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钙浓度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药师实践·临床药师参与1例地舒单抗治疗重症骨质疏松患者的药学监护林燕 刘晓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药剂科 上海 200011)摘要 1例73岁老年女性重症骨质疏松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地舒单抗抗骨质疏松,6 d后主诉下肢有抽搐感,复查血钙2.0 mmol/L。
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症状和用药史,判断与地舒单抗注射液不良反应有关,及时调整医嘱,加用葡萄糖酸钙颗粒和骨化三醇胶丸促进钙的吸收,纠正低钙血症。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全程化的药学服务,保证重症高危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地舒单抗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中图分类号:R977.9; R589.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24)05-0070-03引用本文林燕, 刘晓琰. 临床药师参与1例地舒单抗治疗重症骨质疏松患者的药学监护[J]. 上海医药, 2024, 45(5): 70-72.Clinical pharmacist participates in the pharmacological monitoring of a patient with severe osteoporosis treated with denosumabLIN Yan, LIU Xiaoyan(Department of Pharmacy, Huangpu Branch, Shanghai Ninth People’s Hospital,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11, China)ABSTRACT A 73 year old female patient with severe osteoporosis underwent hip arthroplasty and was then treated with denosumab for osteoporosis. After 6 days, the patient complained of convulsions in the lower limbs and her blood calcium content was 2.0 mmol/L after follow-up examination.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judged that this adverse reac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denosumab injection by considering her symptoms and medication history, and promptly adjusted the medical prescription, added calcium gluconate granules and osteotriol gel pills to promote calcium absorption, and her hypocalcaemia was finally corrected.Clinical pharmacist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plans and provide comprehensive pharmacy services to promo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igh-risk osteoporosis,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ir medication, and improve their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osteoporosis; denosumab; pharmacological monitoring; clinical pharmacist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骨质疏松症的严重程度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
黑龙江医学第43卷2019年第5期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43No.5May.2019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李慧敏1,方康权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梧州543000;2.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钦州535099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涉及内分泌系统及骨骼系统的代谢性骨病,以因骨量降低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风险增大为临床特征。
针对骨质疏松,临床上药物治疗主要为抗骨吸收药物、促进骨吸收药物及双重作用药物联合治疗,随着对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不断深入研究,为对临床工作者更有针对性选择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本文对骨质疏松症的各类治疗药物进行阐述。
关键词: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研究进展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9.05.061学科分类代码:320.2745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多见于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7%,其中大于50岁的女性患病率高达50%,预估2020—2050年中国患有骨折疏松症人数约为2.9亿[2],且有呈持续上涨趋势。
骨质疏松症并非不治之症,通过合理的膳食、适当的锻炼、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是可以防治的,可以达到缓解骨痛、增加骨量、降低骨折发生率之目的[3]。
随着药物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目前临床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为抑制骨吸收药,防止骨过量丢失与促进骨形成药物,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但药物种类繁多,为使临床医师根据骨质疏松病因更有针对性选择药物治疗,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药物予以综述如下。
1抗骨吸收的药物1.1双磷酸盐类双膦酸盐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主要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等类型,有研究提出在年龄超出40岁的群体中,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该病由于骨皮质变薄、骨量及骨小梁降低而导致骨脆性增长,可诱发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并引发骨折、脊柱变形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1-2]。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理论不断发展,对于辅助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日趋丰富,其可通过内治及外治等方式缓解临床症状,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3-4]。
1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学将骨质疏松症归为“骨痿”范畴,其主张瘀毒及脏腑虚衰是骨质疏松致病的影响原因,其中脏腑虚衰是引发骨痿的根本因素,且肾虚是较为常见的病因之一,肾主藏精,精生髓化血以养骨,肾和骨之间存在紧密关联,若肾精充沛,那么可见骨骼强健,若肾精缺乏,则骨髓则可能为无水之源,髓不养骨。
有文献报道提出,肾虚证者的骨密度显著低下,肾虚则会影响钙磷代谢,继而引发骨质疏松;脾胃化生气血,是后天骨髓之本,如果患者脾虚不运,血无以化精,先天之精难以获取充养,可能会导致骨髓失养[5-6]。
在现代医学分析中,其认为脾不仅具有消化系统的相关功能,同时参与了人体免疫、物质代谢、神经调节等过程,利用这些途径能够对磷、骨钙等矿物质的吸收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引起骨质疏松。
此外,骨痿的发病率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升高,这可能和高龄者虚、瘀等体质相关,且虚、瘀均为骨痿发病的重要病机,两者互为因果,若患者脏腑虚衰,则无力行血,血滞则疲成,新血不生,导致虚更虚,促使肌肉、筋脉和骨髓难以获取营养,进一步引发痿废、疼痛等,加剧骨痿。
2骨质疏松的中医药应用2.1…单味及复方中药治疗现代研究认为多种中药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可取得确切疗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见中药包括当归、骨碎补、熟地黄、牛膝、淫羊藿等。
淫羊藿作为一种补益中药,淫羊藿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可发挥强筋健骨、温阳补肾、祛风除湿等效用。
手术后血钙低的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引言1.1 概述手术后血钙低是指在进行手术后,患者的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到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
钙离子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解质,对维持骨骼健康、神经传导、心脏收缩以及许多其他生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手术后血钙低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以以下方式来探讨手术后血钙低的原因和其相关情况:首先,在第二部分将详细介绍导致手术后血钙低的各种原因,包括术后生理变化、手术操作带来的问题以及药物影响;接着,在第三部分中对手术后血钙低进行概述说明,包括血钙重要性与正常范围、症状表现和检测方法,以及对身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并发症;然后,在第四部分中将解释导致手术后血钙降低原因的机制和过程,包括钙离子调节系统失调、细胞对钙离子传递信号受阻以及骨骼代谢异常等;最后,在第五部分中将总结主要原因和影响,并提供预防和治疗策略建议,同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概述手术后血钙低的原因,并解释其机制和过程。
通过深入了解手术后血钙低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情况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此外,我们也希望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展望和参考,以期进一步加深对手术后血钙低问题的认识。
2. 手术后血钙低的原因手术后血钙低的原因可以分为术后生理变化、手术操作导致的低血钙问题以及药物影响血钙水平三个方面。
2.1 术后生理变化手术过程中,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和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血钙水平下降。
例如,应激反应可能引发增加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的分泌,而PTH是调节血钙平衡的重要激素。
此外,手术时可能发生大量出血或液体丢失,导致稀释性低血钙情况的发生。
2.2 手术操作导致的低血钙问题某些手术操作本身可能引起低血钙现象。
例如,在甲状腺手术中,如果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在手术切除过程中受到损伤或切除不完全,会导致PTH 分泌减少或停止,从而影响钙离子代谢和吸收,进而引发低血钙问题。
第八章骨代谢检查一、骨钙素(OCN)正常参考值: 男1.71-4.51nmol/L女1.33-2.87nmol/L儿童2.79-4.71nmol/L临床意义:1.血清骨钙素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健康人群血清中骨钙素含量与年龄关系密切。
儿童值高于成人数倍,5岁前有一个较高的水平(较20-70岁值约升高3倍)。
血清骨钙素随年龄的变化情况,与人一生中的骨转换率正好相符。
2.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病人血清骨钙素显著升高。
肾病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与血清中的Ca、P、ALP、PTH、Urea、Crea之间无相关性,测定血清骨钙素对于揭示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随访疗效和推测骨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肾病时骨钙素升高的原因可能为:肾功能的改变影响了骨代谢的调节机制,使骨转换增高;同时肾脏对骨钙素的清除功能下降,造成血中骨钙素的升高。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血清骨钙素水平高于正常同龄儿童。
反映了患儿的成骨细胞数目增多,活性增强,合成骨钙素能力增强,其过程无需1,25(OH)2D3参与。
4.骨肿瘤:骨肿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骨钙素升高。
一般认为多发性骨髓瘤病人成骨细胞的数目减少和活性降低,骨钙素的水平应当下降。
但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钙素水平升高,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成反比。
即骨钙素水平升高的病人,骨破坏的程度低。
5.甲亢与甲旁亢:甲亢患者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降低,部分伴有低血钙和低血磷,骨钙素水平则显著升高,与T3,T4值正相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
经治疗缓解后骨钙素恢复正常。
单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骨钙素不升高。
甲亢性骨代谢异常为甲亢常见并发症,骨钙素是诊断的可靠指标。
6.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患者治疗前,血清骨钙素显著低于正常人。
提示骨钙素测定是证明皮质类固醇抑制成骨细胞活性的敏感指标。
7.其它与内分泌有关的代谢性骨病:原发性甲旁亢、骨软化症、肢端肥大症、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折等患者血清骨钙素升高。
骨钙素与骨质疏松王兮综述郑明慈审校骨钙素(osteocalcin,OC)是含量最丰富的骨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分泌,其功能尚未完全明了。
OC水平与成骨细胞活性成正相关,可以反映骨形成与骨转化的情况,在各型骨质疏松症中都有特异性的改变,比其他生化指标敏感、特异性高,常用来指导骨质疏松症治疗及疗效观察。
标签:骨钙素;骨质疏松;成骨细胞OC是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特异性非胶原蛋白。
血清中OC水平变化,直接反映成骨细胞活性,是成骨细胞功能和骨质矿化的特殊标志物,作为骨转换标志物逐渐被临床运用。
骨质疏松症(osteoperosis,OP)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易发生于老年人。
低骨量、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变、被破坏是其特征。
OC作为骨代谢的标志物之一较易测量,可用于骨质疏松及其他骨病的诊断及药效的监测。
1 骨钙素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征1.1 骨钙素的理化特征骨钙素(OC)又称骨г-羟基骨蛋白(BGP)或骨依赖维生素K蛋白[1],是由成骨细胞及肥大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含49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5.8ku。
其等电点为pH=4.0,荷负电时pH=8.9的强酸性蛋白质。
由于它的负电荷密度和小体积,在20%和10%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pH=8.9时可做电泳分析,比移值分别为0.57和1.0[2]。
OC的分子结构特征包括:①其17,21,24位有3个羧化的谷氨酸残基,为Ca2+结合氨基酸。
②Gla螺旋:为Ca依赖的紧密α螺旋结构,这种构象使Gla突向同一方向排列,以促进其与羟基磷灰石的结合。
③羟基末端折叠:潜在的与细胞受体和细胞外蛋白相互作用的位点。
OC是在骨中含量最丰富的胶原蛋白,约占骨非胶原蛋白的15%~20%,占骨总蛋白的1%~2%[3]。
1.2 骨钙素的生理功能OC的生理功能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但其化学结构可以提示其与羟基磷灰石具有相互作用。
早期研究认为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速率,抑制异常的羟磷灰石结晶的形成,抑制生长软骨的矿化速率[4]。
血钙浓度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血钙浓度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武汉市某三
甲医院390例体检者血钙浓度及骨密度,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钙浓度
为1.99~2.54 mmol·L-1[(2.220±0.077)mmol·L-1],腰椎骨密度为17.378~34.164
g·cm-2[(24.641±2.738)g·cm-2],血钙浓度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
论:血钙浓度与骨密度间没有明显的关系,血钙水平低者不一定骨质疏松症患病
率高。
[关键词] 血钙; 骨质疏松; 相关性
骨质疏松的患病率日益增高,许多研究者认为其发生可能与体内钙不足有关,
但骨质疏松是一种与增龄有关的多因素的综合性疾病,故目前的研究结果存在分
歧。本研究通过测定390名体检者的血钙水平与骨密度(BMD)来探讨两者的相关
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6月在武汉某三甲医院体检的人群。入选标准:行骨密
度测量的中老年人,无甲亢、糖尿病、营养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代谢性疾病
或内分泌疾病;无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史;无继发性骨质疏松者;女性需排除非正
常绝经者。符合入选条件的共390例,其中男216例,女174例;年龄55~82岁
[(61±8.5)岁],体质量42~79 kg[(66±7.4)kg],在血钙分组中,两组研究对象在
性别、年龄、体质量等方面无差别。
1.2 检测方法
所有骨密度检测操作由同一人完成。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QDR系
列的Delphi-W型双能X线吸收仪,主要测定腰椎骨密度。检测当天清晨空腹采集
肘静脉血,使用HITACHl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钙,成人血钙浓度正常
值为2.1~2.7 mmol·L-1。
1.3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2 血钙浓度不同的人群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3 讨 论 本研究提示,血钙浓度低者不一定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本研究只检测了血 [参考文献] [1] DAWSON-HUGHES B. A revised clinicians guide to the prevention [2]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4] 张宝华,王健.福善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0例[J].实用医学杂 [5] 钟丽华.密钙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 [6] 孟迅吾.钙和骨质疏松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235-236. [8] 郝雅斌.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骨密度关系的观察[J]. [9] 刘庆利,权铁刚,唐广志.中药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血 [10] 钱国锋,张秀珍.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骨质疏松症[J].现代医 [11] BORGHI L, SCHINACHI T, MESCHI T,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diets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参考NOF骨质疏松的诊断[1],对于50岁以上人群以T分≤-2.5为骨质疏
松症,-1.0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
检验;应用Pearson检验分析变量间相关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骨密度不同的人群血钙浓度及腰椎BMD情况
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别与骨密度正常组的血钙值比较(表1),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t=0.269、0.260,P>0.05)。各组的血钙浓度与BMD的相关分析显示,
不能确定血钙与腰椎BMD相关(r=0.02、0.01、0.10,P>0.05)。
本研究中5例研究对象血钙浓度<2.10 mmol·L-1,其余研究对象的血钙值均
在正常范围。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血钙较低组(血钙浓度≤2.30 mmol·L-1)和血钙
较高组(血钙浓度>2.30 mmol·L-1),比较两组骨质疏松的分布情况(表2),两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χ2=2.31,P>0.05)。
钙是构建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骨骼的生长发育,有利于保持体内矿物
质的平衡及成人的骨平衡。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骨质疏松诊治指南均认
为,钙剂是骨质疏松症防治的基础用药[2]。北美绝经学会理事会认为,足量钙
能预防骨量丢失并减少骨折的发生[3]。许多研究也肯定了钙在防治骨质疏松中
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其对骨密度的作用[4-7]。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血钙浓度与骨
质疏松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论上,骨质疏松者的血钙浓度应该低于非骨质疏松者,
但本研究结果表明,血钙浓度不能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辅助指标。在诊断骨质疏
松症的过程中,血钙浓度可能不是一个可靠的指标。在骨密度正常和骨质疏松的
人群之间,血钙浓度与骨密度没有必然的联系。郝雅斌[8]也认为,血钙浓度与
骨密度无明显相关,原因可能是摄入钙的含量与血钙浓度也不呈正相关。
钙浓度,但骨质疏松不仅与其他骨代谢生化指标如碱性磷酸酶、降钙素、雌激素
有关[9],而且还与多种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基因等有关[10]。随着年龄的增
长,血钙浓度有下降的趋势,虽然单纯血钙浓度的测定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没有价值,
但是在预防骨质疏松时,用生理剂量的钙能明显地改善骨密度的效果,而且足量钙
的膳食也不会增加泌尿系结石的发生[11]。因此,我们认为,中老年人可以适当地
补充钙剂,同时注意进行负重运动,以增强骨骼的柔韧性,减少骨折的发生。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8,93(7):2463.
diagnosis and therapy[J]. JAMA, 2001,285:785-795.
[3]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 The role of calcium in
peri and postmenopausal women: consensus opinion of the North American
Menopause Society[J]. Menopause, 2001,8(2):84-95.
志,2009,25(3):452-453.
志,2009,25(1):82.
[7] 马蓓蕾,蔡美琴,高培君.联合补充不同剂量钙、镁、铜、锌和维生素D
对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6,14(6):394-402.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9,15(7):487-489.
钙、血磷、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8):1527-1528.
学,2003,31(4):277-279.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stones in 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J]. N Engl J Med,
2002,346: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