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PDCA案例.ppt
- 格式:ppt
- 大小:966.51 KB
- 文档页数:15
PDCA 工作法:放射防护改进PDCA 是计划( Plan) 、实行(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ion)四个质量控制阶段首尾相接周而复始的循环程序, 是美国工程师戴明博士总结, 用于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也称PDCA循环 , 后来被直接引用到放射照片质量管理领域。
我科2016年开始将PDCA 工作法用于放射防护改进,提高服务质量管理取得明显效果,为加强放射科诊疗工作的管理,保证放射科诊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放射科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
现将PDCA 工作法应用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
1 计划阶段1.1 分析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 找问题) :(1)我们随机调查了一个时间段病人,对其进行现场采访,约50%病人对放射线的危害一无所知,约90%的病人对放射防护知识表示不了解。
(2)发射科工作人员虽然对放射线的危害及放射防护有所了解,但未深入掌握。
(3)因病人数量较多,技术员未对每位病人进行必要的放射防护。
(4)照射野太大.(5) 拍错部位、搞错病人等,导致病人进行二次不必要曝光。
(6)X机、CT机未定时校准。
(7)X线告示牌较少。
(8)防护用具缺少,管理不规范。
(9)重复检查。
.1. 2 找出主要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找主要问题) 根据巴雷特( Pareto) 原理: / 关键的少数, 次要的多数 , 每次循环必须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大的起关键作用的少数一两个问题,。
1. 3 寻找服务缺陷的原因( 找原因) 针对上述重点问题, 发动全科医生寻找可能造成上上述各种原因, 加于归类整理, 然后画出因果图( 也称鱼刺图) , 如附图1 所示, 通过因果图, 可以明了的知道造成X线防护的不足,给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用排除法确定造成问题的直接和间接原因。
图(一)2 计划对策针对造成问题原因的因素和环节, 我们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改进。
2. 1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放射科应用PDCA循环管理头颈部CTA成像质量案例PLAN2012年3月我院引进GE公司Lightspeed 64排128层螺旋CT,意味着我科设备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满足病人的和临床的需要,经过全科的讨论,提出开展头颈部CTA的新项目;随后向医院医务科提出书面申请,并取得同意。
DO1、核对病人信息,详细询问病人有无碘过敏史及相关禁忌症,并交代检查中可能出现的症状。
2、若无相关过敏史及禁忌症,则护理组对病人进行造影剂过敏试验,并观察30min。
3、观察时间完毕,若病人无任何不适,则进入机房进行检查;若病人出现不适,随即终止检查并采取相关措施。
4、技术组再次核对病人信息,确认无误后,采用GE公司自带血管成像序列进行检查,定位-小剂量団注-平扫-增强扫描。
5、检查完毕,嘱患者在候诊室观察至少30min,如无不适方可离开科室;若病人出现不适,立即采取相关措施。
6、应用GE工作站ADW4.5后处理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减影处理,然后进行VR-MPR成像。
CHECK2012-03至7月,我科应用GE公司Lightspeed 64排螺旋开展的头颈部CTA检查已经有53例,其中38例经医师采用GE公司特有ADW4.5软件后期处理能达到可诊断标准,其中约10例头颈血管显示欠佳不能诊断。
原因分析:对技术组所采用扫描技术了解不够,并缺乏与技术组沟通,对扫描技术的合理化建议缺乏;对ADW4.5软件应用不熟悉;对规范化血管后处理技术知识掌握欠缺,例如:对增强及平扫数据二次减影时,对齐数据技巧一项有时不了解,导致减影失败,图像不能处理;对处理好的血管图像的诊断水平参差不齐。
针对技术组的扫描技术也要掌握好扫描的最佳时段,以提高图像质量,因为这是这项检查技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ACTION改进措施:护理组:注射血管选择在右侧肘部正中静脉,选用12号针头,推注前做好沟通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并叮嘱患者制动。
高压注射器采用双筒使用,A筒抽取100ml碘帕醇,B筒抽取80~100ml 生理盐水。
项目名称放射治疗场所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问题陈述放射治疗场所设置的警示标志不符合规范
预期目标通过整改使放射治疗场所张贴的警示标志符合规范负责人赵四组员
根本原因分析原因分析:项目组成员从人员、制度、管理、环境4个方面去寻找放射治疗场所张贴的警示标志不合规范的原因,并绘画鱼骨图。
1)科室相关制度不齐全
2)主管部门没有监管
3)科室没有对警示标志张贴情况进行自查
4)人员对制度不熟悉
5)责任人监管不到位
6)地下湿气大,警示标志易掉落
7)人员走动,地面警示标志磨损
鱼骨图分析:
确定主因:
通过鱼骨图分析发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科室没有定期对警示标志的张贴情况进行自查,科室人员对制度的要求不了解。
整改措施1.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对警示标志的张贴情况进行自查。
2.制定相关制度规范。
3.组织学习,是相关人员了解辐射防护的相关要求。
4.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进行检查。
整改效果通过整改,放射治疗工作场所的警示标志一直保持良好状态,符合规范要求,在历次主管部门的检查中没出现问题。
经验总结通过项目的改进,使警示标志的张贴情况的管理科学有效1)定期对警示标志的张贴进行检查。
2)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遗留问题解决梅雨季节地下室湿气大,张贴的警示标志易掉落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将在下一个PDCA中进行改进。
2018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