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趣味物理》见面课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67.38 KB
- 文档页数:9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知识
的有力证据。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细微颗粒不断地杂乱无章的运动。
17、光年是时间的单位,它表示光一年走过的距离。
18、看电影时,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银幕上的画,是因为银幕产生了光的漫反射。
19、烤箱利用红外线来将饭做熟。
20、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要在铁轨衔接处留空隙。
21、因为红光波长长,容易发生衍射,穿透本领强,所以用红光来表示危险的信号。
22、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肥皂泡呈现彩色,瀑布在太阳光下呈现彩虹,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日光灯时看到的彩色条纹,这些现象分别属于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
23、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是水从水龙头冲出时的频率与水管的固有频率相同(或很接近),从而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24、对着电视画面拍照,不应该把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打开,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2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而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因为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26、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但为什么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而只从喷口喷出。
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伯努力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27、会打秋千的人,不用别人帮助推,就能越摆越高,而不会打秋千的人则始终也摆不起来,正确的打秋千动作:人从高处摆下来的时候身子是从直立到蹲下,而从最低点向上摆时,身子又从蹲下到直立起。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知识(90条)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知识(90条)物理八上学期 2008-12-16 22:15:33 阅读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4、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5、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6、有时候从保温瓶中倒出一大杯开水后,瓶塞会跳起来是因为外界的冷空气乘机钻入保温瓶,瓶塞寒上后,冷空气被封闭在瓶子内并与热开水发生了热传递,冷空气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就把塞子抛出瓶口,这时只要轻轻塞上瓶塞,然后摇动几下保温瓶,使开水蒸发出大量水蒸气,把冷空气这不速之客从保温瓶中赶出去,然后按紧瓶塞后就无后顾之忧了。
7、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而空气不易传热,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装双层玻璃窗。
8、多油的菜汤由于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因而不易冷却。
身边的趣味物理知识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 9 ”的位置。
这是由于秒针在“ 9 ”的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
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
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
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
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
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
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出,只从喷口喷出,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面小孔喷出。
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
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
厨房里的物理小知识一、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把凉粥或饭烧热与烧开水是不一样的。
虽然水是热的不良身体,对热的传导速度很慢,但水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要膨胀,密度减小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传递到水的各部分而使水变热。
而凉粥或饭,既流动性差又不易传导热。
所以,当锅底的粥或饭吸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就集中在锅底而将锅底的粥烧焦。
因热很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的。
加热凉粥或饭时,要在锅里多加一些水,使粥变稀,增强它的流动性。
此外,还要勤搅拌,强制进行对流,这样可将粥进行均匀加热。
二、用砂锅煮肉或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拿下来,则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而铁、铝锅却没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因为砂锅是陶土烧制成的,而非金属的比热比金属大得多,传热能力比金属差得多。
当砂锅在炉子上加热时,锅外层的温度大大超过100℃,内层温度略高于100℃。
此时,锅吸收了很多热量,储存了很多热能。
将砂锅从炉子上拿下来后,远高于100℃的锅的外层就继续向内层传递热量,使锅内的汤水仍达到100℃而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铁、铝锅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三、炒肉中的“见面熟”。
逢年过节,人们总要炒上几个肉菜,那么怎样爆炒肉片呢?若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去爆炒,则瘦肉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就要急剧蒸发,致使肉片变得干硬,甚至于会将肉炒焦炒糊,大大失去鲜味。
为把肉片爆炒得好吃,师傅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则肉片放到热油锅里后,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中的水分蒸发,而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仍保持了原来肉的鲜嫩,还减少了营养的损失,肉又熟得快即“见面熟”。
用这种方法炒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
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现象,下面是小鲍老师总结的几点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识:1. 烧开水时,我们看见从壶嘴里冒出白气,这个其实是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遇冷凝结为许多小水珠,就是我们看见的“白气”现象。
冰棍和冰激凌冰棍和冰激凌是世界各国人们都喜欢的止渴解暑食品。
当你吃到凉甜可口的冰棍和冰激凌时,你是否想过,世界上最早制作冰棍和冰激凌的是哪个国家呢?我国是冰棍和冰激凌的故乡。
早在3000多年以前,我国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
后来皇宫里就有了用奶和糖制成的冰棍。
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大约700多年前),皇宫里又有了类似现在冰激凌的食品,叫做冰酪。
那时,元朝统治者禁止王室以外的人制作冰酪。
直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华回国前,元世祖才让人把这种珍品的制作方法教给他。
马可·波罗回去后,又把这种制作方法传给了意大利王室,意大利王室把这种方法保密了约300年,到1533年,法国国王和意大利人结婚以后,制作冰酪的方法才由意大利传入法国。
1777年美国纽约大街上才有了冰激凌广告。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解暑食品是冰核。
直到清代,每当盛夏到来之际,北京大街上还有人买冬天入窖保存下来的天然冰快冰核。
大约在1935年,北京有人想出了“绝招”:先把天然冰放进一个大木桶里,加入适量的食盐,这样的木桶就成了一个“土冷冻室”。
再准备许多圆柱形小铁筒,每个小铁筒里都装满加了香料和糖的水,并插上一根木棍。
然后把一个个装满糖水的小铁筒放进“土冷冻室”大木桶里,封闭起来冷冻。
经过半小时后,小铁筒里的糖水就冻结成了冰棍。
由于这种解暑食品很受顾客的欢迎,所以很快就在前门大街出现了专售冰棍的商店。
为什么把食盐放到天然冰里混合后能使水结冰呢?这是因为许多纯净物质一旦掺入杂质,它的凝固点就会降低。
放在大木桶里的天然冰,加入适量的食盐,就会因凝固点降低而融解;冰融解时要从小铁筒里的水中吸热,小铁筒的水就会放热冻结成冰。
这就是制作冰棍的道理。
当然,在现代,人们已经能用各种先进的制冷设备来制造冰棍和冰激凌等冷食了。
冰棍“冒汽”炎热的夏天,热气逼人,吃上一根冰棍才舒服呢!你注意过吗,冰棍从冷藏箱里拿出来往往还冒“汽”哩!真有趣,通常只有热的东西才冒汽,冰棍为什么会冒汽呢?夏天的气温比冰棍的温度高得多,冰棍一遇到空气就要融化,融化时要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下降。
人教部编版初中物理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现象梳理人教部编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在我们平常的日常活动中就能观察到。
本文将对一些生活中的趣味物理现象进行梳理,希望能够增加读者对物理的兴趣,并提高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
第一章:声音传播与反射声音是在空气、水、固体等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观察到声音的一些有趣现象。
比如,当我们在水中大声喊叫时,声音会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更远,因为水的密度较大,声速也较快;而在山谷中,我们的声音会产生明显的回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山壁上发生反射。
第二章:光的反射与折射光是一种电磁波,也可以表现为粒子的性质。
当光线照射到平滑的镜面上时,发生反射现象,如我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倒影。
而光经过不同密度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鱼在水中游动时,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要高,这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之间的折射造成的。
第三章:假象与光学仪器在光学领域中,有许多具有迷惑性的视觉假象。
比如,我们常常在电影院中看到的3D电影,实际上是通过偏振技术和特殊的眼镜制造出的错觉,使我们感受到画面的立体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光学仪器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趣的光学现象,比如显微镜和望远镜等。
第四章:热传导与物体的热胀冷缩热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热的传导是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过程。
我们常常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比如,在冷冻柜中冷冻的物体会收缩变小,而加热的物体则会热胀增大。
此外,热传导还是热风球、水壶等一些常见物品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电的产生与传导电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我们经常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电现象,比如静电引起的吸附现象。
当我们在干燥的环境中穿着羊毛衣时,常常会感到被吸附了一些轻物体,这是由于静电的产生和引力的作用。
同时,电也是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器的基础,如电灯、电视、电脑等等。
初中物理生活中的趣味题(含答案解析)1.想从镜子里看到放大的像应该使用( )A.凸面镜B.凹面镜C.平面镜2.用手电筒同时斜射在一面镜子和一张灰色纸上,观察发现( )A.镜子亮B.灰纸亮C.一样亮3.一朵花放在夹角为60°两面镜子中间,从镜子里可以看到( )A.2朵B.4朵C.5朵4.在游泳池的水下,仰望水面,水面( )A.清澈透明B.浑浊C.像水银一样反光5.彩色电视荧光屏上的彩色是3种光合成的( )A.红、黄、蓝B.红、黄、青C.红、绿、蓝6.黄昏时,太阳呈红色,是因为黄昏时( )A.太阳发出较多的红光B.阳光经过空气的路途较长C.太阳距地球较近。
7.从以下的哪种镜子中看到的像是和你自己一模一样( )A.平面镜B.两个相交为90°的平面镜C.两个相交为45°的平面镜8.高山上的平均气温比海平面的要低,原因是( )A.高山终年积雪B.风大、日照少C.高山的气压低9.冬天触摸室外的铁器和木材,会感到冷热不一样,那么( )A.木头的温度高B.铁的温度高C.铁和木头的温度一样高10.南极海洋上的浮冰的味道是( )A.淡的B.和海水一样咸C.比海水咸11.两种物质被称为同位素,是因为它们( )A.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B.原子核内中子数相等C.原子核内中子加质数相等12.大气臭氧层的主要作用( )A.有助于杀菌B.反射电磁波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13.冬天下雪后,为了融雪要在马路上撒盐,因为(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提高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C.盐和冰发生化学反应14.湖面漂浮着一条船,船里有许多块石头,现在把石头拿出来,丢进水里,湖水水面会有什么变化( )A.不变B.上升C.下降15.水桶里装着水及大量的冰块,冰块触到桶底,冰融化以后,桶内的液面( )A.高于原来的液面B.等于原来的液面C.低于原来的液面16.在一个密闭的屋子里,有人建议用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降低室内平均温度,哪个做法对( )A.打开电冰箱的门B.降低制冷温度后,再打开电冰箱的门C.拔掉电源,打开电冰箱的门17.一架抽水机,理论上最多能把多少米深的水抽到地面( )A.5米B.10米C.15米18.在火车上观看窗外开阔的原野,会感到( )A.远处景物朝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B.远处景物朝背离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C.不旋转19.油条比油饼更蓬松好吃的原因是( )A.形状不同B.油温不同C.蓬松剂不同20.用一桶水漂洗衣物,哪种方法洗得最干净( )A.用整桶水漂洗一次B.将整桶水分成两等份漂洗两次C.将整桶水分成三等份漂洗三次21.把手放在哪种情况下,不会烫伤( )A.100℃的水里B.100℃的热空气里C.100℃的水蒸汽里22.水滴掉在两块铁板上,一块是温热的铁板,一个是灼热的,哪块蒸发得快( )A.温热的B.灼热的C.同时23.请你判断,哪一件东西最黑( )A.在封闭不透光的盒上挖的一个小洞B.黑色的丝绒C.月光下的墨滴24.假若乐器依次发出1234567i一组不减弱的声音。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见面课及答案
见面课:光及其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1、下列不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
B.月亮
C.火焰
D.白炽灯
正确答案:月亮
2、我们之所以再各个角度能看到同一个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发生了()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折射
D.全反射
正确答案:漫反射
3、平面镜成像时,会出现()
A.像和物上下一致,但是左右相反
B.像和物左右一致,但是上下相反
C.像和物上下一致,而且左右一致
D.像和物上下相反,而且左右相反
正确答案:像和物上下一致,但是左右相反
4、远视眼的矫正应佩戴()
A.凸透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凹面镜
正确答案:凸透镜
5、近视眼的矫正应佩戴()
A.凸透镜
B.凸面镜
C.凹透镜
D.凹面镜
正确答案:凹透镜
见面课:生活中的伯努利原理
1、下列生活现象可用伯努利原理解释的是()
A.足球比赛中的弧线球
B.篮球比赛中的击地传球
C.排球比赛中的双人拦网
D.羽毛球比赛中的搓球
正确答案:足球比赛中的弧线球
2、伯努利原理描述的稳定流体流动时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A.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B.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C.流体的流速变小,压强不变
D.流体的流速变大,压强不变
正确答案: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3、伯努利原理的实质是()
A.角动量守恒
B.动量守恒
C.熵增加原理
D.机械能守恒
正确答案:机械能守恒
4、飞机起飞通常会选择()
A.无风时起飞
B.顺风起飞
C.逆风起飞
D.雷雨天起飞
正确答案:逆风起飞
5、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来减小压差阻力所包含的原理是()
A.伯努利原理
B.作用力与反作用
C.机械能守恒
D.动量守恒
正确答案:伯努利原理
见面课:生活中的纳米材料
1、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具有自清洁的特性。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壁虎能够在任何地方爬行和悬挂,是因为壁虎的脚趾会分泌出类似胶水的物质。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纳米材料按纳米尺度在空间的表达特征可以分为()
A.零维纳米材料
B.一维纳米材料
C.二维纳米材料
D.三维纳米材料
正确答案:零维纳米材料;
一维纳米材料;
二维纳米材料;
三维纳米材料
4、石墨烯是一种由()组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A.氢原子
B.氮原子
C.碳原子
D.氧原子
正确答案:碳原子
5、磁性物质在磁场作用下,其磁化状态所发生的变化,称为磁化过程。
从磁化到饱和,主要经过()和()二个过程。
A.磁畴畴壁转动
B.磁畴畴壁位移
C.畴内磁化向量位移
D.畴内磁化向量转动
正确答案:磁畴畴壁位移;
畴内磁化向量位移
见面课:看电影学物理
1、无线电是指在所有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以下哪些动物的研究瞳孔是可以调节的。
A.北极熊
B.狐狸
C.老虎
D.猫
正确答案:北极熊;
狐狸;
老虎;
4、天然水冻结的冰和大气中水汽凝华结晶的雪,根据它们的结晶学特性,都属于()。
A.四方晶系
B.六方晶系
C.三方晶系
D.等轴晶系
正确答案:六方晶系
5、心理学家把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了()、()和()三个方面。
A.认知
B.情绪
C.意识
D.思维
正确答案:认知;
情绪;
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