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4.96 KB
- 文档页数:2
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
集群由于持续创新而显现的竞争优势, 已经成为工业政策制定者的研究内
容和模仿手段。
为了揭示集群竞争优势背后的动力机制以及加强实施的可操作性, 本文
首先详细分析了集群的动力机制: 基于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工、外部经济、合作效率、技术创新与扩散, 并分析其对应的竞争优势。
然后, 以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 具体分析其动力
机制, 以及嵊州领带集群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企业家资源的培育,创业来源于两种途径: 企业的新建和旧企业的衍生
基于信任与承诺的合作关系,声誉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很重要, 集群内企业具有地理根植性, 迁移的机会成本高, 企业间合作是多次重复的,通过网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 加强相互合作创新的产业文化,创新的产业文化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区域的文化背景,二是基于自由选择的平等、宽松工作环境,三是有利的信息交流环境
面向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测评体系构建
基于pdca循环理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建设过程中每个步骤的特点,建立了面向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统计方法建立测评矩阵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测评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pdca循环过程分解为文化盘点定格设计对内文化传播文化转化对外文化推广文化评估完善系统七大逻辑子过程。
浅析我国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1. 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同一行业的企业组成的以产业为核心、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互相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的形成往往具有区位、产业历史、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和特定环境条件的影响。
2.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2.1 金融机制金融机制是产业集群动力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金融机制的运作,可以解决企业在资金、信用等方面的问题,加快企业发展,并促进产业集群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协调合作。
其中,地方政府的财政扶持、发展银行的优惠贷款和信贷担保等金融政策,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2 技术创新机制产业集群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动力机制就是技术创新机制。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合作和研发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此外,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也可以为产业集群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交流的平台。
2.3 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
产业集群的企业需要人才支持,尤其是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政府、企业、高校可以共同建设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人才储备。
2.4 政策扶持机制政策扶持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基础。
政策扶持可以有效地引导产业发展,打破传统的行业壁垒,促进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
同时,政策扶持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经济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保障,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3. 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当前,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呈现出较好的态势,产业集群数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企业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增长点不断涌现。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45个省份或者自治区的997个以上的产业集群示范区,累计示范示范区总数已经不断上升。
4. 结论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政策扶持机制等多方面的作用共同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浅析我国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引言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现象,通过地理上的集中和产业内协同效应的发挥,形成了一种相对于散乱产业布局更为高效的产业发展模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进行浅析,探讨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I. 产业集群的定义和特点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以某一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相互配合与合作,形成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的现象。
其特点包括:1.地理集中性:产业集群通常以某一地理区域为中心,企业之间的距离较近,便于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
2.产业链关联性: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往往涉及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形成互补与合作的关系。
3.高效率:由于地理集中和产业链关联,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等效果,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II. 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目前,中国拥有众多产业集群,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例如汽车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等。
这些产业集群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以汽车产业集群为例,简要分析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
1. 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
这些地区凭借交通和资源条件的优势,吸引了大量汽车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的集聚。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市场之一。
2. 汽车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动力机制:a. 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我国汽车产业集群成功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
在一个产业集群中,汽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研发设计机构、物流企业等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协同效应使得供应链更加高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b. 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技术创新是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
116商业时代 (原名 《商业经济研究》
) 2010年25期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产业集群指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集中,相互之间具有竞合关系,且共享基础设施。
和企业集中在一起还包括各种相关机构如中介机构、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指驱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化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作用。
马歇尔认为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获得外部经济,因此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在一定地理范围内集聚,这样可以获得其他企业没有的优势,这些使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拥有了集聚优势。
为获得外部经济而集聚在一起就是集群产生的动力。
韦伯从区位因素角度分析,并认为大量集聚因素是产业集聚的动力。
威廉姆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说明了集群的产生,集群是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最优效率的经济组织。
克鲁格曼从规模报酬递增方面说明了企业集聚的原因。
波特指出产业集群的存在可以使钻石模型的要素得到更好的发挥。
Best (1999)认为产业集群存在四种主要动力:集中专业化、知识外溢、技术多样化和水平整合及再整合,它们依次对产业
产业集群的
动力机制与竞争优势分析
■于树江 博士 刘静霞 李艳双(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300130)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2007000121),河北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HB2009WT62)◆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把集群原有的生产要素转变成了集群的竞争优势,使集群在竞争处于有利地位。
本文描述了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构成以及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同时指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产业集群 动力机制 竞争优势
集群的发展产生作用,并形成循环状的稳
定结构,这就是主体动力机制。
国内对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是基于不同的集群提出不同的动力机制。
鲁桃珍(2007)在对湖南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该地产业集群动力因素是政府和市场,政府要为集群发展创造软环境和硬环境,制定有利于集群发展的产业政策,引导集群发展。
市场的推动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另一要素,它通过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和中小企业集中来发挥作用。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率,集群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外部经济(共享基础实施或其他公共支出),促进集群发展。
候志茹(2008)认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由内源动力机制和外源动力机制组成。
内源动力机制包括产业价值链、社会资本与网络、外部经济、集群技术创新与知识外溢等;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外源动力机制包括政府的促导行为、外部竞争、区域创新环境以及制度文化等要素。
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包括外部经济,集聚经济,地理位置,低交易费用,企业家精神,政府作用,市场推动,社会资本与网络,集群技术创新等。
但外部经济、集聚经济、地理位置等因素在集群产生后,其作用逐渐消失,随着集群发展,政府、集群网络和集群创新的作用不断地稳定并且具有规律性。
政府的职能由为集群创
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吸引投资转变成为企业联系科研机构,帮助企业融资,协调集
群内各机构之间的关系。
集群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由原来的血缘关系发展到以地缘、业缘更大范围的网络关系,分散了企业的创新风险,使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密切,促进了企业的协调和沟通,同时集群内知识传播更加迅速,隐性知识也被大多数人了解了。
网络中的中介结构和科研机构等机构组织,共同形成了集群的创新环境,而集群的不断创新是集群发展的不竭动力。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某个产业集群在某些方面比其他的产业集群或其他组织结构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包括成产成本优势,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家资源,专业市场,区域创新能力等。
在产业集群内,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企业共同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共用基础设施,由于地理接近而减少物质和信息流的运移费,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使企业间建立了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从而使双方更容易达成合约降低了交易成本。
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使企业可以随时调整员工数量和结构,减少了工资费用;另一方面劳动力之间的自由流动也促进了信息和思想的传播、扩散,扩大了企业的信息流。
以上这些的存在降低了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使集群具有生产成本竞争优势。
在集群内,基于质量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使企业满足了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使顾客认为该产品有别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进而形成对该产品的依赖,这样产品的价格弹性就不明显,能够带来较高的边际利润。
同时为竞争对手设置产业进入障碍。
产业集群形成自己的区域品牌,调动
了企业投入的积极性,改变了单个大企业
因广告费用过大不愿过分投入,而中小企业又没有实力开展广告宣传的状况,消除了经济外部性,使每个企业都受益。
同时“区位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
只要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该区域品牌就持续存在,因此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了一种无形资产。
产业集群通过企业集聚的形式,对内通过前向、后向的垂直联系,形成既类似于大企业垂直一体化的生产过程,同时又通过水平联系合作与竞争,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由于集群的需求和销售量比较大,更具有议价能力,从而使集群处于买卖双方中的有利地位。
企业家资源的存在使集群内不断的产生新的企业,为集群注入新的活力。
企业家的社会资本给企业提供了固定的客户和融资渠道,形成自己的关系网络,使企业在竞争中具有优势。
专业市场的存在,有效地降低了交易费用,在市场内企业可以获得大量的有关交易的信息,降低了搜索交易对象的费用,由于企业在市场内摊位固定,可以降低谈判费用和由履约、监督成本构成的交易不确定性的风险成本,同时还可以抑制各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倾向。
集群要不断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持续的创新,而持续创新的重要基础,就是依靠本地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支撑机构间集聚形成“区域创新系统”,该系统不仅利于正式的编码知识的传播,更有利于非正式的,隐形知识的传播,集群的存在创造了这样一个系统,比其他机构更有利于创新。
产业集群动力机制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系
竞争优势是集群内在的本质特征,而动力是促使集群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在集群初期,竞争优势不明显或是很弱的时候,动力因素的存在促进集群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集群不断形成自己特有的竞争优势。
当集群缺乏动力的时候,竞争优势会慢慢消失,表现为当内外部的动力逐渐消失时,如政府不再提供优惠政策,创新机构不再有新的产品,网络之间的联系日渐减少,集群就会慢慢走向衰败。
要把集群的生产要素转化为竞争优势,还需具备一定的生产要素(资源)整合能力。
动力机制作为推动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将集群的要素转化为显性的竞争优势。
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是集群成长的标志。
因此,拥有要素、培育动力机制并不断地将要素转化为竞争优势,是
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逻辑。
动力机制是集
群发展的核心,成熟的动力机制可以将集
群中任何可获得的要素很快转化为竞争优
势,甚至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
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也是其树立自身竞争
优势的过程,同时也是其发挥集聚效应给
其内部各微观组织带来效益的过程。
当动
力机制不断成熟时,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就不断提高。
动力因素、集群发展、竞争优势是个
循环过程(见图1),生成动力使产业集群
产生,发展动力促进了集群的发展,集群
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其
中某些竞争优势也是集群的发展动力。
由
于地理位置、外部经济、企业家等作用,企
业在某一地方聚集,逐渐形成集群,促使
其产生的这些因素既是集群的生成动力也
是集群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当这些因素发挥作用促使集群发展后,就
使集群形成了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让集
群在竞争中优于其它组织结构,进而在竞
1.魏守华,石碧华.论企业集群的竞
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2(1)
2.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
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J].中国工业经
济,2002(7)
3.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
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国外经济
与管理,2004(7)
4.刘恒江,陈继祥.要素、动力机制
与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逻辑[J].区
域经济,2005(2)
5.金波,关海玲.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3)
6.姬顺玉,邱云慧.构建甘肃特色产
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J].学术纵横,
2007(5)
7.虞春萍.产业集群及其竞争优势的
成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7(10)
8.秦天堂,聂影.南浔木地板产业集
群的动力机制研究[J].专家论坛,2007
(12)
争中获胜,而这些又促进了集群的进一步
升级和发展。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