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故事
郭沫若
字的读音:
睥睨pìnì 污秽huì 犀利xī 迸射bè ng 播弄 虐待nü è 雷霆tí ng 鞭挞tà 祈祷 罪孽niè 稽首qǐ 脚镣lià o 咆哮pá o xià o 眩目xuà n 驰骋chíchěng 郢yǐng 鞺鞺鞳鞈tāng tà 忏悔chà n
拖泥带水
词语积累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播弄:摆布。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郭沫若:作家、诗 人、历史学家、剧 作家、考古学家、 古文字学家、社会 活动家。原名开贞. 代表作:诗集《女 神》;历史剧《屈 原》《棠棣之花》 《虎符》《高渐离》 《南冠草》
写作背景
《屈原》1942年写于重庆。这时 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国民党反动统 治最为黑暗的时期,半壁河山沦于敌手, 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悍然发动“皖 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 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 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 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是借 了屈原的时代象征当时的时代。
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
情节,显示情境的一种艺术,属于 综合艺术。 剧本是一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 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台词又可分为对白,独白和旁白。 《雷电颂》是人物的内心独白。
整体感知
听录音,整体感知。
1、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激情澎湃,气势雄浑。 2 、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 上什么特点? 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3 、模仿朗读:根据录音,揣摩语气、语 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
1、概念----指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 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 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 情感(本体)。 2、作用----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 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 出来,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