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对比分析及启示
- 格式:docx
- 大小:390.24 KB
- 文档页数:10
美军未来依赖的军事技术作者:孙立华来源:《百科知识》2011年第11期近日,美军公布了21世纪几大军事先进技术。
所有的候选技术都是由美国实验室联合会提交的。
美军各个单位根据这些项目对美军作战能力、创新性、民用潜能等方面的贡献选出了以下几个技术项目。
战斗止血带这种战斗止血带运用了内外两层止血带的设计,外层的止血带在肢体伤口的外围,并且能够固定在带扣和维可牢尼龙搭扣(Velcro)上。
内带上连接有一个带螺纹的塑料棒,根据实际情况,当塑料棒转动足够的圈数,内带就达到了收缩加压从而止血的作用了。
这个塑料棒安装在一个C形锁扣里,并固定在一条维可牢尼龙扣带上。
该止血带仅重60克(2.1盎司),包扎紧绷体积可达266立方厘米。
纳米战争一种大约相当于10个氢原子并列起来的长度,即1纳米,它将人们以米所作的计量单位缩小到十亿分之一,这是人类在科技应用领域创造的最“微”的奇迹。
以此技术打造的未来型“微武器”—巡洋舰、航空母舰、坦克、装甲车、歼击机、轰炸机以及各种导弹等甚至能装进孩子们的口袋里。
届时,未来微战场的纳米型“微战争”将悄然拉开帷幕。
不久前,一群密歇根大学生来到犹他州的美国陆军达格维试验场,欲展示他们“纳米炸弹”的威力。
它们只是一些分子大小的小液滴,只有针尖的1/5000大小,其作用是炸毁危害人类的各种微小“敌人”,测试中他们获得了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今天,美国将纳米计划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一时间,“纳米热”遍及全球,它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
灵境技术21世纪初,人类将进入虚拟现实的科技新时代。
灵境技术虽然是一个崭新的字眼,但它并不神秘,它实质上是随着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而产生的。
该技术由美国VPL公司的创始人雅龙•拉尼尔于1989年提出,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的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嗅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用户可以通过其自然技能使用各种传感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术。
”目前看,灵境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创武器装备研制的新思路。
美军作战概念开发的主要特点及启示近年来,美国为配合其国家战略需要,美军着眼打赢高端战争,开启新一轮战争设计的新兴概念,先后提出“分布式杀伤”“多域作战”“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等作战概念,正在对美军作战理念、作战方式、技术装备、条令条例及部队编组等产生深远影响。
美军依靠雄厚的作战理论研究基础,已形成比较成熟、系统性和层次性较强的作战概念体系,也代表着作战概念的发展方向。
分析美军作战概念开发的经验做法,对于牵引我军作战能力提升,推进部队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美军作战概念的主要特点(一)及时研判形势,主动引领军事力量建设发展及时研判形势是作战概念研发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基础。
二战结束后,美国与苏联集团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
在此期间美国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其军事战略的制定都是围绕“冷战”进行,为时刻准备应对欧洲战场可能出现的大规模、高度机械化的核战争或常规战争,于是美陆军针对性地提出了“空地一体战”作战概念,有力推动了美军长达数十年的全面转型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军事变革的持续深入,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美军为进一步突出联合作战地位,将战争准备对准了以大国为主要对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上。
这一时期的作战概念主要有“空海一体战”“分布式杀伤”等;2016年,为适应美国军事战略和美军顶层作战概念的作战理念,美军正式提出了包括“多域战”“马赛克战”“联合全域作战”等作战概念。
“多域战”由于创新意义重大,获得了美国国防部和其他军兵种的支持,促使美军开始更多聚焦于多域与跨域作战,并着眼智能化战争,以期实现“全球一体化作战”。
(二)聚焦大国强敌,力图稳固战略竞赛对比优势依据战略指导是美军创新作战概念重要着眼点。
作战概念首先要满足战略需求,紧盯未来作战环境和作战对手,目的是开发打败对手的军事解决方案,这体现出其军事手段服务战略需求的一贯做法。
通俗地讲就是“军事服从、服务于政治”,通过保持军事优势,稳固其在战略竞赛中的优势地位。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启示关于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启示目录I. 简介II.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重要性III.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构建1. 国防技术转移体系的组成2. 政策制定和实施IV.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启示1. 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和支持2. 建立更有利于技术转移的政策和法规3. 协调国内和国际技术转移4. 建立公正的技术转移程序5. 促进公开合作和知识共享V. 案例分析1. 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转移管控2. 美国军用技术研发的开放性和保护性之间的平衡3.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和军用技术转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4. 美国国防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的交流和转移5. 美国国防部门自主研发与采购外部技术的比较VI. 结论I. 简介美国一直被视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之一,拥有先进、高科技的军事系统和装备。
这些实现了美国的防御优势,也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支持。
然而,为了维护其军事优势,美国必须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对新技术的控制和转移,保护其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秘密。
这不仅关乎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确保其地位,同时也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构建和完善这一体系以保护美国的技术和知识产权。
此外,本文还将列举一些案例,分析美国在技术转移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II.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重要性技术转移是指从一种应用或使用领域向另一种应用或使用领域转移技术或知识产权的过程。
对于美国来说,技术转移可以帮助其扩大军事优势、提高国家安全和保持竞争力。
正如美国国防部所说,技术转移可以通过提高武器系统的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可靠性等方面帮助美国实现更好地保护国家安全的目标。
因此,美国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和政策,以确保技术的有效转移和利用,同时保护其技术和知识产权,以维护其防御和军事优势。
III. 美国国防技术转移体系与政策的构建1. 国防技术转移体系的组成为了构建一个完善的技术转移体系,美国需要协调政府、军方、企业、学术机构和民间社会的力量。
美军军需装备发展对我军的启示作者:刘韵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05期现代战争是陆、海、空、天、电多维立体化战争,与传统战争相比作战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战争中后勤保障直接从后方走向了前方,因此对军需装备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为了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占得先机,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军需装备的研制,其中以美军的研究能力最强,装备水平也最高。
美军军需装备发展现状美军历来对军需装备的研究和发展非常重视。
在被服装具方面,美军非常重视高技术防护材料和防护服装的研究和应用。
如美军正在研究将电子和光学相关技术应用到织物中,开发能传输电能和数据的织物。
美军还研制出一种具有多种防护功能、伪装智能化的作战服。
在野战食品方面,美陆军在对已有口粮不断进行改进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品种。
目前,美军纳蒂克士兵中心正在研究一种“透皮营养输送系统”。
该系统中含有大量液体微量营养素及化学物质,放在衣服的贴身层内,可透过穿戴者皮肤或血管进入体内,向战斗中的士兵快速补充维生素和营养,使士兵瓮中保持良好状态,并缓解士兵因战斗而引起的不适。
在饮食装备研究方面,美军纳蒂克士兵中心正在研究一种“高机动野战厨房”。
该野战厨房既能够用大型运输机运送,也可以用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牵引。
同时,采用了集中加热和热蒸汽转换发电两项先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炊事效率。
从美军军需装备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已有产品的品种和功能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二是广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三是单兵装备的一体化。
我军军需装备发展现状近来来,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军费投入不断加大,我军军需装备取得了飞跃发展,但与美军相比我军还存在较大差距。
总体来看,我军目前军需装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被装品种不丰富,适应性能、防护性能不强;饮食装备的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军用食品品种较少,包装落后,可授受性较差。
二是受经费投入限制,大部分装备没有达到列装标准,供应部队的品种严重滞后于科研。
研近年来,美军通过总结经验和深化理论研究,使装备保障理论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以可靠性为中心”成为装备保障管理理论的核心,保障理论从“事后维修”、“预防为主”发展到现在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其实质是以装备的可靠性分析为依据,对其进行系统监控,用原位检测代替大量的离位检测,将单一的定时定程维修转变为按需维修的方法。
此外,“精确化保障”也成为装备保障发展的重要目标。
例如,美军吸取海湾战争装备保障“供过于求”,浪费时间和经费的教训,在伊拉克战争中采取“即时补给”策略,一切装备和物资器材都是按需要的时间投入到需要的地点。
再是装备保障研究日趋定量化、系统化。
为了全面、准确、及时、有效地进行装备保障,外军将信息理论和战斗恢复力理论(CR)引入战场抢修活动的研究中,力图建立“战场损伤近年来,美军通过总结经验和深化理论研究,使装备保障理论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上都有了新的发展。
“以可靠性为中心”成为装备保障管理理论的核心,保障理论从“事后维修”、“预防为主”发展到现在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其实质是以装备的可靠性分析为依据,对其进行系统监控,用原位检测代替大量的离位检测,将单一的定时定程维修转变为按需维修的方法。
美军装备保障及对我军的启示■ 马润翔评估”模型,为战场抢修的系统设计、维修指挥、物资准备及战场修复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装备保障社会化程度也逐步提高。
近年来,在装备保障体系中,广泛积极地利用地方支持能力,建立补给、维修、回收等保障。
精确保障是指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和运用各种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地点提供准确数量、质量的装备技术保障,使保障的适时、适地、适量原则达到尽可能精确的程度,最大限度地节约后勤资源。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将其作为新的作战理论、保障理论和作战兵器的试验场,依靠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尝试了“精确保障”的新模式,实现了保障需求预测的精确化、保障实施的自动化和保障过程的可视化,展现了信息化作战条件下装备保障发展的新趋势。
美国海军AN∕BQQ-10声纳系统的发展与启示I. 引言A. AN/BQQ-10声纳系统的背景B. 研究目的C. 本论文结构II. AN/BQQ-10声纳系统的发展历史A. AN/BQQ-10声纳系统的起源B. AN/BQQ-10声纳系统的发展过程C. AN/BQQ-10声纳系统的现状III. AN/BQQ-10声纳系统的技术原理A. AN/BQQ-10声纳系统的基本原理B. AN/BQQ-10声纳系统的技术特点C. AN/BQQ-10声纳系统的优缺点IV. AN/BQQ-10声纳系统的应用与启示A. AN/BQQ-10声纳系统在海军战争中的应用B. AN/BQQ-10声纳系统对声纳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启示C. AN/BQQ-10声纳系统对军事装备发展的启示V. 结论与展望A. 结论总结B. AN/BQQ-10声纳系统的未来发展C. AN/BQQ-10声纳系统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VI. 参考文献I. 引言A. AN/BQQ-10声纳系统的背景AN/BQQ-10声纳系统是美国海军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声纳系统,其主要用途是为捕捉并分析水下目标提供信息。
在海军战争中,水下空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领域,声纳系统是保证海洋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而AN/BQQ-10声纳系统就是目前最先进的声纳系统之一,其技术水平和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B.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介绍AN/BQQ-10声纳系统的发展历史、技术原理、应用和启示。
通过对AN/BQQ-10声纳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其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总结其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为海军声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C. 本论文结构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引言、AN/BQQ-10声纳系统的发展历史、AN/BQQ-10声纳系统的技术原理、AN/BQQ-10声纳系统的应用与启示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第二章中,将介绍AN/BQQ-10声纳系统的起源、发展过程和现状。
第三章中,将深入了解AN/BQQ-10声纳系统的技术原理和特点。
美国陆海空三军的80项突破性技术作者:季伏枥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13期【编者按】几天前,美国五角大楼公布了全美陆海空三军最新的80项突破性技术。
作为“尝鲜”,本刊率先公布其中陆军部分的内容,并加以简要点评,以飨读者。
两年一度的“美国国防部实验室日”活动,于2017年5月18日在五角大楼中央大厅举行。
该项活动展示了全美63个国防实验室、作战中心以及工程中心研发的超过80项技术创新产品,有样机、有模型、有展板说明、有动态演示,令人耳目一新。
为了了解外军的动态,我们把有关陆军的项目介绍出来,以供读者和对此有兴趣的人员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官样文章,原文读起来比较费劲,但还是可以看得懂的。
为了保持“原汁原味”,本刊一般不再加以改动。
1、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时的军事介入技术反介入/区域拒止( A 2 / A D )美国陆军工程师研究与发展中心( E R D C )正在同美国空军、陆军、海军陆战队、国防部长办公室( OS D )、战斗司令部( C O C O M s )、运输指挥部( T R A N S C O M )多方合作,以应对在A2/AD环境下获得主导权的挑战。
这些挑战需要通过在多个、分布式的、意想不到的渗透点、着陆区和港口同时投放众多的机动部队来应对。
为了达到这种战略和战术意图,美国陆军工程研发中心正在发展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时的军事介入技术。
ER DC研究的内容通过提供有力的工程解决方案,削弱敌军在A2/AD环境中投放兵力的介入能力。
这些技术包括:①用于快速评估受损港口/码头设施的飞行部署无人船;②用于两栖登陆前近海岸侦察的价廉无人机;③机场损伤的快速修复技术;④用于无人机系统(UAS)的起降跑道、直升机降落区和岸上作业物流的地面设备;⑤使用次声波远程监控道路和桥梁状况;⑥用于跨区域任务的全球河流流量和流速的15天数值预报;⑦用于侦察和评估的战场传感器;⑧用于远程基础设施评估和战略制定的决策工具。
D O I :10.13678/j.c n k i .i s s n 1674G5531.2019.03.015美军专利定价及对我军的启示收稿日期:2019G04G11;修回日期:2019G05G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8B G L 287).作者简介:黄欣怡(1990-),女,硕士生.黄欣怡,孙胜祥,魏㊀华(海军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和装备经济系,武汉430033)摘㊀要:为了满足高新武器装备日益增长的技术需求,多国军队通过使用先进的专利技术提升装备性能.在国内军品专利许可使用费政策法规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美国在多年实践中施行的做法,即区分专利采办中的付费范围㊁制定合理的定价方式㊁采用商业运作方式进行采购等,可为推进我军专利定价机制的建立提供参考.关键词:专利采购;定价;许可使用费中图分类号:F 213.3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G5531(2019)03G0064G04U Sm i l i t a r yp a t e n t p r i c i n g a n d i t s 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t oC h i n e s e a r m yHU A N G X i n Gy i ,S U NS h e n g Gx i a n g,W E IH u a (D e p a r t m e n t o fM a n a g e m e n t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E q u i pm e n tE c o n o m i c s ,N a v a lU n i v e r s i t y o fE n g i n e e r i n g,W u h a n43003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W i t h f r e q u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t r a n s f e r ,n o t o n l y m i l i t a r y t e c h n o l o g y,b u t a l s o c i v i l i a n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i n c r e a s i n g l yi n v o l v e d i nn a t i o n a l d e f e n s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t h e a b s e n c e o f d o m e s t i c p o l i c i e s a n d r e g u l a t i o n s o n t h e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r o y a l t i e s f o rm i l i t a r yp a t e n t s ,w ec a nt a k e t h ee x p e r i e n c eo f 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 o v e r y e a r s o f p r a c t i c e f o r r e f e r e n c e i nC h i n a ᶄs s i t u a t i o n .F o r i n s t a n c e ,d i s t i n g u i s h i n gt h e s c o p eo f p a y m e n t i n p a t e n ta c q u i s i t i o n ,f o r m u l a t i n g r e a s o n a b l e p r i c i n g m e t h o d s ,a n da d o p t i n g c o mm e r c i a l o p e r a t i o nm e t h o d s f o r p r o c u r e m e n t a n d s o o n Ga l l t h i s p l a y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p r o m o t i n gt h e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o f o u rm i l i t a r yp a t e n t p r i c i n g m e c h a n i s m.K e y w o r d s :p a t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t r a n s f e r ;p r i c i n g ;l i c e n s e f e e ㊀㊀军事强国的建立离不开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制则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如今,民用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发展已经显示出极大优势,如电子技术㊁新型材料等,若将这类技术装配于武器装备,可以缩短研发时间,节省开支,提高质量水平[1].美国国防部在采购这类专利的定价方面起步较早㊁体系成熟,通过借鉴其先进做法,可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㊁军情的专利采购之路.一㊁美军专利定价主要做法二战以后,美国不仅继续投资发展军事技术,还充分利用其科技大国的优势,在军事领域大量外购成熟技术.美国的«专利法»«联邦采办条例»(F A R )㊁«联邦采办条例国防部补充条例»(D F GA R S )等法规,明确了国防部各部(局)和承包商双方在专利技术方面的权利归属和权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并对采购的计划制定㊁合同签订办法等问㊀第16卷㊀第3期㊀2019年9月㊀㊀㊀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㊀JO U R N A L O FN A V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 FE N G I N E E R I N G ㊀㊀㊀㊀V o l .16㊀N o .3㊀S e p .2019㊀题做了详细规定.(一)专利定价范围在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过程中,确定需要实施一项受到或将受到美国专利保护的发明时,要先确认美国国防部是否具有这项专利的所有权,如果所有权归属于承包商,国防部则需要通过采购才能获得其使用许可.在国防部进行专利采购时,要先界定所选专利是否需要付费.根据专利的投资来源,可以将专利分为 从属发明 和 背景发明 两类. 从属发明 是指国防部合同产生的专利,是承包商在履行国防合同中产生的发明或首次付诸验证的发明.该项发明由联邦政府提供部分或全部资金,承包商获得发明的专利权,国防部享有非独占㊁不可转移㊁不可撤销㊁已付款的使用权,因此国防部在使用时不存在支付使用费的问题. 背景发明 是指 从属发明 之外的发明,属于承包商私人所有或需要由其给予许可,国防部在使用前需要支付许可使用费.依据美国«联邦采购条例»和«联邦采购条例国防部补充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在签订合同前,需要充分考虑有关拟议合同的所有因素㊁确认所要交付的技术资料㊁界定国防部和承包商所拥有的权益和义务㊁采取措施保护政府在专利费用方面的权益.特别是具有国防部资金参与其中的专利,签订合同前须列清专有知识产权清单,同时还要避免支付不必要的专利使用费,规避双方因侵犯知识产权而受到索赔和指控的风险.(二)专利定价方法专利使用费的计算,主要分为固定价格计算和按提成计算两种方式.在固定价格计算下,国防部与专利权人一般会在使用专利前协商出一个固定的金额作为使用费.提成方式计算按照«联邦采办条例国防部补充条例»(D F A R S)中有关条款执行, 根据该发明制造物品或材料,该费用按照每一物品或材料(以数量计算)乘以净销售价格的百分比计算专利使用费,无论是由国防部制造或根据固定价格合同采购,或承包商履行成本补偿合同的采购或制造,按照每一物品或材料(以数量计算)的百分比计算 .其中, 净销售价格 是指直接劳动和直接原料的实际成本,不包括间接费用和监督费用; 百分比 是指提成率,涉及专利转让交易背后有关事项的许多方面,是购买专利时定价的依据,由于没有客观的标准,不同情况下提成率不同,具体的数值由合同双方协商确定.(三)专利定价管理一般情况下,专利使用费主要依靠合同官和承包商通过谈判和协商来确定.在签订合同前,为判断专利使用费是否过高㊁不合理,合同官应当要求承包商提供确实的专利使用费信息和专利使用费报告.如果存在过高或不合理的情况,合同官应当采取适当措施消减或扣除过高的或不合理的专利使用费.同时,合同官需要将获得的专利使用费数据及报告,提交给合同签订单位的主管专利事务办公室,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当国防部按照与专利权人达成的许可协议必须支付专利使用费,且合同官确定此专利会用于未来某一合同时,国防部应当向未来的要约人提供专利使用费的相关数据,同时要约人也要向国防部提供相关信息,证明本人是此项专利的被许可人或所有人.若要约人是专利权人,国防部可以通过增加一笔相当于专利使用费的金额来估计要约人提出的合同价格;若要约人是被许可人,且以较低的专利使用费价格获得此项专利的许可证,则国防部可以与要约人协商降价事宜.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合同官有根据地认为,现有或未来合同已付或将付的专利使用费,与国防部已有的权利不一致㊁数额过大或不合理,应立即向合同签订单位的主管专利事务办公室据实报告.该办公室在审查专利使用费后,向合同官提出建议,合同官与主管专利事务办公室协商后,可以按有关条款催要退款或通过协商来减少专利使用费,避免国家权益的损害.二㊁国内军品专利定价概况自1985年以来,我国的国防专利工作从无到有,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国防专利条例»为主干,相关规章为配套的法规体系,并不断完善.(一)专利定价制度现状2005年,我国颁布的«国防专利条例»明确规定:实施他人国防专利的,应当向国防专利权人支付国防专利使用费;实施使用国家直接投入的国56㊀第3期㊀黄欣怡等:美军专利定价及对我军的启示㊀㊀㊀防科研经费或者其他国防经费进行科研活动所产生的国防专利,符合产生该国防专利的经费使用目的的,可以只支付必要的国防专利实施费;国防专利指定实施的实施费或者使用费的数额,由国防专利权人与实施单位协商确定;国家对国防专利权人给予补偿.虽然我国在专利采购方面出台了专用性的法规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并制约了技术转移的顺利进行.在专利技术定价方面,现行的定价方法还不健全,有偿使用难以落实.«国防专利条例»和«专利法»都规定了专利应实行有偿使用,即在正常情况下民营企业以专利技术参与国防建设,军方需要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专利使用费.但是,对于如何计算使用费㊁使用费由谁来付㊁何时支付,尚无定论.(二)专利定价实践现状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弥补实际使用专利费用的支出并获得相应的利润,军品研制㊁生产部门选择通过软件硬件化㊁提高硬件成本等措施,将技术使用费隐藏于硬件中[2].例如,在舰艇等大型装备的建设中,为了提高成本用以弥补软件未单独定价的损失,将可以集中安装在同一个硬件设备中的多个软件分别安装在不同硬件中,造成大量的硬件拥挤在狭小的舱室内,降低了武器装备的集约化水平.研制㊁生产等部门会以明显高出实际成本的价格作为装备的定价成本,因此审计部门在审价时,会发现存在价格虚高的问题.目前,财政部出台的«国防知识产权使用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计算方法,规定了定价范围,为专利的定价提供了依据.但是,由于军事装备不同于普通的市场产品,该规定中提及的计算方法不能完全涵盖所有使用情况的专利.例如,当装备采用了来自单位或个人自筹资金形成的㊁在市场无相似参考价格的专利,且此专利有利于较大提升装备性能,并对制造成本影响甚微时,只适合使用成本法.这时通过成本法计算出的结果相对于专利权人的实际投入差距较大,不能满足专利权人的心理预期.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样的装备定价方式不能达到预期利润,因此会导致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使技术转移无法达成,以致很多民用技术无法进入军事领域[3].«国防知识产权使用费管理暂行办法»刚进入施行阶段,虽然解决了军品专利长期没有定价准则的问题,但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三㊁启示与借鉴美军的专利定价发展较早,在军品市场早已形成了系统的国防专利采购机制,对我军专利定价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一)区分专利采办中的付费范围参考美国国防部的专利权归属划分方式,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当涉及军方投资全部经费㊁承担单位无投资且有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时,专利权归军方所有,承担单位具有限制性㊁不可转让㊁可撤销的免费使用权,即承担单位需要将该专利实施在一项新产品中时,需要得到军方的许可,且只能在此特定的新产品中实施,不可转让,若军方的许可期限到期,则应立即停止使用.二是当涉及军方与承担单位各投资部分经费且有关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时,专利权可以按军方与承担单位投入资金比例划分,军方与承担单位都具有非独占㊁不可转让㊁不可撤销的免费使用权.三是当涉及军方投资且研究成果具有商业价值㊁合理地利用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时,无论军方是全部出资还是部分出资,专利权可以归承担单位所有或按军方与承担单位投入资金比例划分,军方具有非独占㊁不可转让㊁不可撤销的免费使用权.四是当专利权与军方投资无关时,专利权归承担单位所有,军方在采购时需要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在划定专利的归属权时,需要注重平衡国家和承担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划清付费界线,最大限度地维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避免侵权等问题的发生.(二)制定合理的军品专利定价方法只有合理的定价,才能在保证国防利益的前提下,既充分激发承包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又激励使用方充分利用现有成果减少资源浪费.美军对专利的定价,主要依据国防部提供基础的价格计算方法,然后依靠合同官和承包商谈判博弈.其价格计算方法在国际市场中还演化出66 海㊀军㊀工㊀程㊀大㊀学㊀学㊀报㊀(综合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16卷㊀25%法则㊁实物期权法㊁竞争优势评估法㊁价值增量法㊁专利组合的算术估价模型等十多种方法[4-5].我军可以在现行的«国防知识产权使用费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特性的专利,结合国际市场的各类价格计算方式,借鉴美军谈判协商的定价方法,灵活制定出适合我军实际的专利定价法则,如类似于美军提成法的25%法则,即利润率的25%作为许可费率.由于军事应用的特殊性,可将使用专利后装备节省的成本作为收益计算利润率,然后根据25%法则计算出 基准许可费率 ,交易双方再参考行业的许可费率进行协商,对 基准许可费率 做出调整,以最终计算出许可使用费.采购一些特殊的专利时,如果许可使用费的计算结果无法达到双方心理预期,则需要制定可行的应对方案,具体可以参考民品市场上的已有案例,或参考美军的谈判方式,进行积极协商.同时,实施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规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相关的责任单位,赋予责任单位足够的权力,让其判断许可使用费的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市场规则和国防利益.(三)按商业运作模式采购专利近十几年,美国在国防采办中推行的是按商业运作的方式采购专利,即通过竞价㊁谈判等方式进行采购,充分尊重对方的专利权,合同官可以灵活地签订合同,并在认为价格不合理时及时采取措施.我军在专利采购中主要采用利用国防经费投入,委托国家科研机构研发的方式.我国国防资源有限,灵活性的商业模式可以充分吸引优势民用科技力量服务于国防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这既能保证我国的国防利益,提高国防经费的使用效率,又能促进科技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推动军民双方科技力量建设.四㊁结束语目前,军品专利采购转移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美国已有的定价方法是建立在多番实践的基础上的,自有其优越性.我军借鉴美国专利定价模式的过程,是一个取其精华㊁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结合我军实际,区分专利采购中的付费范围,制定科学合理的计价规则,运用灵活多变的商业模式,建立一个完善的专利技术定价机制.参考文献:[1]㊀牟子方,魏汝祥,魏华.民转军技术采购定价方法及内在逻辑比较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3(1):75G78.[2]㊀魏华,刘宝平,孙胜祥.装备采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研究[J].当代经济,2014(23):140G143.[3]㊀韩朋林,李纪军,王立群.借鉴美军做法创新 民企参军 价格管理机制[J].军事经济研究,2014(7):28G30.[4]㊀戈登 史密斯,罗素 帕尔.知识产权价值评估㊁开发与侵权赔偿[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421G425.[5]㊀陈健,贾隽.专利价值的影响因素和评估体系研究综述[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3,33(7):517G525.76㊀第3期㊀黄欣怡等:美军专利定价及对我军的启示㊀㊀㊀。
美国高超声速武器研制进展及评析作者:廖孟豪来源:《无人机》2018年第10期近年来,美国积极推进高超声速武器的研制,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美国海陆空三军正同时基于SWERVE项目成果研制潜射/陆射/空射型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并总结了美军高超声速导弹发展的三条路线;美国陆军披露“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RHW)项目并透露MDA加入三军通用滑翔飞行器研制项目;美国海军发布“常规快速打击”(CPS)武器系统工业能力调研公告,将研制弹径0.76m的潜射型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高超声速飞机TBCC发动机地面验证项目最新进展,已完成双模态冲压发动机低马赫数模态转换试验;美国导弹防御局同时授出21份“高超声速防御武器系统概念定义”合同。
美国海陆空三军高超声导弹研制进展2018年10月11日,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根据两名熟悉相关项目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在美国国防部直管的某个项目(该项目计划2021年列装高超声速导弹,编者注:应指2008年启动的“常规快速全球打击CPGS”项目)框架下,美国三军正在各自实施自己的高超声速导弹项目,即美国陆军的“先进高超声速武器”(AHW)、美国空军的“高超声速常规打击武器”(HCSW)和美国海军的“常规快速打击”项目。
其中,美国海军正基于陆军AHW项目成果,开展“通用滑翔飞行器”的设计工作。
随后,美国陆军太空与导弹防御司令部将研制飞行试验用的原型机。
然后,桑迪亚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制造该型“通用滑翔飞行器”。
三军同时正在分别研制各自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所用的助推器。
设计“通用滑翔飞行器”反映了美军为应对中俄迅猛发展高超声速导弹的急迫需求。
美军花了数十年时间试图研制理论上性能更好的半锥型升力体滑翔飞行器设计,但三军目前正在研制的滑翔飞行器是更成熟的圆锥型旋成体布局方案,该方案由桑迪亚国家重点实验室在1979~1985年依托“有翼高能再入飞行器实验”(SWERVE)项目完成了飞行验证。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通用滑翔飞行器”的最终方案,但其总体设计应该仍会沿用AHW方案。
美国海军武器性能、战备状态评估分析概述及启示作者:朱红鹃赵建印王玺来源:《价值工程》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美国海军武器性能、战备状态评估的四个方面,并对其基本构成、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精细地进行阐述和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估系统,最大限度地对军械装备的战备状态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各项武器性能的最优化和最佳状态。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US Navy's weapon performance and operational readiness assessment, elaborates and analyses its basic composition,organization structures and operational mode, and forms a complet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the operation readiness of ordnance equipment to ensure the optimum and optimal state of weapon.關键词:美国海军;武器性能;装备状态Key words: America Navy;weapon performance;equipment status中图分类号:E92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08-0188-030 ;引言武器的性能、战备的状态对一场战争的胜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武器最先进的国家当属美国,美国海军武器性能、战备状态评估与报告项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武器性能评估与报告,二、武器帮助队,三、军械武器性能评估,四、军械战备状态评估,这四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链。
美海军F-35C战机坠入南海示意图航行时间才能抵达失事附近海域。
失事装备价值巨大,打捞时间紧。
美国拥有当今世界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自然也拥有全球顶尖的海上作战装备。
一旦先进的作战装备突发事故,坠入大海,美海军不能及时将其打捞出来,被其他国家打捞获得,那么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历史上,这种案例时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美海军为了研究前苏联先进的装备,偷偷地打捞出其失事沉没的K19号核潜艇。
作为美国航空科技的结晶,F-35C战机蕴含着巨大的军事价值,即便是从海底打捞出的残骸,也足以让人摸清其先进技术、设计思路乃至其优缺点,更不要说打捞出完整的机身。
因此,美海军等因素复杂多变,为深海打捞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一是准确定位难。
失事装备在坠海过程中,并不是垂直下落,受洋流的影响会漂移数千米,增大了搜寻范围,再加上黑匣子、记录仪等设备由于入海瞬间的撞击或耐压结构破坏而失效。
因此,对失事装备进行准确定位十分困难。
二是海底深度大。
与近海不一样,远海的海底深度较大,动辄上千米,以南海为例,其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已经美海军打捞F-35C战机有空运深海打捞系统、浮力袋、水下焊机、发电机、卫星通信车、便携式指挥终端等。
优秀的打捞人才队伍也是美海军深远海打捞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美海军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租赁民间深远海打捞装备,快速开展打捞工作。
美海军深远海打捞能力建设特点。
一是装备性能先进、体系完善,以保障美海军的远海行动需求。
美海军作为美国维护全球利益的重要棋子,经常在海外执行繁重的军事战斗和战备任务,再加上大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美海军长期处于疲于奔命的状态,导致其近年来事故频发,如2017年的麦凯恩号驱逐舰撞船、2020年的海鹰舰载直升机坠海、2021年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撞上不明物体等。
为了更好地保障美海军执行远海行动,美海军拥有着一套完善的全球后勤保障系统,而深远海打捞装备体系就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道主义救援、紧急医疗援助、海上抢险救灾以及安全援助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大显身手,它能够以40节(1.825千米/小时)的速度航行370千米,最高速度70节。
美海军目前装备了74艘LCAC气垫登陆艇。
此外,日本自卫队也拥有6艘该型气垫登陆艇。
LCAC气垫登陆艇的有效载荷为60吨,标准排水量为87.2吨,满载排水量170~180吨,艇长26.8米,艇宽14.3米,吃水0.9米,全船装备4台主发动机,在2台发动机无法运行的情况下,该船可以继续运行。
LCAC可以运载1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者装载60吨的有效载荷,在超载条件下可以运载1辆M-1艾布拉姆斯坦克,并配有2艇12.7毫米机枪或30毫项重大技术创新。
它提供了从距海岸50海里的地平线之外发起两栖攻击的能力。
它的高速度与直升机的联合攻击相辅相成,人员和设备可以在安全着陆区域的海滩外卸载,降低作战船只和人员的风险。
同时因为攻击发起点更远,速度更快,敌人也更难判断出真正的登陆点和时间,从而更有可能获得登陆作战的成功。
LCAC独特的气垫推进方式使其比其他突击艇或车辆更不易受水雷和地雷的影响。
由于其强大的海滩登陆能力,LCAC可以在世界80%以上的海岸线登陆,有效载重比率高于俄罗斯气垫登陆艇。
与之相对的,之前速度缓慢的登陆艇,只能适用于世界上17%的海滩。
美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备、通信设备等进行改进,命名为“LCAC-91型”,并于2000年2月首次试航。
美海军从2000财年开始对剩余的72艘LCAC实施服务寿命延长项目,计划在2018年完成全部LCAC的延寿。
每年改造2~3艘,每艘LCAC的使用寿命被延长10年,总寿命达30年。
SLEP计划改进项目包括:改进艇体结构;装备1.8米的深围裙,替换原来1.2米的围裙,使其装载更多的载荷;执行一项“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导航”改装计划,使艇上的电子设备从模拟方式转变为数字控制。
此外,LCAC 的动力设备也接受改装。
美国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管理与技术转移的做法与启示摘要: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内涵是鼓励创新成果产出、有效配置资源、为技术转移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美国高度重视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组织运营体系和保障体系,是其保持军事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
本文梳理美国在战略层面、政策法规层面、管理体制层面、运行机制层面进行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其给中国带来的启示,为中国加强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国防领域;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知识产权管理是促进技术转移的重要手段,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同样如此。
防领域技术转移的核心内涵是促进科研成果更好、更快转化到企业中,形成好用、管用的装备和可以商品化推广的产品,打通技术创新链条,带动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而国防领域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内涵同样是鼓励创新成果产出、有效配置资源、为技术转移工作提供支撑保障。
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国防领域技术转移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实施了多项灵活的政策措施,在加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同时,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既保障科研主体的合法权益,又充分调动其参与国防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的管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障碍,阻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甚至是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开展。
为此,本文从战略、政策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层面系统梳理了美国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的典型做法,为中国加强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1高度重视国防领域知识产权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支撑国防领域知识产权涉及国家平安和经济开展,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和国际军事合作加强使得国防领域知识产权国际化趋势不断强化,加强国防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对于抵抗经济贸易制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限制,提升综合国际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近日,惠安公司将金秋助学扩展到对口扶贫村——大荔县朝邑镇三合村,为今年考上大学的贫困大学生送去了助学金,搭建起金秋助学对内和对外的双向爱心桥,共发放助学金三万余元,为14名莘莘学子点亮了求学之路。
尽管在2020年6月份惠安公司已实现了建档职工的全部脱贫,以多项举措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然而帮扶救助工作却没有因此停止。
一方面是为了预防脱贫职工返贫,另一方面为时困难补助。
特别是在金秋助学活动中,通过及时调研了解职工子女
上学情况和家里经济收入情
况,除了发放助学金外,还
积极与学校沟通,为家庭较
为困难的职工子女争取勤工
俭学的机会,切实为子女上
大学的职工解决后顾之忧。
今年通过调研了解到公
司对口帮扶村——大荔县朝
邑镇三合村今年有两位考上
大学的家庭,正在为孩子上。
美军国防采办项目管理启示作者:曹炜刘卫军张春晓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3年第2期曹炜刘卫军张春晓最早诞生于美国并迅速风靡各军事强国的武器装备项目管理,实践证明是当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之一,对重大型号武器系统的采办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深入研究美军项目管理的得失,建立健全具有我军特色的项目管理制度,对贯彻落实江主席“按照缩短战线、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安排经费的投入,从而可以提高各项武器装备建设经费的整体使用效益”的指示,在军费水平较低的环境下,加速我军重大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实现武器装备跨世纪建设和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加速重大型号武器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武器装备项目管理,也叫计划管理或型号管理。
它包含两种紧密相联的含义,其一是指根据某个国防采办项目或武器系统型号发展需要而建立的特定的组织形式,其二是这种组织所采取的管理方式。
实行项目管理,是加速重大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的关键所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实现武器系统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项目管理要求按照系统工程观念,对武器装备发展实行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包括型号研制、采购、装备使用和维修保障的全过程管理,以及采办的商务、财务和技术管理。
它的项目由最高军事机关根据需求分析及全军各军兵种、各武器系统的综合考虑而确定,有利于全军武器系统的全系统管理;它包括武器系统全寿命的大部分阶段,并对各阶段进行协调,使之衔接,有利于武器系统的全寿命管理。
所以,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实现武器系统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
2. 实行项目管理便于对重大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进行直接监督与统一控制对重大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进行直接监督与统一控制能从宏观上把握研制方向,加速研制。
项目管理有其自己通畅简明的指挥体系,每级指挥线只对上一级指挥线负责,消除了各级司令部的层层指挥与管理,能使武器研制过程中的信息快速传递和反馈,便于对其进行直接监督与统一控制。
3. 实行项目管理能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加速重大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项目管理对每一个项目均有专一的项目(型号)办公室,有专一的、全权负责的项目主任,他能根据项目研制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及时地灵活地组建或调整职能机构,集中力量,重点攻关,缩短重大型号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周期。
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对比分析及启示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高新技术往往产生和首先应用于国防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对提升军工核心能力、带动国防科技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美国十分重视国防技术研发的投入,同时,更加注重军方技术的专利保护,截至2015年6月,以美国海陆空三军直接作为专利权人的全球专利申请总量已超过3.4万件。
因此,在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必然成为国家保持国防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赢得军事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背景下,本文开展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分析,并研究其专利申请动机,以资借鉴。
一、美国海陆空三军全球专利申请概况
根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在德温特全球专利检索平台的检索结果,截至2015年6月,以美国海陆空三军直接作为专利权人的全球专利申请总量已超过3.4万件,其中海军1.6万件、陆军1.4万件、空军0.4万件。
经与美国商务部定期向总统和国会提交的联邦实验室技术转移总报告对比研究,在2003财年报告中显示,2001财年国防部(主要是陆、海、空三军)以及所属实验室产生的发明专利总数为619件。
这与本文检索到2001年专利申请总数626件基本吻合,表明按照上述检索方式所获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由美国海陆空三军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图(图1)显示,海陆空三军专利申请分别起始于1924年、1943年、1948年。
海陆空三军在上世纪60年代前专利申请均处于缓慢增长,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快速增长,21世纪以后基本处于平稳期。
其中,陆军专利申请量在1993年呈现爆发性增长。
图 1美国海陆空三军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图
海陆空三军专利申请大部分集中在美国,其中,海军除了96%在美国申请专利,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93件、欧洲专利局171件、澳大利亚118件、加拿大100件;陆军除了94%在美国申请专利,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加拿大465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327件、欧洲专利局76件、澳大利亚43件;空军除了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5件、加拿大3件以及香港、英国和意大利各1件以外,99.9%的专利申请是在美国。
此外,海陆空三军中只有海军在中国申请了19件专利。
图 2美国海陆空三军全球专利国家分布图
二、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技术概况
经过对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的IPC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总的看来,技术集中度不高,涵盖技术领域较广。
其中,海陆空三军相对集中的专利技术都有爆炸装药类技术,除此之外,海军较集中于声学器械、武器制导技术、数据识别技术等,陆军较集中于医药配置品、微生物技术等,空军较集中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天线技术等。
图 3美国海陆空三军全球专利排名前五的技术
三、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权人分析
从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权人数据显示,美国军方专利大部分来源于军方实验室,但是也有小部分是与外部单位进行联合研发或者委托研发形成的,表1为美国海陆空三军部分专利共有人的统计数据,其中部分专利共有人是个人,个人可能是军方人员也可能是外部人员;部分专利共有人是大学,例如海军与密歇根大学的合作,空军与玛萨诸塞大学的合作。
表 1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共有人统计表
进一步对美国海陆空三军核心发明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海军的核心发明人是Keller, Teddy M.,陆军的核心发明人是Leupold, HerbertA.,空军的核心发明人是Arnold, Fred E.。
表 2美国海陆空三军核心发明人
四、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申请动机分析
通过对美国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发现,美国海陆空三军专利申请动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家顶层的行政规定。
在美国总统行政令10096号文中规定,在符合国家安全、公共健康、安全或福利的前提下,政府对政府雇员在政府研发活动中做出的职务发明获得所有权的,有关政府机构应当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专利。
政府机构包括行政管理部分等机构,政府雇员包括文职和军职人员,政府机构可制定贯彻该行政令的条例规章。
二是美国海陆空三军技术的“防御性”目的,即是加强对军方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军方为未来可能具有军事用途的知识产权,防止军方的技术在军事使用时被诉侵权甚至是支付高额的知识产权许可费。
同时,军方内部出台了关于是否申请专利、是否继续维持专利的评价规定,具体指标包括是否可能被军方自行实施、是否具有商业化潜力、是否可能进行专利许可等内容。
三是为了后续有利于技术转移。
在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强的大环境下,军方的技术转移或者技术商业化,一般需要获得相关的专利,收取专利许可费。
这是军方在申请专利的初期,就开展商业化潜力评价的原因。
四是增强军方声誉和激励军方发明人,营造鼓励发明创造的氛围。
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公布的《专利指南》指出,专利数量可增强政府科研力量的声誉和该司令部的威望。
同时,陆军发明人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励:一是提交专利申请,获得200美元奖金;二是获取专利授权时,获得500美元奖励;三是专利商用化时,从获取收益中,首先一次性奖励发明人2000美元,然后按照收益的20%给发明人,但是每位发明人每年此项收入不超过15万美元;四是该项发明专利导致政府经费明显节省的,基于实际节省和预计的节省额,给予发明人奖金。
五、启示及建议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高新技术往往产生和首先应用于国防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转化和产业化,对提升军工核心能力、带动国防科技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必然成为国家保持国防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赢得军事技术竞争优势的重要资产。
因此,不断健全国防领域的知识产权制度、引导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国防科技成果专利申请动机、完善国防领域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健全顶层的国防知识产权制度。
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指导,建立“适度放权”的国防知识产权归属政策,原则上将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产生的国防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而国家享有一定范围内的免费使用权,从根本上解决国防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问题。
至于免费使用的范围,根据我国国防工业的特点,建议在合同目的范围内应无偿使用;对于合同目的以外的国防应用,则需收取一定数量的使用费;对于商业目的的应用,则应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收取专利许可费或者转让费。
二是引导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专利申请动机。
目前,在国防领域专利申请还存在“指标驱动”、“报奖驱动”、“职称驱动”等问题,从而导致专利质量不高、专利维持期限较短等现象,例如,部分单位在完成报奖以后就放弃对专利的维持,据调研统计,国防专利平均维持时间只有3年,维持1年的占到21%,维持2年的占到25%。
可见,不同的专利申请动机势必导致不同的专利申请行为,因此,引导形成科学的专利申请动机十分重要。
对于军工集团公司、国防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国防领域的专利申请主力军,一是将专利工作从目前“唯数量论”逐步转变为“强调量增质优、加强转化实施”,逐步平衡国防专利与普通发明专利比重支撑军民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建立基于专利价值分析体系的专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制定专利指标考核体系,加强专利工作导向。
三是完善国防领域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
通过政府发挥引导作用,进一步强化国防科技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
一是对于提交专利申请、获得专利授权的发明人给予一次性的奖励;二是职务发明在本单位获得应用,使得国防科研项目进度加快、降低科研项目成本的,给予发明人物质与精神的奖励;三是提高国防科研人员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中收益比例,将国防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完成、转化国防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的收益比例不低于50%;二是突破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收益工资总额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