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分析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599.00 KB
- 文档页数:27
摘要:旅游公示语的翻译关系一个城市的形象问题。
本文根据一些实例,对福州左海公园公示语英译错误:不注意文化内涵的硬译、乱译、直译、拼写不规范、译名不统一等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公示语翻译的对策,从而改善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质量,更好地净化我国的公示语语言环境。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硬译;对策;改善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421(2009)04-0061-05《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2009年第4期总第93期Sum No.93收稿日期:2009-02-23作者简介:林丽凤(1978-),女,福建漳州人,硕士。
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错误分析———以福州左海公园公示语英译为例林丽凤(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州350007)“公示语”是新的通用流行语汇。
在增补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仍没有此词条的录入。
在“Cambridge Dictionaries Online ”中最贴切的对应词条应该是“sign ”,指“notice giving information ,directions.a warning ,etc ”。
有人说“公示语”意思是给公众在公众场合看的文字语言。
与公示语意义相近的语汇包括“标志语”、“标识语”、“标示语”、“标语”等。
标志语与标志结合,广泛应用于交通、旅游、运输等公共领域;笔者认为吕和发先生对公示语的概述较全面地指出了其内容、性质和特点,它是:“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产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吕和发,2005)。
公示语貌似不起眼,但是完全值得我们去把它“小题大做”,因为它关系到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的“脸面”问题。
公示语向来被称作“城市的脸孔”,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的名片。
旅游外宣文本的汉英翻译探析)))以泉州地区旅游景点英译文本为例王才英(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到中国旅游观光,旅游文本的准确、得体地翻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旅游翻译的目的和旅游文本的特点,在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了旅游外宣文本的翻译方法)))适当的增译、适当的省译和适当的改译。
关键词:翻译目的; 旅游文本; 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09)10-0108-03On the C -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Text )))Case Study of Quanzhou Tourist TextWANG Cai-ying(Foreign Lan guage De p a rtmen t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 z hou,Fujian 362000)Abstract :More and more foreign friends go si ghtseeing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so it is i mportant to translate the tourist text accurately and appropriately.According to translation goal,different text types and the theory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this paper has explored three translation methods.Key words :translation goal; touris t text; translation methods收稿日期:2009-08-20作者简介:王才英(1973-),女,福建武平人,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翻译及英语教学法方面的研究。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The PalaceMuseum(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
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
俗称五凤楼。
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
明廊相连,宏伟壮丽。
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
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
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
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
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
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
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
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
明时为皇后住所。
清代改为祭神场所。
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故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
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现状分析及对策一、引言新世纪以来,安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来安徽旅游和工作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
本着更好服务海外游客的理念,为其提供最大的便利,安徽各旅游景区均对公示语都做了双语标注。
但因种种缘故,此类公示语的英译存在诸多问题,给外国友人在皖期间生活带来不便。
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景点公示语为例,结合实地考察拍摄的图片,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列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公示语英译改进的策略与建议。
二、公示语的概念、应用范畴及特点公示语,即公共标识用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产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吕和发等,2011),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旅游景点、户外牌匾、宣传手册、道路指示等诸多领域。
而其中的旅游景区公示语不同于一般公共场所公示语,因其服务对象为游客而独具特色。
一般来说,景区有四类公示语:即指示语、提示语、警示语以及告示语。
而公示语的英译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译名方面,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语译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译名不一致、译名不准确和译名不规范等三类问题;在译文方面主要有译文不规范和译文不准确两个方面。
规范性和创造性是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两大特点,规范性是保持译名和译文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而创造性则是根据地区文化等差异进行因地制宜地翻译,不拘泥于字面而生搬硬套(牛新生,2008)。
三、景点公示语英译现状及其分析六安市作为安徽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同时又为东西部交通枢纽,对外合作和交流步伐日益加快,对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双语公示语的需求日益增长。
而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的发展对于服务本地区旅游事业的更好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六安市各景区双语公示语存在诸多问题,未能达到规范性和创造性并举的要求,出现的问题亟待研究与解决。
本研究通过对六安市万佛湖景区、九公寨景区、八公山森林公园、寿县孔庙及博物馆、金寨天堂寨及红军烈士陵园等七处景区调查,从中提取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公示语英译错误和不规范500条实例,并根据Carl James提出的错误分类框架(James,1998),依据错误原因、类型、出现频率等,结合实际把错误分成四大类,其统计结果如表一:根据表一,七大景区公示语英译出现的问题,按照频率依次分别是:词汇错误(26.8%)、语法错误(20.8%)、语用错误(13%)、信息不完整或赘述(11.8%)、译文不规范不统一(11%)、错误拼写(10.6%)等。
旅游宣传材料翻译英汉区别对外宣传在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外宣资料的撰写和翻译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下面将从英汉篇章的对比和英美读者的期望度入手,探讨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策略。
一、旅游外宣资料及目前英译本存在的问题旅游外宣资料覆盖面较广,主要包括旅游景点中的英文解说词,旅游产品中的英文说明书,中英文广告和企事业单位介绍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的英文介绍,[2]这些英译资料都值得研究,但其中旅游指南和景点介绍的翻译尤为重要,以下将以此为重点进行探讨。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外宣资料不同于文学作品,它具有强大的信息功能,其翻译的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旅游者读懂看懂,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
相比中国的旅游资料,英语旅游宣传材料大多行文简明实用、语言直观、词语朴实,因此翻译中文材料时应注意内外有别,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
其次旅游资料还具有感召功能,即通过对旅游景点的细致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产生“为之神往”的感觉。
但较之国外的旅游手册,我国的宣传资料喜欢借景抒情、表达对仗工整、行文整齐、节奏铿锵、充满了诗情画意,翻译时如一味讲究英汉的“等值”,将会给外来游客“云雾之中”,不知所云的感觉,正如Pinkham所发现的,中式英语在中国的各类问题中极为普通,主要是冗余的词语和异常的句子结构,使宣传的预期功能难以实现。
由于英美读者对旅游英译本的期待与本国读者不同,汉英篇章上也存在极大差异,目前旅游外宣资料的英译本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译文甚至错误百出,损害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二、旅游外宣资料翻译中的英汉对比英汉用词对比中英旅游宣传资料中的用词不同主要受两种思维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影响,中国人重整体,偏重综合性思维,英美人重个体,偏重分析性思维,这使得中国人在用词造句上崇尚和谐对称,给人一种视觉美和听觉美,如现代词语中有大量的四字词语,它们在语音上平仄相间,在语义上相同、相对或相反,[3]这一点在旅游宣传资料中尤为突出——多运用抽象、夸张、华丽的词藻,对仗工整的诗句、对联或典故等来描述景观,渲染气氛,如“旖旎秀美”、“扑朔迷离”等等。
旅游宣传经典语中英文翻译宾至如归 just be at home; feel at home天堂之旅 a trip to the paradise; explre the paradise 人迹罕至 The Unbeaten Track远离尘嚣 a true departure; an escape from the bustling 全新感受 a novel experience耳目一新 a new perspective动感之都 a city in move活力北京 kicking beijing世界之都 the world city东方之珠 the oriental pearl文化之都 the city of culture醉在贵州 intoxicated in Guizhou食在广州 food in Guangzhou味在成都 delicacies in Chengdu精英之都 the city of elites大众之城 the city of commoners纯真世界 a true escape东方独秀 like no other place in the orient超乎想象 byond your imagination久负盛名 long estabished卓越不俗 excellent but not fancy中立国A Swiss lawyer working on behalf of the Iraqi journalist who threw shoes at former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said his client will seek political asylum in Switzerland.The lawyer said he was contacted by al-Zeidi's relatives because of Switzerland's reputation as a safe, neutral country.“扔鞋”事件的主角、伊拉克记者的瑞士代理律师表示他的当事人将向瑞士请求政治避难。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Translation of TPM旅游翻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旅游业 --- 21世纪的产业❖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届时,将有1.37亿人次来中国参观、访问和游览,中国也将有1亿人到世界各地旅游。
❖2000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 ---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旅游翻译的围❖“旅游涉及多种学科,面广且‘杂’。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用住,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因此,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
” (王治奎)❖“旅游实用文种类很多,包括与旅游有关的书信、广告、旅游日程安排及旅游条件书、旅游景点介绍、通知、电讯、有关合同、讲话等。
其中多数可划为其他文体。
” (宏薇)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界定❖TPM(Tourist Publicity Materials) 的翻译是指以国外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资料的翻译,不包括为到中国旅行的各方面的专家翻译的各种专著。
❖旅游宣传资料包括图书、画册、导游图、明信片、幻灯片、电视录象片、电影记录片等。
旅游宣传资料的特点❖体裁多样:描写、记叙、说明兼而有之❖功能多重: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祁使功能❖涵丰富:承载大量文化信息,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文学性强:旅游文学丰富多彩(有关名胜古迹的诗词曲赋、佳句楹联、传说掌故、散文游记等数不胜数)翻译中应注意语言差异❖意义语境和引申(Contextual and Extended Meaning)❖文字重复和简练(Repetition and Succinctness)❖主语省略和增添(Subjectlessness and the Subject)❖语态被动和主动(Passive and Active Voices)❖句子意合与形合(Parataxis and Hypotaxis)❖结构分割与合并(Structural Dividing and Joining)翻译中应注意文化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审美情趣的差异TPM翻译的指导性理论❖功能理论(functional theory):Peter Newmark 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类❖文本理论(text typology):信息文本,目的是实现文本的交际功能(tourist-oriented)❖目的论(skopos theory) --- 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游客,让外国人看懂、听懂、读懂翻译原则❖“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
浅谈英语旅游宣传手册中的词汇翻译郝超颖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将欧洲、泰国、日本、马尔代夫等极富盛名的旅游胜地纳入他们的行程规划之中。
因此,将国外的一些旅游手册、宣传广告译为中文,让国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也成为了一些主打海外游的旅游公司、机构需要考虑的问题。
本文即针对我国出境游的旅游发展现状,以一篇宣传广告为例,浅要探讨了英语旅游宣传手册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词汇翻译问题。
关键字:旅游;宣传手册;词汇翻译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国都纷纷看到了旅游业在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于是,一些介绍旅游景点类的文章也相继刊登在了各大报纸、杂志、网站之上。
这些文章大多突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独具当地语言民族风格。
因此在翻译此类文本的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对相关词汇做出正确地处理,顺应其轻松活泼的语言风格,还要保证译文流畅自然,给读者以亲切之感,从而让读者对所介绍的景点、游览方式产生兴趣,达到宣传的意图。
于是,笔者根据旅游宣传类文本的风格特点,着重对此类文本在词汇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
一、意译法。
直译和意译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
直译即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的格调和风姿,以及作者的思想内容、文化特色。
而意译则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在保留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文化特色,使文章通顺流畅,更易被读者所接受。
因此在旅游宣传手册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会适当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如:例1:Its humpback chowder out there.译文一:那是座头鲸的大杂烩。
译文二:大批座头鲸突然闯入视线。
在原句中,chowder的本意原是大杂烩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座头鲸数量的繁多,若是采用直译法,则会使译文显得浅显直白,使读者误认为这是一道菜。
因此,若在此采用译文二的译法(即意译的翻译方法),将其改译为“大批座头鲸突然闯入视线”则更符合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
旅游广告文汉译英方法探讨!熊力游(长沙大学外语系长沙市!"###$)摘要旅游广告文的主要目的是激发潜在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
该类广告文的翻译除在真实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注意汉英思维结构的不同外,更要追求双语美学风格的对等与本土文化的传真,以实现旅游广告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旅游广告文结构调整风格对等文化传真!"#$%&’$%&’()*(+,’+-./0’*12,’3’41,2,1+.11*.511+)*2,1,1+()*5&.,’1+)*2,1(*+/)51,6%&’*’-+*’,241*.4,7 8.1249,)5&./0’*12,’3’41,,.11’412+4,&+)8/:’920’41+1&’/2--’*’411&24;249,1*)51)*’241*.4,-’**24924-+*3.7 12+46<--+*1,,&+)8/.8,+:’3./’1+.5&2’0’’=)20.8’45’24.’,1&’125,1>8’.4/-.5,2328’1*.4,-’*’45’+-?&24’,’5)81)*’6()*+,%-#./0’*12,’3’41,241+)*2,3,1*)51)*’./@),13’41,1>8’’=)20.8’45’-.5,2328’1*.4,-’*’45’+-5)87 1)*’笔者有幸在一次旅游博览会上收集到有关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点等介绍的广告文多册,并认真拜阅了英汉对译部分,收获非浅。
本人以为,由于旅游业自身商品与服务具有无形性的特点,在用另一种语言文本来替换原语文本的过程中,译者首先应寻求双文本的基本对等。
在描述对等时,奈达("A B!:"B C)提出了形式与动态对等,不仅是词语表达上的对等,还应是认知上的对等。
翻译应考虑接受者的感受。
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摘要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需要得到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旅游者需要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获得信息,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将在下文中针对旅游资料的汉译英翻译进行简要的探讨,并对如何提高翻译质量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tourism resources and culture in China need to be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Languageis the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and tourists need to obtain information by referring to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so translation is veryimportant. The author will briefly discuss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urism materials, and provide some constructive comments on how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quality.关键词院目的论;汉译英;旅游宣传Key words: teleology;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tourism publicity中图分类号院H030 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31-0290-021 旅游宣传资料翻译存在的问题中国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需要得到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就需要信息的传递,大部分旅游景点都有相应的英文翻译服务,包括翻译各种旅游文件资料,翻译宣传网站以及导游英语口译服务等等。
这是旅游发展所需要的举措;但是仔细地研读这些旅游资料中的翻译译文之后,发现这些译文还存在很多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