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内蒙古参观考察心得体会(精)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2
驴友到内蒙古旅游5天的真实感受分享
亲爱的朋友们:
上个月我和一群朋友去内蒙古旅游,我们驴友走的路程让我们有深刻的感受。
内蒙古具有古老的文化和风土,景色一点不输于其他地方。
由于我们把地图拿来看,所以我们看到的风景更加明晰深入。
我们从呼和浩特到赤峰,经过了几个小镇,看到了绿油油的草原,和布满野花的山路,还有蓝天白云的大片草地,真是太美了!
不仅如此,我们也见到了当地民间艺术和风俗,听到了当地的歌,感受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
而且,当地的人们都很友好,热情而真诚,这是给我们令人难忘的体验。
总的来说,我们在内蒙古的5天给了我们很多收获,我们都把它当成宝贵的记忆,希望今后还能够再去内蒙古感受那美好的风景。
祝好!
- 1 -。
第1篇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大地上,有一片令人向往的草原,那就是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我有幸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感受了草原的独特魅力,留下了深刻的感悟。
一、草原的自然之美1. 广袤无垠的草原踏上内蒙古大草原,我被眼前这辽阔的景象所震撼。
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仿佛铺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污染的困扰,只有大自然的馈赠。
置身于草原之中,仿佛融入了天地之间,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2. 丰富的草原资源内蒙古大草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优质的牧草、清澈的河流、壮丽的山川等。
这些资源为草原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为游客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在这里,我们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羊肉、奶酪等特色美食,还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草原风光。
二、草原的文化之美1. 草原民族风情内蒙古大草原是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多个民族的聚集地。
这些民族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如那达慕大会、蒙古族长调、摔跤等。
在这里,我们可以近距离感受草原民族的热情好客、豪迈奔放。
2. 草原艺术草原艺术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蒙古族的长调、呼麦、舞蹈等。
这些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展现了草原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草原上,我们有机会欣赏到这些精彩的表演,感受草原艺术的魅力。
三、草原的人情之美1. 草原人民的热情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待人真诚。
当我们走进蒙古包,主人会热情地为我们端上奶茶、奶酪等美食,还会邀请我们参加草原篝火晚会。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真诚与善良。
2. 草原的团结互助草原人民团结互助,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在草原上,我们看到了牧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场景。
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
四、草原旅游的感悟1. 珍惜自然资源在草原旅游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草原这片绿色家园,保护生态环境,让后代子孙也能享受到这美好的景色。
2. 尊重民族文化草原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些文化传统。
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感悟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感悟一、引言在不远的北方,有着一片广袤的土地,那里被美丽的草原覆盖着,那里是内蒙古自治区。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对内蒙古的考察,这使我对这块独特的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考察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于内蒙古的个人理解和观点。
二、内蒙古的历史与现状1. 内蒙古的历史渊源内蒙古的历史由来已久,这片土地孕育了众多的民族和文化。
作为中国最早形成的牧业经济区之一,内蒙古承载了许多丰富而独特的历史事件。
在元朝时期,蒙古帝国的统一和疆域的最大扩张就始于这里。
而在清朝时期,内蒙古成为了满洲政权的核心地区。
2. 当代内蒙古的现状如今的内蒙古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能源资源重镇。
这里有着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资源储备,是中国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之一。
内蒙古也积极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文化、环保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三、草原与蒙古文化的魅力1. 广袤的草原给人带来的启示在考察期间,我置身于无边无际的草原之中,被这片宁静而壮丽的景色所震撼。
草原的广袤让我感受到了个体和世界的相对较小,人与大自然的融合,这让我深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 蒙古文化的精神内涵蒙古文化是内蒙古的瑰宝,它承载了蒙古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内涵。
在我们的考察中,我亲眼目睹了蒙古族传统的歌舞表演,感受到了他们豪放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蒙古族人民的勤劳和善良让我深感钦佩,他们对待客人的热情和真诚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四、内蒙古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内蒙古的环境问题与挑战在考察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内蒙古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与挑战。
草原过度放牧、水资源短缺、沙尘暴等问题都给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2. 内蒙古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然而,内蒙古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游玩内蒙古草原的优秀观后感范文内蒙古草原是指以北部呼伦贝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也是目前中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更是一处旅游胜地。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游玩内蒙古草原的优秀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到各位。
游玩内蒙古草原的优秀观后感范文1“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今年夏天,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和我们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蒙古包——游牧人民的帐篷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是看不到任何高楼大厦的。
这里的房子就只有蒙古包了,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引人注目。
蒙古包的包门开向东南,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
去牧民家里做客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踩在门槛上,必须跨过去,因为牧民们认为踩门槛会败坏家里的运气。
下马酒——蒙古人的接待礼仪草原上的蒙古人热情好客,好骑马的他们同样爱喝酒。
若客人到了,迎接客人的第一步就是请客人喝“下马酒”。
身着蒙族服装的姑娘将下马酒斟在银碗中,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歌声甜润、嘹亮。
而客人们喝酒时也有讲究,左手接过酒碗,按照蒙古族喝酒的习俗,用右手的无名指沾一下酒弹向空中——敬天,再沾一下酒弹向地下——敬地,再沾一下酒抹到自己的额头——敬祖先,然后双手捧起一口喝下。
烤全羊——蒙古族的传统名菜内蒙烤全羊是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一般选用草原上长的膘肥体壮,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
烤好的羊肉,皮脆肉滑,色泽金黄,鲜香异常,吃起来肥而不腻,稣脆香美,真的与平时吃到的本地羊肉有很大的不同啊。
献哈达——蒙古族的珍贵礼品哈达是注重礼仪的藏民族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五色哈达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有白色、蓝色和黄色的的哈达。
白色哈达是藏民之间相互赠送的,蓝色哈达是用来送给远方的朋友,而黄色哈达一般是要送给有身份的尊者的。
赴内蒙古参观学习心得体会X月XX日至XX日我有幸跟随基地考察团赴内蒙古参观学习。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多个厂矿企业,产业基地及现代化城区的参观学习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内蒙古大气磅礴的发展态势和巨大建设成就。
特别是几个地区兼顾眼前与长远、生态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与民生,形成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特色城镇化互动的良好局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具体讲有以下几点感受: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内蒙古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基础设施建设,并坚持高标准,适当规划园区并全力完善园区的各项主体功能,做到了“筑巢引凤”。
不单以政策优势吸引项目和投资,还善于利用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设施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例如,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是鄂尔多斯市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结构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地。
鄂尔多斯铜川汽车博览园,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两级政府的重点园区,该项目立足鄂尔多斯,辐射晋、陕、蒙、甘、宁等周边地区,项目总占地约10平方公里,总投资60多亿元,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地区一流的汽车综合服务贸易新园区。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2006年建设的新型特色产业园区。
园区总规划面积40余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在建区和新规划区三部分。
其中,建成区聚集了内蒙古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北方奔驰公司、北方创业公司等170户重点企业(项目)。
在建区共有52个项目入驻,初步形成了风电设备、重型汽车、铁路产品、石油机具、特种钢深加工、工程机械6大产业集群。
二、旅游产业文化含量高。
内蒙古地域广阔,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尽管如此,内蒙古人却并没有放弃文化资源的开发。
这一点在特色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上表现尤为突出。
以黄河文化、成吉思汗文化、草原文化为代表,建立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
在文化资源开发上,内蒙古巧妙地把原始生态和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打造了既有原生态的魅力吸引,又有现代文明享受,兼顾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异域风情的特色旅游产业,文化品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内蒙古草原之旅感受广袤大地上的牧民文化内蒙古,作为中国北方的大草原,是广袤大地上的明珠,其独特的草原风光和牧民文化深深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我有幸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亲身感受了内蒙古草原之旅所带来的美妙感受,让我对大自然和牧民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一、宛如画卷般的草原风光蓝天、白云、绿草,构成了内蒙古草原的标志性色彩。
草原上的一望无际的绿色,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在草原上,我置身于茫茫草海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无穷的力量。
从远处望去,牛羊在草原上悠闲地吃着青草,牧民们带领着群羊缓缓走过,仿佛彼此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我也跟随着当地的牧民,感受到了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二、亲身参与牧民文化的活动内蒙古的牧民文化是内蒙古草原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种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草原上,我有幸与当地的牧民一起,学习奶茶的制作和马球的技巧。
在牧民家中,我亲手体验了制作奶茶的整个过程:先是选择优质的牛奶和茶叶,再用特殊的方法煮制出浓郁的奶茶。
品尝这特有的奶茶,那浓郁的牛奶香气和茶叶的苦涩交织在一起,令人难以忘怀。
而学习马球则让我感受到了牧民们对马的热爱和马球运动的激情。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尽情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与激动,这种独特的文化体验使我更加深了解了内蒙古牧民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三、伴随马头琴的悠扬乐曲马头琴是内蒙古草原上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独特的音色和表演方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在内蒙古草原之旅中,我有幸聆听了当地的牧民用马头琴演奏的美妙乐曲。
那种悠扬、激昂的琴声在草原上回荡,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
在远离尘嚣的大草原上,那些美妙的琴音唱出了牧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思念。
它们打动了我的心灵,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广袤的土地,更加敬佩内蒙古牧民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天赋。
四、与牧民分享故事和智慧在内蒙古的草原上,每个牧民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智慧,这些故事和智慧代代相传,成为了内蒙古牧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考察心得
内蒙古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民族特色鲜明的地方。
我有幸参加了内蒙古的考察活动,对这个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风景非常壮观。
我们游览了呼伦贝尔草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原,草原辽阔广袤,一望无际。
在草原上,还可以看到许多牛羊,感受到了牧民的朴素和勤劳。
此外,我们还欣赏到了壮丽的内蒙古大草原日落,夕阳西下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除了草原,内蒙古还有许多其他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如五彩斑斓的呼和浩特戈壁,清新宜人的额尔古纳河等等。
这些美丽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让我对内蒙古的自然风光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内蒙古的民族特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蒙古族是最主要的民族。
我在内蒙古的考察中,见到了许多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们参观了蒙古族的传统帐篷,了解了他们的居住、食品和服饰习俗。
此外,我们还观看了蒙古族的传统歌舞表演,感受到了他们独特而激情的音乐和舞蹈。
这些民族特色让我对内蒙古的文化多样性有了更深的感受,也让我更加珍视和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最后,内蒙古的发展速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蒙古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现代化设施和建筑不断涌现。
我在呼和浩特市看到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商业街区和热闹的市场。
这些发展带来了方便和活力,也让我对内蒙古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总的来说,内蒙古是一个充满自然风景和民族特色的地方,我在考察中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喜爱。
我相信内蒙古的美丽和发展会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探索和了解,为这片土地增添更多的魅力。
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感悟标题: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感悟简介:本文将分享我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察经历以及对该地区的感悟,重点关注该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经济发展。
正文:在最近的一次考察中,我有幸前往内蒙古自治区,亲身体验了这片美丽而独特的土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方,以其广袤的草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而闻名于世。
首先,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茫茫草原之间散布着奔腾的河流和湖泊,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参观了呼伦贝尔草原,那里的草原绵延到天边,绿草如茵,让人心旷神怡。
还有巴丹吉林沙漠,金黄的沙丘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令人陶醉。
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画中。
其次,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民俗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保留着独特的传统文化。
我参观了赤峰的那达慕大会,看到了蒙古族的传统舞蹈、音乐和马术表演,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此外,内蒙古的民族风情街也是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这里有着各民族的特色建筑和手工艺品,让人领略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最后,我也留意到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随着国家的支持和政策的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里拥有丰富的煤炭、稀土等矿产资源,同时也发展了农牧业和旅游业,成为了国内外投资的热门地区。
我参观了呼和浩特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见证了许多创新科技企业的崛起,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总的来说,我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察中收获颇丰。
这里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和经济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独特而魅力的地方,值得更多的人前来探索和了解。
通过这次考察,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热爱和关注这个美丽的地方。
内蒙考察心得体会前言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内蒙考察团,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体验。
在此次考察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内蒙古的独特魅力和宝贵资源。
我想通过这篇文档,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了解内蒙古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方边疆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地广人稀,气候干燥,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景观类型。
内蒙古素有“草原之国”的美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辽阔的草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内蒙古的自然景观内蒙古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在考察团中,我们游览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这片草原几乎没有边界的延伸至天际。
我们可以欣赏到无垠的草海,有时甚至会看到远处奔腾的野马。
还有坐落于贝尔湖畔的那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的石头和黄土层积砌而成,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内蒙古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河、额济纳旗的大漠、海拉尔海等。
这些地方都展现出了荒漠之美和河流之灵动。
在这里,我们也亲身体验到了草原牧民的生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内蒙古的民族风情内蒙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主要有蒙古族、汉族、满族等。
这些民族拥有独特的风俗文化和民俗传统,充分展示了内蒙古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在考察中,我们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院,了解了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品尝了正宗的蒙古特色美食,如烤羊肉和奶茶。
同时,我们还观看了羊皮鼓舞、马头琴演奏等传统表演,感受到了蒙古族的独特艺术魅力。
内蒙古的民族风情也体现在其传统节日上,如那达慕大会、蒙古包节等。
这些节日是内蒙古人民举办的盛大庆典,不仅吸引了内蒙古的居民,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总结内蒙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
我对于内蒙古的认识更加深入,也更加向往这片草原的美丽。
希望有一天我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继续体验内蒙古的魅力与风情。
残联赴内蒙古考察体会感言
内蒙古是我国北部的一片广袤大地,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
最近,我们残疾人联合会组织了一次赴内蒙古的考察活动,让我对这个地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风光令人惊叹。
在这里,我看到了广袤的草原、壮丽的山脉和湍急的河流。
每一次踏上草原,我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与此同时,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也给了我深深的启示。
我们应该保护好这片美丽而宝贵的土地,让后代人也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
其次,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他们的民族舞蹈、音乐、手工艺品等都展示了他们独特的艺术才华和传统智慧。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
同时,我也注意到内蒙古在残疾人事业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在参观当地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和福利机构时,我看到了他们为残疾人提供的优质服务和关爱。
他们推行的残疾人扶贫政策也让我觉得温暖和感动。
这让我深信,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关怀,无论是否有残疾。
总的来说,这次内蒙古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片土地上,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多元的文化和残疾人事业的进步。
我希望我们可以继续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和关注,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和幸福的生活。
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去了解和感受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
去草原旅游后的心得体会去草原旅游后的心得体会(精选25篇)去草原旅游后的心得体会篇1我有一个愿望,就是亲眼看看呼伦贝尔草原,那里“天灰蒙蒙,野茫茫,风一吹就能看到牛羊”,亲眼感受一下天堂般的草原风光。
经过去年的假期,我终于有机会来到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海拉尔。
北方的早晨来得很早,凌晨三点已经是黎明。
经过三个小时的快速旅行,我们来到了呼伦贝尔草原著名的风景——天堂草原。
啊,这里的空气如此清新,天空如此柔软!绿色的草原像一张巨大的绿色地毯向四面八方蔓延,远处的牛羊就像散落在绿色地毯上的美玉。
我们左边有几片茂密的森林,没有一片长得高。
也许是草原森林。
听导游说草原森林里可能还有狍子和熊子。
我的视野里全是纯蓝,柔白,生机勃勃的绿色,明黄,美得像一幅画!草原的东北部有一个大湖。
湖水明亮而深蓝。
阳光照射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湖水像一层闪闪发光的玉屑,很美!这里有许多珍稀动物。
我指着天上飞着的鹰一样的鸟问导游:“这是什么?”导游说:“这是一种叫海东青的鹰!”“哦,海董卿,多有趣的名字!”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挥舞双臂迎接天空中的新朋友!然后,导游带我们去了一个奥宝。
敖包就像一个圆形的平顶房子,但它是石头做的,下层大,上层小。
导游告诉我们,每个草原都有这样的敖包。
只要你拿一块石头,逆时针顺时针旋转三次,然后把石头扔在敖包顶上,然后许愿,那么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于是我悄悄许了愿,希望能实现!来到草原,一定要骑马。
中午,是太阳最肆虐的时候,但我并不害怕,反而越来越兴奋,因为我要去骑一匹能上能下的马。
就在这里,一个马夫拿来一匹棕色的高头大马,喊道:“谁想骑马?”“我!我!”我激动得心都跳出来了。
“小姑娘年纪轻轻就敢骑马。
很好。
太大胆了!”牧羊人说着,把缰绳递给了我。
在父母的帮助下,我在马背上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我高高举起鞭子,嘴里唱着:“赛马的那座山……”哦,别提我有多骄傲了!短暂的草原之旅即将结束,但临摹之美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内蒙古考察学习心得体会内蒙古实地考察学习心得体会内蒙古考察读书心得体会(县委书记)近日,考察了实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乌海等几个城市。
内蒙古的发展在全国排名在前在十位,所以这次考察这次抱着一种深刻领会的心态,侧重于了解、挖掘其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发展措施及发展速度。
作为大兴安岭东部地区一名县级党委的主要包括领导,自己一直在思索全县的发展问题,且时刻关注着黑河市高度关注整体的发展态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这次考察,把内蒙古的发展与大兴安岭的发展对照加以研究,感觉收获很大,很有启发,对我区今后的国际化,思路更加明晰,信心更加坚定。
一、切合实际,敢为人先的发展途径内蒙古横跨“三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之美称。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潜在的优势,得天独厚的地域与具有又国内多个经济区域发展多层次经济及技术合作的区位条件。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不断优化状况,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经济增长速度和金融市场质量显著提高,走出了一条切合实际、敢为人先、多样化的健康发展之路。
在这次考察中我们注意到,内蒙古的快速发展主要有以下10条途径。
(一)高污染治理取得成效,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做大做强相伴前行之路。
近年来,内蒙古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下大力气、大决心治理污染,取得了显著成效。
内蒙古没有因为怕污染而不会裹足不前,而是在坚决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很好地处理了发展与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关系。
如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凭借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经济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作为赤峰了内蒙全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成为有望成为了对全区产生极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
在积极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坚持不懈地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呼、包、鄂三市作为曾经的“黑三角”变成了今天的“金三角”、“绿三角”。
草原旅游感想心得体会(精品8篇)草原旅游感想心得体会篇1今天我不到六点就起床了,爷爷奶奶就带我去了乌拉盖大草原。
今天的行程中,我们先去了野狼谷,在那里我抱了小狼,这只狼的头长得和狗很像,但耳朵很小,尾巴总是夹在两条后腿之间。
长着一身土黄色的毛。
小狼比较重,抱着还是有些吃力的。
当我抱着小狼的时候,爷爷给我和小狼拍了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随后我们去了九曲湾,全程九曲十八弯。
我们先坐了一个观光车,然后又坐勒勒车,最后就要步行爬上山顶了。
到达山顶后,我们玩了低空冲浪也就是滑草。
下去了我们又上来了,准备再滑一次。
我们一共滑了三次,之所以不再滑了是因为爷爷爬不动了。
然后我们到山下骑马。
我们一人一匹,我骑得这匹是黄色的,起步时比较慢,转过弯还跑了起来。
由于跑起来比较颠,所以刚开始时我还是有点害怕的,但爷爷更颠,屁股都离开了马背。
午饭后,我们去了布林泉。
我在那里洗了脸,还在那里取了水喝。
泉水很凉,夏天喝一些很舒服,但不能喝太多,因为水太凉了。
然后我们到草原里面玩耍,拍照,再到观光长廊观看这草原美景。
我一眼望去大草原好美啊!最后,我们来到了《狼图腾》影视拍摄地。
第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但后来却发现这里很好玩。
我们参观了原来人们住的地方。
这里有一张桌子,但不是放在地上,而是放在炕上。
我们也参观了战士们住的地方,一铺炕住五个人,横着睡。
我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奶奶突然发现了一辆老式公交车,我进去看了一下,发现这车拉不了多少人,因为发动机在车厢里而且巨大,几乎前半个车厢都让发动机占领了;这车厢太高了,现在的公交车两个台阶就上去了,但这辆车是四个很高的台阶,像大巴车一样高。
今天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像绿色地毯一样的乌拉盖大草原。
草原旅游感想心得体会篇2放假了,我去了向往已久的内蒙古木兰围场大草原。
那里有湛蓝的天空;那里有雪白的云朵。
连绵起伏的群山上铺有一层绿地毯,这就是绿茵茵的草地。
白云好低好低,好像伸手就能摸到似的。
2023中国内蒙古之历史印记心得体会三篇第一篇:内蒙古草原的壮丽景色内蒙古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美丽地区,以其广袤的草原而著名。
我在2023年的旅行中有幸亲身体验了内蒙古草原的壮丽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内蒙古的草原景色广阔而壮丽,真正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无边无际的草地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驰骋在草原上,迎面而来的是清新的风和呼啸而过的羊群,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
而且,内蒙古草原还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和河流,增添了更多迷人的色彩。
其次,内蒙古草原是世界上最后的草原文化之一。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蒙古族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得以保留和传承。
我参观了一些蒙古族牧民家庭,了解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他们的包容和热情让我深感内蒙古草原的人文之美。
最后,内蒙古草原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我在这里见到了许多稀有的物种,如草原狼、苍鹰和马鹿等。
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这给我留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启示。
总的来说,内蒙古草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它的壮丽景色、丰富的文化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来到内蒙古,亲身体验这片神奇的土地。
第二篇:呼和浩特的历史文化之旅作为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2023年的旅行中,我有幸来到呼和浩特,展开了一段别样的历史文化之旅。
首先,呼和浩特的历史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呼和浩特市区的博物馆和遗址,我见证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
这些历史遗迹和文物展示了当地人民勤劳智慧和丰富的历史积淀。
其次,呼和浩特是蒙古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旅行中,我参观了内蒙古民族文化村,深入了解了蒙古族的生活方式、艺术表达和传统节日。
鲜艳的蒙古民族服饰、悠扬的马头琴音乐和精彩的蒙古舞蹈使我对蒙古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最后,呼和浩特还拥有许多古建筑和寺庙。
赴内蒙古参观考察心得体会X月XX日至XX日我有幸跟随基地考察团赴内蒙古参观学习。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多个厂矿企业,产业基地及现代化城区的参观学习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内蒙古大气磅礴的发展态势和巨大建设成就。
特别是几个地区兼顾眼前与长远、生态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与民生,形成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特色城镇化互动的良好局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具体讲有以下几点感受: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内蒙古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基础设施建设,并坚持高标准,适当规划园区并全力完善园区的各项主体功能,做到了“筑巢引凤”。
不单以政策优势吸引项目和投资,还善于利用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设施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例如,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是鄂尔多斯市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结构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地。
鄂尔多斯铜川汽车博览园,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两级政府的重点园区,该项目立足鄂尔多斯,辐射晋、陕、蒙、甘、宁等周边地区,项目总占地约10平方公里,总投资60多亿元,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地区一流的汽车综合服务贸易新园区。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xx年建设的新型特色产业园区。
园区总规划面积40余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在建区和新规划区三部分。
其中,建成区聚集了内蒙古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北方奔驰公司、北方创业公司等170户重点企业(项目)。
在建区共有52个项目入驻,初步形成了风电设备、重型汽车、铁路产品、石油机具、特种钢深加工、工程机械6大产业集群。
二、旅游产业文化含量高。
内蒙古地域广阔,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尽管如此,内蒙古人却并没有放弃文化资源的开发。
这一点在特色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上表现尤为突出。
以黄河文化、成吉思汗文化、草原文化为代表,建立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
在文化资源开发上,内蒙古巧妙地把原始生态和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打造了既有原生态的魅力吸引,又有现代文明享受,兼顾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异域风情的特色旅游产业,文化品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1篇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国门,去感受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
而我,也不例外。
在2019年的暑假,我有幸踏上了蒙古国的土地,进行了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
这段旅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草原的壮美与辽阔,以及大自然的力量。
以下是我对这次蒙古旅行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一、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蒙古族人民以热情好客著称,这是我此次旅行中最深刻的印象。
从抵达蒙古国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友好与真诚。
在乌兰巴托市区,我们住进了一家蒙古包酒店。
酒店老板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亲自为我们端上了奶茶和奶皮,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蒙古包的搭建方式和草原文化。
在旅行过程中,我们结识了许多蒙古族朋友,他们乐于与我们分享自己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淳朴和善良。
二、壮美辽阔的草原风光蒙古国的草原面积辽阔,被誉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
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我们欣赏到了壮美的日出日落、浩瀚的星空、奔腾的骏马、悠闲的牛羊。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躺在草原上,仰望星空,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怀抱。
草原上的风景如画,让我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三、独特的民族文化蒙古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此次旅行中,我们参观了蒙古包、草原牧民的家、蒙古族博物馆等地方,深入了解到了蒙古族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蒙古族的摔跤比赛。
这是一项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体现了蒙古族人民勇敢、坚韧的精神。
四、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蒙古国的自然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
在旅行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壮丽的山脉、清澈的湖泊、茂密的森林。
这些自然景观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同时,我也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在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责任。
五、对生活的感悟此次蒙古之旅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在草原上,我们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
内蒙古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在我参观和学习内蒙古期间,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内蒙古的自然风光令人惊叹。
这个地方有广袤的草原、壮丽的沙漠和雄伟的山脉。
每当我站在草原上,感受到无边无际的广袤和宁静,我真的感到自己很渺小。
这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环境,也更加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其次,我学到了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内蒙古有丰富的蒙古族文化,如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还有传统的草原文化。
我参加了一次草原上的民族文化表演,真切地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重要性。
此外,内蒙古的养殖业让我了解到了农业的重要性。
在参观农牧民家庭时,我看到了他们勤劳的工作和对土地的热爱。
他们依靠畜牧业为生,种植和饲养各种动植物。
这让我认识到农业是一个关键的产业,需要我们重视和支持。
最后,内蒙古的人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是友好、热情和勇敢的,他们对自己的土地和文化有着深深的热爱。
他们乐观向上,愿意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这让我明白了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在与他人交往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通过这次内蒙古的考察学习,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我将继续保持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积极倡导文化交流和多样性,同时关注和支持农业产业的发展,并用友善和开放的心态与他人交流合作。
赴内蒙古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X月XX日至XX日我有幸跟随基地考察团赴内蒙古参观学习。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多个厂矿企业,产业基地及现代化城区的参观学习使我充分感受到了内蒙古大气磅礴的发展态势和巨大建设成就。
特别是几个地区兼顾眼前与长远、生态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与民生,形成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特色城镇化互动的良好局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具体讲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高
内蒙古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意基础设施建设,并坚持高标准,适当规划园区并全力完
善园区的各项主体功能,做到了“筑巢引凤”。
不单以政策优势吸引项目和投资,还善于利用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设施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例如,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是鄂尔多斯市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结构转型、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基地。
鄂尔多斯铜川汽车博览园,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两级政府的重点园区,该项目立足鄂尔多斯,辐射晋、陕、蒙、甘、宁等周边地区,项目总占地约10平方公里,总投资60多亿元,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地区一流的汽车综合服务贸易新园区。
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2006年建设的新型特色产业园区。
园区总规划面积40余平方公里,包括建成区、在建区和新规划区三部分。
其中,建成区聚集了内蒙古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北方奔驰公司、北方创业公司等170户重点企业(项目)。
在建区共有52个项目入驻,初步形成了风电设备、重型汽车、铁路产品、石油机具、特种钢深加工、工程机械6大产业集群。
二、旅游产业文化含量高。
内蒙古地域广阔,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尽管如此,内蒙古人却并没有放弃文化资源的开发。
这一点在特色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上表现尤为突出。
以黄河文化、成吉思汗文化、草原文化为代表,建立了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
在文化资源开发上,内蒙古巧妙地把原始生态和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打造了既有原生态的魅力吸引,又有现代文明享受,兼顾爱国主义教育,融合异域风情的特色旅游产业,文化品牌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
内蒙古普遍重视特色产业集约发展,着力提高产业集中度,用大产业协调配套和产业循
环实现科学发展。
传统的奶业通过招商的方式整合民营资本,推动加工转化,形成了蒙牛、伊利两个奶制品经济产业集团,世界奶业50%在中国,而蒙牛、伊利两企业的液态奶则占中国市场的一半以上。
鄂尔多斯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成为中国的羊绒城,世界的羊绒产业中心。
“鄂尔多斯”作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第一品牌,以 150.67 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列。
世界第一条 500 万吨煤直接液化生产线、国内第一条 48 万吨煤间接液化生产线均落户内蒙古境内。
可以说,鄂尔多斯的羊绒、蒙牛、伊利的乳业以及煤炭化工由粗放的传统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化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二白一黑”的产业革命。
四、重要战略资源产量巨大
在内蒙古辽阔富饶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
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无尽的矿藏资源。
据了解,全区近300个大小城镇国有土地资源产量在2000亿元以上,全区矿产储量潜在价值(不含石油、天然气达13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
鄂尔多斯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8788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
有举世闻名
的世界级整装大气田——苏里格气田。
位于包头的白云鄂博矿藏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75%,全国的90%。
五、城市规划艺术气息浓厚
以大气魄树立大目标、以大规划引领大发展,这是康巴什、东胜、达拉特旗的共同点。
康巴什通过异地搬迁,成为了鄂尔多斯行政、教育、文化中心,并在汽车制造、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三大龙头的带动下,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城。
新区从规划开始就瞄准“环境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环境化”目标,坚持舒展、生态、宜居的思想,用开放的思维,邀请中国工程院、建设部、同济大学等机构编制完成各层次规划,形成了完整配套的规划体系,构建了“一核两翼”的城市布局,自南向北高度、密度逐次降低,形成城前景观湖、城中绿油油、城后后花园的景色,打造出一座风格独特、人文厚重的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