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长赋在种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等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韩长赋在“部长通道”谈粮食生产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月20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部长通道”上谈到了我国粮食生产情况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问题。
他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同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韩长赋指出,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增长,粮食总产量、单产水平和总产值均取得了明显提升。
他也透露了一些问题,比如农田水利设施的老化、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韩长赋表示,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推动土地整治和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我国农业的科技创新。
他还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指出农业农村部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确保粮食生产和质量的安全可靠。
在谈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时,韩长赋表示,当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户厕改造等。
他指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韩长赋表示,农业农村部将继续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快农村卫生厕所的建设进度,同时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确保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改善。
整个“部长通道”上,韩长赋一直强调了粮食生产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他表示,这不仅仅关乎到我国农业的发展,更关乎到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
他呼吁全社会都要重视这些问题,共同努力,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改善而努力。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部长通道”上韩长赋的谈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对韩长赋的发言感到认同和支持,表示会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生产发展中。
而在媒体报道中,韩长赋的发言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媒体普遍认为韩长赋在“部长通道”上的谈话,展现出了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部长的形象,他对我国农业和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我国农业和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第10期全面推进 重点突破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近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未来五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作出了明确安排。
日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规划》出台的背景、如何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等问题,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国务院发布农业现代化规划,有什么重要意义?韩长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
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连续三年超过12000亿斤,“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农民增收实现“十二连快”,2015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22元,连续6年保持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两个高于”的好势头。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3%,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
应该说,我国农业现代化已具有坚实基础,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特征的基本判断。
但也要看到,当前农业发展还面临很多新老矛盾,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农业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大等问题日益凸显,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依然是短板。
打个比方,如果说现在工业已经进入4.0时代,那么农业现代化还处于2.0到3.0阶段。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五年。
中央农村工作会月底开明年1号文件点穴农业科技(附中央政治局会议图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在抓紧制订。
12月12日,一位参与该文件起草的国研中心农业专家告诉本报记者,明年一号文件将聚焦于农业科技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农技推广体系重建、增加现代种业、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科技投入等,目的是保障农产品的供给,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该专家称,农业的研发和科技推广这一部分的资金将会得到具体的保障,但他表示这次不会具体到类似去年一号文件规定的10%的土地出让收益。
按照往年惯例,一号文件意见稿将在12月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讨论,定稿后下发地方。
农业科技成为聚焦点,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得到体现。
此次会议表示,将加大三农投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而上述一号文件提及的工作中,现代种业发展将成为重中之重。
一位接近农业部官员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农业部已完成《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经过农业部常务会审议后,下一步将在年底前提交给国务院。
如果程序走得快一点,将争取在一号文件发布前后不久发布该规划。
最迟将在明年4月份发布。
中国种业危险时刻中国种业之舟,已频频越过“吃水线”。
大豆,几乎全部使用国外的洋种子,玉米,先锋公司的先玉355正逐步蚕食东北三省的玉米种子市场。
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除大宗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育种外,目前中国有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还是依赖进口;有70%以上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依赖进口,而大多数国产农机产品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农发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如果不改变目前的种业格局和农业科技体制,未来中国的种子业或将“全军覆没”。
全国政协委员、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称,中国的种子产业,研发单位太多,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而种子产业则缺乏龙头型的大公司,全国8700多家种子公司,其中只有10家上市,这些所谓的上市公司销售额也不算很大,研发能力极弱。
农业部将出台一批种业扶持措施⊙记者梁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记者昨日从农业部获悉,为落实一号文件内容,今年农业部将开展“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其中发展现代种业是重点。
农业部将推动出台一批种业扶持措施,特别是要推动这些政策支持商业化育种。
此外,备受关注的《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已制定完成,正在报国务院审批。
农业部昨日就“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方案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白金明在会上表示,在产业方面,今年将围绕粮食、种业、园艺产业、畜牧兽医、渔业、农垦、农机、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开展科技促进行动。
白金明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有新突破。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新启动100个农业科技项目,大力组织联合攻关。
重点是发展现代种业,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农业防灾减灾、节本增效、资源环境保护、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紧密结合。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明确了今年农业部在种业方面的五大重点。
其中,首项举措就是制定实施《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对整个种业发展的布局和重点任务进行科学的设计和部署。
杨雄年会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完成,正在上报审批过程中。
据了解,此次“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将从3月起进入全面组织实施阶段,因此,业内人士预计,上述规划有望近期出台。
事实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去年年底的种业发展座谈会上就曾明确表示,《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最迟将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一周年,即2012年4月18日之前发布。
此外,今年要推动出台一批种业的扶持政策,涉及种子储备、种子生产保险、种子检验检测、制种大县奖励、良种繁育补贴、强化经费保障、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
杨雄年特别强调,“要推动这些政策支持企业的商业化育种”。
韩长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0期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认真学习领会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采取超常规的政策举措,加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的“三农”理论的创新发展。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三农”问题,引领推动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论断,坚持不懈地对科学处理工农城乡关系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重塑我国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
过去,我们靠工农产品价格和城乡要素“剪刀差”支撑了大规模城镇化和快速工业化。
现在,城市对农村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的“虹吸”效应仍在持续。
如果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要消除绝对贫困,那么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要缩小城乡差别,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
“三农”问题历来是关系到固本安民的要害问题,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着力健全各级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抓紧抓实“三农”领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对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落实到“三农”改革发展工作中,集中力量抓紧抓实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证农民收入翻番、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到2020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急中之急,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短板问题,加大向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倾斜支持力度,下大力气抓好产业扶贫,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机制办法。
摘要:随着《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一新世纪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正式发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成为了今年及未来几年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
现代种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其科技创新、商业化育种机制、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种业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但就目前金融行业的相关产品以及现代种业企业自身的特点而言,金融行业对现代种业企业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与此同时,现代种业企业也应从长远发展着手,大胆改革创新,寻找发展机遇,突破固有模式,实现科研创新与商业化发展的有机结合,为现代种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商业化育种机制;突破性新品种;金融行业支持“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可解百年之忧。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正式发布,新世纪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焦点聚集在了农业发展上。
《意见》突出强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同时指出要“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工作”,增加种业投入和技术创新、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建立商业化育种机制的发展思路。
现代种业有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金融行业作为资金提供的重要领域,应以国家政策支持为良好的切入点,不断切实提高对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扎实做好农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工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1 现代种业发展金融支持现状分析加入WTO 以后,种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容量逐步扩张,市场总产值由2000年的25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50亿元,我国种业市场容量巨大。
随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现代种业将踏上科技创新之路,市场容量将会突破1000亿元大关。
未来一段时间,突破性新品种的培育以及商业育种机制的完善将成为现代种业的发展方向。
韩长赋在种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等
作者:
来源:《科学种养》2012年第01期
韩长赋在种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
在农业部近日召开的种业发展座谈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动出台种业发展规划。
目前,农业部已完成《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编制和论证工作。
《规划》发布后,各省(区、市)也要按照《规划》的总体布局和要求,做好本地区的种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二是争取出台配套文件。
农业部将加强沟通协调,力争在种子储备、种子生产保险、制种大县奖励、良种繁育补贴、强化经费保障、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更多的政策。
各地也要积极探索,主动争取,先行先试,力争有所突破。
三是强化能力建设。
重点是提升“三个能力”:提升种子生产能力,加大种子工程、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项目的实施力度,在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区域,集中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改造升级一批现代化的种子生产加工中心。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和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扶持大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建设一批生物技术实验室和育种基地。
提升种业管理能力,强化基层种子管理机构的体系建设,重点提高其种子检验和品种试验能力;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联网统一的种子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品种审定和保护、生产经营许可、案件查处的信息共享。
四是做大做强我国骨干种子企业。
要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研发投入,鼓励优势种业科研单位与优势种子企业进行紧密合作,促进商业化育种人才和资源向种子企业流动,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
大幅度提高种子市场准入门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促进我国骨干种子企业做大做强。
五是创新种业科研体制机制。
发展现代种业的难点在于推动科研教学单位与商业化育种分离,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分离,使科研单位专心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商业化育种要逐步交给种子企业,由企业按市场需求确定育种目标,按照现代育种模式开展品种选育,从而提高品种选育水平和效率。
为全面贯彻落实《意见》,按照国务院要求,农业部牵头,会同17个部委成立了“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工作协调组”;2011年6月份,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正式成立;8月份,农业部颁布了新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开展了种子执法年活动,集中退出了一批不适宜种植的品种,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打击了一批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种子的违法行为。
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达546个
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6年来,共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场)546个,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抽检合格率比创建前提高3到5个百分点,创建工作呈现出以点带面、辐射促进的良好局面。
近日召开的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座谈会强调,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已经成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
在定位上,示范县当前重点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长远看主要是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在功能上,以示范为主,紧密结合“三园两场”建设和“三品一标”品牌化发展。
在重点上,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布局,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逐步扩大至整个食用农产品。
在工作机制上,坚持统筹规划与分工落实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生产经营主体带动相结合,核心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农业部要求,下一步推进标准化示范县创建,要重点抓好标准集成转化、标准化技术培训、投入品规范使用、生产档案记录和“三品一标”公共品牌培育等方面工作。
国家层面重点制定农兽药残留等安全标准和主要农产品的质量要求;省一级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县级要将标准集成转化为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明白纸(卡)等。
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标准化技术培训,并在生产的关键环节组织农户现场观摩,进行技术指导。
示范县创建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实行高毒农兽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建立农资经营备案和销售台账制度,严格执行休药期、间隔期规定。
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建立生产记录的指导和检查。
在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切实加大对“三品一标”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品牌信誉、优质优价等方面的优势,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促进品牌化的发展。
摘自《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