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1. 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岩基载荷试验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岩基(不含全风化、强风化岩层)载荷试验的准备、现场实施和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国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4.1 预期极限荷载的确定4.1.1试验采用接近岩基抗压的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其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4.1.2 拟定的试验终止荷载一般不宜小于特征值的3倍。
预期最大加载值须取得委托方的明示。
4.2 现场准备4.2.1 测试前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拟测点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委托方要求工期、检测数量、堆载所用堆重物准备情况等。
4.2.2 拟测点的压板底面应要求做防雨水浸泡措施(如挖排水沟等);拟测点应取岩基持力层样品带回公司。
4.3 试验装置、设备、材料、工具的准备主梁、副梁、堆重物、传力柱、千斤顶、压力表、油压泵、油管。
承压板:直径30cm的圆钢板。
百分表,磁性表座,基准梁(φ48mm钢管)。
4.4 现场检测实施4.4.1试验加载与观测流程加压前读稳定读数,每10min读一次,连续三次不变开始加压;第一级施加荷载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5,以后每级1/10;每10min测读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视为稳定,加下一级荷载。
当终止加载条件出现时即终止加载,如有必要,可通报业主代表或现场监理;进行卸载与回弹观测,但如果试验加载系统有危险时除外;卸载完毕该次试验即终止。
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桩基和岩石基础的承载力试验是工程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准确地评估和测试试验结果,可以有效地确定基础的承载容量,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的目的、方法、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评估。
一、试验目的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基础的承载能力,确保基础的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试验,可以获得以下信息:1. 桩基试验:确定单桩的承载力,了解桩身的沉降性能,评估桩基的稳定性。
2. 岩石基础试验:获取岩石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指标,判断岩石基础的可靠性。
二、试验方法在进行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时,一般会采用以下方法:1. 桩基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有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 静载试验:通过施加不同的荷载到待测桩上,测量桩身的变形和荷载响应,从而评估单桩的承载能力。
- 动载试验:采用冲击荷载或震荡荷载作用于桩身,通过对桩身振动特性的分析,评估桩基的承载能力。
2. 岩石基础试验: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岩石取样分析、岩芯强度试验和预应力锚固试验。
- 岩石取样分析:通过取样分析,了解岩石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 岩芯强度试验:将岩芯样本放置在试验设备上进行拉伸、压缩或剪切等试验,获得岩石的强度参数。
- 预应力锚固试验:通过施加预应力荷载到预埋锚杆上,测量锚杆的变形和荷载响应,评估岩石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试验步骤进行桩基与岩石基础承载力试验的步骤一般如下:1. 取样准备:对于桩基试验,需要对待测桩进行钻孔取样,并进行标记和编号。
对于岩石基础试验,需要进行岩芯的取样和标记。
2. 试验装置搭建:根据试验方法的不同,搭建适当的试验装置,包括荷载施加设备、测量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
3. 试验操作: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操作。
对于桩基试验,施加逐渐增加的荷载到待测桩上,并及时记录和采集数据。
对于岩石基础试验,按照试验方案进行岩石样本的加载和测试,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与评估:对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承载力指标,评估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岩基载荷试验数量
【最新版】
目录
1.岩基载荷试验的定义和重要性
2.岩基载荷试验的数量要求
3.岩基载荷试验的具体实施步骤
4.岩基载荷试验数量的合理性分析
正文
岩基载荷试验是岩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通过对岩基的载荷试验,可以了解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进行岩基载荷试验时,试验的数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如果试验数量过少,可能会导致试验结果的偶然性较大,无法准确反映岩基的真实情况;如果试验数量过多,可能会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同时也会增加工程的施工难度。
一般来说,岩基载荷试验的数量要求应该根据岩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设计的需要来确定。
在具体的实施步骤上,一般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岩基的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2.根据试验的目的和内容,确定试验的数量和分布。
3.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设备,进行试验。
4.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确定岩基载荷试验数量的合理性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岩基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岩基类型和地质条件,其承载力和稳定性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确定试验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岩基的实际情况。
2.工程设计的需要: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因此在确定试验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设计的要求。
3.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试验数量的增加会增加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因此在确定试验数量时,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的承受能力。
附录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
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当岩石埋藏深度
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读
加载方式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
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以后
每级为
沉降量测读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读数一
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述现象之一时即可终止加
载
在沉降速率有增大的
注若限于加载能力
卸载观测如为奇数第一每级卸载后隔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
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
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对应于符
将极限荷载除以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
比较取小值
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取最小值作为
附录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点
岩样尺寸一般为
在压力机上以每秒直到试
标准
变异系数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的标准值为
式中
附录附加应力系数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附加应力系数平
均附加应力系数
表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附加应力系数
续表
注基础长度基础宽度计算点离基础底面垂直距离
矩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系数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圆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中点的附加应力系数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圆形面积上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边点的附加应力系数
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表。
岩石地基载荷试验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二、检测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三、检测设备千斤顶、百分表、刚性承压板。
四、现场检测4.1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4.2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读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不变可开始试验。
4.3加载应采用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4加载时,第一级加载值应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应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10。
4.5沉降量测读应在加载后立即进行,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4.6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可视为达到稳定标准,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4.7加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4.7.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4.7.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注:若限于加载能力,荷载也应增加到不少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4.8卸载及卸载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4.8.1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为3倍;4.8.2每级卸载后,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4.8.3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mm时,即认为达到稳定。
五、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5.1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
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5.2每个场地荷载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5.3岩石地基承载力不进行深宽修正。
一、应用范围
适用于适用于确定完整、较完整、较破碎岩基作为天然地基或桩基础持力层时的承载力。
二、检测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三、检测设备
千斤顶、百分表、刚性承压板。
四、检测操作细则
1、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直径为300mm.当岩石埋藏深度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
土桩但桩周需采取措施以消除桩身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2、测量系统的初始稳定读数观测:加压前,每隔读10min读数一次,连续三次读数
不变可开始试验
3 、加载方式:单循环加载,荷载逐级递增直到破坏,然后分级卸载。
4、荷载分级:第一级加载值为预估设计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
5、沉降量测读加载后立即读数以后每10min读数一次。
6、稳定标准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
7、当试验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终止加载并卸荷。
(1)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2)压力加不上或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3)加至最大荷载;
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如为奇数,第一级可分为三倍。
每级卸载后,隔10min
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
全部卸载后,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
0.01mm时,即认为稳定。
江泰吉微盘http://www.jiangtaitz.co m P80iep90a440。
土(岩)地基载荷试验概况表摘要:1.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概述2.试验目的和意义3.试验设备和方法4.试验结果分析5.结论正文:1.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概述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取地基土(岩) 在承受荷载时的变形特性和承载能力,以确保工程安全、稳定和经济合理。
载荷试验通常分为平板载荷试验、圆环载荷试验、深层载荷试验等,根据不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
2.试验目的和意义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地基土(岩) 的承载力、变形特性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工程安全:通过载荷试验,可以判断地基土(岩) 是否能承受设计荷载,从而避免因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的工程事故。
(2) 优化工程设计:载荷试验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基参数,如承载力、变形模量等,有利于优化工程设计,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3) 指导施工和监测:载荷试验可以为施工提供重要参考,如确定基础形式、尺寸等;同时,试验结果也可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确保工程质量。
3.试验设备和方法(1) 试验设备:载荷试验通常需要使用千斤顶、位移计、压力计等设备。
其中,千斤顶用于施加荷载,位移计用于测量地基的变形,压力计用于测量荷载。
(2) 试验方法:常见的载荷试验方法包括平板载荷试验、圆环载荷试验和深层载荷试验。
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基础工程,圆环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基础工程,深层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土(岩) 地基。
4.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基承载力:通过试验,可以获取地基土(岩) 的最大承载力,判断其是否能承受设计荷载。
(2) 地基变形特性:试验结果可以反映地基土(岩) 在承受荷载时的变形特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3) 地基稳定性: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可以判断地基土(岩) 在设计荷载下的稳定性。
5.结论土(岩) 地基载荷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试验可以获取地基土(岩) 的承载能力、变形特性和稳定性,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水工建筑物岩石地基施工质量验收监理实施细则1.背景水工建筑物岩石地基是水工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在水工建筑物施工质量验收监理方面,对水工建筑物岩石地基施工需要制定实施细则,保证施工质量和验收达标。
2.验收指标2.1 验收前要检查的项目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提供以下信息:•岩石地基质量评估报告•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报告•岩土工程监测预警计划2.2 岩石地基处理验收标准•采用适宜的处理方法,房屋地基处理达到设计性能指标•处理的地基坚实、平整,细部无空鼓、起壳,无裂缝•处理后的地基对房屋具有充分的承载能力•处理后的地基水平度符合要求2.3 岩石地基处理技术验收标准•处理材料符合规范,并确保质量•处理工艺符合规范,并确保技术要求•所有设备设施符合要求,施工记录完整•处理过程中未发生质量事故3.实施细则基于岩土工程监理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如下:•确保施工单位操作规范,施工人员素质优良,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在岩土工程监理方面,岩石地基的处理要采取完整、规范的处理方法,并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处理。
•在施工前,对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和监管,确保施工单位符合相关要求。
•积极配合岩土工程监理人员检验验收工作,对重要的质检点实行全程监测,及时检查现场质量,记录相应的质检资料,并向监理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议通宵工作时间表,确保进度得到保障。
4.总结水工建筑物岩石地基施工质量验收监理实施细则是能够有效监管水工建筑物施工的核心元素。
通过制定实施细则,可以保证施工质量达标,有效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各方正常沟通,监测和验收得以顺利推进。
1 检测依据1.1.《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340—2015;1.2.《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T014-2013;1.3. 设计图纸文件。
2 检测目的采用桩底岩基载荷试验检测桩端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检测设备所投入设备完整、有效、可靠,均经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校准,完全能满足本次检测工作的需求。
表3.1:主要仪器、设备一览表4 抽样比例及检测数量依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DBJ51/T 014-2013)的规定,以岩基为桩端持力层时,对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的桩基础,抽取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当条件不具备时可抽取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6根桩在桩底进行岩基载荷试验。
5 现场准备工作桩底岩基需达到设计持力层,所检位置岩基需平整。
千斤顶上钢垫板所接触的岩基需要平整,具体情况见附件五。
6 检测过程或检测原理6.1 加载过程控制本次试验最大加载量为设计承载力的三倍,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15,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分级加载,加荷分级为14级。
慢速维持荷载法:观测方法:每加一级荷载后,立即测读承压板的沉降量,以后每隔10min测读一次沉降量。
承压板沉降相对稳定标准为:每0.5h内的沉降量不应超过0.03mm,并应在四次读数中连续出现两次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6.2终止加载的控制终止加载的条件为: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终止加载:1)岩基载荷试验的荷载无法保持稳定且逐渐下降。
2)本级荷载的沉降量大于前级荷载沉降量的5倍,荷载与沉降曲线出现明显陡降。
3)在某一级荷载下,24h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4)加载至要求的最大试验荷载且承压板沉降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6.3卸载过程控制采用分级进行卸载: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分级卸载,卸载分为7级。
每级卸载后,应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可卸下一级荷载。
岩块点荷载试验实施细则1.目的点荷载可为岩石分级及按经验公式计算岩石的抗压强度参数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除极软岩以外的各类岩石。
3.引用文件主要引用JTGE41-2005公路岩石试验规程4.所需主要设备(1)点荷载试验仪:如图T0225-1所示,它包括:①加载系统:主要包括油烟机、承压框架、球端圆锥状压头。
油压机出力为50KN,加载框架应有足够的刚度,要保证在最大破坏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不产生永久性扭曲;球段圆锥状压板的球段曲率半径为5mm,球最体的顶角为60°(如图T0225-1b)所示,采用坚硬材料制成,如碳化钨等。
在试验过程中,上下压板必须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偏差不得超过±0.2mm。
②荷载测量系统:油压表两个,最大量程分别为10MPa、60MPa,其测量精度应保证达到破环荷载读数P的2%。
整个荷载测量系统应能抵抗液压冲击和振动,不受反复加载的影响。
③标距测量部分:采用0.2mm刻度钢尺或位移传感器,应保证试样加荷点间距的测量精度到±0.2mm。
⑵卡尺或钢卷尺,精度为±0.2mm。
⑶地质锤。
3.试件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5.试件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1)岩芯试样a.径向试验:直径30-100mm,长度与直径之比应大于1。
b.轴向试验:直径与加荷点间距为30-100mm,加荷点间距与直径之比为0.3-1。
(2)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验a.加荷两点间距为30-50mm。
b.加荷处平均宽度与加荷点间距之比为0.3-1。
c.试样长应不小于加荷两点间距。
岩块试样的长(L)、宽(b)、高(H)应尽可能满足L≥b≥h(如图表3所示)。
试样高度一般控制在25-100mm,使之能瞒住试验仪加荷系统对试样尺寸的要求。
试样加荷点附近的岩面不宜过于凸凹不平或倾斜,否则,应加以修整。
(3)试样含水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含水状态、烘干状态、饱和状态或其它含水状态。
(4)试样数量应视试验性质、含水状态、岩石均质程度而定:a.岩芯试样每组5-10个b.方块体或不规则块体试样每组15-20个c.如果岩石是各项异性的(如层理、片理明显的沉积岩和变质岩),还应再分为平行和垂直层理加荷的两个亚组,每组试样不少于15个(5)试件描述应包括下列内容:7.1岩石名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风化程度、胶结物性质等。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岩基载荷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使测试人员在做岩基载荷试验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 适用范围
岩基(不含全风化、强风化岩层)载荷试验的准备、现场实施和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
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国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
4.1 预期极限荷载的确定
4.1.1试验采用接近岩基抗压的实际工作条件,确定其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地基的
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4.1.2 拟定的试验终止荷载一般不宜小于特征值的3倍。
预期最大加载值须取得委托方的明示。
4.2 现场准备
4.2.1 测试前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
拟测点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
委托方要求工期、检测数量、堆载所用堆重物准备情况等。
4.2.2 拟测点的压板底面应要求做防雨水浸泡措施(如挖排水沟等);拟测点应取岩基持力
层样品带回公司。
4.3 试验装置、设备、材料、工具的准备
主梁、副梁、堆重物、传力柱、千斤顶、压力表、油压泵、油管。
承压板:直径30cm的圆钢板。
百分表,磁性表座,基准梁(φ48mm钢管)。
4.4 现场检测实施
4.4.1试验加载与观测流程
加压前读稳定读数,每10min读一次,连续三次不变开始加压;
第一级施加荷载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5,以后每级1/10;
每10min测读一次,连续三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视为稳定,加下一级荷载。
当终止加载条件出现时即终止加载,如有必要,可通报业主代表或现场监理;
进行卸载与回弹观测,但如果试验加载系统有危险时除外;
卸载完毕该次试验即终止。
4.4.2 进入工地检测后,必须索取整个工程场地的地质勘察报告,尽量收集有关基础的设
计图及地基处理设计情况等资料,必须取得委托方对所检测各拟测点的特征值的要求(应为书面材料,由委托方、监理、设计三者之一出具或签字认可)。
由现场检测
人员向施工等有关方面人员了解基础施工详细情况,填写《检测项目概况表》。
4.4.3 委托方对拟测点处理、场地平整达到我方要求后,方可进场试验。
4.5 现场数据记录与初步分析
4.5.1 退场前试验人、记录人必须分别在每页记录表上签字,见证人须在现场见证单上签字。
4.5.2 对于沉降异常的桩(如P-s曲线出现台阶)尽量向现场施工人员询问施工详情,给
予室内分析判断以佐证。
4.6 室内分析
4.6.1 内业分析计算由现场工程师完成。
4.6.2 使用岩海公司的JYC程序,正确输入原始试验数据,并按要求打印P-s曲线、s-lg(t)
曲线和静载试验汇总表。
按规范方法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或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提供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承载力标准值或极限承载力。
4.7 检测报告
4.7.1 检测报告的编写应根据本公司《岩基载荷试验检测报告范本》修改而成;
4.7.2检测报告中应附每根桩P-s曲线、s-lg(t)曲线和静载试验汇总表;
4.7.3 检测报告应附桩位平面布置图。
5. 质量记录
5.1 桩基检测项目概况表(***-QRDJ-002);
5.2 静载试验原始记录表(***-QRDJ-005);
5.3 静载试验现场见证单(***-QRDJ-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