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

  • 格式:docx
  • 大小:18.4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

2.实验针灸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技术、针灸作用基本特点、针灸作用影响因素及针灸效应及机制。

3.肯定疗效、提高疗效是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临床是实验针灸学的生命所在。

4.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三大效应是针刺镇痛效应、免疫调节效应及针灸对器官功能的调整效应。

5.1983年实验针灸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讲授;1984年第二届全国针灸麻学讨论会上已把实验针灸学列为针灸学的分支学科和针灸学的重要成就之一;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领域第一个重大项目“穴位的敏化研究”也正式成立。

6.穴位:是由神经、血管、肌肉、筋膜、肌腱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构筑”。

7.根据穴位的所在部位可以将穴位分:(1)肌肉运动点;(2)浅表神经汇聚处;(3)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

8.穴位针感的形成与穴位下的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血管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自主神经和血管平滑肌有可能参与了针感的形成。

9.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针刺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针刺肌肉多引起酸胀感。

10.穴位效应装置结构

(1)肌梭中的梭内肌与手下感有关:

(2)穴位局部小血管与针灸效应相关。

11.目前倾向认为针感和镇痛信号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负责传递的;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出途径与神经反射性通路和神经-体液途径有关。

12.用现代思路说明针感的形成:

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等环节。针刺机体穴位,兴奋穴区感受器,针刺信号主要沿躯体感觉神经的二类,三类纤维上传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侧束传至脑干、丘脑,最后在大脑皮质形成针感,后索参与针感的维持。针感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功能的完整。

13.穴位病理反应的结构基础:

(1)局部小动脉与穴区皮肤低电阻点有关;

(2)局部循环不畅与穴位压痛有关;

(3)局部血液循环与穴位皮下硬结有关。

13.经穴-脏腑相关:体表经穴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联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穴,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经穴,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称为经穴-脏腑相关。

14.牵涉型内脏痛:来源于内脏但感觉反映在体表,这种定位错误的躯体痛被命名为牵涉型内脏痛。

15.经络研究遵循“肯定现象、掌握规律、阐明本质、提高疗效”

16.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17.循经感传现象:指以针刺、电脉冲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的一种

酸、胀、麻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

循经感传的特征:(1)循经性;(2)趋病性。

循经感传的阻滞:

(1)机械压迫;(2)局部深层组织冷冻降温;(3)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及盐酸普鲁卡因阻断感传;(4)局部注射M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阻断循经感传;(5)皮肤触觉刺激法。

循经感传的激发:

(1)手法导气;(2)电鍉针短程接力;(3)药物激发;(4)入静诱导;(5)其他:艾灸。

18.循经感传障碍:是指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疼痛、异常感觉或其他感觉障碍,是病理状态下自发出现的一种经络现象。

19.循经性皮肤血管功能反应:是指穴位受到针刺、脉冲电等刺激后,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红线、白线、丘疹、水疱,皮下出血带、发汗、立毛等现象。

20.循经生物电现象:

(1)循经低电阻特性;(2)经脉的伏安特性,穴位伏安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和低惯性特征;(3)循经肌电现象。

21.循经皮肤病的特征,以肾经最为多见:

(1)基本循经;(2)单经出现或多经并发;(3)病损的宽度与断续。

22.中枢论:主要包括皮质兴奋扩散观点、脊髓α运动神经运动元兴奋传递观点及脊髓脑干神经网络观点

23.什么是皮质兴奋扩散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大脑皮质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兴奋在大脑皮质上的定向扩散,是“感在皮质,传在皮质”。感觉的产生是大脑皮质的一种功能表现,穴位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特殊感觉沿一定的路线循行,就表明大脑皮质中有相应的神经细胞兴奋,这些神经细胞间兴奋扩散的路线就表现为躯体省的经脉路线。

24.什么是二重反射假说?

该假说认为针刺穴位,一方面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反射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些酶化学物质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引起一系列短反射,从而引起了循经出现的各种经络现象。

25.什么是第三平衡系统?

经络也是一个平衡系统,它既似神经,又不似神经,好像是一个类神经系统。第一平衡系统:躯体系统;

第二瓶和系统:自主神经

第三平衡系统:经络

第四平衡系统:内分泌

26.艾绒燃烧时其峰值出现在3.5Чm左右,艾条灸燃烧时红外线辐射强度较穴位辐射强度穿透深度较深,最多可达10mm。

27.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简答题):

(1)整体性:是指针灸对机体作用具有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的调整特点。(2)良性、双向性:是指针灸能产生兴奋或抑制双重效应,即在机体功能状态低下时,针灸可使之增强,机体功能状态亢进时,针灸又可使之降低。

(3)功能性、早期性:针灸作为一种良性的功能调节方法,以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潜力,调动机体自身的生物学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6.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

(1)穴位因素:穴位作用的普遍性;穴位作用的特异性;穴位配伍。

(2)刺激方法及刺激参数;

(3)时间因素→针灸效应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4)个体因素:包括生理特点、功能状态和心理因素。

27.针灸镇痛:是指用针灸及相关技术防止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

28.针刺镇痛的一般规律:

(1)针刺镇痛作用的性质:针刺既能镇急性痛,又能镇慢性痛;针刺既能抑制体表痛,又能减轻乃至消除深部痛和牵涉痛。

(2)针刺镇痛作用的强度:在适宜的针刺刺激条件下,针刺可使正常人痛阈和耐痛阈提高可达65%~180%。

(3)针刺镇痛的空间作用范围:针刺具有全身性的镇痛作用,但穴位与针刺镇痛的部位之间有相关的特异性。

(4)针刺镇痛作用的时程:一般需要20~40分钟,半衰期为16分钟左右。28.2Hz电针主要激活脑和脊髓中的脑啡肽能系统和脑内的β-内啡肽能系统介导镇痛效应;100Hz电针主要由脊髓强啡肽能介导镇痛效应。

29.中枢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脑内存在介导电针镇痛的内源性阿片肽。(是决定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30.针刺麻醉方法⑴、术前准备:术前预测;试针;心理诱导。⑵针刺麻醉部位的选择。

31.临床阵痛麻醉药分为:

(1)一类是拮抗针刺镇痛效应的药物(氯胺酮等6种针刺麻醉减效药);(2)一类是能增加针刺镇痛效应的药物(芬太尼等16种针刺麻醉增效药);(3)一类是对针刺麻醉不产生影响的药物(舒必利等3种针刺麻醉无影响药)。

31.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有哪些?

(1)调节神经电生理活动;(2)调节神经递质;(3)调节神经营养因子;(4)调节脑组织的代谢;(5)改善神经组织血液循环;(6)促进神经再生;(7)促进突触可塑性;

32.实验针灸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立题

1.选题:选择和确定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选题的原则:需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2.建立假说:

(1)假说:是根据一定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提出的一种推断或试探性解释。

(2)假说的特点:科学性、假设性、系统性、可变性、多样性。

(3)科学假说建立的方法:归纳演绎法、比较分类法、分析综合法。

3.开题报告:

(1)论文题目;(2)立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3)国内外研究现状

(4)研究方案:研究目的、技术路线、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研究速度、预期成果。

二.检索文献:一次(原始研究)二次(综述)(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