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1(1)
- 格式:ppt
- 大小:7.30 MB
- 文档页数:85
大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另外,我们也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和仿真设计。
他们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比如手摇发电机或者简易的传动装置,然后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从而深入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工程实践。
此外,课程设计也可以包括一些关于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的内容。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了解不同加工工艺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他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零件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最后,课程设计还可以包括一些关于机械设计标准和规范的内容。
学生可以学习不同国家对于机械设计的标准要求,以及如何进行设计验证和测试。
他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个符合标准要求的简单机械装置来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
总的来说,大一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案例分析、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以及设计标准等多个方面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希望这些想法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电学院第一章牛头刨床总体设计(作图法)任务书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1设计题目:牛头刨床1.)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空回程时刨刀快速退回,即要有急会运动,行程速比系数在1.4左右。
2.)为了提高刨刀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在工作行程时,刨刀要速度平稳,切削阶段刨刀应近似匀速运动。
2、牛头刨床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4-1。
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
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
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王大康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和组成。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
3.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参数计算、方案比较和优化方法的应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机械图纸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机械加工和组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和实施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特长,以项目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设计和评估中,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结构功能、机械设计要求、设计方法和步骤。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 内容:机械结构功能分析、设计要求及设计流程。
2.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涵盖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内容:力学原理、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制图标准及规范。
3. 机械零件设计: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见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零件设计- 内容:轴的设计、齿轮的设计、轴承和联轴器的选用与计算。
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理解设计过程中的参数计算、方案比较和优化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内容:案例分析、参数计算、方案比较及优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工大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过程和关键要素。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西工大机械设计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如力学分析、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机械零部件的绘制和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等工具进行机械设计相关研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树立工程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绿色设计,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但可能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西工大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及概念- 研究机械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掌握机械系统性能与结构设计的关系b. 机械零部件设计- 分析并设计常用机械零部件(如轴、齿轮、轴承等)- 了解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要求c.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利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部件的绘制和设计d.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理解设计过程和方法- 学习并运用设计优化和评价方法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及概念- 第2周:机械零部件设计(1)- 第3周:机械零部件设计(2)- 第4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第5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 第6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2)3. 教材章节及内容:- 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第2章:机械零部件设计- 第3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第4章:机械设计实例分析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西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要求,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过程;2. 培养学生对电子版机械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学会运用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的工程制图标准,提高图纸阅读与绘制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零件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版软件进行机械装配图和零件图的绘制,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机械结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养成良好的工程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运用电子版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概念:-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机械零件的分类、性能及选用原则;- 机械结构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2. 电子版机械设计软件操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 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装配;-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
3. 机械设计实践与应用:-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学生团队项目设计实践;- 机械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以下教学大纲: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概念;第2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基本操作与使用技巧;第3周: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与装配;第4周:机械零件图的绘制与标注;第5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第6周:学生团队项目设计实践;第7周:机械设计方案的优化与评价。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班级学号时间年月指导教师第一章概论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继机械原理课程的课堂理论教学之后,面向学生设置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以机械制图、数学、物理、理论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语言等先修课和金工实习为基础,在机械原理课程所探讨的常用机构的分析、综合基本理论方法指导下,采取教师引导与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整部机器的运动和动力学设计的训练,以期达到下述几项主要目的:1)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理论,进行机器工作原理设计,机构选型和机器总体设计的能力。
2)提高学生在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面的熟练程度。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的能力。
4)让学生接触机械设计方面的感性知识,使他们对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步骤有初步的了解。
5)提高学生计算、绘图、使用技术资料和计算机的熟练程度;锻炼他们独立工作,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为培养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人才创造条件,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机械传动方案的选择与设计;机械的运动分析与设计;机械的动力分析与设计三个方面,所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当注意到: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和完整性——应包括三种基本机构(如连杆机械、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的分析与综合;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应具有多个执行机构的运动配合关系,包括运动循环图的分析与设计;一定程度的深度和广度——应较全面而综合地应用机械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使学生在机械设计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方面受到初步实践性的训练。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课程设计的方法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1)图解法运用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关系式,用图解的方法将其结果确定出来,并清晰地以线图的形式表现在图纸上,有直观、简单、可检查解析计算正确与否等特点,对于简单机构的分析与综合问题,其优点更为明显。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机械零件的选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等。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讲解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3.机械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介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讲解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等。
4.机械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课后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生动展示机械设计的相关概念和实例。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相应的表现评价。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第一节《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概述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电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目的为:(1)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际设计训练,使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
(2)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使学生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培养独立设计能力。
(3)进行机械设计工作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训练、计算、绘图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规范等)。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任务1、课程设计的内容本课程设计选择齿轮减速器为设计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拟定、分析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2)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3)进行传动件的设计计算,校核轴、轴承、联轴器、键等;(4)绘制减速器装配图及典型零件图(有条件可用AutoCAD绘制);(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课程设计的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在2周时间内完成以下的任务:(1)绘制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2)零件工作图2张(齿轮、轴、箱体等任选2个,A3图纸);(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6000字左右。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课程设计是一次较全面较系统的机械设计训练,因此应遵循机械设计过程的一般规律,大体上按以下步骤进行:(1)设计准备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和条件,认真阅读减速器参考图,拆装减速器,熟悉设计对象。
(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根据设计要求拟定传动总体布置方案,选择原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3)传动件设计计算设计装配图前,先计算各级传动件的参数确定其尺寸,并选好联轴器的类型和规格。
一般先计算外传动件、后计算内传动件。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唐增宝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
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机械设计中的工程材料和加工工艺。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工程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机械设计有一定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机械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等,参照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机械制图:涵盖制图标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等,结合教材第二章进行讲解和实践。
3. 机械零件设计:讲解轴、齿轮、轴承等常见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要点,参照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工程材料和加工工艺:介绍常用工程材料的特点及选用原则,分析不同加工工艺的适用范围,结合教材第四章进行教学。
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参照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创新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结合教材第六章进行讲解和实践。
7. 机械设计项目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包括项目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题目: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日期:2020年6月16日(划线内容填写:小3号宋体居中)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1)二、电动机的选择 (4)三、总传动比及各级传动比、参数的确定 (5)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五、轴、轴承的设计计算 (8)六、减速器的润滑 (13)七、附件图纸 (13)八、设计小结 (18)九、课程设计评语 (19)一设计任务书(1 )该传送设备的传动系统由电动机—运输带—减速器组成。
单级减速器运动简图1—电动机; 2 V带;3—减速器;4—联轴器;5—滚筒,6-传送带(2)、原始数据:滚筒直径(mm)=200传送带运行速度(m/s)=1.4传送带所需牵引力F(N)=2733要求传送带载荷平稳,连续单向运转,工作年限10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天工作12小时。
(3)设计任务与要求:A、电动机的选择;B、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确定和计算;C、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D、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E、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二电动机的选择正文(字体:宋体小四。
行间距,1.5倍行距,以下均相同)三、总传动比及各级传动比、参数的确定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五、轴、轴承的设计计算六、减速器的润滑1.齿轮的润滑因齿轮的圆周速度<12 m/s,所以采用浸油润滑的润滑方式。
润滑油牌号选用L-AN32;低速速齿轮浸入油里约为1个齿高但不小于10mm。
2.滚动轴承的润滑因润滑油中的传动零件(齿轮)的圆周速度V≤1.5~2m/s 所以采用油脂润滑。
润滑脂选用钠基润滑脂。
七、附件图纸八、设计小结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
这种意义不光是我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
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