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烷耦合剂与米氧化铝包覆模式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446.46 KB
- 文档页数:5
SiO2奈米陶瓷微粒自組裝之研究指導教授:魏萬益學生:丁怡文摘要計畫將利用有機/無機之溶膠-凝膠法(Sol-Gel)以毛細作用驅動自組裝。
毛細作用驅動的自組裝法是一種新的奈米顆粒二維組裝之方法,是以微粒間彎液面的毛細作用為主要組裝驅動力。
實驗先利用溶膠-凝膠法反應機制以TEOS(Tetraethyl Orthosilicate)為主配合其他溶劑以為同配比及溫度下,製作出單一分散特性之次微米至奈米SiO2微球。
再利用界面劑與SiO2微球混合後,進行自組裝製程。
1.緒論1.1前言隨著奈米材料蓬勃發展,奈米尺寸的各種材料也不斷的被開發設計以調變它的聲、光、電、磁等特性,以期能應用於更多元化的工業領域。
其中奈米二氧化矽可製備成透明多孔的氣膠(Aerogel)用為透明絕熱膜,也可以當成半導體工業化學機械研磨法(CMP)中之主要研磨材料,使積體電路各層之表面平坦化。
除此,奈米二氧化矽尚可添加於電子封裝材料上,或作為金屬、磁器、紙張等表面塗層材料。
另外,次微米級與奈米級二氧化矽微球具備單一尺寸與單分散特性,經由自組裝法,使其行程有序排列的光子晶體結構。
光子晶體意即當物質具有週期性的奈米結構,藉由陶瓷材料與孔隙間的空氣之兩種不同介電常數呈現週期性變化關係,當光波進入時,由於反射波對入射波造成干涉,阻擋某些頻率震盪之光波通過,會產生一個光子能隙(Photonic Band Gap;PBG),在此能隙範圍內所屬的光線頻率皆將無法穿透。
光子晶體可使光波行進做出大角度的轉彎動作,且其能量損失近乎於零,可廣泛應用於光通訊元件設備。
目前光子晶體可利用機械加工、半導體微奈米製造、雷射干涉微影製造及材料的自我組織等方法製作,其中簡便且經濟的方法乃由單一直徑微球,如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二氧化矽陶瓷微球堆積而得。
但為了獲得具有適當光學特性的光子晶體,必須精密控制晶體結構、晶格常數、微球與空氣折射係數比值等因素,以進一步期望能形成具有三維方向的完全能隙的光子晶體。
分散剂对氧化铝粉有效包覆增强硅橡胶哪些性能
氧化铝具有导热、绝缘等优异性能,可作为导热填料用于制备导热绝缘硅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然而未经过粉体分散剂做表面改性的氧化铝极性较强,在聚合物中难以均匀分散;加之本身热导率低,需要高填充量方可获得较好的导热性能,导致硅橡胶的黏度增大而难以满足施工流动性要求,同时也大幅降低了硅橡胶的力学性能,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球形氧化铝的填充量较高,但由于制备工艺复杂,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如何改善氧化铝的表面性能,以提高其在硅橡胶中的填充量成为研发兼具高导热性和良好施工流动性的有机硅灌封胶的关键。
有人采用硅烷偶联剂作为表面的改性剂对普通氧化铝做表面改性,但是由于有机链过短,对氧化铝表面包覆不善,
所以提高硅橡胶的导热率非常有限,而且填充量很难大幅度提高。
相对于采用硅烷偶联剂,澳达粉体表面改性剂AD8058做改性的氧化铝,不仅能大幅降低吸油值硅橡胶胶料的粘度,而且分散效果非常好,颗粒无明显团聚,而且有机链足够长,能有效的进行包覆,不仅能提高硅橡胶的热导率,还能提升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能性能。
表面技术第52卷第8期氧化铝包覆SrTiO3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介电储能性能刘少辉a,b,王娇a,b,王菲菲a,b,王远a(河南工程学院 a.河南省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b.河南省稀土复合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 451191)摘要:目的通过开发出工作场强更高、储能效率更高的电介质储能材料,从而提高电力设备的性能、减小电力设备体积。
方法采用静电纺丝工艺结合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具有一维核壳结构的SrTiO3@Al2O3纳米纤维填料,并结合流延成型工艺制备出聚偏氟乙烯(PVDF)电介质复合材料。
系统地研究了SrTiO3纳米纤维填料表面包覆Al2O3对PVDF电介质复合材料界面极化、介电性能、储能性能的影响。
结果制备的一维纳米填料具有良好的核壳结构,其中芯层为SrTiO3,壳层为Al2O3, Al2O3包覆厚度为6 nm。
低填充量下,一维核壳结构SrTiO3@Al2O3纳米纤维填料均匀地分散在PVDF基体中。
在相同的体积分数填料填充下,SrTiO3@Al2O3纳米纤维/PVDF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低的介电损耗和漏电流、更强的耐击穿场强、以及更高的储能密度和放电效率。
SrTiO3@Al2O3纳米纤维/PVDF电介质复合材料的最大储能密度达到8.9 J/cm3。
结论Al2O3包覆层可以阻止SrTiO3纳米纤维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接触,减小Maxwell-Wagner-Sillars界面极化,降低漏电流,进而提高复合材料薄膜的击穿强度和储能性能。
关键词:钛酸锶;储能性能;纳米纤维;核壳结构;界面改性;介电性能中图分类号:TB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60(2023)08-0346-09DOI:10.16490/ki.issn.1001-3660.2023.08.29Dielectric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of Alumina Coated SrTiO3Nanofiber/Polyvinylidene Fluoride CompositesLIU Shao-hui a,b, WANG Jiao a,b, WANG Fei-fei a,b, WANG Yuan a(a. Henan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nic Ceramic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 b. Henan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yof Rare Earth Composite,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Zhengzhou 451191, China) ABSTRACT: Polymer-matrix dielectric composites have greatly potential in high power density film energy-storage capacitors收稿日期:2022-07-06;修订日期:2022-11-22Received:2022-07-06;Revised:2022-11-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2088);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项目(21HASTIT014);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212300410031);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22102240004; 232102230022)Fund: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902088); Program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of Henan Province (21HASTIT014); the Excellent Youth Fund of Henan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212300410031); the Programs for Tackling Key Problem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enan Province (222102240004; 232102230022)作者简介:刘少辉(1986—),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复合材料。
氧化铝包覆对TiO 2颜料性能的影响及包覆过程机理研究李洁1,2,王勇2,王丽娜2,孙体昌1,齐涛2(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0)二氧化钛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白色颜料,具有高折射率、良好的不透明性和优异的遮盖性能.由于颜料级的二氧化钛粒度小,通常市场所售的工业TiO 2颜料,每一克约由1015个粒径在0.2~0.4μm 的单个粒子组成,而这种单个粒子是由2.7×108个二价氧离子(O 2-)和1.35×108个四价钛离子(Ti 4+)构成,因此晶体中存在约102个氧缺陷,也就是肖特基缺陷(Schottky defect ).TiO 2的这些晶格缺陷,使其表面上存在许多光活化点,在日光照射下(主要是近紫外光谱域,可见光还不具备破坏化学键的能量,波长越低能量越高),其晶格上的氧离子失去两个电子变为氧原子,放出来的电子被Ti 4+捕获,还原成Ti 3+,发生光化学反应,使经TiO 2催化的涂膜降解,造成粉化、失光、泛黄变色[1].此外,二氧化钛本质上是亲水憎油的颜料,如果不经后处理,在各种水性和非水性介质中分散不好,从而影象其应用性能[2-4].生产工艺的改进可使上述缺陷的不良影响有所降低,但无法完全排除.因此必须对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在其外层包覆一层无机物或有机物,堵塞其光活化点,改善二氧化钛离子的表面化学性质,使其具有良好的颜料及分散性能,满足应用需求.氧化铝是涂料用二氧化钛表面处理普遍采用的一种包覆剂,但对其不同条件下的包覆形态以及对颜料性能的影响目前没有十分详尽具体的报道,本文就此进行了氧化铝包覆试验及空白对比实验,对不同条件下氧化铝包覆二氧化钛的形态进行了考察,对其颜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重点分析了影响消色力和干粉白度的主要因素,并且对包覆过程和机理进行了探讨.1实验1.1原料及试剂二氧化钛初品为未经表面处理的国产硫酸法生产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铝酸钠、硫酸、氢氧化钠等所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1.2实验方法配制一定浓度(300g/L )的TiO 2浆液,高速打浆20min ,使浆液得到良好分散.将分散好的TiO 2浆液置入反应罐中.实验A :采用NaAlO 2作为包膜剂,在一定温度和碱性条件下通过蠕动泵加入到反应体系中,搅拌,并摘要:通过对氧化铝包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温度、pH 值、包覆量及陈化时间等条件对产品颜料性能的具体影响,并对影响颜料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包覆过程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温度对成核速率和生长速率具有影响;pH 值决定了氧化铝的形态结构,pH=8~9时生成的勃姆石与假勃姆石型氧化铝有利于产品的分散;包覆量对提高白度和光泽度有所影响,包覆量高,光泽与白度增加;陈化时间的延长有利于膜层的充分生长,有助于改善颜料性能.关键词:表面包覆,金红石,氧化铝,颜料性能中图分类号:TQ6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02(2009)02-0098-06收稿日期:2009-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574084)作者简介:李洁(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业环境工程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4卷第2期2009年6月Vol.24No.2Jun.200998且用一定浓度的硫酸和氢氧化钠维持体系pH值,加完后陈化一定时间即完成氧化铝沉积.化学反应式如下:2NaAlO2+H2SO4+(n-1)H2O→Al2O3·n H2O↓+Na2SO4.(1)实验B:采用Al2(SO4)3作为包膜剂,在一定温度和酸性条件下通过蠕动泵加入反应体系中.搅拌,并且用一定浓度的硫酸和氢氧化钠维持体系pH值,加完后陈化一定时间即完成氧化铝沉积.化学反应式如下:Al2(SO4)3+6NaOH+(n-3)H2O→Al2O3·n H2O↓+3Na2SO4.(2)空白实验:将铝酸钠和硫酸铝在一定温度下分别加入到一定pH值的水溶液中,观察不同pH值下生成的凝胶状态,与在TiO2表面沉积的氧化铝进行对比.1.3性能测试及表征包覆后的样品经洗涤烘干,进行气流粉碎后得到氧化铝包覆的二氧化钛复合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JEOL-JSM-6700F)进行形貌表征;经过X射线衍射(X'Pert PRO M PD,PANalytical,Netherlands,40kV,30mA,CuKα靶)测试产物的晶型结构;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日本理学Simultix12)测定包覆后样品的化学成分;颗粒的粒径分布采用马尔文粒径仪(Malvern Hydro2000M u)进行测定.消色力的测定:参照GB5211.15-88方法,按公式(3)进行计算Ts试样=(A/B)·Ts标样.(3)式中:A为确定量的白色颜料样品所用的着色颜料的质量;B为相同质量的白色颜料所用着色颜料的质量,用此质量的颜料,使所得色浆的颜色深浅程度恰与样品色浆相同;Ts标样为标准样品给定的着色强度,通常为100[5].干粉白度测定:通过白度仪(WSD-3C,北京康光仪器厂)测定.2结果与讨论2.1温度对产品颜料性能的影响固定包覆量为2.0%(以Al2O3计),在pH=8.5时,改变反应温度,对得到的产品进行颜料性能测试.从表1可看出,包覆前原料本身Al2O3含量为0.127%.不同温度下包覆氧化铝后,沉积量在1.89% ~1.995%之间,温度低时,沉积量略少,温度高时,加入的氧化铝可完全沉积.随着温度的升高,产品光泽度(L*)和白度(Wh)逐渐增加,可见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白度.在40℃~60℃时包覆氧化铝后的产品消色力较好,均超过标准值100,而70℃时消色力明显降低.由以上性能对比可看出,温度对产品的颜料性能具有较大影响.这是因为在包覆过程中,温度影响体系中Al3+的水解速率,从而影响氧化铝的形核速率与生长速率.在二氧化钛浆液中,受过饱和度与反应速度的影响,氧化铝的包覆存在着异相成膜包覆与均相成核包覆两种[6,7]情况.在反应初期,为氧化铝的预成核期,当Al3+水解达到饱和状态,随着时间增加,浓度进一步增大,逐渐进入过饱和状态时三维成核开始发生.故温度低时,Al3+水解速度慢,反应速率相对较低,所以成核过程时间变长在一定时间内沉积量减小,且容易造成氧化铝在二氧化钛表面局部聚集速度增加而导致团聚,使得包覆不均,从而影响到包覆后二氧化钛颗粒的白度与消色力;温度升高时,Al3+水解速率增加,反应速度加快,由于在非均相体系的晶体成核与生长过程中,新相在已有的固相上形成或生长,体系表面自由能的增加量小于自身成核(均相成核)体系表面自由能的增加量[8],所以氧化铝分子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的成核与生长优先于其在自身溶液体系中的均相成核,从而有利于形成氧化铝的成膜包覆,使产品能够呈现良好的颜料性能.而温度过高时,浆液中分子热运动剧烈,反应速度过快,容易导致短时间内氧化铝的爆发式自身成核,聚集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造成均相成核包覆,大大削弱了产品的白度和消色力.2.2pH值对产品颜料性能的影响在60℃时,分别在不同的pH值下包覆氧化铝,包覆量固定为2.0%,对得到的产品进行颜料性能测试.通过化学成分测定,可以看出在pH=4.0时氧化铝沉积量只有设计量的66.6%,随着pH升高,沉积量表1温度对氧化铝包覆影响的试验结果Tab.1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alumina coating rutile温度/℃沉积量1)/%NaAlO2加入量2)(以Al2O3计)/%白度消色力/%L*值/%a*b*Wh初品3040506070800.1271.8941.9451.9901.9821.9931.9952.02.02.02.02.02.097.8297.9598.1298.2498.2798.5198.34-0.53-0.48-0.53-0.27-0.34-0.39-0.341.621.641.651.741.721.841.5896.7396.8797.0397.1597.2397.3397.3497981051031029394注:1)表中样品的沉积量已减去初品中0.127%的Al2O3;2)“NaAlO2加入量”是试验设计的包膜量.99增大,在pH=8.5~9.5时基本上可达到完全沉积,由于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在pH=10.5时,沉积在表面的水合氧化铝有重新被溶解的趋势,沉积量下降.随着pH 升高,产品的白度略有提高,在pH=8.5时,亨特白度最高,为97.12,随后,随着体系碱性的增强,白度呈下降趋势.在pH=8.5时包覆的产品消色力最好,可达105,在pH=4.0时最低仅有93,随pH 值增大,消色力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可能与不同pH 值下二氧化钛浆料的分散性及氧化铝包覆层的形态有关.图1为包覆后样品的XRD 图,由于包覆层的结晶不够完整,故图1中只能看到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特征峰,而未显示氧化铝膜的谱峰.由于氧化铝本身组成及形态的复杂性,而XRD 又不能直接反应其包覆后的物相,故进行了空白对比实验对不同条件下生成的氧化铝产物给与验证,方法见实验部分.经过空白实验得到氧化铝的沉淀pH 值区间为3.8~11.0,在此区间内,对不同pH 值下的产物进行了XRD 与SEM 分析,结果见图2~7.pH=4.0时,氧化铝为无定形态,如图2和图3所示.pH=8.5时,氧化铝为勃姆石和假勃姆石型,如图4和图5所示.pH=10.5时,氧化铝为三水铝石,如图6和图7所示.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在pH=4.0的酸性体系下,生成的水合氧化铝为无定形态,伴有单质铝的出现附着在一起,颗粒界限不明显;在pH=8.5时,氧化铝呈勃姆石或假勃姆石型,也就是一水软铝石AlOOH (假一水软铝石),属斜方晶系,呈针状或纤维状.此种形态的氧化铝膜包覆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时,有利于颗粒表2pH 值对氧化铝包覆影响的试验结果Tab.2Effect of pH on alumina coating rutilepH 值沉积量1)/%NaAlO 2加入量2)(以Al 2O 3计)/%白度消色力/%L *值/%a*b*Wh 初品4.05.06.07.08.59.510.50.1271.3321.4501.8711.9061.9941.9931.64602.02.02.02.02.02.02.097.8297.8597.9298.0198.0398.2798.1997.95-0.53-0.43-0.51-0.49-0.41-0.50-0.48-0.49 1.621.541.601.621.661.641.721.6296.7396.7796.8996.9897.0197.1297.0396.83979394969610510394注:1)表中样品的沉积量已减去初品中0.127%的Al 2O 3;2)“NaAlO 2加入量”是试验设计的包膜量.—Rutile140007000l n t e n s i t y1020304050607080902Theta/°图1Al 2O 3/TiO 2的XR D 图Fig.1XR D pattern of Al 2O 3/TiO 215001000500l n t e n s i t y3060902Theta/°Al图2pH=4.0时氧化铝产物XR D 图Fig.2XR D pattern of Al 2O 3/TiO 2at pH=4.0图3pH=4.0时氧化铝产物SEM 图Fig.3SEM photos of Al 2O 3/TiO 2at pH=4.02500200015001000500l n t e n s i t y204060802Theta/°图4pH=8.5时氧化铝产物XR D 图Fig.4XR D pattern of Al 2O 3/TiO 2at pH=8.5图5pH=8.5时氧化铝产物SEM 图Fig.5SEM photos of Al 2O 3/TiO 2at pH=8.5———amorphous state———Boehmite,AlOOH100在水中的分散,适于颜料性能的发挥;在pH=10.5的强碱体系下,生成的氧化铝为三水铝石,属单斜晶系,呈棱镜状,若包覆于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则会使光发生较大方向的折射,从而影响产品的颜料性能.pH 值对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包膜剂成膜的pH 区间;二是包膜前后体系的分散状态.无机包膜剂有各自的沉淀生成pH 值区间,在此沉淀区间范围内仍然存在生成不同形态膜的单独区间,如氧化铝在不同pH 值下生成的氧化物形态不同.故在包膜时需将体系pH 值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生成需要的膜层.在表面包覆过程中,随着无机包膜剂的加入,体系pH 值不断变化,浆料中粒子表面出现新的沉积层,导致表面电位的变化,对体系的分散状态产生很大影响.2.3包覆量对产品颜料性能的影响在60℃,pH=8.5时进行包覆,包覆量分别为1%,2%,3%,4%,5%,6%,考察不同包覆量对产品颜料性能的影响.从包覆结果来看,在此条件下,氧化铝均可较好的沉积在TiO 2表面.对不同铝酸钠加入量对白度的影响趋势见图8.由图8可以看出,随着氧化铝含量的增加,产品的光泽度(L *)增大,蓝光白度(Wr )逐渐增大,亨特白度(Wh )先呈上升趋势,在2%~4%时达到最佳值,后又略有降低.随着氧化铝包覆量的增加,b *先略增大后又降低,表明黄相先增加后当氧化铝含量为6%时又降低,产品变白,与Wh 相对应;a *呈逐渐降低趋势,表明产品趋向于呈绿相.由表3可以看出,Al 2O 3含量在1%~3%范围内消色力最好,大于3%,消色力下降.对照消色力结果及颗粒形貌来看,颗粒大小较均匀的且形貌趋近于球状的(如a )消色力最好,外形有棱角的颗粒(如e )使光产生较为固定方向的折射,对光的散射及消色力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影响白度和消色力的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杂质含量,可以在偏钛酸制备过程中进行控制,使得到的TiO 2杂质含量合格;二是晶体缺陷及混晶,可以通过水解及煅烧过程加以完善,提高金红石含量,控制晶体生长形貌;三、粒度及粒度分布,在产品杂质含量与金红石含量合格后,粒度及粒度分布是影响颜料性能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库比尔卡-芒克(Kubelka-Munk)理论[9],与光学特向有关的颜料性能可用颜料对光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来表征表3不同包覆量对氧化铝包覆影响的试验结果Tab.3Effect of coating quantity on alumina coating rutile沉积量1)/%NaAlO 2加入量2)(以Al 2O 3计)/%消色力/%0.9262.1052.9943.9714.9965.9851.02.03.04.05.06.0102100100979798注:1)表中样品的沉积量已减去初品中0.127%的Al 2O 3;2)“NaAlO 2加入量”是试验设计的包膜量.101K S =(1-R ∞)22R ∞.(4)其中,K -颜料对光的吸收系数;S -颜料对光的散射系数;R ∞-无限厚涂膜的亮度.对白色颜料来说,K 值很小,且可视为常数,因此S 值是一个关键因素.对于钛白粉,折射率一定,S 主要取决于粒度和粒度分布.颜料性能中的白度值:R ∞与K /S 成反比,K 减小,S 增大,白度和亮度均增大.在生产中,具有实际意义的是二氧化钛中的杂质含量和粒径与粒径分布,增强分散性,提高S .二氧化钛对光的吸收非常小,因此消色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对可见光的散射能力,它仅是散射系数S 的函数.影响S 的主要因素是粒子的大小、形状、结构和粒度分布,白色颜料的消色力随粒度的减小和粒径的均匀性的增加而增大.2.4陈化时间对产品颜料性能的影响在60℃,pH=8.5时,加入3.0%的NaAlO 2(以Al 2O 3计),以20%H 2SO 4维持pH 值,分别在40,70,100,120,180和240min 时取样,分析产品的颜料性能.从表中可看出,陈化时间对氧化铝的沉积量没有明显影响,氧化铝基本上能够全部沉积在二氧化钛上.随着陈化时间的增长,产品的白度逐渐增加,说明沉积时间越长,氧化铝膜生长越完整,成膜越均匀致密,有助于提高产品在使用中的分散性能及展现良好的颜料性能.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氧化铝膜生长趋于均匀致密,消色力逐渐提高.3结论本文通过对氧化铝包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表面处理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反应条件对产品颜料性能的具体影响,并对包覆过程进行了探讨,得到如下结论:1)温度影响溶液中Al 3+的水解速率,从而影响溶质的成核与生长速率,温度过高或过低斗不利于氧化铝在二氧化钛表面均匀生长.2)氧化铝有多种形态,pH 是其生成形态的关键因素,在pH=4.0左右时,生成无定形氧化铝;pH=8~9时,生成的氧化铝为勃姆石和假勃姆石型;pH=10左右时,生成三水铝石.其中,由于勃姆石和假勃姆石型氧化铝在二氧化钛表面呈细棒状结构,有利于在应用体系中的分散,故包覆时适宜的pH 值为8~9之间,以提高产品的颜料性能.3)随着氧化铝包覆量的增加,光泽度与白度有所提高,消色力和油相白度呈现波动,综合几方面因素考虑,适宜的包覆量为3%.陈化时间的增加可使氧化铝膜生长更加完整均匀,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分散性、白度及消色力.参考文献:[1]唐振宁.钛白粉的生产与环境治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5.TANG Zhen-ning.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 treatment of titanium pigment[M].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0:15.表4陈化时间对氧化铝包覆影响的试验结果Tab.4Effect of aging time on alumina coating rutile沉积时间/min 沉积量1)/%NaAlO 2加入量2)(以Al 2O 3计)/%白度消色力/%L *值/%a*b*Wh 40701001201802402.9642.9712.9762.9852.9942.9963.03.03.03.03.03.098.6298.7198.7898.6898.7098.79-0.44-0.57-0.62-0.44-0.74-0.72 1.591.481.611.451.461.4797.5997.7197.7097.7497.7497.75949699102105103注:1)表中样品的沉积量已减去初品中0.127%的Al 2O 3;2)“NaAlO 2加入量”是试验设计的包膜量.图9不同Al 2O 3含量产品的SEM (a 1%;b 2%;c 3%;d 4%;e 5%;f6%)Fig.9SEM images of rutile coated by different quantity of alumina(a1%;b 2%;c 3%;d 4%;e 5%;f6%)102[2]李坤,刘恒,余艳丽,等.ZrO2和Al2O3在金红石型TiO2表面的包覆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19(11):1250-1254.LI Kun,LIU Heng,YU Yan-li,et al.Study on rutile TiO2particles of surface coated with ZrO2and Al2O3[J].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07,19(11):1250-1254.[3]覃操,王亭杰,金涌.液相沉积法制备TiO2颗粒表面包覆SiO2纳米膜[J].物理化学学报,2002,18(10):884-889.TAN Cao,WANG Ting-jie,JIN Yong.The coating process of nano-scale hydrous silica film on TiO2particles by chemical deposition in aqueous solution[J].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2002,18(10):884-889.[4]Misev T A,R van der Linde.Powder coating technology:newdevelopment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J].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1998,34:160-168.[5]李化全.二氧化钛的消色力[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4,6:40-42.LI Hua-quan.Reducing power of titanium dioxide[J].M odern Paint and Finishing,2004,6:40-42.[6]崔爱莉,王亭杰,金涌.SiO2和Al2O3在TiO2表面的成核包覆与成膜包覆[J].化工冶金,1999,20(2):178-181.CUI Ai-li,WANG Ting-jie,JIN Yong.TiO2particle coating and structure analysis of surface coated with SiO2and Al2O3[J].Engineering Chemistry and Metallurgy,1999,20(2):178-181.[7]Victor K LaMer,Robert H Dinegar.Theory,production and mechanismof formation of monodispersed hydrosol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50,72(11):4847-4854.[8]张淑霞,李建保,张波,等.TiO2颗粒表面无机包覆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1(2):71-75.ZHANG Shu-xia,LI Jian-bao,ZHANG Bo,et al.Advance of inorganically coated TiO2powder[J].Chemistry,2001(2):71-75. [9]邓捷,吴立峰.钛白粉应用手册(修订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1.DENG Jie,WU Li-feng.Application manual of titanium pigment[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4:31.Effect of rutile dioxide coated by alumina on pigment propertiesand growth mechanism of coating layerLI Jie1,2,WANG Yong2,WANG Li-na2,SUN Ti-chang1,QI Tao2(1.Schoo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2.Key Laboratory of Green Process and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Process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190,China)Abstract:Effect of temperature,pH value,coating quantity and aging time were studied on rutile surface coating with alumina.The coating process and mechanism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emperature can affect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rate.The pattern of alumina was determined by pH value.When the reaction was conducted at pH=8~9,the alumina presents boehmite,which can improve the dispersity of the pigments.Lustrousness and whiteness were gotten better with increasing of coating quantity.In addition,aging time can help to the alumina film growth and show a good performance of pigment property.Key words:surface coating,rutile,alumina,pigment propertyBiography:LI Jie,female,born in1981,Dr.miner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103。
硅溶胶包覆制备核壳结构VO_(2)(M)@SiO_(2)研究雷心瑜;孙恒辉;袁新强;张伟;蒋鹏;张立斋【期刊名称】《无机盐工业》【年(卷),期】2024(56)6【摘要】通过SiO_(2)包覆VO_(2)(M)材料形成核壳结构,可以显著提高其可见光透过率(T_(lum)),有效减缓VO_(2)(M)的氧化过程,对于增强智能窗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Stöber法是制备核壳结构VO_(2)(M)@SiO_(2)的传统方法,采用硅溶胶凝胶法来简化制备工序、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工艺调控要素。
通过对硅溶胶凝胶实验的初步研究,探讨硅溶胶凝胶包覆VO_(2)(M)的工艺参数,并通过实验验证硅溶胶凝胶包覆VO_(2)(M)的可行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5~6、固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时,硅溶胶的凝胶化能力最佳。
此外,随着凝胶温度升高,凝胶时间缩短,焙烧后得到的SiO_(2)粉体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增加。
根据优化后的硅溶胶凝胶工艺参数成功制备了致密稳定的核壳结构VO_(2)(M)@SiO_(2)材料,其包覆程度达到93.3%,薄膜的光学透过率提升至65%,且其相变温度降低和热滞后回线宽度变窄。
因此,硅溶胶凝胶法为制备高性能的核壳结构VO_(2)(M)@SiO_(2)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化工艺和降低成本的方法,对于智能窗等应用具有重要潜力。
【总页数】9页(P46-54)【作者】雷心瑜;孙恒辉;袁新强;张伟;蒋鹏;张立斋【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大学矿渣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27.2【相关文献】1.微孔壳结构PS核壳模板制备导电聚合物包覆复合微球2.ZnS包覆SiO2核壳和空腔结构纳米球制备研究3.氧乙炔燃流氧化处理制备氧化物包覆\rZrB2/SiC核壳结构粉末特征与机理的研究4.CoNiCrAlY粒径对制备CoNiCrAlY-Al2O3核壳结构粉末包覆率的影响5.金包覆的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包覆铝颜料的制备及其耐碱性能李利君;皮丕辉;文秀芳;程江;杨卓如【期刊名称】《腐蚀与防护》【年(卷),期】2007(028)009【摘要】在醇/水体系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包覆的铝颜料,并采用SEM、FTIR等分析方法对包覆效果进行表征,检测了包覆产物的耐碱性,并对过程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二氧化硅可以在铝颜料表面形成一层包覆层,且硅烷偶联剂的含量越高,包覆层中颗粒物的含量越少,而有机膜的含量越高.硅烷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包覆铝颜料在pH值为11的碱性水溶液中,经720 h后,析出的氢气量为未包覆产品的2.7%,表明用此方法制备的铝颜料具有良好的耐碱性.硅烷偶联剂和二氧化硅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彼此缩合形成了均一的杂化材料.【总页数】4页(P458-461)【作者】李利君;皮丕辉;文秀芳;程江;杨卓如【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2;TG178【相关文献】1.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菌性能 [J], 王彦;陈绚丽;文利雄;陈建峰2.聚多巴胺包覆纳米金刚石改性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J], 张鹏飞;樊友;李靖宇;赵海超3.磷酸铝包覆氧化铁黄颜料的制备及其耐温性能研究 [J], 时晓露;赵玲;王金云;储成义;孙爱华4.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包覆的铝颜料 [J], 李利君;皮丕辉;文秀芳;程江;杨卓如5.包覆纳米二氧化硅的照明LED用YAG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J], 李峰;梅桢;苟少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铝酸锶复合材料表面包覆及其各种包覆材料比较自1968年, Palilla等在研究SrAl2O4发光材料的时候,第一次发现了SrAl2O4长余辉特性,引起了人们对此类长余辉发光材料极大兴趣。
与传统的硫化物长余辉材料相比,这种材料具有量子效率高, 余辉时间长, 无辐射性和化学性能稳定等优异特性,使其在消防、军事、纺织、印刷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应用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1996年日本学者在掺杂稀土镝为辅助激活剂,制备出了发黄绿光的荧光粉SrAl2O4;Eu2+,Dy3+ ,其发光亮度更高、余辉时间更长、化学性质稳定、无放射危害性、耐热耐腐蚀,这使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长余辉材料的研究发生了巨大飞跃。
然而其也存在色彩不够丰富,耐水性较差,遇水易发生水解,导致发光性能下降,甚至完全失去发光性能。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SrAl2O4;Eu2+,Dy3+包覆材料及其方法,并对各种包覆材料进行比较一,二氧化硅包覆铝酸锶复合发光材料1,包覆方法:化学沉淀法2,包覆物材料:采用乙二醇为分散介质, 以水玻璃(硅酸纳溶液)二氧化硅为包覆剂3,包覆过程:正硅酸或低聚合度水合二氧化硅的粒径很小, 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会通过羟基率先吸附在发光粉表面, 在发光粉表面形成成核点, 进而很快缩聚生成硅的聚合物。
随着聚合的不断进行, 致密二氧化硅包覆层开始生长, 最终在发光粉颗粒表面上形成一层连续的二氧化硅固体膜。
4,实验结论;经过二氧化硅表面包覆改性后, 可以显著提高发光粉颗粒的耐水性, 同时对发光粉的长余辉发光特性影响很小。
以包覆改性的发光粉为发光颜料配置的水性乳胶漆具有很好的贮存稳定性和耐水性能.二,氧化铝对铝酸锶进行包覆1,包覆方法:非均匀形核法2,包覆物材料:由硫酸铝和氢氧化钠制备生成氧化铝3,包覆过程:在酸的作用下, 铝酸锶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水合氧沉积在荧光粉表面并进一步缩聚,形成包覆层。
4,实验结论:检测结果表明, 产品被完整紧密包覆,表现出优良的耐水性能。
矽烷耦合劑與奈米氧化鋁包覆模式探討邱昱維、楊子寬、黃紀嚴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摘要本研究藉由溶膠凝膠法,控制矽烷聚合物水解與縮合之反應,披覆於奈米級氧化鋁粉末,製作出保有氧化鋁與矽烷高分子特性之表面改質粉末,以期在複合材料製作上有所進展,為檢驗氧化鋁和聚合物表面披覆情形,本研究使用FT-IR(傅立葉紅外線光譜)、S-NMR(固態核磁共振光譜)來鑑定氧化鋁表面之披覆物質之鍵結模式,並由TEM(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有機/無機界面組成具殼核結構之矽烷耦合劑披覆奈米級氧化鋁。
關鍵字:溶膠凝膠法、氧化鋁、表面改質。
一、緒論1-1 前言美國時代週刊評語指出:「奈米技術,是今後十年最有可能使人類發生劇變的十大技術之一」,至2010年,奈米技術市場的產值將達400億英鎊。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奈米技術的實際應用每年可創造500億美元的營業額。
奈米科技雖然被產官學各界視為21世紀最熱門的領域,但是決定奈米科技能否發揚光大的指標,卻是其應用市場的展望。
隨著材料科技朝奈米技術發展的趨勢,技術的指標已從微米(micro-meter)級粉末提昇至次微米(submicro-meter)級粉末,近年來更提昇至奈米(nano-meter)級粉末。
可是隨著粉末應用趨向微細化的同時,受到微粉製造過程中的凝聚、結塊、本身晶粒成長機制及相轉換等因素的限制,其方法與製程不斷更新改進。
本研究嘗試在堅硬的氧化鋁粉體表面利用微粒子包覆技術將柔軟的高分子披覆在上層,形成有機/無機複合型的粉末。
本研究採用溶膠凝膠法,乃因為溶膠凝膠法有幾項優點:(1)反應層級為分子級混合,故不易有相分離的現象產生。
(2)反應溫度在200o C下即可進行。
(3)可控制有機分子與無機分子的含量。
1-2 研究目的開發以矽烷耦合劑作α- Al2O3表面改質處理之技術及控制條件的建立,產出具有機表面改質的微奈米α- Al2O3之複合粉末材料。
本研究選用溶膠-凝膠(sol-gel)作為表面改質的方法,先讓粉體粒子在溶劑分子中呈現半穩態的分散懸浮狀,再經耦合劑水解(hydrolysis)和縮合(condensation)反應形成網路膠體包覆粉體粒子,使其在分子層級上達到自組裝分子層(self-assembled monolayer ,SAM ),達到化學鍵結強度和穩定度的有機改質粉體粒子,最後進行粉末改質後的探討。
二、實驗方式2-1製程部分1.去離子水(H2O)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耦合劑{H 2N(CH 2)3Si(OC 2H 5)3}以R(H 2O/Silane mole ratio)=12備製稀釋A 溶液。
此時溶液內耦合劑的官能基會產生兩項反應。
7.用滴管將反應後的α-Al 2O 3粉末吸出,放入離心管中加入95%乙醇,離心清洗9000rpm,10分鐘。
避免反應後的溶液杯中有未反應完的矽醇基殘留在氧化鋁粉末表面上。
且本實驗所使用的耦合劑水解後會產生乙醇,故使用乙醇溶劑做清洗,可避免污染的產生。
(1)水解反應:OH H C OH -Si O HH OC -Si 52252+≡→+≡ (2)氨基吸附反應:8.將離心後的粉末120℃烘乾24小時。
−++→+OH -NH O H NH -3222-2性質量測此兩項反應將使溶液中產生具有活性的矽醇基(Si-OH)及乙醇(C 2H 5OH),溶液中有多餘的OH -,使溶液的酸鹼值由去離子水的pH=6.8升至pH=13.1。
(A)粉末表面官能基分析本研究使用新型FT-IR 儀器 : 傳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 ,型號: BRUKER EQUINOX 55,成大資源所)測量粉末表面的官能基鍵結行為,將KBr 及待測樣品以重量比9:1研磨均勻混合,攝氏100度乾燥時間12小時後,置入粉末測量槽,量測樣品之吸收光譜,主要為觀察反應後的膠體分子官能基是否出現在氧化鋁粉末上。
2.將A 溶液(溶質)滴至95%乙醇(溶劑)中,配成稀薄溶液B,溶質/溶液量分別為0.3wt%、0.5wt%、1wt%及2wt%,本實驗將以B0.3、B0.5、B1及B2符號代表;此時B 溶液總重量設定為100g。
3.用鹽酸(HCl)調整B 溶液的酸鹼值至pH=3。
實際分析中有一項要點要注意,即是FT-IR 無法區分物理吸附或化學吸附,所以仍需借助其他分析儀器來輔助FT-IR 的正確性,例如核磁共振光譜分析儀。
4.在調整成pH=3的B 溶液中,加入固定量之α-Al 2O 3粉末2.5g;由於Al 為兩性原素,可溶於強酸及強鹼,故建議酸鹼值在pH=2~12中進行反應,但因為α-Al 2O 3表面電位的等電位點在pH=8~9間,故不建議反應有經過等電位點,否則實驗中常容易發生快速沉降反應,導致實驗失敗。
因為本實驗所用的耦合劑水解後一端產生帶負電的矽醇基(Si-OH),尾端產生帶正電的氨基(NH 3+),故使α-Al 2O 3在酸性條件下與矽醇基的吸附機會大於氨基的吸附,則矽醇基再進行脫水縮合反應時才能與α-Al 2O 3表面產生Al-O-Si 之化學鍵結。
圖1為α-Al 2O 3之表面電位與酸鹼值之關係。
圖2為電解質的添加對氧化鋁表面電位的影響。
(B)粉末鍵結行為分析使用固態核磁共振光譜分析儀(S-NMR,型號: BRUKER AVANCE 400,成大貴重儀器中心儀器),光譜掃描範圍為-389.127~241.150 ppm,進行矽光譜之分析,以獲得氧化鋁粉末表面之矽結構。
(C)顯微影像及結構分析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型號: JEOL AEM-3010和HITACHI FE-2000,成大貴儀中心)觀察氧化鋁粉末與膠體分子的外形凝聚程度及顆粒間的接觸方式。
將欲觀察的樣品以無水酒精為溶劑,置於超音波震盪器中10分鐘,以滴管吸取並滴一液滴於200mesh 的鍍碳銅網上,經真空乾燥24小時後觀察。
5.再利用超音波細胞粉碎機粉碎5分鐘,並在溶液杯子外設置冷卻水的環繞,藉以減少氧化鋁粉末的團聚現象。
6.利用磁攪拌子的攪拌與隔水加熱浴70℃,1小時;此步驟的作用則為幫助矽醇基的脫水縮合反應的進行。
三、結果與討論3-1傅立葉紅外線光譜分析(FT-IR)本實驗利用FT-IR對原始未改質前的α-Al2O3粉末(代表符號:B0),及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耦合劑(H2N(CH2)3Si(OC2H5)3)0.3wt%、0.5wt%、1wt%及2wt%溶液改質後(代表符號:B0.3、B0.5、B1及B2)的光譜分析如圖3所示。
並且在4wt%(代表符號B4)出現光譜吸收峰最大值,如圖4所示。
經過矽烷耦合劑改質後之B0.3、B0.5、B1及B2等均出現B0上所沒有的有機分子的官能基吸收峰,其中比較顯著的吸收特徵峰於波數3450cm-1為-NH2與-OH的合成峰,3060 cm-1為-NH3+與-OH的合成峰,2000cm-1為N-N的吸收峰,1620cm-1為-NH2的吸收峰,1510cm-1為NH3+的吸收峰,1230cm-1為N-O的吸收峰,1130cm-1與1070 cm-1則為H5C2-OH的吸收峰。
由FT-IR光譜分析可證實本研究已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耦合劑披覆在α-Al2O3粉末的可能性存在,因為FT-IR無法清楚區分物理或化學吸附,所以仍需借助它類儀器,故以固態核磁共振光譜分析儀(S-NMR)來輔助改質披覆後的結果。
雖然在B4出現吸收峰最大值,但是粉末乾燥後卻出現團狀膠化極具彈性並且粉末呈現淡黃色,推測耦合劑已經過量使用才造成的現象,故不屬於粉末表面改質的良好濃度條件了。
3-2固態核磁共振光譜分析(S-NMR)本研究是藉由耦合劑的水解與縮合反應產生的膠體披覆在α-Al2O3粉末表面上,雖然在FT-IR證實耦合劑的官能基吸收峰出現在改質後的粉末上且吸收峰主要皆為NH2、NH3+、NN 及CH2的特徵峰,這4個特徵峰皆屬於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耦合劑H2N(CH2)3Si(OC2H5)3的尾端及中端的吸收反應,但是如果未反應完的耦合劑殘留在α-Al2O3表面上,FT-IR仍可以接收到NH2、NH3+、NN及CH2的吸收峰光譜,所以藉固態核磁共振光譜分析針對耦合劑中的Si成份進行結構分析,因為此耦合劑水解後的矽醇基(Si-OH)可與α-Al2O3表面產生Si-O-Al鍵結結構。
矽醇基(Si-OH)為活潑結構,若改質完的α-Al2O3粉末表面具有大量的矽醇基,則代表縮合反應還未完全完畢,表面還是不穩定狀態。
矽烷耦合劑水解後的矽醇基縮合種類如圖5,A型(-47.1ppm)為一個縮合鍵結(Si-O)二個矽醇鍵結(Si-OH);B型(-56.8ppm)為二個縮合鍵結一個矽醇鍵結;C 型(67.1ppm)為三個縮合鍵結零個矽醇鍵結。
本研究方法的B0.3、B0.5、B1及B2的S-NMR 光譜分析如圖6所示,可證實B0.3已經開始出現微量的C型形式的出現,但是並不顯著;直到B1出現強度較高的C型,代表水解後的矽醇基已縮合反應幾乎完全;B2出現強度更高的C型,但B型強度也相對提高,推測是氧化鋁表面的膠體長成厚膜結構,使得反應終結後殘留的矽醇基無法脫水縮合才造成的現象,此一厚膜現象將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下尋求解答。
3-3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分析(TEM)雖然在B0.3,FT-IR已證實此耦合劑的官能基吸收峰已出現在改質後的粉末上,但是很遺憾卻在S-NMR與TEM檢驗中無找到證據;在B0.5中,本實驗的TEM照片已找到披覆在α-Al2O3粉末上的膠體,如圖7,可見到粉體外圍披覆著一層薄薄的膠體 ; 在B2中可發現膠層已足夠把單顆α-Al2O3粉末完全覆蓋,如圖8 ,並且發現團狀膠體, B4時發現α-Al2O3外的膠層增厚且相鄰的α-Al2O3粉末拉聚在一起,形成團聚體,如圖9。
四、結論經由表面改質處理過的氧化鋁,在IR 光譜、S-NMR與TEM比較討論得三個重要結論:1.確實將γ-氨丙基三乙氧基矽烷耦合劑披覆在α-Al2O3粉末上形成核殼結構之複合粉末,且經由耦合劑濃度的控制可改變披覆膠體的厚薄程度。
2.經由FT-IR 可證實耦合劑的官能基吸收峰出現在改質後的粉末上,並經由S-NMR 與TEM 的輔助證實α-Al 2O 3粉末的表面改質再披覆。
3.本實驗之矽烷耦合劑有兩項特色 ,凝膠層可達微奈米級且末端官能基可抗靜電 ,建議將之吸附在金屬或介電材料上,使其具微奈米級防水功能薄層與抗靜電效果,相信運用在電子產業上將會大放異彩 。
誌謝感謝經濟部學界科專計畫及國立成功大學奈米粉體科技研究中心顏富士教授及全體參與教授參考文獻圖2.電解質的添加對氧化鋁表面電位的影響1. 李智瑋,2004,以油酸分散膠體配合氣氛加熱製造高溫相二氧化鈦微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0.00.51.0H 5C 2-O HN -O-N H 3+-N H 2N -NC O 2-O H-N H 3+-O H -N H 2B 0B 0.3B 0.5B 1B 2A b s o r b a n c e u n i t e sW a v e n u m b e r ( c m -1)圖3. FT-IR 吸收峰比較圖2. C. G.. Golander and B. A. Sultan, 1988,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ethylene to Improve its Adhesion to Aluminum, J. Adhes. Sci. Tech , 2, 125-135.3. G.. White Robert, 1964, Handbook of Industrial Infrares Analysis, Plenum Press , New York , 208.4. H. Dislich, 1971, NewRoutes to Multicomponent ‘Oxide Glasses, Angew. Chen. Int. Ed. Engl , 10, 363.5. R. Roy, 1969, Gel Route to Homogeneous Glass Preparation, J. Am. Ceram. Soc , 52, 344.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0.20.00.20.40.60.81.01.21.41.6B 4M a xB 8B 2B 0A b s o r b a n c e u n i t e sW a v e n u m b e r ( c m -1)圖4. FT-IR 在B4出現吸收峰最大值表面電位0 (mv)0 1 2 3 4 5 67 8 9 1011121314pH 值圖1. α-Al 2O 3表面電位與酸鹼值之關係圖5 S-NMR 型態 : 矽醇基的縮合種類 圖7 B0.5之TEM 照片圖6 S-NMR 之29Si 之分析圖8 B2之TEM 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