝了井里的水,可以“清心明目,医治百病”。
要不;咋叫它“灵狗”呢!还有,行路客商,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只要你从“泥泥狗”身上扣下一点点泥土泡茶喝,就可以治水土不服或“思乡病”。
阳文化
——泥泥狗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主题的探究,初步了解民俗文化的内容、特色、文化渊源和社会价值,学习如何发现和创造适应现代生活的民俗文化,提高对民俗文化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增强表达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查阅、调查、访谈的方法收集有关信息。
整理信息后,进行品鉴交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泥泥狗文化的实践活动,然后进行活动评价与成果展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主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热爱家乡的感情,认识本民俗文化在承载传统、凝聚民族、发展经济等方面的社会价值。
重难点分析
重点:“泥泥狗文化”信息的品鉴
我国民俗文化的传统悠久,不同地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有极其丰富的种类。
“淮阳泥泥狗”是河南省淮阳县的特产,是豫东一带妇孺皆知的泥塑艺术品。
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
其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上的走兽无所不有,造型虚幻、神秘。
林林总总的怪异形体中有九头鸟、人头狗、人面鱼、猴头燕蟾蜍、晰蜴、豆虫、蝎子等等,还有各种抽象、变形的多种怪兽复合体共约200余种。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统一
在豫东,最大的庙会莫过于淮阳太昊陵庙会。
庙会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它几乎遍布所有的乡村。
一到这个季节,淮阳周边十几个县市的群众就会云集来,虔诚地祭拜人祖伏羲,然后逛一逛规模宏大的庙会,算是了却一年的心愿。
泥泥狗是斋公、香客们避灾、求福,争相购买的“神圣之物”。
活动建议方案
一、活动任务
1.收集、整理淮阳泥泥狗信息
2.交流、品鉴泥泥狗信息(内容、形式、情趣等)
3.认识泥泥狗文化的社会价值(人文、艺术、经济等)
二、活动内容
1.在图书馆、网站或民间、泥泥狗市场收集相关信息
2.对本组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
3.组间交流探究成果,师生合作共同品鉴
4.泥泥狗的模拟制作(动物、飞禽等)
5.师生协同完成本次探究活动的评价和成果展示
三、活动组织形式——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分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
四、活动设计
1.活动准备,铺垫基础(1课时)
(1)视频引路:播放有关泥泥狗的视频(如电影《太昊陵》),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2)教师启发:教师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向学生简要介绍泥泥狗的类别、形状、成因,以及与泥泥狗有关的轶闻趣事和传说等,为学
(3)制定实施方案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每组八、九人),组织各组学生制定本组的探究目标和实施方案,制定本次探究活动的成果呈现方式和评价方式,制定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安全预案。
小组长将本组探究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方案,为本组成员分配具体的探究任务,做好探究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
2.活动过程
(1)社会调查,收集信息(课外进行)
小组利用节假日协作完成调查活动,深入探访淮阳周围村庄、庙会,到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走访专家、制作者,收录泥泥狗信息,征询相关人员,记录所集的信息。
(2)整理信息,准备交流(课外进行)
各小组对收集到的条目进行整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组活动的书面报告,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①本次活动的目的
②本次活动的策划和准备
③本次活动的过程和内容
④本次活动的初步成果
⑤本次活动的自我评价
⑥本次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3)品鉴信息,引导探究(3课时)
①教师将事前收集到的泥泥狗(信息)制成网页(有图片、解说和点评),提供给学生品鉴。
②学生将自己收到信息书写展示出来,并发表自己的探究意见
点和浓厚的民间特色。
④引导学生探究泥泥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功能,加深学生喜爱、继承优秀文化的感情。
(4)组织学生参加有关泥泥狗文化的活动(课后进行)
比如,做一只泥泥狗成品。
3.交流评价(1课时)
(1)课堂交流
①由各组学生介绍与交流本组探究活动成果
②师生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
A活动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完成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
教师观察:教师根据观察结果完成对各小组的评价。
师生共评:完成对本次活动的总体评价。
完成对本次活动成果(作品)和学生感悟的评价。
B交流评价结果
各小组代表交流本组各类评价的结果
学生个人就评价结果自由发言
教师对学生本次活动的过程、成果、作品和感悟进行点评和总结
4.展示作品——共观赏(1课时,可任意选择下面一种方式进行)
用网页、PPT、展板、墙报等形式向全班、全校师生展示探究活动成果
举办讨论会
举办辩论会
网络、报纸、书刊杂志等。
学习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量表一:学生活动自评(互评)量表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收集的信息数量10条以上8—9条5—7条4条以
下
抄录信息出现的错误数无1—3处4—5处5处以
上
小组成员全程参与率100% 80—99% 60—79% 60%以下
被探访者对本组活动的评价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
意
不满意
对收集信息有简要说明齐备比较齐备不齐备无
能提出自己的探究意见
数
5条3条1条无
总评价
备注:
1.本量表用于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
2.总评价各项分值:优秀10分,良好8分,合格6分,不合格4分。
量表二:教师对学生活动评价量表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该小组活动书面报告符合要求比较符合要
求
基本符合要
求
未形成,或
形成但不合
要求
在联席会议
中该小组成
员发言人数
85%以上70%—84%50%—74%50%以下
指导教师对
该小组活动
的评价
成功比较成功基本成功不成功
对收集交流
相关信息的
建议
好较好一般差
总评价
备注:
1.以小组为单位作评价对象;
2.总评价各项分值:优秀5分,良好4分,合格3分,不合格2分。
二、终结性评价
量表三:活动总体评价量表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小组自评 60分50分40分30分
组间互评 10分 8分 6分 4分
10分 8分 6分 4分
小组成果展
示作品
20分 16分 12分 10分
总评价
备注:终结性评价总评共四项,各项的权重是:小组自评占0.6;组间互评占0.1;教师评价占0.1;小组参与成果展示的作品占0.2。
量表四:小组和个人参与成果展示的作品评价量表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内容紧扣主
题切合主题基本切合主
题
不切合主
题
表现形式好或有创意较好一般差
展示或制作推介精彩或
制作精美
推介得体或
制作较美
推介一般或
制作一般
推介或制作
差
总评价
量表五:学生活动收获与感悟(总结)评价量表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认识有新意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感悟真切较真切有感悟无感悟表达流畅通顺较通顺不通顺总评价
三、评价方案设计意图
1.重在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
鼓励各组成员全员投入活动
3.鼓励各组成员提供建议
探究工具与方法
工具:
制作泥泥狗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制作PPT的软件。
方法:
查阅法:从网上和书刊上查阅泥泥狗的相关资料。
观察法:到制作坊、商店、庙会等地仔细观察,了解泥泥狗的特色、独特的器具及制作方法。
访谈法:访问专家及地方制作作访,了解泥泥狗。
实践法:根据探究获得的经验,试作泥泥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