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六章 动物模型和免疫缺陷动物new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56
第一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1. 实验动物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实验动物标准化。
(√)2. 实验动物科学是多个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学科。
(√)3. 实验动物科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它是附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门非独立学科。
(×)4.我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颁布的。
(√)5.实验动物科学就是研究关于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科学。
(√)6. 实验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8.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微生物、遗传、环境病理、营养和寄生虫六个专业领域检测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
(√)9. 比较医学是对动物的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10. 比较医学是研究动物与人类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人类各种疾病进行类比研究的一门新兴综合性基础科学。
(√)11. 国家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负责微生物、遗传、环境病理、营养和寄生虫六个专业领域检测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
(√)12.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是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发展的潮流,势在必行。
(√)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本地区实验动物的日常管理工作,简称动管办。
(√)14.未取得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可饲养、繁育实验动物供本单位使用,但不得经营实验动物。
(×)第一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1.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协会的简称是____。
(A)A.ICLAS B.CIOMS C.IUBS D.WHO2.《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____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第2号令,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是全国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律依据和管理准则。
(D)A.1981年B.1983 年C.1986年D.1988年3.实验动物科学自____诞生以来,至今已成为一门具有自己理论体系的独立性学科。
(C) A.19世纪5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4.____的出现,为分子生物学、特别是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技术平台。
动物模型的概念动物模型是指利用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以模拟人类疾病或生理过程的实验方法。
在医学、生物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并评估治疗效果。
动物模型的应用起源于古代。
早在公元前400年,亚里士多德就开始使用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而现代动物模型的建立则主要始于20世纪。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不断开发和完善各种动物模型,以满足不同领域的研究需求。
常见的动物模型包括小鼠、大鼠、猪、狗、猴等。
选择哪种动物模型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所研究的疾病或生理过程的特点。
例如,小鼠是最常见的动物模型之一,其具有生育力强、寿命短、易于育种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药物筛选。
而猪则因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人类较为相似,成为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研究的理想模型。
动物模型的建立需要经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伦理审查。
在进行动物实验之前,科学家们必须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过程严谨,并保证动物的福利不受伤害。
伦理审查委员会会对实验方案进行评审,并根据动物福利法规对实验进行监督。
动物模型的优缺点需要充分考虑。
虽然动物模型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动物模型与人类生物学和疾病机制存在差异,因此研究结果可能无法完全适用于人类。
其次,动物模型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和资源。
此外,动物实验也涉及伦理和道德问题,需要权衡动物利益与科学研究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替代方法被用于替代或减少动物实验。
例如,体外细胞实验、计算机模拟和人体器官芯片等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然而,目前这些替代方法仍然无法完全替代动物模型,仍需依赖动物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动物模型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对于疾病机制研究、药物研发和治疗效果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缺陷动物模型一、概述免疫缺陷动物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的方法,培育一种或多种免疫功能缺陷的动物。
1962年,苏格兰医师Issacson等首先发现无胸腺裸小鼠。
1969年,丹麦学者Rygaard首次成功地将人类恶性肿瘤移植于裸小鼠体内,肿瘤在体内存活并生长。
从此,免疫缺陷动物开创了肿瘤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的新的里程碑。
二、按免疫功能缺陷的种类常分为1、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裸小鼠、裸大鼠、裸牛、裸豚鼠等。
2、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CBA/N小鼠、Arabin马和Quarter马等马属动物。
3、NK细胞功能缺陷动物:Beige小鼠。
4、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等其他人工定向培育的多种免疫功能缺陷动物。
三、常见的免疫缺陷动物1、裸小鼠是指先天性无胸腺,且无被毛的小鼠,简称为裸小鼠。
其突变基因为裸基因,符号为:nu,是一个隐性突变基因,位于小鼠的第11号染色体上。
目前,此基因已导入到不同品系的小鼠中,常见的有BALB/c-nu、C3H-nu、C57BL/6-nu等。
裸鼠的解剖生理特点:①毛囊发育不良,外观上看几乎没有被毛,故称“裸鼠”;②无胸腺,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的胸腺上皮。
故不能分泌胸腺素,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而T细胞室移植排异的主要细胞。
B细胞基本正常但功能欠佳。
有较高的NK细胞数量和活性。
③因为IgG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参与,其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M,只有极少量的IgG。
④自发肿瘤现象罕见,可能与NK细胞的活性高有关。
⑤裸鼠易患鼠肝炎和病毒性肺炎。
⑥纯合裸鼠母性极差,且受孕率低,乳房发育不良。
通常以纯合雄鼠与带有nu基因的杂合雌鼠可获1/2裸鼠。
⑦裸鼠需饲养在屏障环境中。
自裸鼠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遗传学、毒理学、临床医学等研究中。
2、裸大鼠1953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大鼠中发现一种外观与裸小鼠相似,只是被毛不想裸小鼠那样全无,通过解剖和免疫学检查发现其也是无胸腺、缺乏T细胞功能,B细胞功能正常,细胞活力增强,繁殖方式与裸小鼠相同,且能接受异种组织和细胞移植,且因其体型大,用一只裸大鼠可为常规血液学和血清生物化学分析实验提供足够的血样,同时大鼠易于进行外科手术,为肿瘤移植和肿瘤供血研究提供了方便。
免疫缺陷动物是什么?免疫缺陷动物详细介绍
概念:免疫缺陷动物(Immunodeficiency animals)是指由于先天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按产生原因分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动物:又为自发性免疫缺陷动物,是指动物自然发生的免疫缺陷疾病,通过定向培育而获得的免疫功能缺陷或者低下的动物。
包括裸小鼠,Beige小鼠,Xid小鼠,SCID小鼠,NOD/SCID小鼠,BNX小鼠。
获得性免疫缺陷动物:又为诱发性免疫缺陷动物,是指采用人工方式干预使其免疫功能缺陷或者低下的动物,主要是转基因的免疫缺陷动物。
如AIDS模型,免疫抑制等模型。
按免疫缺陷程度分为:
T淋巴细胞缺陷:如裸鼠
B淋巴细胞缺陷:如XID小鼠
NK细胞缺陷:如Beige小鼠
联合免疫缺陷动物:如T、B淋巴细胞缺陷的小鼠(SCID、Nod-scid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