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肛肠科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一、引言肛肠科是医院中专门负责诊治与研究肛门、直肠及涉及这一部位疾病的科室。
为了保证肛肠科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科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
本文将对肛肠科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进行详细阐述。
二、肛肠科管理制度1. 门诊管理(1)预约挂号:肛肠科门诊需要预约挂号,以确保患者能得到适时的服务。
(2)分诊评估:接待患者后,由护士进行初步的分诊评估,在重要的疾病状况下及时安排医生会诊。
(3)挂号收费:确保门诊的缴费流程规范,并保障患者信息的安全性。
(4)医嘱管理:医生在给予患者诊疗方案后,需要书写医嘱及时传达给护士或其他相关人员。
2. 住院管理(1)病案管理:对住院患者的病案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归档等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2)用药管理:规范住院患者的用药过程,包括开具处方、配药、用药指导等环节,提高用药安全性。
(3)术前准备:负责与手术室、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协调,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术后护理:对术后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
3. 感染控制(1)隔离措施: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并做好相关的防控措施,以保护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安全。
(2)消毒操作:负责对科室内各类器械、设备和空间进行定期的消毒,并确保消毒操作规范。
4. 设备运行与维护(1)设备管理:负责科室内各类医疗设备的清点、维修、保养和更新等工作,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消毒:要求定期对设备和器械进行消毒,并建立相应的消毒记录。
五、岗位职责1. 医生(1)门诊诊治:负责门诊患者的初步诊断、病史采集、治疗方案制定等工作。
(2)住院患者管理:负责住院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术后进展的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护士(1)门诊护理:负责门诊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测量患者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协助医生进行检查。
(2)住院护理:负责住院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包括给药、照顾患者的饮食和个人卫生等。
痔的护理常规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一)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4、术前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液温开水(43-46℃,3000ml)坐浴,每次20分钟,2-3次/天,并清洁肛门及会阴部。
5、给予高蛋白饮食,术前3天流食,并口服肠道杀菌剂,预防感染,术前1天口服缓泻药物。
6、术前一天晚清洁灌肠,肛管应缓慢插入,以免引起痔出血。
7、准备手术区域皮肤,保持肛门皮肤清洁,女性已婚病人术前冲洗阴道。
(二)术后护理1、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禁食禁饮。
-1-2、术后定时监测血压,心律,脉搏,呼吸的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昏,心悸,脉细速等内出血的症状,立即通知医生,用消毒凡士林纱布堵塞肛门压迫出血,并做好输血的准备。
病情平稳,给予半卧位。
3、术后观察病人有无腹胀,尿潴留、排尿困难,经诱导无效时给予导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4、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在术后首次排便之前再给一次。
5、术后第一天进流质饮食,2-3天改为无渣或少渣饮食。
6、术后48小时口服阿片酊,减少肠蠕动,尽量不排便以保证手术切口的愈合。
7、术后每次排便或换药前均用1:5000高猛酸钾溶液坐浴,坐浴后用凡士林油纱覆盖及再用纱垫盖好并固定。
8、观察病人有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或大便失禁等肛门括约肌松驰现象。
为防止肛门狭窄,术后5-10天内可用示指扩肛,每天1次。
鼓励病人有便意时,尽快排便,括约肌松驰者,指导其3天后进行肛门收缩,舒张远动。
(三)痔的健康指导1、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禁止饮酒及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排便时间延长。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
适时给患者(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三、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
并通知医生。
四、四、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
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
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记录二便次数一次。
五、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六、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并测定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七、危、重及大手术的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八、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需手术的患者,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指导。
九、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体温、脉搏、呼吸、吉象、脉象、皮肤、出汗、排便规律及其性状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十、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十一、按医嘱准确给药,解释和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
十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十三、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肛肠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做好胸透、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必要的检查。
3、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等,如高血压、糖尿病、肛管皮肤破溃、感染、严重湿疹,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等,及时向医师反应。
需输血者做好输血准备。
4、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消除顾虑和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患者的合作。
5、术前嘱患者洗澡、更换衣裤。
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
6、术前8小时禁食。
7、备皮:前起会阴、后至尾骨、两侧达坐骨结节,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坐浴。
混合痔的护理常规
应选用柔软的厕纸或湿纸巾,避免用力擦拭。
避免久坐久立,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惯。
出院后继续按医嘱用药,定期复诊,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复发。
护理混合痔的常规措施如下:
首先,按照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对于外痔伴发感染或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患者应卧床休息。
对于严重感染的内痔或术后患者应取侧卧位,以免创面受压,加重病情。
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坐浴。
对于急性外痔于病发24小
时内宜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
观察痔核大小,是否脱出,糜烂,坏死及出血的量和色泽。
若发生患者面白无华,少气懒言,脉象虚大为大出血征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
暂不手术者,遵医嘱中药液坐浴每日1-2次,后涂塞痔疮
膏或痔疮栓。
排便后清洗肛门,换药前先坐浴。
临证施护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前准备;对于痔核脱出时,应连续用中药热敷或25%硼酸甘油涂于肛门部,
再加热,令其还纳;对于气血瘀积疼痛者,可用艾灸肛周止痛;对于便秘者,口服甘油栓或开塞露塞肛,或遵医嘱予缓泻剂。
饮食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忌辛辣香燥刺激食品,戒烟酒,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对于气滞血瘀者,应给补中益气温阳之品;对于脾虚气陷者,忌酸冷食物,宜进食温补食物。
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包括:坚持每晚热水或中药坐浴,养成定时排便惯,及时治疗泄泻或便秘,保持肛门清洁避免刺激,便纸应选用柔软的厕纸或湿纸巾,避免用力擦拭。
避免久坐久立,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惯。
出院后继续按医嘱用药,定期复诊,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复发。
痔疮健康教育痔疮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类肛门直肠疾病,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充血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3种。
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肛管解剖位置低,腹腔内压力增高及长期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引起。
主要症状有便血、脱垂、坠胀、肿痛、便秘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和许多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整个护理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般患者在入院后,手术前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顾虑,尤其对于病史较长,合并肛裂且长期疼痛患者,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手术方式及疗效不了解,对其安全性存在顾虑。
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说服,进行有关信息交流,鼓励安慰患者,为手术做好准备。
2、肠道准备痔疮手术前的患者,一般只要求术前清洁灌肠,排空大便即可,术前1天进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术日晨用结肠水疗仪进行清洁灌肠,以排空肠道内容物,清洁肠道,减少肠道细菌含量,降低术后感染率。
3、术前准备完善心、肺、肝、肾功能测定测定以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等体格检查,以全面掌握病情,对一些暂不适宜手术者,要进行手术前调节,以确保手术安全。
二、术后护理1、术后回病房后监测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如见敷料多层染有新鲜血液,应立即检查创面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详细记录大便次数、性状、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状态等。
2、术后体位以3O。
一45。
侧卧位为主,伤口处垫卫生巾或成人护理垫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或减轻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3、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括约肌痉挛和肛管内填塞敷料过紧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应用止痛剂,必要时给予放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
一般在术后12h后解除加压包扎物,缓解患者腹胀、小便不利等术后并发症。
4、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①尿潴留可能与麻醉、术后肛门疼痛刺激以及部分患者肛门内填塞止血纱布等有关。
肛肠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评估要点】(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①饮食习惯,就是否常吃辛辣刺激食物或饮酒;②有无长期站立,坐位或腹内压增高等因素;③治疗史;④有无其她伴随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2、身体状况①局部症状,直肠肛管周围红肿,热痛情况,有无脓肿形成;②排便情况,有无排便困难、便血、排便时剧痛;③检查结果,肛门镜检查及有关手术耐药性指标得检查结果。
3、心理状况:病人对疾病及治疗方法得认识,对手术前配合,手术后康复知识得了解程度。
(二)术后评估1、康复状况:术后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2、术后不适:疼痛及尿潴留发生情况3、并发症:有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或感染等。
【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多饮水,少吃辛辣食物避免饮酒;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大便习惯。
有便秘者可用缓泻剂,如蓖麻油,液体石蜡等;3、热水坐浴:可用1:5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温度43-46℃,每日2-3次,包括便后坐浴,每次20-30分钟,坐便盆应大而深,能放3000毫升溶液;4、纠正贫轿:因痔而长期反复便血,会导致贫血,严重贫血,需输血,病人排便时或坐浴时应有人陪伴,以免发生跌倒;5、肠道准备:术前三日进少量饮食,并口服缓泻剂或肠道杀菌剂,以防感染,术前一日进流食,术前清洁灌肠。
(二)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术后由于创面容易渗血或用结扎线脱落造成出血,需定时观察血压,脉博,呼吸及伤口渗血情况,警惕内出血得发生;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得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局部因手术、麻醉刺激,疼痛与肛管内填塞敷料得原因,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肛肠外科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肛肠外科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案规范(试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肛肠外科工作应遵循医教研并重、中西医结合、人性化服务、全面发展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三条肛肠外科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人员配备与培训第四条肛肠外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医生、护士、技师等工作人员。
第五条肛肠外科医生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熟悉肛肠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急救处理。
第六条肛肠外科护士应具备较强的护理能力,熟悉肛肠外科患者的护理特点及护理操作技能。
第七条肛肠外科技师应具备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熟悉肛肠外科相关检查和治疗设备的使用。
第八条定期对肛肠外科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三、诊疗工作第九条肛肠外科应严格执行诊疗规范,认真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第十条肛肠外科医生在开具处方、实施手术等诊疗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第十一条肛肠外科应注重中西医结合,发挥中医药在诊疗过程中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第十二条肛肠外科应加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四、护理工作第十三条肛肠外科护理工作应严格执行护理规范,关注患者生理、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第十四条肛肠外科护士应认真执行医嘱,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参与救治。
第十五条肛肠外科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环境整洁,提高患者舒适度。
五、科研与教学第十六条肛肠外科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鼓励工作人员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第十七条肛肠外科应承担临床教学任务,做好实习生、进修生、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
六、院内感染防控第十八条肛肠外科应严格执行院内感染防控规定,加强感染源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
第十九条肛肠外科医护人员应掌握感染防控知识,加强手卫生、无菌操作等环节的管理。
混合痔一【概念】混合痔也称里外痔,是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以内外相连,齿线消失无明显分界为主要表现的痔病类疾病。
二【治疗】1.非手术治疗:(1)一般治疗:改变饮食结构;热水坐浴;肛管内注入含有消炎止痛的油膏;血栓性外痔可先予局部热敷,外敷止痛消炎药;内痔脱出者,需立即手法复位,若内痔嵌顿,应尽早手法还纳痔核.2.手术治疗:病程长、出血严重、痔核脱出、混合痔及包括外痔血栓形成或血肿在内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手术方式有外剥内扎术,根据情况结合内痔注射术。
三【临证护理】1.术后出现尿潴留,经诱导无法解除者,遵医嘱艾灸或导尿。
2.术后24小时控制排便,7-9天为痔核坏死脱落阶段,嘱患者减少活动,密切观察便血情况。
3.内痔结扎术后,嘱患者不可牵拉留在肛外的线端,以免疼痛或出血。
4.术后切口疼痛给予耳穴压豆止痛,取主穴:直肠、肛门、神门、配穴:皮质下、内分泌、肺。
四【情志护理】痔易反复发作、痔核脱出、疼痛、便血易造成患者精神紧张、焦虑急躁,应给予疏导、安慰,耐心解释病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饮食护理】:鼓励多饮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忌烟酒、辛辣刺激之品。
1.风伤肠络:宜吃清热疏风,凉血止血食物,如黑木耳煲红枣可以养血止血。
2.湿热下注:宜吃清热利湿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西瓜、苦瓜、柚子、竹笋等。
3.气滞血瘀:宜吃润肠通便、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常吃香蕉或香蕉粥、桃仁粥。
4.脾虚气陷:饮食予以甘温补气作用的食品,如牛肉,鱼肉,蛋类,山药,扁豆,豆制品等。
忌酸冷食物。
多吃药粥,如黄氏山药莲子粥,桂圆莲子粥可以补气益血。
六【用药护理】1.遵医嘱给予止血、止痛、消炎治疗。
便后用中药煎汤熏洗坐浴,换药。
2. 风伤肠络者口服清热疏风,凉血止血类中药宜偏凉,饭后服用。
3.气滞血瘀者口服活血化瘀类中药宜偏温,忌生冷寒凉,虚证和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应慎用或禁用。
润肠通便药宜睡前服。
肛肠科护理常规(全本)2、疼痛护理:手术后常因肛管的肌痉挛或肛管内填塞药料等而引起剧烈疼痛,可适当用止痛剂,必要时放填塞物,并注意防止伤口受压;3、尿潴留处理,肛管手术后,局部因手术、麻醉刺激,疼痛和肛管内填塞敷料的原因,可造成尿潴留,可通过诱导排尿、针刺或导尿等处理;4、饮食管理:术后2-3日内进流质饮食,然后放无渣或少渣饮食;5、控制排便:术后48小时内服用阿片酊可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昼避免术后3天内排便,有利于作品愈合,若有便秘,可用缓泻剂,但禁灌肠;6、温水坐浴:术后每天或便后可温水坐浴(术后48小时后);7、预防并发症: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每日1次,手术后3日可做提肛运动。
【健康指导】1、防止便秘,注意饮食调节,多吃蔬菜,水果,禁辛辣食物和饮酒。
2、出院后若创面未完全愈合,每次排便后仍需坐浴。
3、若出院排便困难,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有肛门狭窄者行肛扩张。
痔护理【概念】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和移位,但传统认为是直肠下端黏膜或肛管皮肤下的曲张静脉团。
【评估要点】(1)工作是否经常站立或坐着,饮食习惯, 是否经常便秘,有无造成腹内压增高及肛腺及肛周感染等疾病。
(2)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2)排便时有无疼痛及排便困难,大便是否带鲜血或便后滴血、喷血、有无黏液、便血量、发作次数等。
3)有无头晕、眼花、乏力等贫血症状。
4)肛门有无肿块脱出,能否自行回纳或用手推回,有无肿块嵌顿史。
5)肛门皮肤有无瘙痒,疼痛。
6)直肠指检,内镜等检查结果。
(3)对痔的认知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护理措施】(1)按围手术期病人一般护理措施。
(2)术前护理:1)贫血体弱者,协助完成术前检查,防止排便或坐浴时晕倒受伤。
2)保持大便通畅,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脂类及粗纤维食物,避免饮酒。
3)内痔脱垂,不能复位并有水肿及感染者:用1:5000高锰酸钾温开水坐浴,局部涂痔疮膏,用手法将其还纳,嘱其卧床休息。
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3)若体温37.5ºC以上,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若体温39ºC以上,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
(1)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2)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进行,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3)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出血与大便的关系。
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10、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1、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
正确实施外治熏洗法,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5、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二、肛肠科手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2)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情志护理。
(3)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术前的注意事项、床上使用便器等所需的指导。
(4)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行手术区备皮,并注意脐部的清洁,做好护理记录。
中医肛肠科护理常规
1.病史采集:护士应详细采集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手术史、服药史等,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诊断依据。
2.生命体征观察:包括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
监测,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判断治疗效果。
3.安全措施:在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和治疗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戴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等。
4.病情评估和诊断协助:在医生进行病情评估和诊断时,护士需要提
供相关的检查结果和协助医生进行体格检查,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
疗方案。
5.护理常规操作:包括清洁、消毒、更换敷料等护理操作,以保持伤
口或创面的清洁,并预防感染。
6.药物管理:包括肠内注射、静脉输液、给药等,需要掌握正确的操
作方法和剂量计算,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8.预防措施:护士需要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和人员间
的交流,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9.病情观察和记录: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症状、
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给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10.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护士需要给予关怀和支持,帮助患者疏导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以上是中医肛肠科护理的一些常规操作,护士在实践中还需不断学习
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⒈护士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房,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⒉病房环境⑴病房环境整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⑵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⒊入院介绍⑴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⑵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⑶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⒋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⑴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⑵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日。
若体温37.5℃以上,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若体温39℃以上,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⑶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⒌病情观察与记录⑴每日记录1次大便次数。
⑵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⑶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⑷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⑸定时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⑹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出血与大便的关系。
发现异常,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⒍其他⑴手术患者按手术护理常规进行,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护理。
⑵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⑶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配合治疗。
⑷遵医嘱准确给药。
正确实施外治熏洗法,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⑸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⑹预防院内交叉感染: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②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⑺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患者建议及意见。
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一、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症性质适当调节温湿度。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护送患者至指定床位休息。
适时给患者(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作息时间、探视及相关制度,请患者积极配合。
介绍主管医师、护士。
三、即刻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象、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
并通知医生。
四、四、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
若体温37.5℃以上者改为每日4次,体温39℃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一次。
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一次。
每日记录二便次数一次。
五、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六、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并测定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七、危、重及大手术的患者制定护理计划,认真实施,做好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八、经常巡视,及时了解发现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需手术的患者,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及指导。
九、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体温、脉搏、呼吸、吉象、脉象、皮肤、出汗、排便规律及其性状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可先行应急处理,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十、按医嘱给予饮食,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十一、按医嘱准确给药,解释和观察服药后的效果与反应。
十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十三、做好卫生宣教和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肛肠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协助做好胸透、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必要的检查。
3、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等,如高血压、糖尿病、肛管皮肤破溃、感染、严重湿疹,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等,及时向医师反应。
需输血者做好输血准备。
4、做好患者的情志护理,消除顾虑和对手术的恐惧感,取得患者的合作。
5、术前嘱患者洗澡、更换衣裤。
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
6、术前8小时禁食。
7、备皮:前起会阴、后至尾骨、两侧达坐骨结节,并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开水坐浴。
8、遵医嘱给术前用药。
9、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送患者进手术室。
二、术后护理。
1、安定患者情绪。
协助患者卧床休息,鞍麻、骶麻平卧6小时,禁食、禁水。
行脱肛注射液治疗患者俯卧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日三次。
麻醉小时后方可离床活动。
2、观察全身及局部情况,注意有无肛缘水肿,肛门有无脱出物,创面有无渗血,以及发热、腹胀、纳减、排尿困难等,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并记录。
3、手术当日不宜排便。
局部处理从术后第二天初次排便开始,创面分泌物或粪便要及时除去。
行中药液坐浴和局部洗涤,随后换药,防止术后感染。
4、为维持正常排便习惯,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粪便嵌塞,术后尽早予以普食,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给足够的水分,忌辛辣刺激食品,便秘者给麻仁丸或潘泻叶6~9g泡水,每晚睡前服。
5、术前发现患者心慌、面色苍白、口唇无华、腹泻、肠鸣、坠胀感、便意感、脉细数,可能有术后大出血,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并按“血症”常规护理。
6、尿潴留者给热敷下腹部及诱导排尿,或遵医嘱针刺。
癃闭者按“癃闭”常规护理。
7、创口疼痛甚者局部喷雾麻醉,或中药煎液行肛门湿热敷或坐浴,或给耳穴压籽,神门、枕、直肠下段等穴止痛。
8、术后尽早除去过剩肉芽,创面底部轻轻填入小纱布防止粪便贮留。
必要时在粪前、粪后处置;创面逐渐愈合后可隔日处置一次,防止假性愈合。
9、做适当的提肛运动。
肛瘘(漏)肛瘘系肛庸成脓或切开后所遗留的官腔。
是以局部反复流出脓水或粪汁,伴疼痛、瘙痒为主证。
因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久不收口,或因虚劳久嗽、肺脾两虚、湿热下注大肠所致。
病位在直肠、肛周,涉及肺、脾。
临床辨证分为湿热下注、正虚邪太、阴液亏虚。
西医学中的肛瘘,可按本病护理。
一、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观察流出脓液的量、色泽、气味,肛门疼痛,瘙痒等局部变化,以及有无发热、贫血、消瘦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三、正虚邪恋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四、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五、临证(症)施护:(一)对施行挂线疗法的患者:1、指导患者不要拖拉留在肛管外的橡皮筋,以免引起疼痛及断裂。
2、每日检查结扎橡皮筋(线)是否松弛,如已松弛应再紧一次。
3、观察挂线的创口有无粘连,如皮肤过早粘连则应分开或纱布填充。
4、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以加速瘘管剖开。
但2~3周橡皮筋脱落时,应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
(二)对瘘管切除并缝合治疗的患者:1、指导患者术后2~3天控制大便。
2、便后坐浴及换药,换药室保持伤口引流通畅,防止粘连或闭合,影响手术效果。
3、创面渗血者,可用止血散、凡士林纱布压迫止血并报告医师。
六、观察肛门功能,有无大便失禁现象。
七、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湿热下注者,宜食西瓜、绿豆、赤小豆等清热利湿之品,少食糖类、牛奶胀气之物;体质虚弱、创面愈合缓慢者,给高营养食物;阴虚肠燥者可进食百合、莲子、甲鱼、雪梨、银耳等滋阴生津润肺食品;也可给玄参、麦冬、菊花泡水代茶。
八、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嘱患者保持肛门清洁,每晚及便后温水坐浴。
如发现肛门附近有脓肿、脓液等应及时来院检查治疗。
继发性瘘管应积极治疗。
肛裂肛裂是指肛门皮肤及皮下组织裂开或形成溃肠的炎性疾病。
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证。
多因阴津不足或脏腑热结,肠燥便秘,粪便粗硬,排便努责等,使肛门皮肤裂伤,或湿热薀阻、染毒而成。
病位在肛门,与大肠腑关系密切。
临床辨证分为血热肠燥、阴虚津亏、气滞血瘀。
一、肛裂按肛肠科一般护理。
二、疼痛较甚时嘱其卧床休息。
三、观察肛门疼痛性质、程度与持续时间,大便是否带血,血量较多应报告医师。
四、早期肛裂者,遵医嘱便后可用中草药液,或花椒食盐水坐浴。
或用生肌玉红膏蘸生肌散,涂于裂伤处。
五、陈旧性肛裂,采用指扩法或肛门括约肌部分离断法者,术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中药煎液坐浴,继而换药,直至创面愈合。
六、疼痛剧烈时按医嘱可针刺长强穴,或耳针神门穴、直肠下段穴以镇痛;或用中药外敷肛裂局部。
七、临证(症)施护:1、便秘是可给润下剂或缓下剂,大便时不可用力过猛。
2、气滞血瘀型易出现郁闷、烦躁、须加强情志护理。
3、阴虚津亏者补充足够水分,可与每晚睡前服蜜水1杯。
八、饮食忌辛辣刺激剂海腥发物。
血热肠燥型者多是蔬菜、水果;气滞血瘀型给理气活血食品;阴虚津亏者饮食宜所进滋阴增液之食品。
九、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注意肛周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不要忍便,每日早晨空腹服盐水1杯。
指导坚持腹肌锻炼,发生肛裂要及时治疗,防止激发其他肛门疾病。
肛庸肛庸系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间隙急性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病变。
以肛门周围红肿、疼痛、有波动感,伴恶寒爱热为主证。
多因过食肥甘、辛辣、醇酒,或肺、脾、肾亏虚,湿热之邪乘虚下注而致。
临床辨证分为火毒蕰结、热毒炽盛、阴虚毒恋。
西医学中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可按本病护理。
一、肛庸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患者避免坐浴,高热及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宜取侧卧位。
三、酿脓期或称脓初期,脓肿未溃时,或脓肿修复期,应加强肛周保护剂清洁护理,定时用药液或温开水坐浴。
内裤柔软、透气、干燥。
四、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红肿范围,肤温,疼痛程度,有无波动感。
干燥体温变化以及精神、体力、二便情况。
对切开排脓术后患者观察伤口情况,引流物的色、量、气味,有无出血或渗血。
若见渗血不止、出血或引流物稀薄、浓臭等应报告医师。
五、临证(症)施护1、火毒蕰结,热毒炽热患者体温超过39℃按高热护理。
2、局部疼痛难忍时、遵医嘱予止痛剂。
3、切开排脓48小时后,可每日坐浴2次、伤口冲洗1次,并换药。
4、破溃期遵压用药膏纱布引流,若日久成瘘者按肛瘘护理。
5、阴虚毒恋者给菊花、麦冬泡水代茶或糖盐水饮服防止阴液耗伤。
六、火毒蕰结、热毒炽盛者服用中药应饭后凉服,待大便通下后食粥1~2日,以辅助胃气;活血化瘀药宜饭后温服。
七、饮食宜清淡、富营养。
忌辛辣刺激。
为减少排便对局部的刺激可予少渣流食或半流食。
恢复期可予正常饮食。
八、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饮食有节,忌辛辣、醇酒。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便后清洗肛门或坐浴。
有肛门炎性疾病及时就诊治疗。
脱肛脱肛指直肠粘膜或直肠全层脱出肛外,少数可发生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又称直肠脱垂。
以大便后、劳累、下蹲时,直肠粘膜脱出,伴直肠下坠感、疼痛及粘膜充血、水肿等为主症。
多因体虚劳倦、产育用力、久泻久痢或经常便秘而致大便努责等所致。
病位在直肠、肛门、乙状结肠、临床辨证分脾虚气陷、湿热下注。
一、脱肛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脱垂嵌顿者应卧床休息。
三、遵医嘱中药煎剂熏洗、外敷五倍子散。
四、便秘者给予润下剂,大便时不宜采用蹲位,每日做提肛运动,保持大便通畅。
五、脱垂后指导患者及时复位:用中药煎液或温水坐浴,取侧卧位用黄连软膏纱布托住脱出物,轻轻还纳,并用“#”字敷料和“丁”字带压迫固定。
如脱垂后嵌顿水肿,需报告医师处理。
六、观察脱出物的形态、长度、表面是否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脱出物嵌顿伴有腹痛、呕吐等,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对行直肠硬化剂注射治疗患者,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腹痛、排尿困难等症。
体温超过38℃,局部炎性反应明显者,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七、临证(症)施护:1、行直肠硬化剂注射治疗者,术后俯卧6小时后,仍需卧床休息。
控制3日内不排便,第三日开始每晚给润下剂,保持大便通畅。
2、对脾虚气陷证,可遵医嘱针刺提肛穴。
或取长强、中脘,足三里、配关元、气海、大肠俞穴;亦可艾灸或隔姜灸关元、气海;或梅花针点刺肛周外括约肌部位。
八、饮食一般多食磨碎的蔬菜、水果,多饮水;脾虚气陷饮食偏温热,忌生冷硬物;湿热下注者给西瓜、绿豆、赤小豆等清凉利湿食物,忌过于寒冷及辛辣、煎炸助火之品。
九、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掌握适宜的排便体位、时间、排便环境、和心理影响,保持大便通畅。
便后如有脱垂,及时还纳,有嵌顿不易还纳时,立即就医。
病愈3个月内禁重体力劳动、负重劳动、激烈运动及长时间站立、下蹲或半弯腰体位,避免咳嗽、泄泻、便秘,有感染者及时治疗。
每日做提肛运动。
多饮水,摄取粗细纤维混合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