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腹痛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44
急性胸痛急性胸痛诊断思路1、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ECG、胸片、酶学等)2、区分胸痛系心源性(冠状动脉)或非心源性3、判断危险度常见的高危胸痛高危心源性疼痛:急性冠脉综合征(UAP、AMI)高危非心源性疼痛: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有助于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疼痛的部位⏹疼痛的性质⏹疼痛的时间及影响因素、缓解因素⏹疼痛的伴随症状⏹即往史胸痛的部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且放射到左肩和左上臂内侧。
食管疾患、隔疝、纵隔肿瘤的疼痛也位于胸骨后。
自发性气胸、急性胸膜炎、肺栓塞等常呈患侧的剧烈胸痛。
胸痛的性质⏹肋间神经痛呈阵发性的灼痛或刺痛。
⏹肌痛则常呈酸痛;⏹骨痛呈酸痛或锥痛;⏹食管炎、膈疝常呈灼痛或灼热感;影响胸痛的因素⏹心绞痛常于用力或精神紧张时诱发,呈阵发性,含服硝酸甘油片迅速缓解;心肌梗死常呈持续性剧痛,虽含服硝酸甘油片仍不缓解⏹胸膜炎、自发性气胸、心包炎的胸痛常因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胸痛的性质⏹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常呈压榨样痛并常伴有压迫感或窒息感。
⏹主动脉瘤侵蚀胸壁时呈锥痛。
⏹原发性肺癌、纵隔肿瘤可有胸部闷痛。
影响胸痛的因素⏹胸壁疾病所致的胸痛常于局部压迫或胸廓活动时加剧,局部麻醉后痛即缓解;食管疾病的胸痛常于吞咽食物时发作或加剧⏹脊神经后根疾病所致的疼痛则于转身时加剧⏹过度换气综合征则用纸袋回吸呼气后胸痛可缓解。
胸痛的伴随症状⏹胸痛常伴咳嗽:气管、支气管、胸膜疾病所致。
⏹胸痛常伴吞咽困难:食管、纵隔疾病所致的;⏹胸痛常伴有咯血:肺结核、肺栓塞、原发性肺癌。
⏹胸痛常伴有深吸气或打喷嚏加重:胸椎病变⏹胸痛常伴有高血压和 (或) 冠心病史:心绞痛、心肌梗死⏹胸痛常伴有呼吸困难:肺炎、气胸、胸膜炎、肺栓塞、过度换气综合征等⏹胸痛常伴有特定体位缓解:心包炎-坐位及前倾位;二尖瓣脱垂-平卧位;食管裂孔疝-立位⏹胸痛伴起病急剧,胸痛迅速达高峰,往往提示胸腔脏器破裂,如主动脉夹层、气胸、纵隔气肿等⏹胸痛伴血流动力学异常-低血压/及静脉怒张则提示致命性胸痛(心包填塞、急性心梗、巨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即往史⏹有无类是胸痛发作史或其他系统病史胸痛的分类⏹呼吸系统引起的胸痛-呼吸咳嗽、常伴有呼吸困难、胸痛位于病变一侧定位不是很确切。
一、预案概述为了有效应对急性胸痛和腹痛患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院急诊科及各相关科室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规范胸痛腹痛患者的救治流程,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急诊科及心内科、消化内科、外科等相关科室,适用于所有胸痛腹痛患者的救治。
三、应急预案流程1. 患者接诊- 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分诊护士应立即询问患者症状,如胸痛或腹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等,并测量生命体征。
- 根据患者症状,立即启动胸痛腹痛应急预案。
2. 初步评估- 快速完成心电图、血常规、心肌酶等检查。
- 根据初步检查结果,判断患者可能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胰腺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穿孔等疾病。
3. 紧急救治- 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并根据病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 对疑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给予禁食、补液、止痛等治疗。
- 对疑似消化性溃疡、胃肠穿孔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抗酸、抗感染等治疗。
4. 多学科会诊- 根据患者病情,及时邀请心内科、消化内科、外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会诊。
- 会诊专家根据患者病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5. 转运- 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安排转运至相应科室或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四、应急响应1. 启动应急预案- 当接诊到疑似胸痛腹痛患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到位,准备救治。
2. 信息报告- 及时向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报告患者病情及救治情况。
3. 物资保障- 确保应急药品、器械等物资充足。
五、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胸痛腹痛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六、预案修订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重大变化,应及时修订。
七、附则本预案由我院急诊科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急性腹痛的急诊处理急性腹痛是患者自觉腹部突然性疼痛,主要分为内脏性腹痛和躯体性腹痛。
其中,内脏性腹痛是由腹腔内部疾病引起,患者表现为恶心、出汗、呕吐等,主要是通过内脏神经传导的疼痛;而躯体性腹痛是由躯体神经进行传导,患者表现为持续性腹痛,通常无呕吐症状。
1急性腹痛发病原因对于急性腹痛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第一,腹膜急性发炎,如肠穿孔、胃穿孔等引起的疼痛,这类腹痛往往具有明确的疼痛定位,及在炎症及周边部位,通过按压、咳嗽或体位改变时都会使疼痛加剧,且患者肠鸣音会消失;第二,腹腔器官出现急性发炎,如急性肠炎、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等;第三,腹腔脏器梗阻,主要表现为肠绞痛、阵发性腹痛,如泌尿道结石梗阻、肠梗阻、胆石绞痛等;第四,脏器出现破裂、扭转等情况,包括脾、肝等破裂,也包括异位妊娠破裂等,患者腹痛具有急、剧特点,且伴有内出血症状发生;第五,腹腔内血管梗阻问题,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具有原发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在临床中较为少见,且患者腹痛十分剧烈;第六,中毒。
患者如果出现中毒情况,也容易导致急性腹痛情况,但这种情况尽管腹部疼痛剧烈,但定位不明确,需要结合临床实验室进行具体检查;第七,神经官能性腹痛问题。
2急性腹痛临床症状2.1 疼痛部位通常来说,急性腹痛位置与病变位置有直接关系。
其中,胃在上腹部位置;肝胆位于右上腹;阑尾疼痛主要发生于McBurney点;小肠绞痛主要位置在肚脐周围、结肠交通则发生于下腹部位置。
当然,急性盆腔炎患者也会伴有下腹部疼痛。
2.2 疼痛程度消化性溃疡具有突发性,发作时患者腹部存在刀割样疼痛,中上腹部如烧灼持续疼痛;肠绞痛、肾绞痛、胆绞痛的疼痛具有持续性,患者往往会出现呻吟;而胆道蛔虫梗阻患者,在剑突位置会出现钻顶式疼痛;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急性腹痛,患者往往疼痛持续时间长,且具有广泛性、剧烈性;而脊髓痨胃肠危象患者,腹部位置会出现电击式的绞痛。
2.3 诱发因素关于急性腹痛的诱发因素研究较为深入,临床表明某些疾病导致腹痛可能与患者饮食有直接关系,例如,食物过于油腻容易导致胆囊炎、泌尿系结石、胆石症等,患者容易出现全腹剧烈疼痛且伴有板状腹,考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及其鉴别诊断来源:| 发布时间:2009-11-18 17:10:08 | 网友评论0 条| 字号:[大中小] 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所引起,但腹腔外疾病及全身性也可引起,对腹痛病人必须认真了解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腹壁疼痛时有壁层腹膜炎症引起的持续性疼痛,定位于炎症缩窄部位,加压后疼痛加剧,腹肌有强直性痉挛。
空腔脏器梗阻造成内脏疼痛通常为间歇性绞痛,扩张则可致持续性疼痛。
内脏绞痛患者碾转不安,而腹壁疼痛患者可平卧,血管阻塞患者疼痛剧烈程度多与物理诊断发现不相一致,同时患者多由血管性疾病或心房纤颤病史,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多为内脏破裂或血管造成(如心肌梗塞、动脉瘤破裂)。
急性腹痛的常见疾病如下所示:1、腹腔器官急性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急性胆囊炎。
2、胸腔疾病所致的腹部牵涉性痛,如肺炎、肺梗死、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胸膜炎、食管裂孔疝。
3、整齐扭转或破裂:如肠扭转、肠绞窄、肠系膜或大网膜扭转、卵巢扭转、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等。
4、腹膜炎症:多由胃肠穿孔引起,少部分为自发性腹膜炎。
5、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夹层腹主动脉瘤等。
6、腹壁疾病:如腹壁挫伤、脓肿及腹壁带状疱疹。
7、空腔脏器阻塞或扩张:如肠梗阻、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泌尿系结石梗阻等。
8、全身疾病所致的腹痛:如腹型过敏性紫癫、尿毒症、铅中毒、血卟啉病等。
常见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1、急性胃肠炎:多有不洁饮食史或受凉史,典型表现为弥漫的痉挛性腹痛、发热、恶心、肠鸣音活跃、轻度弥漫性腹部压痛。
2、急性胰腺炎:多在暴饮暴食、饮酒后发作中上腹痛,患者多体型肥胖或有胆结石,有时放射至腰背部,严重时可出现腹膜炎体征,视诊有Grey-Turner征、Cullen征,查血有淀粉酶、脂肪酶高,尿淀粉酶高,血淀粉酶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呈正相关,需查CT明确胰腺形态学变化。
急性胸痛的分诊与急救目的急性胸痛其病因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与之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快速、准确鉴别诊断致死性胸痛以及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是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
通过分析急性胸痛的临床特征,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急诊分诊的原则,危险程度较高的患者,并及时给予处理。
标签:急性胸痛;分诊;急救急性胸痛是急诊最常见的症状,据有关资料提示: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患者占三甲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数的20%~30%,。
随着社会现代化和人口逐渐老龄化,在急诊科因胸痛就诊的患者数量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急性胸痛因病因不一,表现也各异,病情经常非常复杂,危险性也有较大的区别。
现从危险性较大的以下四种疾病引起的胸痛进行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自发性气胸。
1 临床资料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以胸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228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86例,年龄18~85岁。
其中急性冠脉综合症83例,年龄40~85岁;急性肺动脉栓塞4例,年龄38~72岁;主动脉夹层8例,年龄35~57岁;自发性气胸5例,年龄18~69岁。
此四种疾病占急诊胸痛患者的43.86%。
2分诊2.1首先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急诊分诊的原则:最先最迅速的排除最紧急、最危险的病种,如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自发性气胸等危险程度较高的患者,并及时给予处理。
2.1.1急性冠脉综合症仔细询问患者发病前数日有无胸部不适、气促、心绞痛等症状,再询问疼痛发生的频率、疼痛有无较前加剧、持续的时间有无延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不能缓解。
此类患者发病时都有突發性胸骨后压榨样疼痛,伴有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冰凉等症状,少数患者为休克或急性心衰,应加以鉴别。
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心电图会提示:胸导联出现ST段抬高大于或等于1mm,或同时出现异常Q波形。
2.1.2急性肺动脉栓塞好发于长期卧床、近期术后活动少、创伤、长途旅行、慢性肺心病病史的患者,此类患者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