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自我小测鲁教版选修2
- 格式:docx
- 大小:75.31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从领海基线算起,领海、专属经济区的外部界限分别是()A.12、24B.200、350C.24、350D.12、200解析: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200海里。
答案:D2.海洋具有的价值包括()①生态价值②资源价值③经济价值④科研价值⑤军事价值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海洋具有生态、资源、经济、科研、军事等价值。
答案:D3.大多海啸是由_______引起的;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是_______。
解析:大多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日本位于太平洋沿岸,这里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带,海底地震极易引发地震海啸。
答案:海底地震日本4.海冰的危害主要来自海冰的_______力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_______力。
解析: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答案:膨胀撞击5.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水域和_______沿线。
解析: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答案:沿海海上航道6海平面上升是_______增强的表现;_______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解析:海平面上升是温室效应增强的表现;海岸带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答案:温室效应海岸带7.某岛国位于大洋中,则其拥有的领海面积和专属经济区面积分别为多少平方千米?(提示:1海里=1.852千米)解析:领海面积和专属经济区面积的计算,可分别以12海里(22.224千米)、200海里(370.4千米)为半径,求圆面积。
答案:1 551 429 244。
8.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内水为领海基线向外海一侧的水域B.毗连区为领海以内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C.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D.专属经济区是包括领海在内的从领海基线向外350千米的区域答案:C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学习目标】1.理解海域的划分,了解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学习策略】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运用不同领海基线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空间的划分,理解不同空间范围的主权内容,知识内容识记较多,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课前调研】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与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相关报道。
【课堂活动】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产生与经过;理解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
探究活动2:读课本相关内容,识记填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域的划分及权益。
图2 图3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怎样评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典型例题】1.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________,甲国可在此行使哪些权力?(2)按《大陆架公约》第七十七条规定,沿海国对其所属大陆架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权权利。
(3)乙国的渔船未经甲国许可到丙地捕鱼,与甲国发生海洋权益争执。
请分析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应如何解决这个矛盾?(4)乙国的某船舶在丁处与甲国船舶私下进行劳务交易,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为什么?2.图16为北部湾海域及周边区域图。
洋浦港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地处泛北部湾中心区域,是北部湾距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深水良港。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洋浦港的位置优势表现在_____。
(3分)(2)洋浦港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的____资源,该海区还可重点开发_____、_______等海洋资源。
(3分)(3)洋浦港开发建设中,应注意避免____和_____等问题。
(2分)(4)我国在北部湾地区拥有的海洋权益有_____、_____、_____。
简述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线的主要意义。
_____(5分) 中越共同渔区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线【知识构建】【重点图像】1、结合图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
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A.12、24海里B.200、350海里C.24、350海里D.12、200海里2.海洋具有的价值包括()①生态价值②资源价值③经济价值⑤军事价值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内水为领海基线向外海一侧的水域B.毗连区为领海以内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C.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D.专属经济区是包括领海在内的从领海基线向外350千米的区域4.关于国际海底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②水深一般在3 000 m以上③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等一般分布在这一区域④为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关于领海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②领海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③《公约》规定,沿海国有权决定本国的领海宽度,并规定领海宽度不能超过12海里④沿海国对其领海享有与领陆、内水一样的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国际海底的原则宣言是哪一年通过的()A.1958年B.1960年C.1970年D.1982年7.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确定了海底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B.规定从海岸基准线向外延至200海里的范围是该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C.沿海各国拥有12海里的管辖海域D.各国均有相当于本国陆地面积约1/3的管辖海域8.日本斥巨资200亿日元加固在琉球群岛以东太平洋上一个无人居住的、露出水面不足两米,且即将被海水淹没的小岛的原因是()A.斥巨资以显示其强劲的经济实力B.想在小岛上建一座海上城市C.保持小岛作为本国领土的法律地位,保持其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D.作为海运中转站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国家拥有200海里领海权B.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指12海里范围之内C.在专属经济区,该国享有勘探、开发、管理海床上覆盖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D.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相当于国土的1/5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从领海基线算起,领海、专属经济区的外部界限分别是()A.12、24B.200、350C.24、350D.12、200解析: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200海里。
答案:D2.海洋具有的价值包括()①生态价值②资源价值③经济价值④科研价值⑤军事价值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解析:海洋具有生态、资源、经济、科研、军事等价值。
答案:D3.大多海啸是由_______引起的;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是_______。
解析:大多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日本位于太平洋沿岸,这里是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带,海底地震极易引发地震海啸。
答案:海底地震日本4.海冰的危害主要来自海冰的_______力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_______力。
解析:海冰的膨胀力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答案:膨胀撞击5.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水域和_______沿线。
解析: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答案:沿海海上航道6海平面上升是_______增强的表现;_______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解析:海平面上升是温室效应增强的表现;海岸带是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答案:温室效应海岸带7.某岛国位于大洋中,则其拥有的领海面积和专属经济区面积分别为多少平方千米?(提示:1海里=1.852千米)解析:领海面积和专属经济区面积的计算,可分别以12海里(22.224千米)、200海里(370.4千米)为半径,求圆面积。
答案:1 551 429 244。
8.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内水为领海基线向外海一侧的水域B.毗连区为领海以内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C.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D.专属经济区是包括领海在内的从领海基线向外350千米的区域答案:C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A.12、24海里B.200、350海里C.24、350海里D.12、200海里2.海洋具有的价值包括()①生态价值②资源价值③经济价值⑤军事价值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内水为领海基线向外海一侧的水域B.毗连区为领海以内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C.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D.专属经济区是包括领海在内的从领海基线向外350千米的区域4.关于国际海底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②水深一般在3 000 m以上③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等一般分布在这一区域④为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关于领海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②领海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③《公约》规定,沿海国有权决定本国的领海宽度,并规定领海宽度不能超过12海里④沿海国对其领海享有与领陆、内水一样的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国际海底的原则宣言是哪一年通过的()A.1958年B.1960年C.1970年D.1982年7.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确定了海底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B.规定从海岸基准线向外延至200海里的范围是该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C.沿海各国拥有12海里的管辖海域D.各国均有相当于本国陆地面积约1/3的管辖海域8.日本斥巨资200亿日元加固在琉球群岛以东太平洋上一个无人居住的、露出水面不足两米,且即将被海水淹没的小岛的原因是()A.斥巨资以显示其强劲的经济实力B.想在小岛上建一座海上城市C.保持小岛作为本国领土的法律地位,保持其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D.作为海运中转站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国家拥有200海里领海权B.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指12海里范围之内C.在专属经济区,该国享有勘探、开发、管理海床上覆盖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D.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相当于国土的1/5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学习目标】1.理解海域的划分,了解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学习策略】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运用不同领海基线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空间的划分,理解不同空间范围的主权内容,知识内容识记较多,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课前调研】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与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相关报道。
【课堂活动】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产生与经过;理解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
探究活动2:读课本相关内容,识记填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域的划分及权益。
海域划分范围权利领海内水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怎样评价《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典型例题】1.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海域为甲国的________,甲国可在此行使哪些权力?(2)按《大陆架公约》第七十七条规定,沿海国对其所属大陆架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权权利。
(3)乙国的渔船未经甲国许可到丙地捕鱼,与甲国发生海洋权益争执。
请分析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应如何解决这个矛盾?(4)乙国的某船舶在丁处与甲国船舶私下进行劳务交易,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为什么?2.图16为北部湾海域及周边区域图。
洋浦港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地处泛北部湾中心区域,是北部湾距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深水良港。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洋浦港的位置优势表现在_____。
(3分)(2)洋浦港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的____资源,该海区还可重点开发_____、_______等海洋资源。
(3分)(3)洋浦港开发建设中,应注意避免____和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4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学习目标】1.明白得海域的划分,了解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学习策略】本课最要紧的任务是通过运用不同领海基线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空间的划分,明白得不同空间范畴的主权内容,知识内容识记较多,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课前调研】提早布置学生搜集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与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相关报道。
【课堂活动】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产生与通过;明白得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
探究活动2:读课本相关内容,识记填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域的划分及权益。
图2 图3探究活动3:读课本相关内容,如何样评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典型例题】1.读海洋空间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C 海域为甲国的________,甲国可在此行使哪些权力?(2)按《大陆架公约》第七十七条规定,沿海国对其所属大陆架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权权益。
(3)乙国的渔船未经甲国许可到丙地捕鱼,与甲国发生海洋权益争吵。
请分析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应如何解决那个矛盾?(4)乙国的某船舶在丁处与甲国船舶私下进行劳务交易,是否侵犯了甲国的海洋权益?什么缘故?2.图16为北部湾海域及周边区域图。
洋浦港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地处泛北部湾中心区域,是北部湾距离国际主航线最近的深水良港。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分)(1)洋浦港的位置优势表现在_____。
(3分)(2)洋浦港建设是开发利用海洋的____资源,该海区还可重点开发_____、_______等海洋资源。
(3分)(3)洋浦港开发建设中,应注意幸免____和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从领海基线算起,领海、专属经济区的外部界限分别是()A.12、24海里B.200、350海里C.24、350海里D.12、200海里2.海洋具有的价值包括()①生态价值②资源价值③经济价值④科研价值⑤军事价值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3.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内水为领海基线向外海一侧的水域B.毗连区为领海以内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C.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D.专属经济区是包括领海在内的从领海基线向外350千米的区域4.关于国际海底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②水深一般在3 000 m以上③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等一般分布在这一区域④为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5.关于领海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②领海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③《公约》规定,沿海国有权决定本国的领海宽度,并规定领海宽度不能超过12海里④沿海国对其领海享有与领陆、内水一样的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国际海底的原则宣言是哪一年通过的()A.1958年B.1960年C.1970年D.1982年7.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确定了海底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B.规定从海岸基准线向外延至200海里的范围是该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C.沿海各国拥有12海里的管辖海域D.各国均有相当于本国陆地面积约1/3的管辖海域8.日本斥巨资200亿日元加固在琉球群岛以东太平洋上一个无人居住的、露出水面不足两米,且即将被海水淹没的小岛的原因是()A.斥巨资以显示其强劲的经济实力B.想在小岛上建一座海上城市C.保持小岛作为本国领土的法律地位,保持其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D.作为海运中转站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国家拥有200海里领海权B.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指12海里范围之内C.在专属经济区,该国享有勘探、开发、管理海床上覆盖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D.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相当于国土的1/5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疏导引导1.邻海与毗连区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
领海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公约》规定||,沿海国有权决定本国的领海宽度||,并规定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
沿海国对其领海享有与领陆、内水一样的主权||。
毗连区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
沿海国可在其毗连区内||,为防止和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法律和规章的行为||,行使必要的管制||。
2.领海基线的确定领海基线是沿海国领海与内水的分界线||,也是测算其领海宽度的起算点||。
确定领海基线一般有正常基线法和直线基线法等方法||。
正常基线也叫低潮基线||,指沿海国家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也就是以落潮时海水退到离岸边最远的那一条水边线为领海基线||。
正常基线法一般适用于海岸线比较平直、变化不明显的海区||。
直线基线是在岸线极为曲折或海岸附近有一系列岛屿的地方||,确定适当点后再用直接连接而成||。
我国领海基线即采用直线基线法确定||。
沿海国家也可交替采用正常基线法和直线基线法||,确定本国的领海基线||。
3.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公海是“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全部海域”||。
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
公海只能用于和平目的||。
对于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走私毒品等罪行||,各国都可依法行使管辖权||。
国际海底区域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水深一般在3 000米以上||。
大洋中的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等一般分布在这一区域||。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4.多元结构的海洋新制度《公约》的生效标志着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时代已经到来||。
它打破了数百年来将世界海洋划分为领海和公海的传统二元结构||,建立起多元结构的海洋新制度||。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4.1国际海洋秩序教案鲁教版选修2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标准活动建议●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举例说出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运用不同领海基线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空间的划分,理解不同空间范围的主权内容,运用材料分析我国的海洋基本国情,以中日钓鱼岛的争端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解决说明关于国际岛屿与海域争端的解决方法。
【知识构建】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的划分、我国的海洋国情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在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域划分与我国的海洋国情后,可以更好的解决世界关于岛屿争端解决的依据,针对中日钓鱼岛问题为案例分析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树言人,1名纪检员。
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姓名在小组中的职责发言次数个人观点×××【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情诊断课前先整理好学生搜集的材料,组织好课堂5分钟展示活动。
学生回答。
用事实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愿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海洋国土观念。
学习目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②迅速说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标展示出关键词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产生与经过;理解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
[内容解析]1.50年代以来,许多濒临海洋的国家相继向领海以外的海域扩展权利。
2.《公约》于1982年通过,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第一节国际海洋新秩序自我小测夯基达标1•叱斓基线汛亡•领海、门」:汗济可为外浑界限分眦 ■:)A. 12、24 海里B. 200、350 海里C. 24、350 海里D. 12、200 海里 2.海洋具有的价值包括(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 3. 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 内水为领海基线向外海一侧的水域B. 毗连区为领海以内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C. 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D. 专属经济区是包括领海在内的从领海基线向外 4.关于国际海底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①生态价值②资源价值 ③经济价值臼第】讦于讥⑤军事价值①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②水深一般在 3 000 m 以上 ③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等一般分布在这一区域 A.①②③④为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350千米的区域5. 关于领海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②领海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③《公约》规定,沿海国有权决定本国的领海宽度,并规定领海宽度不能超过12海里④沿海国对其领海享有与领陆、内水一样的主权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6.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国际海底的原则宣言是哪一年通过的()A. 1958 年B. 1960 年C. 1970 年D. 1982 年7. 有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确定了海底资源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B. 规定从海岸基准线向外延至200海里的范围是该沿海国的专属经济区C. 沿海各国拥有12海里的管辖海域D. 各国均有相当于本国陆地面积约1/3的管辖海域8. 日本斥巨资200 亿日元加固在琉球群岛以东太平洋上一个无人居住的、露出水面不足两米,且即将被海水淹没的小岛的原因是()A. 斥巨资以显示其强劲的经济实力B. 想在小岛上建一座海上城市C. 保持小岛作为本国领土的法律地位,保持其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D. 作为海运中转站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沿海国家拥有200海里领海权B. 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指12海里范围之内C. 在专属经济区,该国享有勘探、开发、管理海床上覆盖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D•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相当于国土的1/5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世界海洋划分为国家管辖海域和国际管辖海域两部分。
其中,国家管辖海域包括内水、港口、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国际管辖海域包括公海、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国际海底区域。
(1 )材料中所述领海宽度为_________________ 海里,专属经济区宽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海里;按照这一公约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方千米。
(2 )材料中所述大陆架海域的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其原因主要是()A. 这里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B. 这里浮游生物分布均匀C.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D. 临海国家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3)若图中字母分别表示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那么图中字母A是__________________ 渔场,B是__________________ 渔场,C是 _________________ 渔场,D是___________________ 渔场。
(4)从热量带来看,世界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这一地区鱼类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寒暖流交汇的地方与渔场的分布是否一致? __________________ 。
图中B渔场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用图表示毗连区、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内水的关系。
11. 如图所示的岛国,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区域为该国的 _________________ ,该区域从_________________ 基线算起,不应超过__________________ 海里。
(2 )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法》确定,沿海国家拥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里领海权,该国 的领海范围比图示区域要 ___________________ ,该国在其范围内享有 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该国虽小,作为基本政治单元,也有四个构成要素:有定居的居民、有一定的政治组 织、有确定的 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 。
日本《朝日新闻》近日报道,日本一项扩张大陆架计划目前遇到阻碍, 交申请报告前就早早流产。
日本原计划用20年的时间推进此项计划,将相当于其国土面积A. aB.bC.cD.d13.关于此次日本扩张大陆架计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 此计划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所有规定B.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领海面积C. 为了增加资源后备储量,成为资源大国D. 日本扩张大陆架的计划不影响中国的海洋权益14. 下列关于大陆架资源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006年1月22日,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经过利返回青岛。
这次环球大洋科考, 我国科学家在太平洋、 大西洋和印度洋的5个区域进行深 海探测,采集样品,对周边生态现象等进行综合研究。
下图为这次考察路线示意图,读图完而可能在向联合国提12〜14题。
①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②广泛分布锰结核③是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区域 ④有300天、43 230海里的环球航行后顺12.图中表示大陆架区域范围的是(15. 有关图①〜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联系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通道B. ②所在大洲是人口增长最快的洲C. ③所在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D. ④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16. 2005年12月,考察船从②启航回国,其中从②〜③海区航行时()A. 一直顺水航行B. 以逆水航行为主C•顺水航行里程长于逆水航行里程D. 先逆水后顺水参考答案1解析: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里。
答案:D2解析:海洋具有生态、旅游、资源、科研、军事等价值。
答案:D 12海里。
200海成15〜16题。
3 答案:C4 解析: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
水深一般在 3 000 米以上。
大洋中的多金属结核、热液矿床等一般分布在这一区域。
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答案:B5 解析:领海是指沿海国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
邻海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
《公约》规定,沿海国有权决定本国的领海宽度,并规定领海宽度不超过12 海里。
沿海国对其领海享有与领陆、内水一样的主权。
答案:A6 答案:D7 解析:《公约》上明确规定国际海底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而不是指海底资源。
沿海国家拥有12 海里的领海权和200 海里的管辖海域作为专属经济区;内陆国家无领海及管辖海域。
答案:B8 解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除拥有12 海里的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 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
日本不惜巨资加固该小岛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小岛作为领土的法律地位,以获得以该岛为中心的面积约达126 000 平方海里的资源管辖权。
答案:C9 解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除拥有12 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延伸至200 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盖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所以A、B两项错误,C项是正确的。
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相当于国土的1/3 ,而不是1/4 , D 项也不对。
答案:C10 答案:(1)12 200 300 万(2)AC(3)北海秘鲁北海道纽芬兰(4)温带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5)基本一致上升补偿流(6)(2咖里)h专JK繞祈区L领梅]”込岭e i +(12M)”眦祁区1(12海里)*11解析:为适应国际海洋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新形势,国际社会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该公约规定沿海144个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盖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答案:(1)专属经济区领海200(2)12小绝对主权(3)领土具有主权12-14解析:图中a为海岸带的陆地部分,b为大陆架,c为大陆坡,d是洋盆。
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在深海的海盆中。
答案:12.B 13.C 14.D15-16解析:第15题,从图中的轮廓可以看出,①是联系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要道;②是非洲,它是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③位于南亚的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④处是马六甲海峡。
第16题,从②到③海区的航行,先是沿着非洲东岸,后是在北印度洋海区。
沿非洲东岸航行时,会沿着厄加勒斯暖流、莫桑比克暖流;因此时是冬季,在北印度洋海区航行时,会遇着东北风和自东向西的洋流;故该段航行以逆水航行为主。
答案:15.B 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