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1.04 KB
- 文档页数:2
《我的空中楼阁》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50分)(一)我的空中楼阁(12分)李乐薇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②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④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⑤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⑥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⑦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
我的空中楼阁练习题我的空中楼阁练习题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悬浮在脑海中的问题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它们像一座座空中楼阁,高耸在我的思维空间里,引发我不断思考和探索。
这些问题既可以是哲学上的难题,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困惑,它们给予我思维的训练,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世界。
其中一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那就是“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却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哲学命题。
幸福对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经历都不同。
有人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源泉,而有人则认为幸福来自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富足。
通过思考和观察,我逐渐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我而言,幸福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当我能够真正接受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不追求过多的物质欲望,而是专注于内心的成长和自我实现时,我感到幸福。
这种幸福是一种持久的状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个问题似乎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有人认为学习是为了应对社会的竞争,获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社会地位。
而有人则认为学习是为了追求知识和智慧,让自己更全面地理解世界。
在我看来,学习是一种成长和进步的方式。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学习不仅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挑战,更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学习让我感到充实和满足,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
还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什么是真理?”这个问题是哲学上的经典问题,也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的命题。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还是主观意识的构建?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知识和观念的思考。
在我看来,真理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它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不断演化的过程。
真理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我们对事实和现象的解读和解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因为每个人的视角和经历都不同。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更接近真理,更全面地理解世界。
这些问题只是我空中楼阁中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中楼阁,这些问题或许不会有确定的答案,但它们激发了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返回作业资料我的空中楼阁一、课内阅读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交通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1.如何理解上述文字所要反映的作者的“志”?2.“清福”是指什么?3.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
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这是在暗指什么?4.由于“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的关系,文章的标题《我的空中楼阁》也应属于“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住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什么?二、课外阅读旧居赋余树森它,门窗油漆剥落,颇含古雅淡朴之趣;地面水泥破残,空气却润而不燥。
……房前园地一方,三面插以竹篱,爬满金银花、蔷薇、莺萝、牵牛、丝瓜、梅豆之类;窗前一株葡萄,树龄已逾十载。
春日,新芽萌发,生机喜人;夏天,自有一窗绿荫泻于书案,清人心目,而那三面竹篱上,则是绿叶丛丛,猩红万点;紫的、蓝的牵牛花,一直开到仲秋;到了冬季,经过西北风“A”,小院顿然变得空旷寥廓起来,在光秃秃的葡萄架下,时有一两只麻雀跳来跳去。
更使我感到其妙无穷的还是(甲]它(乙]远可得西山之静趣(丙]近可感生活之漩涡(丁]古人云:“山远始为容。
”小立庭院,远望那暖暖的西山,好像是一位美人,静卧于绿野蓝天之际,有时,她裹着烟蓝色的轻纱,有时,她身披紫绿万状的锦绣,在朝日、夕晖、雨雪、雾霭之中,变幻着姿容……你可以任意地想象着那山里的一座座古寺、佛塔、经幢、断碑,以及那明眸似的清澈的泉水……而不致被那满地冰棍和各色的花纸,收录机的喧阗聒噪,败坏游兴。
二、1.比喻。
两个比喻,形象地勾画出了山和小屋的姿态,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清新、玲珑,而且写出了小屋和山的搭配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2.比喻。
四个比喻角度各异,前两个比喻以“飘”、“掠”的动态写静止的美,出奇制胜,气韵生动。
后两个比喻,则直接点出小屋给人的色彩印象和气氛感觉,渲染出小屋灵巧、迷人的风姿。
3.拟人。
用写人的词语“含蓄”和“风度”来写小屋,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也暗含着作者人格中的尊严。
4.比喻。
这里运用暗喻,将大自然比成一幅巨画,意境阔大,又十分自然。
三、1.站在“山下”仰视。
写出了小屋在绿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的特点。
2.“领土”指作者专有的小屋、花园、小路等,“领空”指小屋的室外环境。
“有形的围墙”指小屋周边的花木,“无形的围墙”指天边的云霞。
这些景物描写,表达出作者开放的心态及对拥有自由、独立天地的欣喜豪迈之情。
3.作者由自家有形的院墙联想到天空这个无形的大围墙,由自家院中各种各样的花联想到天上的云霞。
运用联想,可以由此及彼,由实及虚,由近及远,令文章的内涵更丰富多彩,情感的抒发更淋漓尽致;同时,也能给予读者更具意韵的审美享受。
四、1.课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小屋与山、树的关系。
这是立足于小屋之外所见。
第二部分(第9—18自然段),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这是立足于小屋所见。
2.本文以小屋为中心,多侧面多角度地将小屋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以及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的美好情怀是贯穿本文的脉络。
3.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颇具匠心。
文章开篇大笔着墨,从山叙起,对山和小屋进行具体的分层描绘。
在画出了小屋的位置之后,转入对小屋周围环境的直接描绘,作者着笔先写小屋的“领土”,写和“领土”相对的“无限的领空”。
突出了作者对“空中”的偏爱,对能尽情“游目骋怀”的向往。
然后,文章直接点题,写空中楼阁——小屋的“空中”感。
我的空中楼阁·课后练习一说说标题“我的空中楼阁”有几层含义,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边的句子。
1.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揣摩“领土”“领空”、“有限”“无限”以及“开放性的院子”等词语的深层意味。
)3.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说说从什么联想到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这里的“香”有什么含义?这样写好在哪里?)5.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为什么说小屋“在花蕊中”?“绽开”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景?)6.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这里的“自然”具有怎样的深刻含义?)三将本文与《荷塘月色》比较阅读,说说两文观察景物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一、第一问,标题“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作者心爱的小屋建于山上,犹如耸入云天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楼阁,理想中的远离喧嚣、恬静安宁的生活环境。
第二问,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思想感情。
二、1.运用了拟人手法。
“含蓄”是因为大树“把小屋笼罩起来”;“有风度”是因为小屋上面有“细而密的枝叶”的佩戴、装饰,其树阴“美而浓”。
“含蓄而有风度”本是用来写人的,这里用来写小屋,小屋仿佛像人一样有生命,有气质,实际上作者是假外物以言自身,从中寄托了对小屋的赞美与热爱,也暗含了作者人格中的尊严与豪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语文阅读理解题:我的空中楼阁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②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④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⑤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⑥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我的空中楼阁【学习要求】1.理清文章脉络,探究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
2.学习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鉴赏诗化语言及精妙意境,领悟作者独特感受。
【学习重难点】【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学时:1. 整体感知课文,疏理文章思路;2.探讨研究文章第一部分,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二学时:1.探讨研究文章第二部分,领悟本文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2.品味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理解作者对安静、独立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学习(一)学法指导:1.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扫清阅读的文字障碍;2.查资料(课本、辅导用书、网络资源),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3.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脉。
(二)尝试练习1.注音及填词眉黛.(dài)宁mì(谧)一幢.(zhuàng )缥miǎo(缈)花蕊.(ruǐ)阡陌..(qiān mò)山脊.(jí)逊.色(xùn )休憩.(qì)翘.起(qiào)玲珑..(líng lóng)芍.药(sháo)翘.首以待(qiào)灯影幢.幢(chuáng)游目chěng(骋)怀姿.态(zi) piān(翩)然2.解释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
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
1.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不合实际的计划。
2.也指人高明通达。
俯仰天地: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3.填空⑴本文作者李乐薇,中国台湾当代散文家。
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
代表作《我的空中楼阁》。
⑵文中化用了许多古诗句,使得文章语言优美。
譬如“雾失楼台”化用了北宋(朝代)秦观(人名)的作品《踏莎行·雾失楼台》,“游目骋怀”化用了晋(朝代)王羲之(人名)的作品《兰亭集序》。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赏析阅读天地0522 1026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赏析原文: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的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的大道.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文题解读文章题目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作者作品李乐薇(1930~),江苏省南京市人,现代作家。
早年肄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于感情。
她善于借助外在的形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绪”,透露出常有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背景纵览在《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散文中,作者引入现代派诗歌艺术,综合运用多向叠景,以及幻觉错觉、虚实契应、声色交感、移位变形等多种技法。
致力于潜意识和自我情绪的表现,从而使作品给人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
字词梳理1.字音山脊.(jǐ)谦逊.(xùn)掠.过(lǜe)婀娜.(nuó)翩.然(piān)休憩.(qì)宁谧.(mì)花蕊.(ruǐ)囿.于(yòu)2.辨音3.辨义幅——副幅:量词(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
副:①作量词,用于成组成套的东西,如“一副对联”;②也用于面部表情、态度等,如“一副笑容”。
绚烂——灿烂绚烂:色彩华丽。
如“绚烂的朝霞”“绚烂多彩”等。
灿烂:多用来形容颜色光彩、鲜明、耀眼的物品;也指文化遗产、思想等的美好优秀,同义范围大。
4.词义囿于:局限。
柔静:柔和恬静。
宁谧:安宁,平静。
翩然: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缥缈:也写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所以称黛为眉。
黛,青黑色的颜料。
空中楼阁:空中花园,现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
游目骋怀:放眼观看,使人开怀。
游目,放眼往远处看;骋怀:开怀。
课文剖析山如眉黛......。
(“山如眉黛”“眉梢的痣一点”独出心裁,熨帖自然,....,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使“山”“屋”的形象呈现出新颖动人之态。
五我的空中楼阁复习指导:1.作者_______,台湾作家。
2.这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_的散文,题目一语双关,寄托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课文采用_____思路展开。
同步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眉黛.()山脊.()点缀.()婀娜..()姿态翩.然()一幢.()休憩.()宁谧.()缥缈..()游目骋.怀()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片段,并回答1—4题。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上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直飞燕,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
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花好比人的____,树好比人的____。
树的美在于___的轻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眉黛()掠过()婀娜()2.文中空白处对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脸庞躯干身材 B.面庞姿态姿势C.面容躯体姿态 D.容貌姿势姿态3.“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一句是______句式,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片段,并回答1—5题。
①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
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中華基督教會基元中學中文科閱讀理解(自學篇章)《我的空中樓閣》李樂薇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
2.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於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
3.世界上有很多已經很美的東西,還需要一些點綴,山也是。
小屋的出現,點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遼闊無邊的天空掠過一隻飛雁,是單純的底色上一點靈動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點生氣,一點情調。
4.小屋點綴了山,甚麼來點綴小屋呢?那是樹!5.山上有一片純綠色的無花樹;花是美麗的,樹的美麗也不遜於花。
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
樹的美在於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或婀娜,在於活力,在於精神!6.有了這許多樹,小屋就有了許多特點。
樹總是輕輕搖動著。
樹的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別致出色,乃是由於滿山皆樹,為小屋佈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
7.小屋後面有一棵高過屋頂的大樹,細而密的枝葉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濃的樹蔭把小屋籠罩起來。
這棵樹使小屋給予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
8.換個角度,近看改為遠觀,小屋卻又變換位置,出現在另一些樹的上面,這個角度是遠遠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樹,那些樹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樹與樹之間露出一些建築的線條,一角活潑翹起的屋簷,一排整齊的圖案式的屋瓦。
一片藍,那是牆;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樹與樹之間若隱若現,凌空而起,姿態翩然。
本質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勢上,卻像鳥一樣,蝶一樣,憩於枝頭,輕靈而自由!9.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論「領土」,只有有限的一點。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園比房屋小,花園中的路又比花園小,這條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園的大道。
和「領土」相對的是「領空」,論「領空」卻又是無限的,足以舉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
適於心靈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說的遊目騁懷。
這個無限大的「領空」,是我開放性的院子。
我的空中楼阁一、填空题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翩然偏执扁舟翩跹B阡陌陷阱纤维纤夫C缥缈剽窃漂白饿殍D点缀辍学拾掇赘述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B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隐隐约约,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C每个灯火阑珊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D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3.下列句中的方框里,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1)小屋的出现,________了山的寂寞。
2)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________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3)小屋的光线既富于________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4)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A打破绽开精准休 B点破绽放精准休C打破绽放科学憩 D点破绽开科学憩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美而浓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B归来时带着几分鹊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C月朦胧,山虚无,树也缥缈。
D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萦耳。
5.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小屋的光线富于科学的时间性, 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虽然……但是…… B既……也……C只有……才…… D不但……而且…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B有型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C这个无限大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D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C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即使便于我行走。
D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
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②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④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⑤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⑥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⑦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训练答案五下1、下列句子加括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正确答案)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2、1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中的“楼阁”仅指立于山脊的我的小屋。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膝盖xī懊丧sàn 荒林huāngB、稠密chóu 凫水fú蹊跷qiāo(正确答案)C、嬉笑xī恪守luò废墟xūD、璀璨cuǐ做窠cháo 沙漠mò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这句的修辞格是()[单选题] *比喻比拟通感(正确答案)错觉5、2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转型。
(正确答案)D.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6、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了一个严实。
[单选题] *包围裹(正确答案)盖7、咤的正确读音是()[单选题] *zhǎzhāzhà(正确答案)chà8、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惆怅chàng 携手xié(正确答案)B、寥廓guō沧海桑田cāngD、峥嵘zēn 飞翔xiáng9、1《荷塘月色》《画里阴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吴冠中、施耐庵。
《我的空中楼阁》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逊.色阡陌..树荫.花蕊.绽.开应.用掠.过给予..婀娜..当.做翘.起依傍.2、按拼音写汉字。
点zhuì()面páng()清xī()寂mò()休qì()xuàn()烂ménglóng()()3、按拼音写汉字,并解词。
眉dài():()piān然:宁mì():Piāomiǎo()():游目chěng()怀:二、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B.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C.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D.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
2.对“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这一句用暗喻,将夜暮笼罩下的“小屋”说成是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给小屋蒙上一层朦胧而神奇的色彩。
B.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中。
C.点明题旨,将现实的小屋虚幻成“空中楼阁”,表现作者对“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
D.是实写,当时山上雾大,小屋已被雾所笼罩。
3.对“夜晚的小屋”理解正确的项是()A.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
B.“空中楼阁”是表明“我”的精神无所寄托。
C.是写实,当时山上雾大,小屋已被雾笼罩。
D.小屋仍是小屋,“我”却觉得它仿佛是空中楼阁。
4.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写自己心爱的小屋,并非纯客观的来写,而是在描写中处处渗透着自己的主观感情,寄寓着作者的志向和情趣。
B.文章用词准确,生动,描写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笔调清新,语言优美。
C.文章定景换点,从各种不同的侧面来观察,使景物的特征毕现。
初三语文阅读:我的空中楼阁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三语文阅读文章《我的空中楼阁》以供大家学习。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和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
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象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②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
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
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
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④换个角度,近看改为远观,小屋却又变换位置,出现在另一些树的上面,这个角度是远远地站在山下看。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
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
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
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⑤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
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
在有限的土地上,房屋比
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
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
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这个无
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⑥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
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
飘落。
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空气在山上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
⑦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
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
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
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
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当花瓣微微
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⑧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
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
天一个美梦。
出入的环境要道,是一条类似苏花公路的山路,一边傍山,一边面临稻浪起伏
的绿海和那高高的山坡。
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车,然而便于我行走。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
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
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
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作空中走廊!
⑨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作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
缈。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
侧的空中楼阁!
⑩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可以省去许多室内设计和其他的装饰。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62.结合全文,说说“空中楼阁”有哪些特点。
63.第⑤段写“小屋之小”,说“房屋比土地小,花园比房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
这条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园大道”,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4.第②段画线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请作简要评析。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65.文中第⑧段写道:“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这句话意蕴深厚,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62.树荫笼罩、环境优美,轻灵自由、光线明亮,依山傍水、安静独立,立于山脊,如
立空中。
63.以小屋领土之小反衬领空之无限,写出小屋地势之高与视野的开阔,从而表达写作者心境的开阔自由与闲适惬意。
64.比喻手法,将小屋比作风帆、飞雁,化静为动,生动描写出小屋给无际的山上增添
了生气与情调,是山美丽的点缀,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喜爱之情。
65.小屋不仅仅是“物”,是作者理想境界的化身,是作者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寄托了作者热爱自己的小屋,热爱自由快乐的生活,保持独立的人格的思想感情。
(或者“一个人只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与思想感情,就能获得幸福与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