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初探(一)
- 格式:docx
- 大小:11.80 KB
- 文档页数:1
表2。
表1 问卷调查及评价调查内容P B L教学赞成人数(%)传统教学赞成人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4683.912816.09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14080.463419.64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13879.313620.69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13275.864224.2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1867.825632.18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12068.975431.03提高综合能力14382.183117.82表2 考试成绩分析PBL教学部分(总分60分)传统教学部分(总分40分)平均成绩52.5219.60得分率(%)87.5340.003 讨论与评价通过对2005级药学专业的部分药理学理论课进行PBL 教学法的教学实践、问卷调查、成绩分析,结果表明PBL教学法在诸多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因此,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PBL教学法是有利的。
3.1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参与太少,服从太多。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
而在PBL教学中,通过设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和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并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寻求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3.2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显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6]。
同时各小组代表在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3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PBL教学中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和组内讨论,因此要求各组中的每位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并通过协商做到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并且一起交流、讨论从而归纳出问题的最佳答案。
3.4 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7] 教师在PBL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既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又要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讨论,解决问题。
《药物分析》课程“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探讨一、前言二、“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内涵“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要求将药物分析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究、实践应用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具体来讲,这种教学模式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1. 教学内容的整合“做学教合一”模式下,教学内容从纯理论知识拓展到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一些基础的实验操作技能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要求课堂教学、实验操作和自主学习有机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讲解、实验、案例分析、课外阅读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之间的衔接和关联性,要求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药物分析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确保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
2. 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多媒体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 加强实践基地和教学设备建设高校需要加强教学科研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完善的实验设备,以保障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4.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重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激情。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全面的,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也要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具体来说,教学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期中期末考核定期进行期中期末考核,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同时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进行评价。
2. 课堂实时评价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步探索摘要: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社会对药学专业的需求,针对目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初步探索,实践效果良好。
关键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步探索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掌握分析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和控制药品的质量,是药学科学研究中的“眼睛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1]。
药物分析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药物分析的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将分析化学知识和药学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能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又能在试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科的发展、实际的教学状况、现实的社会需求,不断进行总结,寻找问题,对药物分析实验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2]药物分析实验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实验内容陈旧,落后于学科的发展;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验课堂上更多的只是注重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基本操作等问题,而不是对科学问题的探讨研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对实验重视程度不够,主动性差,进入实验室就是按照课本实验步骤实验。
有的学生甚至连照方抓药都不愿去做,实验过程应付了事,实验报告抄写完事。
这些现象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思考能力差,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差,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素养差,特别表现在研究生复试过程中,每年都有很多因实验能力欠缺达不到复试要求而不被录取的。
实验教学中第二个问题是实验考核方法无法促进实验的教和学。
目前的考核主要还是平日实验成绩及实验报告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实验水平,也不能促进学生认真实验。
药物分析教学的实践与改革探讨药物分析作为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现代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文将从实践和改革的角度,探讨药物分析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为药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药物分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 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传统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以理论传授为主,实验操作为辅,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而且,传统的药物分析实验内容大多为定性定量实验,缺乏创新性和实际应用,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目前的药物分析教学过程中,缺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往往只限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对于未来从事药物分析相关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3. 教学资源不足由于药物分析仪器和设备昂贵,学校在药物分析教学方面的投入有限,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接触到现代化的仪器设备,难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1.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传统药物分析教学模式的不足,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更多的实验操作机会。
可以开设模拟实验课程,让学生在模拟仪器上进行实践操作,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
2. 拓展实验内容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应当增加一些实际应用性较强的实验内容,如药物成分的提取分离、药物质量控制等,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场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应当加大对药物分析教学资源的投入,更新教学设备和仪器设备,提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可以设置课程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初探(一)
【摘要】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设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以及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和实验成绩综合评定方法,对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实践证明,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真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课是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药物分析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我们以建设省级精品课为目标,从培养学生熟练的分析操作技能、创新性思维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对药物分析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验课的考核办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实践。
1优化实验内容
将教学内容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
为了巩固理论课知识,增强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课开始我们先开设部分验证性实验,并且这些实验是与理论课衔接上的。
例如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的含量、磺胺、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药物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规范化操作技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为后面开设的综合设计和开放性实验奠定基础。
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意识〔1〕。
教师根据实验室能够向学生提供的仪器、试剂、药品,选择难度适当并且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讨论修改方案,最后由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例如我们开设了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学生根据理论课所学知识,查阅文献,设计出各种分析测定方法,经过教师审阅及反复修改后确定分别采用水解后剩余滴定法和两步滴定法进行实验。
在综合性实验上,我们开设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黄注射液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让学生通过对中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的系统操作,使药物分析学科能够与相关的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内容相结合,通过药学各学科之间的实验整合,使学科知识相互交融,让实验教学更贴进科研,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科学研究等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