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考试内容 修复的

  • 格式:docx
  • 大小:178.47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三个环境的概念,尤其是“环境科学”中的“科学”

一般工具书中定义的“环境”是指人以外的客观事物,将环境作为一种人以外的客观存在来加以定义,如新华字典中定义为:周围的一切事物。

环境科学术语的“环境”的中心事物是“人”,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生态学中“环境”研究的中心事物是“生物”,则环境是以整个生物界的生命为主体,是“生物生存的环境”,可定义: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2.“环境”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学科中含义不同,主体的改变往往导致环境概念含义的不同。人类是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在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故人类和环境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3.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其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与环境矛盾激化的产物。其实质是由于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破坏作用,导致人与其生存环境的不协调。

重大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覆盖在地球表层,它们能吸收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同时吸收地球发出的长波红外辐射,因而可以像玻璃温室一样使地球保持与积蓄热量,引起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发生所谓的“温室效应”

危害::(1)海平面上升(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3)加剧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4)影响人类健康

(2)臭氧层的破坏:臭氧层的减少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尤其是氯原子能催化抽样的分解,因而打破了臭氧的自然平衡。(到达平流层的氯主要是人们排放的氯氟烷烃CFC和含溴卤代烷烃,如应用在冷冻机、电冰箱及高级电子元件做清洁剂的弗利昂,均对臭氧层产生威胁)危害:1)使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加,损坏人的免疫力,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2)破坏生态系统,植物减产,减少动物寿命,水生系统破坏;(3)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3)酸雨:酸雨是有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在强光照射下,进行光化学作用,并和水汽结合而形成。主要成分为硫酸和硝酸。这些强酸在雨水中解离,是雨雪的pH下降,一般将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

危害:酸雨能直接伤害植物,导致农作物明显减产。也能引起土壤性质改变,主要是使土壤酸化,影响生物数量和群落结构,抑制硝化菌、固氮菌等的活动,是有机物的分解、固氮过程减弱,因而土壤肥力降低,生物生产力明显下降。

(4)有毒物质污染:有毒物质是指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排放到环境中而引起的危害。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类:野外调查和试验、实验室试验、模拟研究

4.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要真正实现这种调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掌握自然生态规律,通晓环境变化过程,能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运用规律去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

第一章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1.环境污染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污染物性质——生

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理污染;污染物形态——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污染产生原因——生产污染、生活污染。生产污染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污染涉及的范围——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局部污染

2.环境效应——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环境变化

◆环境生物效应: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结果。

◆环境化学效应:在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

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环境物理效应: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等。

3.污染源常见的分法,是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来分,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最主要的是工业污染。(通过排放废弃、废水、废渣和废热,污染大气、土壤和水体,还产生噪声、振动、核辐射来危害周围的环境)。

4.优先污染物: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称之为优先(控制)污染物。美国是最早开展优先检测的国家(规定129种优先污染物,其中114种是有毒有机污染物。我国规定68种优先控制污染物。)主要针对下列污染物:有毒有机化学污染物、生物难降解性物质、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性的污染物

主要:2.苯系物——笨,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计6个

6.硝基苯类——硝基苯,对硝基甲苯,2,4-二甲苯,三硝基甲苯,2,4-硝基氯苯,计6个

8.多环芳烃类

10.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敌敌畏,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除草醚,敌百旱,计8个。

14.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砷,铍,镉,铬,汞,镍,铊,铜,铅及其化合物。

5. 环境污染的特点: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污染物浓度低、情况复杂;污染容易、治理难

6.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

(1)机械迁移—水的机械迁移作用,气的机械迁移作用,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

(2)物理-化学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重要的形式。

如溶解-沉淀作用、络合-螯合作用、吸附-解吸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水解作用

化学分解、光化学分解、生物化学分解

(3)生物迁移如生物通过食物链对重金属的放大积累作用

7. 影响迁移的因素:①内部因素污染物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组成该物质的元素所

具有的组成化合物的能力、形成不同的电价离子能力、水解能力、形成络合物的能力、被胶体吸附的能力。原子的电负性、离子半径、电价、离子电位和化合物的键性、溶解度等都是影响迁移的主要理化参数。②外部因素:酸碱条件,氧化-还原条件,胶体的种类、数量,络合配位体的数量、性质

8.氧垂曲线:在河流收到大量有机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这种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在来到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称之为氧垂曲线。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