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7 向画家学构图》
- 格式:ppt
- 大小:7.37 MB
- 文档页数:28
7 向画家学构图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探索与掌握静物画构图的基本原理。
2、技能目标:能够将构图练习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实际生活中。
3、审美目标: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从中体会均衡、和谐、秩序、统一、变化等各种美感。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
我校七年级一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寻求美术技法和表现方法上的创新,而小部分学生则眼高手低,对表现力缺乏信心。
教师一方面要尽量结合学生兴趣开展教学,又要适当引导不能一味屈尊或者迁就学生的不良兴趣。
《向画家学构图》这一节课主要是分析七年级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如何、学习新的操作技能的能力如何。
据本节课设计教学任务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教师会进一步分析本级本班学生中学习能力突出的尖子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并因材施教、采取变通灵活的教学策略。
3重点难点六、教学重点:静物画的构图法则。
七、教学难点:构图法则中画者自我个性的表达和科学的构图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决难点的措施:1、欣赏作品,发现静物组合的一般规律。
2、进行实物组合练习,从实践中体会构图的基本法则。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5分钟)实物导入法:桌上随意地摆放着一些苹果,一只篮子和一支啤酒瓶,请同学们用线条把它们表现出来。
大家动笔画这幅画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谈自己在练习中的感受,通过对实物位置变化的调整,获得不同的构图效果。
教师小结:在老师具体讲解之前,同学们已经对物体的形状、位置和大小进行了考虑,如同经营位置一样,这样的行为就是对画面的构图。
许多同学在无意识中,已经完成了构图这一过程,那么,到底什么叫构图呢?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10分钟)1、总结概念静物构图是把对象的形体、明暗、色彩等造型因素,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的排列在画面上,从而构成一个具有美感的整体,给人们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受2、作品欣赏挑选几幅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交流看法。
初中美术岭南社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向画家学构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岭南社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向画家学构图》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课标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索与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原理,并教会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2重点难点
重点是教会学生三角形构图形式,这是一种常见鹅绘画静物的构图形式。
难点是构图中的科学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学情分析
通过构图练习,让学生领略构图的形式美。
4教学过程
4.1一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演示法,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
同学们,我们先欣赏课本图片:1、王肇民的《静物》水彩画,是一个三角形的构图。
解释:三角形构图是指把图中静物的外廓最高点或最外点连线形成的三角形。
2.保罗.塞尚的《静物洋葱》,是直角三角形;3、高更的静物《胭脂花瓶》,是倒放的等边三角形。
活动2【导入】新课探索:
1、同一组水果,搭配不同器皿,画面效果一样吗?(不一样)
2、同一静物构图,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的感觉一样吗?(不一样)
3、同一组水果静物,不同的画面构图给人的感觉相同吗?(不相同)
活动3【讲授】三角形构图的优点
三角形构图是静物写生中最常见的构图形式之一,具有稳定均衡之感。
活动4【讲授】摄取构图的视点。
7 向画家学构图一.教学目标1.认识三角形构图的形式与美感,并学会运用均衡法则经营静物画构图。
2.运用欣赏分析、动手练习等学习手段,以达到掌握三角形构图的形式和均衡法则在构图中的运用。
3.通过构图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严谨的作风和不断探索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习静物构图的常用方式。
难点:将静物构图的均衡法则运用到具体的作品中去。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1、教师:邀请四位同学和老师一起比赛,玩拼图游戏。
在画框里摆好静物图形,看谁摆得最快最好看。
2、老师:你认为哪一组摆设得最有美感?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
3、老师小结:要想摆得好看,我们就必须学习构图知识,所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向画家学构图”这一课。
(板书:向画家学构图—静物画构图)【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导入“向画家学构图”的课题。
活动2【讲授】(二)静物画构图的概念与常用的构图形式1、理解静物画构图概念①教师提出:什么是静物画构图?你是怎么理解的?②学生回答静物画构图,并用自己的话去阐述。
③老师小结并出示静物画构图的概念,学生齐读。
2、学习三角构图的形式和优点。
①教师:你们认识的几何图形有哪些?学生:长方形、圆形、三角形……②教师:欣赏以下绘画作品,找出它们用了那种几何图形。
用这样的几何形构图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三角形构图的绘画作品,并回答问题。
③教师:小结三角形构图是静物画常用构图。
它的优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每种形式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24页并把答案找出来。
板书:一、三角形构图(一)优点(二)形式学生回答问题。
板书:(均衡稳定;1、斜三角形:安定、均衡、灵活2、倒立三角形:活泼、动感3、直角三角形:高耸、安定、动感)④老师小结:不同的三角构图有不同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要表达的效果去选择适当的三角形构图形式。
但它们都有共同的优点是什么?学生回答:稳定均衡。
7 向画家学构图第一学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构图的意义,了解构图的基本要素和法则2、使学生初步掌握静物三角形构图法,并运用构图的基本要素和法则。
2学时重点重点:讲解静物三角形构图法则3学时难点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提问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绘画中,怎样使画面安排得好看,舒服?怎样摆主体物就会突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2【导入】板书构图知识:构图是美术术语,中国画称“布局”、“章法”或“经营位置”。
绘画构图的任务就是根据题材、主题思想和形式美感的要求,将经过选择的各个对象,按一定的形式法则适当地组织安排在画面上,从而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明确地表达其主题内容,它既是一种艺术手段,也是绘画的骨架,对一幅绘画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作用。
2、构图的基本要素我们光把几个形体组合在一起是不够的,既要考虑物体的大小、高低、长短、方圆、轮廓的变化,还要考虑物体的形状、线条、明暗色彩以及质感有无内在联系,使这一组物体互相搭配得当,其中形和线的布局是主要的。
活动3【导入】构图示范以课文第7页静物构图设计为例,教师在绒布板上用纸模摆设图二静物图。
进行分析:在画面的中间摆设一只大包壶,这是画面的主体,但是感觉四周太空,在包壶的对称轮廓线,再在右前方放一个苹果,填补了右边的空白,使几件实物联成一个整体。
这样,便出现了一幅由不同质地、大小、形状、颜色、高矮协调的多样静物组成的完美构图。
(2)小结布置静物时,应注意如下几点:主次分明:画面中要有主有次,一般大件物品往往是主要的,应安排在显眼的位置上,图中包壶是主体,碗和苹果起陪衬、烘托作用。
对比明快:要考虑静物之间的对比,如大小、形状、明暗、色彩、高矮、质地等内在联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会使人感到画面丰富。
前后层次:处理好静物的前后层次,可增加画面的空间感,一般小物件置前,有时可破大物体的轮廓线。
疏密关系:画面既要密集,又要有空白,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还要选择理想的视角进行练习。
7 向画家学构图一.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静物画常见的构图形式及美感。
2、能对三角形构图进行重点分析、评价。
3、领略构图的形式美感,从中体会到:均衡、和谐、秩序、统一变化等各种美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习静物构图的常用方法。
难点:构图过程中对空间、体量的理解和表现。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构图是造型艺术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教师导言:这是我县大湾镇的古民居图,俯视民居,从中可以容易看出,整个建筑群的布局、物体安排是严格对称的、严密的。
从而可见布局、安排是个很大的学问。
这个学问在绘画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绘画的构图。
构图包括有人物、风景、静物画等构图,由于内容多,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静物画构图。
活动2【讲授】课堂发展(一)、欣赏与探索1、教师提问:什么是静物画构图?(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到定义并说出。
)教师讲解:静物构图是把对象的形体、大小、空间位置等造型因素,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上,从而构成一个具有美感的整体。
构图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经营位置”,通过对画面造型因素的组织与安排,构成一幅美术作品。
怎样在固定的画面合理安排静物构图呢?先请两位学生上讲台尝试用水果纸样在固定的盘子上摆布出自己认为好看的“整体”。
教师出示水果纸样,学生操作。
师生评价比赛结果。
2、欣赏画家作品,分析好构图的要素(课本示图):①主次大小搭配合理明确。
②各物体聚散有秩,疏密得当。
③空间的分割舒展,大方而有变化。
3、欣赏评述画家静物作品(展示作品):构图的种类:①按几何形构图:三角形(稳定性);圆形(饱满);四边形(平稳形)S形(流动性,有动感)。
②按线条构图分:水平式垂直式斜线式辐射式等4、介绍画家,分析三角形构图。
教师结合课本图片讲解不同的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是静物写生中最常见的构图形式之一,具有稳定均衡之感(看下面表格和图片)。
★王肇民--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
对于素描、水彩画、国画、油画无不擅长,且善作古诗词,尤擅于构图。
7向画家学构图一.教课目的知识目标 :1 学生能对三角形构图进行要点剖析。
2学生试试用喜爱的工具借鉴画家作品的构图方法来创作作品。
能力目标 :1 认识、理解静物画常有的构图形式及美感。
2采纳多样化的教课手段,创建各样合适学生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感情目标 :1. 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育学生个性化创作精3.提升学生的审雅观。
二.要点难点教课要点 : 学习静物画常有的构图形式,着手画,在活动中获取认知。
教课难点 : 构图过程对空间、体量理解和表现,供给实物图、画家作品供学生进行试验。
三.教课过程(一)问题导入教师问:同学们,一幅好的作品怎么判断呢?学生回答:漂亮,漂亮就是好作品。
教师说:同学都答得好,漂亮的作品第一构图合理,再加上色彩调解等,那么今天我们就向画家学习构图,好吗?学生回答:好!《向画家学习构图》(板出题目)(二)讲堂发展(一)赏识与探究教师说:“同学们,翻开书籍 24 页,请仔细阅读教材,并指出课本三幅名家的作品构图形式是什么?。
”同学们思虑说:“都是三角形构图。
”教师说:“三角形构图特色:是静物写生中最常有的构图形式之一,拥有稳固平衡之感。
”教师说:“联合三角形构图特色,请同学们用直线连出课本三幅名家的作品详细的构图形式。
”1 静物(水彩画)王肇民 A 直角三角形构图2 胭脂花瓶(油画)高更 B 斜三角形构图3 静物洋葱(油画)赛尚 C 倒立三角形构图教师说:“请一位同学在黑板写出答案,并谈谈为何?”(发问学生,而后教师作总结)(二)表现与创建1教师黑板演示:摆纸样,练构图。
教师说:“运用本节课的知识,看谁摆出漂亮的构图?”2让学生自己着手: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构图练习,并谈谈构图的形式。
抓住特色试试摆出具美感的构图,鼓舞同学发现勇敢的构图。
(“着手摆”活动共同探究构图的规律,“动口说”活动让学生说出来的构图成效,表现创意构图的表现手法。
)3小组合作:同学们请用铅笔或圆珠笔在作业本画出黑板上同学摆的静物构图草图,并简要说明你画的构图特色与想法。
7 向画家学构图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构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叫静物画构图。
技能目标:探索与掌握静物画构图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并懂得三角形构图在实际中运用。
情感目标:通过构图样式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对静物构图已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并可以运用简单线条表现静物,诸如苹果、瓶子等。
并且对均衡、统一变化、和谐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直接或间接的理解。
让学生从著名画家的画中发现构图方法、规律和原理,并以尝试实践操作,以体验成功的乐趣。
3重点难点重点:学习静物画构图的常用方法。
难点:构图过程中对空间、体量理解和表现。
兴趣点:进行不同方式的构图练习小活动,从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4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情景导入1、热身小活动:你能帮他们安排合理的位置吗?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的横幅和竖幅的画框1中分别将静物的外形及位置安排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来。
其他同学在练习纸中的方框1中进行绘画。
要求:音乐停止,绘画结束。
2、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所进行的这个活动无意识间就完成了静物画的构图了,一幅画效果的好坏,构图是先决条件,想画好一幅静物画,首先要学会构图,那么,什么叫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画构图是否有什么方法规律呢?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向画家学习他们是怎样构图的,欣赏画家是怎样在画面中安排静物,从而使画面产生美感的。
3、导入新课:《向画家学构图》活动2【讲授】静物画构图概念1、什么是静物构图?(1)让学生把书翻到第24页寻找静物画构图概念并齐读。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理解的静物画构图。
2、教师小结:其实就象你们刚才在画框里画静物的时候,你可能会考虑到,你要表现的物体应该放在画面的什么位置?有多大?空白留在那里比较好看?这就要求我们在摆放这些静物时很好地"经营"它们的"位置",那按一定的形式法则,合理的"经营位置",就是静物的构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