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29.32 MB
- 文档页数:44
2020年xx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020年咸阳市科技计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通过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全面落实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和实现“十三五”目标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提供科技支撑。
一、xx科学技术重点研发计划(一)重点支持范围1.农业科技重点研发计划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围绕“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总体目标,聚焦3+x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以及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升增效科技创新,针对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开发,建立高水平的蔬菜、苹果、桃、杏、葡萄、猕猴桃、石榴、核桃及畜禽养殖等科技示范园或示范基地,就地转化应用一批重点科技成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工程,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态美好和科技进步水平提升,培育农村住宅、环保、清洁能源等发展新动能,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1)农业新品种选育与引进示范①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引进。
②优质、高产玉米、小杂粮新品种选育与引进。
③高产、高油分、低芥酸、低硫苷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
④果蔬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⑤畜禽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及养殖技术研究。
(2)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应用①小麦、玉米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②水果、蔬菜、花卉等优质高效与品质提升新技术引进与示范。
③主要农作物、果树、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农药化肥减量施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高效低污染新型肥料、新型农药研制与生产示范;农业高效节水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中药材生产研究是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
建立中药材的生产、采收、饮片加工的规范标准,对于保证中药材产品以至中成药产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首先必须从中药材的质量抓起。
建立符合国际通用标准规范,并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发展为传统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国际标准,从而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制度保障。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应在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研究工作,制订每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 ),建立和完善药材生产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材,推进我国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发展。
为指导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达到既定目标。
我中心根据专题合同要求,经征求专家意见制订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供专题承担者参照实施。
一、项目研究工作应遵循的原则1.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即将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 ,)为基本原则,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 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2.突出药材质量第一的原则,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中药材,因此整个研究过程必须坚持质量优先。
3.科学、真实的原则,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设计、科学实施的基础上,确保所有结论、数据、规程、标准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4.鼓励新技术的应用。
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的主要内容中药材GAP 内容包括中药材的产前(产地环境生态;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生态因子的要求;种质和繁殖材料:正确鉴定物种,种质资源的优质化)、产中(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要点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产后(采收与产地加工,确定适宜采收期及产地加工技术,包装、储藏、质量管理等)的系统原理。
根据目前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栽培特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研究的应注重以下主要内容:1.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及种子种苗的标准化(1)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稳定或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一项基本建设,单有新品种的选育,而无大量高质量的良种种子供推广应用,新品种就不可能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1.《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要求:人用经验作为批准上市或者增加功能主治证据的中药新药,说明书中应当列入您的答案:B 正确正确答案:BA.【处方来源】项B.【中医临床实践】项C.【功能主治的理论依据】项D.【适应证的理论依据】项2.《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强化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管理,督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备案的生产工艺生产。
您的答案:A 正确正确答案:AA.正确B.错误3.《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中药注射剂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必须符合GAP要求。
您的答案:B 正确正确答案:BA.正确B.错误4.《中药注册专门规定》要求:来源于临床实践的中药新药,人用经验能在临床定位、适用人群筛选、疗程探索、剂量探索等方面提供研究、支持证据的,可不开展非临床研究。
您的答案:A 错误正确答案:BA.正确B.错误5.《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明确:中药说明书【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中任何一项在本规定施行之日起满3年后申请药品再注册时仍为“尚不明确”的,依法您的答案:D 正确正确答案:DA.予以罚款B.注销药品生产许可证C.责令改正,给予警告D.不予再注册6.《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建设任务之一是制定常用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您的答案:C 正确正确答案:CA.100种B.200种C.300种D.350种7.《“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
您的答案:A 正确正确答案:AA.正确B.错误8.《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分品种、分步骤研究明确部分重点或高风险中药品种生产使用的中药材应当您的答案:A 正确正确答案:AA.符合GAP要求B.符合GMP要求C.符合GSP要求D.符合GCP要求多选题1.《“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在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的具体措施有您的答案:ABCD 正确正确答案:ABCDA.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B.加强道地药材生产管理C.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D.加强中药安全监管2.《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对推进中药监管全球化合作的表述,正确的是您的答案:ABD 正确正确答案:ABDA.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B.支持中药开展国际注册C.大力开展中药新剂型的研究D.传播中药监管“中国经验”。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萃取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萃取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8)2.1项目提出背景 (8)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8)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2.3.1促进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萃取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9)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9)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9)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10)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0)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1)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1)2.4.1政策可行性 (11)2.4.2市场可行性 (11)2.4.3技术可行性 (12)2.4.4管理可行性 (12)2.4.5财务可行性 (13)2.5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萃取深加工项目发展概况 (13)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3)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4)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4)2.5.4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萃取深加工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4)2.6分析结论 (14)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6)3.1市场调查 (16)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6)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6)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7)3.1.4替代产品调查 (17)3.1.5产品价格调查 (17)3.1.6国外市场调查 (18)3.2市场预测 (18)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8)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9)3.2.3价格预测 (19)3.3市场推销战略 (19)3.3.1推销方式 (20)3.3.2推销措施 (20)3.3.3促销价格制度 (20)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1)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1)3.4.1产品方案 (21)3.4.2建设规模 (21)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2)3.6市场分析结论 (22)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3)4.2区域投资环境 (24)4.2.1区域地理位置 (24)4.2.2区域概况 (24)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5)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5)4.2.5区域资源概况 (25)4.2.6区域经济建设 (26)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6)4.3.1基础设施建设 (26)4.3.2产业发展概况 (27)4.3.3园区发展方向 (28)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9)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0)5.1总图布置原则 (30)5.2土建方案 (30)5.2.1总体规划方案 (30)5.2.2土建工程方案 (31)5.3主要建设内容 (32)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3)5.4.1给排水 (33)5.4.2供电 (34)5.5道路设计 (36)5.6总图运输方案 (37)5.7土地利用情况 (37)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7)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7)第六章产品方案 (39)6.1产品方案 (39)6.2产品性能优势 (39)6.3产品执行标准 (39)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9)6.5产品工艺流程 (40)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40)6.5.2产品工艺流程 (40)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40)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1)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1)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1)6.8仓储方案 (41)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2)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2)7.2主要设备选型 (42)7.2.1设备选型原则 (43)7.2.2主要设备明细 (44)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5)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5)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5)8.2.1能源消耗种类 (45)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5)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6)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6)8.4.1项目能耗分析 (46)8.4.2国家能耗指标 (47)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7)8.5.1工业节能 (47)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8)8.5.3节水措施 (48)8.5.4建筑节能 (49)8.5.5企业节能管理 (50)8.6结论 (50)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1)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1)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1)9.1.2设计原则 (51)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2)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2)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2)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3)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4)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4)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5)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7)9.5绿化方案 (57)9.6消防措施 (57)9.6.1设计依据 (57)9.6.2防范措施 (58)9.6.3消防管理 (59)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60)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60)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1)10.1 编制依据 (61)10.2概况 (61)10.3 劳动安全 (61)10.3.1工程消防 (61)10.3.2防火防爆设计 (62)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2)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2)10.3.5抗震设防措施 (63)10.4劳动卫生 (63)10.4.1工业卫生设施 (63)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4)10.4.3个人卫生 (64)10.4.4照明 (64)10.4.5噪声 (64)10.4.6防烫伤 (64)10.4.7个人防护 (65)10.4.8安全教育 (65)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6)11.1组织机构 (66)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6)11.3人力资源管理 (67)11.4劳动定员 (67)11.5福利待遇 (68)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9)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9)12.2 建设工期 (69)12.3实施进度安排 (69)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0)13.1投资估算依据 (70)13.2建设投资估算 (70)13.3流动资金估算 (71)13.4资金筹措 (71)13.5项目投资总额 (71)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4)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5)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5)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5)14.1.2产品成本 (76)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7)14.2财务评价 (77)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7)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8)14.2.3不确定性分析 (78)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1)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3)15.1项目风险因素 (83)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3)15.1.2技术风险 (83)15.1.3市场风险 (83)15.1.4资金管理风险 (84)15.2风险规避对策 (84)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4)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4)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4)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5)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6)16.1招标管理 (86)16.2招标依据 (86)16.3招标范围 (86)16.4招标方式 (87)16.5招标程序 (87)16.6评标程序 (88)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8)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8)16.9合同备案 (88)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90)17.1结论 (90)17.2建议 (90)附表 (91)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1)附表2 总成本表 (92)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4)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5)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7)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8)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9)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00)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01)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3)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4)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6)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8)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10) (114)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2023年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科研创新项目实施方案为加强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科研创新能力建设,做好2023年度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和推广等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按照XX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自治区“十四五”中医药(蒙医药)规划》的工作部署,利用5T0年时间,加强XX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能力建设,通过支持科研平台建设、成果转化推XX台建设等,逐步提升中医药(蒙医药)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和水平,打造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龙头单位。
二、项目目标(一)提升中医药(蒙医药)科学研究能力。
完善中医药(蒙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设施改造和设备配备,搭建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平台,培育国家和自治区级中医药(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
(二)开展中医药(蒙医药)科学研究。
支持开展中医药(蒙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中药(蒙药)新药创制研发、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古籍文献及传统知识保护利用研究,建立名老专家医案数据库。
(三)支持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
改造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现有业务用房,搭建具有中医药(蒙医药)特色的自治区中医药(蒙医药)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基地,重点筛选至少5个科研成果或适宜技术进行产品展示、技术体验、项目推广等。
(四)协作共建标准化检验检测平台。
XX有关单位协商协作,共享共建中医药(蒙医药)实验室及相关设施设备,提升中蒙医药研究院实验中心的服务能力,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打造标准化检验检测中心,为下一步检验检测机构认定奠定基础。
三、项目资金资金安排300万元。
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中药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促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次计划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园。
二、项目目标1. 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2. 推广中药材种植技术,增加农民收入;3. 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选择适宜的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2. 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包括种植区、管理区、加工区等;3. 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4. 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5. 开展中药材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2. 土地租赁或购买:落实种植用地,签订土地租赁合同或购买协议;3. 设计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4. 选种育苗:选择适宜的中药材品种进行育苗;5. 种植管理:按照中药材种植技术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6. 加工销售: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然后进行销售。
五、项目预算总投资预算:xx万元其中:土地租赁费用:xx万元种植成本:xx万元人员工资:xx万元设备购置费用:xx万元其他费用:xx万元六、项目效益分析1. 经济效益:预计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建成后,每年可产生中药材xxx吨,按市场价格计算,可实现销售收入xxx万元,利润xxx万元;2.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可为社会提供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和就业机会。
七、项目风险评估1. 技术风险:可能因技术不到位导致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下降;2. 市场风险:可能因市场变化导致中药材价格波动;3. 环境风险:可能因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因素影响中药材生长。
八、项目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2. 加强技术培训:定期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能;3. 完善政策措施:出台相关政策,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4. 加强监管验收:建立项目监管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并进行项目验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711号(农业水利类270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1.11.08•【文号】国中医药提字〔2021〕80号•【施行日期】2021.11.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711号(农业水利类270号)提案答复的函国中医药提字〔2021〕80号咏梅委员:您提出的《关于推进道地药材(中蒙药材)质量及生态种植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及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一是我局自2011年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以来,已在全国31个省2700余个县开展中药资源调查,汇总了全国近1.3万多种野生药用资源的种类、分布信息,总记录数2000万条、基于100多万个样方的调查数据;收集了药材样品、腊叶标本、种质资源36万余份。
此外,已初步建成了由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心、65个监测站组成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全国建成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2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基本摸清了调查区域的中药资源本底情况,形成了我国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长效发展机制。
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珍稀濒危中药材实施迁地引种、人工种植、野生抚育等技术,形成了一套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迁地引种药用物种的技术体系,在药材原生或相似环境中增加种群数量,使资源量能够为人们采集利用,并保持群落平衡。
二是国家林草局2019年启动了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下一步将根据普查结果,科学设立种质资源监测点,逐步建立种质资源监测体系。
同时国家林草局已将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种质资源保护列为野生植物保护“十四五”规划重点工作之一,将组织开展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专项调查与监测;支持建设种质资源库,逐步保存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建设野生植物资源监测网络。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育种改良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育种改良
中药材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的疗效。
为了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推动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育种改良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规范化种植是指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保证。
首先,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至关重要。
中药材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方进行种植。
其次,科学施肥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根据不同中药材的营养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此外,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和采摘时间的掌握也是确保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
除了规范化种植,育种改良也是提高中药材质量和药效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交配和选择,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和具有良好品质的中药材新品种。
育种改良既可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又可以增加其有效成分含量,提高药效。
目前,许多研究机
构和企业都在进行中药材育种改良的研究工作,以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育种改良对中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规范化种植和育种改良可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的收入。
另一方面,规范化种植和育种改良可以保护中药材的品种资源,防止过度采挖和滥伐,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为了推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与育种改良的工作,需要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提高中药材种植者和育种者的技术水平,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管理。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中药的神奇疗效为更多的人所受益。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2.31•【字号】内政发〔2014〕136号•【施行日期】2014.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内政发〔2014〕136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程,激励和调动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积极性,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为我区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单位、科技人员给予奖励。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由自治区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审、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授予郭昭华等三人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授予“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掺杂硅簇结构及性质研究”成果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授予“湖泊湿地富营养化模拟及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研究”等8项成果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授予“内蒙古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等4项成果自治区自然科学三等奖;授予“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多联产技术开发与产业示范”等8项成果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授予“公乌素煤矿厚煤层大倾角超长工作面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等29项成果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授予“包钢总排水用于高炉循环冷却系统电磁协同药剂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等56项成果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授予蔡禄等8人自治区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希望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向获奖者学习,以科教兴区为己任,刻苦钻研,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201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名单2014年12月31日附件2013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励名单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3名)(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姓名工作单位技术职称郭昭华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正高级工程师刘钟龄内蒙古大学教授XXX平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自然科学奖(13项)一等奖(1项)项目名称: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掺杂硅簇结构及性质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主要完成人:杨桔材、宁红梅、刘进荣二等奖(8项)序号:1项目名称:湖泊湿地富营养化模拟及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主要完成人:李畅游、史小红、孙标序号:2项目名称:铸造及快淬法制备稀土储氢合金的相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主要完成人:刘向东、丰洪微、闫淑芳序号:3项目名称:面向医疗数字化的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主要完成人:吕晓琪、张宝华、喻大华序号:4项目名称:胃癌微转移的检测及其在评估化疗敏感性中的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孟兴凯、乔建梁、张俊晶序号:5项目名称:常用蒙药混乱品种的本草考证及质量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主要完成人:布日额、奥乌力吉序号:6项目名称:太阳能膜蒸馏用于苦咸水淡化的机理及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主要完成人:田瑞、闫素英、林丽华序号:7项目名称:球囊扩张犬股动脉后内皮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c-myc,c-fos表达改变完成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王悦喜、魏芳、董莉序号:8项目名称:蒙药三子洗剂的研究及其系列药妆产品研发完成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乌日娜、段妍、乌日嘎三等奖(4项)序号:1项目名称:内蒙古白粉菌分类及区系研究完成单位:赤峰学院主要完成人:刘铁志序号:2项目名称:配位聚合物与金属簇聚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性能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主要完成人:段莉梅序号:3项目名称:高分子微孔膜的制备、功能化改性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主要完成人:邱广明、徐又一序号:4项目名称:固相萃取-气质联用仪用于检测血清MEGX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张瑞明、王震侠科学技术进步奖(93项)一等奖(8项)序号:1项目名称: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多联产技术开发与产业示范完成单位:内蒙古大唐国际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高铝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发中心主要完成人:孙俊民、王文儒、张战军、闫绍勇、孙振斌、张生、张广、洪景南、陈晓霞序号:2项目名称:NTE260电动轮矿用自卸车的研究与开发完成单位: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郭海全、王逢全、杨芙蓉、李官平、XXX、刘文忠、李建平、邬青峰、赵新春序号:3项目名称: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与生产技术集成、推广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伦贝尔市红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张凤英、刘志萍、高振福、张京、郑佰成、包海柱、杨杰、史有国、张爱民序号:4项目名称:奶牛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主要完成人:金海、呼和、刘晓松、薛树媛、李占斌、王利、田丰、李长青、毛允飞序号:5项目名称:低覆盖度防风治沙的原理与模式完成单位: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杨文斌、杨晓晖、贾志清、姚建成、梁海荣、郭永盛、李显玉、孟和、王涛序号:6项目名称:基于CSP工艺的高附加值冷轧钢板的开发完成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任慧平、田荣彬、金自力、闫波、王海燕、张晓燕、计云萍、孙昊、方琪序号:7项目名称:草原区环保、高效石油物探技术及应用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诺克斯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赵贤正、史原鹏、肖阳、金凤鸣、何展翔、李书民、陶知非、袁胜辉、刘力辉序号:8项目名称:采用机端阻尼控制技术抑制次同步谐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四方蒙华电(北京)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上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吴景龙、郭锡玖、薛惠民、梁志福、刘雨平、康君、刘全、牛问哲、杜亮二等奖(29项)序号:1项目名称:公乌素煤矿厚煤层大倾角超长工作面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完成单位: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科技大学主要完成人:姚平、孙建岭、潘永前、陈世江、苗继军、王洪武、徐国华序号:2项目名称:双菌混合发酵生产聚谷氨酸技术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完成单位: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徐国华、王均成、徐志南、唐永强、丁兆堂、楼良旺、王峰序号:3项目名称:富勒烯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完成单位:内蒙古京蒙碳纳米材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张永春、王春儒、李智安、蒋礼、蔺峰、尹美佳、张泽晗序号:4项目名称:重点应用领域的高性能永磁材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完成单位:内蒙古包钢稀土磁性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王标、董改华、娄树普、杨俊林、苏满有、耿霄鹏、戎利军序号:5项目名称:高性能混凝土在巴准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完成单位:神华新准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科技大学主要完成人:张涛、宋福、曹海滨、杭美艳、赵根田惠舒清、张玉伦序号:6项目名称:小冒采比高韧性顶板特厚煤层1200万t/a综放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主要完成人:张东海、马茂盛、郎军、张太平、张军、庞军林、段建平序号:7项目名称:神经刺激器定位在区域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完成单位: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主要完成人:张丽慧、张亚平、孟瑞仙、李昕颖、马树栋、赵立群、于艳慧序号:8项目名称:全中水循环再利用技术在大型火电厂的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电力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谢凤龙、刘江、薛守洪、刘志江、孙丙新、赵志中、海雅玲序号:9项目名称:高强高硬度U76CrRE钢轨的开发及应用完成单位: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张智、陈建军、张晓光、刘建国、智建国、李平、张文平序号:10项目名称:种子收获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完成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内蒙古华德新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王全喜、刘贵林、王瑞先、王振华、刘志刚、马卫民、包德胜序号:11项目名称:二连盆地重点凹陷成藏特征研究及规模储量发现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卢永合、吴忠、王孟华、孙朝辉、吴国琼、吕德胜、王鑫序号:12项目名称:低渗砂岩气藏多层系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工业化应用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开发分公司主要完成人:马旭、凌云、周长静、赵粉霞、张宗林、来轩昂、王亚娟序号:13项目名称:乌审旗气田有效开发技术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主要完成人:刘占良、温哲豪、刘祎、李浮萍、杜支文、李达、张林序号:14项目名称:压水堆元件ADU批次沉淀技术研究完成单位: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李玉春、武爱国、郧勤武、杨光宇、王雷、段建军、孙胜洪序号:15项目名称:MIIGX3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银和平、白明、焦雪琴、郭璐琳、赵清、李树文、杜志才序号:16项目名称:蒙药复方森登-4有效物质基础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主要完成人:董玉、乌力吉特古斯、师建平、武希强、武娜、贾鑫、关海滨序号:17项目名称:小儿及成人颅骨成型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完成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张春阳、孙雅博、苏里、赵志军、孙建营、冯士军、梅小龙序号:18项目名称:基质金属蛋白酶-2、9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完成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刘丹、和姬苓、杨静、吴丽娥、杨国安、布仁巴雅尔、杨玉蓉序号:19项目名称:大兴安岭高寒冻融地区路堑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完成单位:呼伦贝尔市公路工程局、路域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要完成人:黄明辉、王新民、沈毅、吴钢、吴洪涛、晏晓林、邓红兵序号:20项目名称:乌珠穆沁、苏尼特羊种质资源开发及遗传改良技术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乌拉特中旗农区畜牧业专项推进办公室主要完成人:刘永斌、荣威恒、达赖、魏彩虹、何小龙、特日格勒、刘树军序号:21项目名称:内蒙古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内蒙古农业大学、鄂尔多斯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包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乌兰察布市土壤肥料站主要完成人:郑海春、郜翻身、索全义、李文彪、晋永芬、张建玲、弓钦序号:22项目名称:淀粉基固化抑尘剂生产技术与应用完成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杭锦旗荣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张永锋、张慧宇、秦海莉、侯马庄、王文耀、崔景东、白杰序号:23项目名称:北方渠灌区节水改造技术集成与示范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内蒙古农业大学、临河区水务局主要完成人:程满金、史海滨、步丰湖、魏占民、徐宏伟、李锡环、冯婷序号:24项目名称: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与应用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和信源生态工程研发中心、北京林业大学边坡绿化研究所主要完成人:王建军、白建光、撒多文、刘忠林、张丽芳、赵益禄、李士晨序号:25项目名称:赤峰市鸟类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完成单位:赤峰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要完成人:张书理、钱荣举、王志玲、薛庆海、张帆、杨永昕、卢朝霞序号:26项目名称:呼伦贝尔市牧区四旗布鲁氏菌病调查研究完成单位: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主要完成人:辛智利、梁秀文、德恩金、敖敏高娃、XXX、曾春艳、刘恩才序号:27项目名称:农牧交错风沙区农田覆被固土保水耕作技术体系完成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主要完成人:刘景辉、许强、李立军、吴宏亮、赵沛义、张星杰、赵宝平序号:28项目名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家庭牧场新型管理模式研究与示范完成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赛诺草原羊业有限公司、天津师范大学、四子王旗草原监督管理局主要完成人:韩国栋、赵萌莉、李治国、王忠武、李俊龙、索培芬、张国刚序号:29项目名称:蒙药方剂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蒙科立软件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金花、达瓦、阿古拉、斯庆格、松林、巴图赛恒、呼斯勒三等奖(56项)序号:1项目名称:包钢总排水用于高炉循环冷却系统电磁协同药剂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完成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张雪峰、姚卫华、麻永林、常瑞卿、牛永红序号:2项目名称: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保护跳闸设计优化与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主要完成人:贾杰、韩洛奇、旋继新、吕科、王强序号:3项目名称:基于煤质实时分析技术的火电厂燃煤全过程监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完成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立信电气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柳威、赵瑛、石维柱、郁志云、康波序号:4项目名称:600MW机组锅炉多种劣质煤燃烧特性试验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蔡斌、安宏文、戴新、刘永江、赵智勇序号:5项目名称:胰腺炎植入胰管支架相关性研究完成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党彤、潘小平、孟宪梅、张丽萍、薛开成序号:6项目名称:基于风光互补的LED路灯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佳惠大屏幕电子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才国峰、徐晓东、邢兵兵、才东旭序号:7项目名称:XSP1-420、XSP-550交流系统用盘形悬式瓷绝缘子新产品完成单位:内蒙古精诚高压绝缘子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张耀辰、王志军、刘春茂、高阳、高向阳序号:8项目名称:连续复投生产太阳能级单晶硅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完成单位:内蒙古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高树良、申霖、高润飞、刘宇、谷守伟序号:9项目名称:高氯黄河水替代地下水用于工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完成单位:中海石油天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周林峰、吕纯泰、黄长顺、白清亮、王淑梅序号:10项目名称:三氯乙烯生产技术优化项目完成单位:内蒙古三联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三联金山塑胶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王霞、李强、刘君、侯钧、种志坚序号:11项目名称:50000吨/年四氯化硅低温转化项目完成单位:内蒙古神舟硅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张耀平、刘淑萍、曹忠、高云龙、董燕军序号:12项目名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腹盆腔占位病变中的应用完成单位:包头市中心医院主要完成人:周艳丽、苏宁、马利军、周茂荣、何鑫序号:13项目名称:胸部放疗后对心脏损伤检测因素的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包头市肿瘤医院主要完成人:李晓凤、张美云、曹怀宇、刘爱勇、王军序号:14项目名称:泌尿系结石CT值与结石易碎性关系的分析完成单位: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主要完成人:吴希庆、张瑞、萨音白刚、杨建新、陈少林序号:15项目名称:羽毛纱线在羊绒产品上立体效果的研发与应用完成单位: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吴刚、丁慧、董瑞兰、李艾芹序号:16项目名称:湿法炼锌高浸渣资源化综合回收银金锌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完成单位: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马永涛、王凤朝、葛英勇、李龙、张春明序号:17项目名称:e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完成单位: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贾丽琴、张亚军、赵岳、刘春洁、马鹏飞序号:18项目名称:水晶粉条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技术研究和应用完成单位:赤峰天泽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鞠天华、李明、李永民、吕悦志、高亚彬序号:19项目名称:机械化阶段深孔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综合技术研究完成单位:赤峰山金红岭有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巨人矿业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陆继胜、胡忠强、周罗中、何远富、倪国志序号:20项目名称:村镇绿色抗灾房屋快速建造成套应用技术完成单位:北方时代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杨忠昌、林国海、韩涛、邢海光、刘海峰序号:21项目名称:减压精馏生产高纯癸二酸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通辽市兴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王恩、陈永胜、许广秀、苏玉臣、张辉光序号:22项目名称:无需任何赋形剂的注射用丙戊酸钠技术及其产业化完成单位:南开允公药业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闫志刚、曲万成、张曦赜、范平剑、黄牧童序号:23项目名称:红干椒新品种嘉禾1号(蒙古椒1号)和蒙古椒4号的选育与推广完成单位:开鲁县嘉禾辣椒研究所主要完成人:鲍岩峰、庞凤琴、杨景杰、左明湖、杜艳秋序号:24项目名称:急倾斜大采高综采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内蒙古福城矿业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主要完成人:刘富道、姜福兴、郭玉强、徐信增、潘德祥序号:25项目名称:固化风积沙底基层路用力学性能研究完成单位:鄂尔多斯市沿黄一级公路独贵塔拉至巴拉贡段工程建设项目办公室、内蒙古工业大学主要完成人:陈鹏举、白霞、苏跃宏、王建峰、辛淑珍序号:26项目名称:褐煤煅烧水泥熟料研究与开发项目完成单位:海拉尔蒙西水泥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志宏、卢志毅、郭海山、马廷文、徐祗萍序号:27项目名称:Shell气化装置一体化开工烧咀的开发及应用完成单位:大唐内蒙古多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马继生、高秀娟、张志明、张德方、靳居明序号:28项目名称:大规格中粗颗粒石墨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完成单位:兴和兴永碳素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靳登永、南效凯、孙慧、任泽军、张臣序号:29项目名称:高铁锌精矿联合沉矾富集铅银新工艺研究与应用完成单位: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沙涛、刘德祥、孙明生、苏凤来、沈能斌序号:30项目名称:多晶硅生产中副产物DCS的综合处理技术完成单位:内蒙古盾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齐林喜、王时林、张建兵、邢仕益、唐红涛序号:31项目名称:一种合成三氯氢硅的反歧化装置及合成方法完成单位:内蒙古锋威硅业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潘玺、张利生、陆和东、杨光、曹海兵序号:32项目名称: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病理机制探讨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主要完成人:韩雅君、卢薇、王玲、田志强、张园序号:33项目名称: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试验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主要完成人:武占国、陶军、辛东昊、李强、尹柏清序号:34项目名称:620MPa~960MPa级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板开发完成单位: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唐贵士、董瑞峰、陆斌、刘泽田、张大治序号:35项目名称:包钢MPM高效化生产技术集成及高性能无缝钢管研究与开发完成单位: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完成人:赵殿清、吴明宏、李晓、贺景春、刘金序号:36项目名称:落叶松鞘蛾预测预报及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林木种籽站主要完成人:郝玉山、张军生、腾文霞、林长阁、刘荣序号:37项目名称:可调整主轴中心距、中心高三轴钢轨钻床的研制完成单位:呼和浩特铁路局焊轨段主要完成人:蔡庄厚、郭俊文、郭晋龙、郭鲁宁、杨效松序号:38项目名称:CW1型敞车产品开发与产业化完成单位: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魏晋忠、张良、张国帅、肖艳梅、张姝薇序号:39项目名称:钴调节棒包壳管与端塞焊缝厚度半补偿X射线检测技术完成单位: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郝新贵、李林峰、汤慧序号:40项目名称: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预测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完成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党连生、杨巧莲、王晓霞、陈宁、徐燕序号:41项目名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影像学变化与耳折、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完成单位: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要完成人:郑玉云、朱王亮、张春菊、孙淑艳、陈丽珠序号:42项目名称:北方寒冷地区沥青路面降噪、应力吸收层设置技术研究完成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赤通鲁公路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办公室、内蒙古工业大学主要完成人:姜海涛、王岚、刘凤轩、王骁、崔亚楠序号:43项目名称:华北驼绒藜新品种育繁及推广利用完成单位: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
42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及加工建设工程可行性报告丽江市永胜亚兴中药材开发二O一一年三月十四日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工程提要 (1)1、工程名称 (1)2、建设性质 (1)3、工程建设〔承当〕单位情况 (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3)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4)6、资金筹措 (4)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8、工程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7)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7)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8)1、综合评价 (8)2、论证结论 (9)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0)第二章工程背景及必要性 (11)一、工程建设背景 (12)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4)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4)2、工程建设的意义 (16)第三章建设条件 (18)一、资源条件 (18)二、原材料条件 (19)三、交通运输条件 (20)四、其他条件 (20)五、人工种植中药材的优势 (20)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23)一、产品简介 (23)二、市场需求 (25)三、社会需求 (26)四、生态改善 (26)五、经济开展 (27)第五章工程建设方案 (27)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27)1、建设的指导思想 (27)2、建设原那么 (28)3、建设规模 (29)二、工程规划、布局 (29)1、种植基地布局 (29)2、种植基地营建工程内容及技术方案 (31)3、初级加工厂建设方案 (40)三、工程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45)1、建设标准 (45)2、工程具体建设内容与投资 (45)3、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及费用 (46)4、工程实施进度安排 (47)第六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47)1、组织及工作制度 (47)2、工程管理机构 (48)3、劳动定员 (49)4、人员培训 (49)5、工程运行管理 (50)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一、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 (51)二、工程投资估算 (52)1、建设投资估算 (52)2、建设期利息估算 (53)3、流动资金 (53)4、总投资 (54)三、资金来源与筹措 (54)第八章财务评价 (54)一、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55)二、实施进度 (55)三、各项取费标准 (55)四、分析结果 (56)五、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57)六、利润总额及分配 (57)七、财务分析 (57)八、资金归还能力分析 (58)九、不确定性分析 (59)1、盈亏平衡分析〔BEP〕 (59)2、敏感性分析 (59)十、财务分析结论 (61)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61)一、环境影响 (61)1、整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62)2、施用化肥、农药对环境影响 (62)3、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 (62)4、加工厂对环境影响 (62)二、环境保护措施及评价 (63)1、整地技术措施 (63)2、施肥〔药〕技术措施 (63)3、加工厂环境保护措施 (64)第十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65)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65)二、建议 (67)附表 (67)第一章总论一、工程提要1、工程名称丽江市永胜县42000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及加工建设工程2、建设性质扩建3、工程建设〔承当〕单位情况〔1〕工程建设单位:永胜亚兴中药材开发〔2〕法人代表:高宗亚,男,现年52岁,个体私营业主。
中药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中药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医药行业的热点话题。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其数字化转型对于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实践案例的分析,帮助大家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重要话题。
一、中药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现状1. 意义中药作为我国悠久的传统医药文化,具有独特的疗效和药效。
而中药数字化转型则可以促进中医药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扩大中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中医药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药的国际化进程。
2. 现状目前,我国中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数字化药材种植、中药制剂生产、中药鉴定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中药数字化转型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中药标准化程度不高、资源信息不公开、质量控制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中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1. 中药资源的数字化中药资源的数字化是中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前提。
包括中药材的溯源管理、中药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等。
通过对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贮藏等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2.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中药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相对滞后,现代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中药的质量检测水平,包括中药成分分析技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等。
3.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是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研发和生产技术对中药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现代制剂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中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包括中药微型化制剂技术、中药传统与现代制剂技术融合等。
4. 中药信息化管理技术中药信息化管理技术包括中药标准化管理、中药数据库建设、中药追溯体系建设等。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实现对中药生产、流通全过程的监管和管理,提高中药的可追溯性和管理效率。
三、实践案例分析1. 中药资源数字化实践某某中药企业在中药资源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根规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项目申请书一、申报项目简表二、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市场需求分析、相关领域国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限2500字)中药材根为豆科植物野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的干燥根,习称野,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1]。
根是多年生落叶藤本攀缘绿色植物,适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除排水不良的粘土外,其余土壤均可种植,生长快、易栽培、抗逆性强,具有抗寒、抗热、耐旱、耐瘠薄、抗病虫等生物学特性,适应性广,被生态誉为进军荒漠的“先锋”,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的“医生”,维护生态环境的“卫士”,尤其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根生产,将生态恢复与脱贫致富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很好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
某丰富的土地资源,及其优越的土壤气候生态环境非常适宜大规模发展根生产,根是喜光作物,年需日照时数1 700h左右。
在相应发育期,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产物也多,藤条粗壮,根的淀粉含量高,品质优异。
纳雍县生态气候条件优越,产根历史悠久,生产出来的根,其品质优良,市场认可度高。
早在“安史之乱”时期就将“巴”即根作为充饥用;在上世纪“大跃进”时期,纳雍县野根就挽救过很多人性命。
据不完全统计,纳雍县现有野根面积1万多亩,分布于在县22个乡镇,但比较分散,没有一片成规模的,大部分根呈荒芜状态,任其自然生长,自由采收,农户家庭手工加工,根品种严重退化。
由于缺乏投入和技术指导,全县根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根产业未能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规化种植根亩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大力发展根生产,对土地贫瘠的某贫困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意义重大。
根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同时又是保健食品,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药食两用植物。
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是重要的常用中药[1,2]。
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近代药理研究表明,根还具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等功效。
重点研发专项中药草优质种植与加工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申报指南一、项目目标针对目前许多药材品质退化,开展优质高效的标准化中草药种植技术示范与推广,并对野生中草药进行驯化、繁育、推广,提升中草药品质,增强中草药的资源优势,开展现代技术在中草药饮片炮制、汤药煎制等传统工艺中的应用开发,提升中草药饮片生产的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中药饮片品质,增强传统民族医药的发展潜力,整体推动中药产业发展。
二、项目任务任务1.黄芪优质高效的标准化种植技术示范开展中草药优质高效的标准化种植,进行传统道地药材品种品质改良,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
从源头把握中草药质量,选育优质的黄芪种子进行扩繁,以GAP规范标准建设黄芪种植示范基地,严格执行GAP种植规范标准,针对中草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建立黄芪的标准化种植规程,带动中草药种植业发展。
任务2.新疆野生紫草的驯化与种植推广制作野生新疆紫草分布图,形成新疆紫草调研报告,开展新疆紫草仿生栽培试验,研究紫草育种、田间管理关键技术,得出野生新疆紫草土壤养分规律及人工栽培紫草土壤配肥方法,提高新疆紫草人工育种质量、出苗率,进行新疆紫草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编制新疆紫草栽培技术规程。
任务3.中草药饮片炮制传统工艺的关键技术研发与提升对中草药饮片炮制传统工艺的关键技术进行开发,包括炮制工艺中的关键设备固定片型切片机研发、炒药机自控系统研发、药食同源精包装灌装设备研发,提升工艺水平,提高饮片品质,明显提高生产效率。
任务4:药用植物信息数据平台建设收集野生药用植物,对药用价值较高的植物进行生态(物感化感作用)、生境及物候期(出芽、子叶、真叶、开花、结果)、生物学特性(长度、干重、湿重、果实大小等)的观察,记录观察结果,对统计结果汇总分析,建立药用植物生物信息库。
满足生产、科研、科普教育的需求。
建设药用植物标本数据库,(每份标本信息包括标签信息及图像信息, 前者包括标本采集人、采集日期, 地点、生境与海拔以及科名、种名和鉴定信息及标本存放地点(标本馆)等信息)。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实施方案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套用一、项目背景及基本情况中药材利用是我国古代医药工作者的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存质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药用植物需求量越来越大,需求质量越来越高,仅依靠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已经远远不能人们的需求。
在医药界,西药制品的毒副作用使人们产生很大的畏惧感,人体对其抗药性表现日益明显。
而中药以其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顺应回归大自然的未来趋势,展示出无穷的魅力。
中医药在保健、预防疾病、治愈慢性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不少地方开发栽培中药材,成为农民致富的良好途径。
盘县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区耕地面积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适宜于多种中药材生长,主要包括深山区的贾壁乡和陶泉乡及浅山区白土镇、都党乡、黄沙镇和观台镇等,药材种植面积2000多亩,主要种类有柴胡、金银花、板蓝根、黄芩、连翘等。
中部丘陵地区,药材主要种类是金银花和山药,面积1000多亩。
我县东南部大面积的漳河古道沙壤土地,适宜栽培多种中药材,药材种植面积近3000亩,主要种类有山药、甘草、生地、板蓝根、防风等。
全县药材种植面积6000亩左右,主要种类有:山药面积2000亩,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漳河古道的沙壤地,丘陵地区也有少量种植,包括讲武城镇、高臾镇、辛庄营乡、东原`州镇、花官营乡、南城乡、时村营乡及岳城镇。
金银花面积1500亩,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和山区,包括南城乡、东原`州镇、贾壁乡和陶泉乡等。
柴胡面积1000亩,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的贾壁乡和陶泉乡。
甘草面积700亩,主要分布在东部沙壤地的辛庄营乡、高臾镇和花官营乡。
生地面积300亩,主要分布在东部沙壤地高臾镇。
野生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县西部的深山区,贾壁乡和陶泉乡,主要品种有柴胡、元知、冬凌草、黄芪、荆芥、茵陈、桔梗、连翘、当归、天麻、知母、瓜蒌等120余种,面积5万余亩。
蒙古黄芪种植技术研究进展作者:郭文芳李旻辉伊乐泰侯兴坤卫梽强来源:《农学学报》2019年第03期摘要:为了促进蒙古黄芪的大规模种植,规范种植技术,提高蒙古黄芪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团队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蒙古黄芪人工种植经验,总结蒙古黄芪野生到种植的发展历程及其适宜种植区域,系统的介绍蒙古黄芪人工种植技术:种子的处理技术、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技术;同时总结仿野生栽培技术及制定种子质量标准。
指出目前蒙古黄芪种植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繁育体系,种植水平参差不齐及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
应加快蒙古黄芪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破解制约蒙古黄芪种植业发展的难题,为蒙古黄芪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蒙古黄芪;种植;适宜种植区域;采收加工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8090012Planting Technique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A ReviewGuo Wenfang1, Li Minhui1,2, Yi Letai1, Hou Xingkun1, Wei Zhiqiang3(1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Hohhot 010020,Inner Mongolia, China; 2Baotou Medical Colleg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otou 014060, Inner Mongolia, China; 3Wuchuan Huide Xingye Forestry Ecological Development Limited Company, Hohhot 010110, Inner Mongolia, China)Abstract: To promote the large-scale and standardize planting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and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Astragalus Radix,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long-term accumulated experience of artificial planting,we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suitable planting area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and introduced the;technologies of artificial planting including seed treatment, land selection, soil preparation, sowing and seedling, transplanting,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pest control,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At the same time, imitation techniques of wild cultivation and seed quality standards were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We also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in artificial planting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Bge.), such as lacking standardized breeding system, uneven levels of planting technology, small planting;scale, and low level of mechanization, and suggested that collection and innovation germplasm resources should be accelerated and the problem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planting should be solved for;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Keywords: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Planting; Suitable Planting Area;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0 ;引言黃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
扶持方式: 财政补贴项目类别: 种植基地项目项目代码:2010年XX市XX区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项目建设地点: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九年九月目录1、第一章总论 (3)2、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6)3、第三章建设条件 (7)4、第四章市场分析 (9)5、第五章建设方案 (10)6、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12)7、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13)8、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14)9、第九章效益分析 (15)10、第十章可行性结论 (15)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XX区XX专业合作社于2005年8月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XX,入社农户有1050户。
主要从事中药材的种植、收购,是我区首家成立的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本社现有管理人员有15人,有完善的办公设施和规范的管理制度。
目前,本社规范化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500亩左右,主要以雪莲果、白芷、玄参、木香、半夏为主要种植品种,年销售收入达1200余万元。
合作社与XX市药物种植研究所、XX市中药研究院、XX市工学院等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接受其科研技术服务、指导;常年聘请了数名农学、药学专家为公司的经营发展答疑解惑、出谋献策。
在雄厚科研力量支撑的基础上,合作社成功申报了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道地中药材玄参标准化种植示范及产业化”,并承担国家中药现代化(XX)基地项目的子项目。
1.1.2财务状况2007年,合作社资产总额11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571万元,流动资产281万元,负债91万元,流动负债91万元,所有者权益109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7.68%,年主营业务收入1399万元,年利润79万元,净资产收益率7.23%,投资报酬率7.9%。
2008年,合作社资产总额13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585万元,流动资产420万元,负债227万元,所有者权益1113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6.93%,年主营业务收入1362万元,年利润78万元,净资产收益率7.02%,投资报酬率7.81%。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关键技术试验示范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关键技术试验示范深度评估和广度评估是了解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关键技术试验示范的重要途径。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预处理是中药材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确保中药材质量和药效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探讨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话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重要性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是指将中药材从采摘到入库之前的工序,包括采摘后的处理、洗涤、晾干以及杂质去除等。
这一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因此掌握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关键技术对于保证中药材的品质至关重要。
二、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项目为了提高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质量和效率,许多试验示范项目已经展开,涉及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加工方式等。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的范例:1. 微生物检测技术示范:通过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环节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并控制微生物污染,从而提高中药材的卫生质量。
2.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示范:通过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物的检测,可以确保中药材无农药残留,从而保证中药材的安全性和质量。
3. 防霉防虫技术示范:通过采用适当的防霉和防虫方法,可以避免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过程中的霉菌和虫害问题,从而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香味。
4. 理化指标检测技术示范:通过对中药材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可以确定中药材在加工过程中是否符合要求,从而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经济价值。
5. 加工设备改进技术示范:通过改进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过程中的设备和工艺,可以提高中药材的加工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关键技术试验示范的收获和进展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关键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这些成果包括加工技术的创新、生产效率的提升、中药材质量的改善等。
1. 加工技术的创新:在试验示范项目中,许多中药材的加工技术得到了创新。
蒙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立项申请书)2017年4月一康医院中医针灸传承院士专家工作站祥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蒙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
1.2承建单位一康医院(中医针灸传承院士专家工作站);祥光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组成。
1.4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其和淖村,该基地位于东乌铁路与乌阿线的交汇处,北靠红庆河镇,南临马奶湖,西侧2公里是东乌铁路其和淖站,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生态环境优美,是蒙中草药种植的极佳之地。
鄂尔多斯市作为中国国标甘草种植地和呼包鄂城市群的重要一极,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和区位优势。
项目所在地区是农业大镇,劳动力资源充足。
1.5发展模式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1.7建设条件1、自然地理气候特征:伊金霍洛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69%,干旱、风大、少雨、寒冷、温热、温差大,是温带干旱草原向荒漠草原的过渡地带。
全旗年降雨量340-420mm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全旗年平均气温6.2 ℃,极端最低气温-31.4 ℃,极端最高气温36.6℃,无霜期限130-140天;年日照时数2740-3100小时之间,年太阳总辐射量145千卡/平方厘米;常年风大沙多,蒸发旺盛,全年蒸发量2163mm,是降雨量的七倍。
全旗土壤呈地带性分布,东部分布的粗骨土、风沙土、栗钙土面积较广,潮土、沼泽土和盐土则零星分布于河床两岸和低洼地区;中部鄂尔多斯高原区主要分布着栗钙土、粗骨土、风沙土和一定数量的草甸土和盐土,潮土分布于滩地;西部毛乌素沙区主要分布着风沙土和相当数量的潮土和栗钙土。
全旗土壤总面积534560公顷,占总面积的95%,各土类具体分布情况:栗钙土占15%,粗骨土占10%,风沙土占61%,该土类是伊旗的主要农牧业用地。
潮土占13%,该土类土层较厚且肥沃,是伊旗的主要农业用地。
地理位置:伊金霍洛(汉意为“圣主的院落”)旗,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腹地。
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毛乌素沙地东北边缘,东与准格尔旗相邻,西与乌审旗接壤,南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交界,北与鄂尔多斯市府所在地康巴什新区隔河相连。
系鄂尔多斯市城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长眠之地。
红庆河镇位于伊金霍洛旗西部,是伊旗的农牧业大镇,西北分别与乌审旗、杭锦旗接壤,东、南与苏布尔嘎镇、伊金霍洛镇、札萨克镇毗邻。
全镇总面积1000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和1个移民区,18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079人。
全镇总耕地面积11万亩,有林面积68万亩。
境内物产丰富,资源富集,交通便利,东乌铁路东西贯穿,乌阿线、阿四线、安纳线越境而过,全镇沙石路通车里程239公里,黑色路面140公里,境内通讯无盲区。
水系特征:根据《伊金霍洛旗“十二五”水资源配置规划》,全旗水资源总量33112.31万m3,其中地表水22390.94万m3,地下水12884.25万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994.45万m3。
水资源总可利用量11254.22万m3,地表水可利用量5914.16万m3,地下水可利用量6324.11万m3。
全旗现状水资源使用量8116.91万m3,占可利用量的72.12%。
其中地表水利用量2347.12万m3,占地表水可利用量的39.69%;地下水利用量5769.79万m3,占地下水可利用量的91.12%。
2.供电所在地区电力供给充沛,境内有220KV变电站一座,组成了电力供应网络。
本项目用电由所在地变电站提供。
3.通讯所在地邮电通讯发达,可直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已覆盖全区,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电子邮箱方便迅捷。
4.供暖本项目新建锅炉房1座,配备6吨蒸汽炉1台,可保证厂区生产生活好冬季建筑供暖的需要。
5.供水本项目供水由所在区供水系统提供,可满足项目用水需求。
6.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生活污水经厂区下水管网收集、处理后排入厂外污水管网。
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内容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投资金额(万元)基础设施1 厂房、原料仓库亩202302 办公楼、宿舍楼亩103 清水池塘亩 54 厂区道路、绿化技术创新平台5 药材追溯系统套 1 406 远程视频动态监测系统套 1 30深加工设备7滚筒炒药机、切药机、粉碎机等套 1 150 研发经费8药材药理分析、土地改良及关键技术研究。
200种植设备9 机械化种植设备套 2 10010 节水灌溉设施套 5 10011 机井及围封配套50种植规模12 黑枸杞种植亩20060013 板兰根种植亩20014 艾草种植亩20014 蒙古黄芪种植亩5015 正北芪种植亩5016 鄂尔多斯甘草亩5017 苁蓉种植亩5018 锁阳种植亩5019 苦豆子种植亩5020 沙棘种植亩5021 银柴胡种植亩50流动资金22 3500 建设期23 年 2计算期24 年10总投资25 5000 投资利润率26 % 投资利税率27 % 财务收益率28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2.1项目建设背景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蒙医药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内政办发〔2016〕122号。
支持以医疗机构、产业集群、科研单位、高新企业为依托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开展蒙药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建设蒙药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蒙药材中药材追溯系统,着重于开展与蒙医中医健康服务业相配套的蒙药中药资源开发,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蒙药中药保健品,促进蒙药中药科技成果转化。
2017年3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7〕27号下发,要求各盟市人民政府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具体要求各盟市加强蒙药材中药材基地建设。
实施道地蒙药材中药材基地建设工程,以适宜性区划技术为指导,开展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养殖),发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等地区蒙古黄芪、乌拉尔甘草、沙棘、枸杞、苁蓉、锁阳、苦豆子、银柴胡、正北芪等特色资源种植优势,打造蒙西地区特色种植产业带。
加快蒙药材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开展道地药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种子种苗繁育,重点建设10个自治区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支持道地药材就地转化为蒙药中药饮片,提高蒙药材中药材资源附加值。
加强蒙药材中药材资源调查和品质评价研究,建设濒危、常用蒙药材中药材信息数据库和种质资源库,加快濒危稀缺蒙药材繁育、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农牧业厅、林业厅牵头,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蒙中医药管理局参与)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中国中药资源类有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有11146种,药用动物有1581种。
全国民间草药约7000种,占60%;民族药约4000种,占30%;商品中药材约1200种,占10%。
近10年来,我国天然植物药的需求翻了三番,年需求量高达6000万公斤,出口约3000万公斤。
近几年,随着全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消费者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食品、纯天然制品,这使得国际植物药市场和健康营养品市场发展十分迅猛,平均以每年30%速度增长。
人们渐渐意识到天然植物药的重要作用。
中药不仅对医学界,对美容界护肤方法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1中医药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据统计,中草药在国际市场发展空州非常广阔。
在美国,2005年至2007年,美国滋补品市场总体年增长率为15%,即从2005年的89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18亿美元。
其中,草药年增长率为21%,即从2005年的28亿美元增加到36亿美元。
2008年达到54亿美元。
在欧洲人们比美国人更加“接受”草药,特别是“注册”药品。
这种接受可从较高的草药人均消费量显示出来。
2中医药是未来用药趋势与西方医学相比,中医中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中药的开发从人体开始,经过几千年、几百年的临床使用,经过自然筛选,其药效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子和动物实验,效果可靠。
这与西药恰恰相反。
西药是从数以万计的化合物中选择,从分子、动物,再到人体进行实验,这种科研方式必将产生每种化合物的成功概率低、费用大的结果。
其次,中药来自于天然植物或动物,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治疗,经过几千年的临床使用,反复筛选,毒副作用小,而西药是对细胞进行治疗的,副作用大。
再者,中药对一些老年疾病、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而西药目前对这些病却束手无策。
根据美国医学机构调查,49%的疾病西药无法治疗,20%左右的病人因服用西药出现毒副作用而停药。
随着“回归大自然”的呼吁日益高涨,人们渴望采取温和的保健、治疗方式,在这方面只有中药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近几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来,中药的开发利用更是日新月异。
我国各种中药产品层出不穷,其中有不少产品取得了巨大成功,有的已经成长为在国际上颇有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中药目采养护系列就是其中成功的典范。
中成药医疗、保健、美容方而需求的扩大,导致中药村需求的急速增长。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中国中药材产业发展遭遇技术“瓶颈”GMP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所有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多数国家的政府、制药企业和医药专家一致公认为制药企业和医院制剂室进行质量管理的优良的、必备的制度。
按照国际卫生组织规定,从1992年起出口药品必须按照GMP规定进行生产,药品出口必须出具GMP证明文件。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另一个阻碍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即中药生产的科技水平太低,难以达到国际上认可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