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包围盒的三维模型的配准技术_张开兴
- 格式:pdf
- 大小:295.59 KB
- 文档页数:3
obb最小包围盒算法【实用版】目录1.OBB 最小包围盒算法的概述2.OBB 算法的原理3.OBB 算法的优点与应用场景4.OBB 算法的局限性与改进方向正文【1.OBB 最小包围盒算法的概述】OB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最小包围盒算法是一种基于特征点匹配的图像配准算法,主要用于估计两张图像之间的单应性矩阵。
OBB 算法通过计算图像中的关键点(特征点)以及其对应的最小包围盒,达到对两张图像进行准确配准的目的。
相较于其他配准算法,OBB 算法具有计算速度快、配准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实时场景和计算机视觉领域。
【2.OBB 算法的原理】OBB 算法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检测图像中的关键点:首先,在两张图像中分别检测出特征点,这些特征点通常具有独特的局部结构,例如角点、边缘等。
常用的特征检测算法有 SIFT、SURF、ORB 等。
(2)计算最小包围盒:以检测到的特征点为中心,计算其邻域内的像素点集,并将这些像素点集转换为欧氏空间中的凸包。
在欧氏空间中,凸包的直径即为该特征点的最小包围盒。
(3)匹配关键点:对于两张图像中的特征点,通过计算它们对应的最小包围盒之间的变换矩阵,从而找到匹配的特征点对。
通常采用 RANSAC 算法对匹配点进行筛选,以提高配准精度。
(4)估计单应性矩阵:根据匹配的特征点对,利用本质矩阵、基础矩阵等几何变换矩阵,估计两张图像之间的单应性矩阵。
【3.OBB 算法的优点与应用场景】OBB 算法具有以下优点:(1)计算速度快:OBB 算法在特征点检测和最小包围盒计算过程中,采用了高效的计算方法,使得整体计算速度较快。
(2)配准精度高:OBB 算法通过计算最小包围盒,能够较为准确地估计两张图像之间的变换关系,从而获得较高的配准精度。
(3)对图像的亮度、旋转、缩放等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OBB 算法主要关注图像中的关键点及其局部结构,因此对于图像的亮度、旋转、缩放等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应用改进迭代最近点方法的点云数据配准王欣;张明明;于晓;章明朝【期刊名称】《光学精密工程》【年(卷),期】2012(020)009【摘要】提出了基于点云边界特征点的改进迭代最近点(ICP)方法来提高逆向工程中点云数据配准的效率和精度.首先,提出了基于点云边界特征点的初始配准方法.对点云最小包围盒进行三维空间划分,建立空间网格模型;运用边界种子网格识别及生长算法,从点云边界提取特征点,运用奇异值矩阵分解法(SVD)求出点云的变换矩阵,得到初始配准结果.然后,提出了改进的ICP精确配准方法.对点云对应点赋予权重,剔除权重大于阈值的点,通过对目标函数引入M-估计(M-estimation),剔除异常点.最后,在初始配准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ICP方法精确配准.对经典ICP方法和改进ICF方法做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改进方法的配准效率提高了70%以上,误差减小到0.02%.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大幅提高了点云配准的效率和精度.【总页数】10页(P2068-2077)【作者】王欣;张明明;于晓;章明朝【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12;空军航空大学训练部,吉林长春13002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1【相关文献】1.基于迭代最近点算法的点云数据配准 [J], 罗方燕;罗杰红;毛可洪2.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点云自动精配准 [J], 杨帆;唐伟智;吴昊3.改进权重的迭代最近点算法在点云配准中的应用 [J], 张崇军;许烨璋;郑善喜;郑家根;张艳4.应用改进迭代最近点方法的三维心脏点云配准 [J], 王宾; 刘林; 侯榆青; 贺小伟5.一种用于点云配准的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 [J], 李运川;王晓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群启发的三维 CAD 模型聚类与检索皇甫中民;张树生;闫雒恒【期刊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年(卷),期】2016(028)008【摘要】为了提高三维CAD 模型检索中模型的局部细节区别能力以及检索效率,提出一种鱼群启发的三维 CAD 模型聚类及检索方法。
依据 B-Rep 形式 CAD 模型的属性邻接图以及图谱理论,采用一种融合空间邻接关系的词袋模式作为模型的特征描述子,用于模型聚类与检索中的特征描述及相似性计算;针对模型聚类问题,受鱼群运动模式启发,提出基于全局公告信息引导及模糊 c 均值修正的人工鱼群聚类算法,将模型库空间聚类划分为若干子空间;模型检索采取两层检索机制:首先通过隶属度函数将索引模型定位至相应搜索子空间,然后在较小的子空间内进行相似性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征描述子能较好地区别模型局部细节特征,模型库聚类效果较好,检索质量和效率均有明显提高,可有效地支持 CAD 模型的重用。
%In order to improve both the discriminative power for local regions of CAD model and the searching efficiency in 3D CAD model retrieval, a novel method for 3D CAD model clustering and retrieval is proposed inspired by fish swarm. According to the Attribute Adjacent Graph (AAG)of B-rep model and spectral graph the-ory, each CAD in library model is represented by a shape descriptor called as CAD Spatial Bag of Words (CMSBows), which is combined with the adjacent relations of the local regions of CAD model. An improved 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 (AFSA), based on the global bulletin board guiding and the fuzzy c meansrevising, is proposed to partition the global database into different model base. For model retrieval, a two-level searching mechanism is employed, i.e., the query model is classifi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sub model base using member-ship function, and then, the most similarity CAD model is retrieved in this limited scop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eature descriptors improve the distinguishing ability for model’s local parts, and the cluster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is good. The methods improve both retriev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so it can achieve the effective reuse of CAD model.【总页数】11页(P1373-1382,1392)【作者】皇甫中民;张树生;闫雒恒【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郑州 450046; 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郑州45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相关文献】1.面向三维CAD模型检索的模型分割方法 [J], 皇甫中民;张树生;闫雒恒2.机械3维CAD模型的聚类和检索 [J], 王玉;马浩军;何玮;肖煜中;周雄辉3.基于聚类分析的三维模型检索综述 [J], 毛瑞;唐雁4.产品精细化聚类与重用的使能新技术:三维模型检索 [J], 张树生;白晓亮;张开兴;王明微5.鱼群启发的三维Ad hoc网络节点随机移动优化模型 [J], 何明;陈秋丽;陈希亮;郑翔;陈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陈华(5),女,陕西西安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
物体的包围盒广泛应用于碰撞检测、模具分型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以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
包围盒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某种形状简单的几何体来紧密包裹对象物体。
常见的包围盒类型主要有正六面体(长方体)和球体等。
一般来说,由于包围球的紧密性不够好,因此在应用中多采用长方体包围盒。
根据该包围盒的3个边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长方体包围盒主要分为沿坐标轴的轴向包围盒AABB(Axis-Aligned Bounding Boxes)和任意方向的方向包围盒OBB (Oriented2010年工程图学学报2010第2期J OURNAL OF ENG INEERING GRAPHICSNo.2确定任意形状物体最小包围盒的一种方法陈华(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48)摘要:最小包围盒广泛应用于碰撞检测、模具分型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以及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对包围盒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确定任意物体最小包围盒的方法,利用现有的CAD 软件本身具有确定轴向包围盒的功能,通过对AutoCAD 软件的二次开发,利用程序自动确定出任意形状物体的最小体积包围盒或最小面积包围盒,以适应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最小包围盒;轴向包围盒;二次开发中图分类号:TP 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58(2010)02-0049-05A Method to Generate the M inimum Bounding Boxes forShape-Ar bitrary ObjectsCHEN Hua(School of Science,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 ’an Shaanxi 710048,China )Abstr act:The concept of bounding box is wildly used in collision detection,section design of molds,packaging design of products as well as image 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Based on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in applications,a simple and practical method is presented to generate the minimum bounding boxes for shape-arbitrary objects.By using the function to determine the Axis-Aligned Bounding Boxes (AABB)in existing CAD software,a program is written based on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AutoCAD.As a results,the minimum bounding boxes for shape-arbitrary objects can be generat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K ey words:computer application;minimum bounding boxes;axis-aligned bounding boxes;secondary development2008-07-22198-Bounding Box)及其它改进形式[1-2]。
一种基于最小模糊熵遗传算法的SAR图像分割方法
温佳;张兴敢
【期刊名称】《航空兵器》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自动目标识别中,图像分割的好坏直接影响目标的识别性能.本文在最大模糊熵分割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图像目标和背景内部像素灰度值的一致性和集中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分割隶属度函数,从而得到最小模糊熵分割方法,然后将最小模糊熵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应用于SAR图像,进行全局快速的最优阈值寻找.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最小模糊熵的抗噪能力强,将其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后,能够更有效地克服SAR图像中的乘性噪声,分割后的噪声点明显减少,图像目标清晰,分割效果明显优于最大模糊熵分割方法.【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温佳;张兴敢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3;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南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TN958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概率配分和最大模糊熵的CT图像分割方法 [J], 龚桂芳;冯成德;羊本勇
2.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算法的SAR图像分割方法 [J], 周秋洁
3.一种基于模糊熵和遗传算法的图像分割方法 [J], 彭明生;莫玉龙
4.一种基于自适应最小模糊熵的CT图像分割方法 [J], 龚桂芳;冯成德;张慧;朱艳芳
5.一种基于代价函数和模糊熵的图像分割方法 [J], 王保平;范九伦;谢维信;吴成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用单笔画草绘的三维模型编辑方法
章菲倩;孙正兴;张尧烨;宋沫飞
【期刊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年(卷),期】2010(022)009
【摘要】为提高三维模型的编辑交互性,提出一种采用单笔画草绘的三维模型编辑方法.该方法根据三维模型轮廓的数学特征,采用基于对象空间的三维模型轮廓提取方法,通过检测三维模型的轮廓点和暗示性轮廓点特征提取简洁清晰的三维模型内外轮廓;再根据用户的纸上绘制习惯,采用基于端点邻近性的笔画匹配方法获取三维模型中待修改的轮廓段.最后根据笔画与待修改轮廓段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模型形变参数进行计算,采用拉普拉斯形变方法重建三维模型得到形变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有效地支持用户对三维模型内外轮廓进行单笔画编辑和修改.
【总页数】7页(P1522-1528)
【作者】章菲倩;孙正兴;张尧烨;宋沫飞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
京,2100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1
【相关文献】
1.基于速度特征的在线手绘笔画快速分割方法 [J], 王淑侠;张茜;王守霞;王关峰;高满屯
2.液力变矩器叶栅绘形的三维模型设计方法 [J], 李有义;梁耀明;董泳;阎国军
3.基于笔画容差带的手绘草图间断多笔画判定与拟合方法 [J], 周晶;方贵盛
4.单幅手绘草图重建三维模型方法研究 [J], 高宇军;高满屯;王淑侠
5.采用多标签传播的三维模型标注方法 [J], 丁珩珂; 吴子朝; 王毅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向设计重用的三维CAD模型局部结构检索方法张开兴;杭晟煜;赵秀艳;王金星;宋正河;刘贤喜【摘要】为了更好地实现面向设计领域的三维CAD模型设计信息的有效重用,提出了一种融合语义的三维CAD模型局部结构检索方法.首先以设计特征作为设计语义信息的基础载体,对三维CAD模型进行结构化表征,并用特征属性邻接图来表示;然后设计能够捕捉不同层次信息的特征描述子,构建融合语义的特征相似性评价模型;最后采用子图同构算法计算查询局部结构与模型库中零件的特征属性邻接图的特征匹配对,以此计算相匹配局部结构的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融合语义的三维CAD模型局部结构检索,可以有效地支持面向农机设计领域的三维CAD模型设计信息的重用.基于检索的设计重用方法可为农机装备数字化设计中各类成果的有效重用提供多粒度、精确化和智能化的方法.%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technology,3D CAD model has become the core media of expressing produ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efficiently locating the desired model from massive candidates,fully exploiting and reusing the implicit knowledge ha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desig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 the agricultural equipment field.To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reuse of design information of 3D CAD models in design domain,an effective subpart retrieval method of 3D CAD models merging with design semantics was proposed.Firstly,design feature was taken as the basic carrier of design semantic information,the 3D CAD model was structuralized and represented by using a feature attribute adjacency graph (FAAG).Then,a multilevel feature descriptor capturingdifferent levels of information for detailed part design was designed to establish the design feature similarity assessment model.Finally,the matched feature pairs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the sub-graph isomorphism algorithm between the FAAGs of the query subpart and the part in the model library to calculate the similarity between matchedsubparts.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upport subpart retrieval of 3D CAD models merging with design semantics for design reuse.The proposed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novel reuse method of multi-granularity,precise and intelligent for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digital design,and ha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desig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in the agricultural equipment field.【期刊名称】《农业机械学报》【年(卷),期】2017(048)007【总页数】9页(P405-412,375)【关键词】三维CAD模型;局部结构检索;设计重用;设计语义;特征属性邻接图;子图同构【作者】张开兴;杭晟煜;赵秀艳;王金星;宋正河;刘贤喜【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泰安271018;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100083;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泰安271018;山东省园艺机械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日益增多的三维CAD模型为产品设计带来了大量的可重用资源,且设计资源的重用在产品的创新设计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基于小三角形面元的影像自适应纠正
王蓉;邢帅
【期刊名称】《测绘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一种多重约束下由粗到精的多源图像自适应子像素级配准算法,对算法中基于小三角形面元的自适应纠正过程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总结。
该算法采用影像特征点作为匹配基元,利用具有不同精度等级的组合判据法、整体松弛法、最小二乘法实现由粗到精的匹配,同时在匹配过程中加入了多重约束。
实验证明,该方法对SPOT4全色图像(10米/像素)和SPOT5多光谱图像(10米/像素)配准精度分别达到6米-7米和5米-6米。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王蓉;邢帅
【作者单位】第四测绘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37
【相关文献】
1.基于自适应三角形约束的可靠影像匹配方法 [J], 朱庆;吴波;赵杰
2.一个基于Voronoi图的最小三角形的近似求解算法 [J], 林加华;夏幼明
3.基于同名点对的小面元影像微分纠正及融合方法 [J], 莫华;秦志远;黄华文
4.基于影像纠正控制点影像库建设的影像快速纠正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林利东
5.倾斜影像自适应初始物方面元优化匹配算法 [J], 张春森; 张奇源; 郭丙轩; 薛万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矿山法隧道超欠挖及平整度智能化检测齐成龙(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土建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308)摘要:为了提高矿山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的超欠挖及平整度检测水平,将三维激光扫描与其他信息化手段结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超欠挖检测主要采用断面法实现,未充分发挥三维技术优势;平整度检测主要通过最大凹凸点到拟合平面的距离进行计算,不符合现行规范的靠尺法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切割、去噪、补全、降采样等算法,进行激光扫描点云预处理;通过聚类及BPA算法,将点云转化为空间三角网;借助三角网格投影及棱柱体体积积分,统计三维超欠挖情况;综合运用k-d树和八叉树算法,模拟靠尺法平整度计算流程,完成三维平整度计算。
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应用验证,最终实现矿山法隧道施工阶段的智能化超欠挖和平整度检测。
关键词:隧道;点云;平整度;超欠挖;靠尺法;k-d树;智能化检测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2024)02-0099-07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4.01.29.0010 引言由于矿山法隧道在测量及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误差,需要进行超挖或欠挖检测,以确定净空是否符合要求。
传统的隧道超欠挖检测主要利用断面仪、全站仪等设备,逐点、逐面测量开挖断面,易导致点位离散、采样间隔过大,常发生欠挖或漏测等情况。
同时,尽管我国多项技术标准对隧道初期支护阶段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检测提出了明确规定,但一直采用人工靠尺手动测量,通过计算凹凸点的“矢高-弦长”比值形成平整度检测指标,导致初期支护阶段隧道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检测基本停留在“范围小”“精度低”“速度慢”的状态。
为此,国内外学者将激光扫描与其他信息化手段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超欠挖及平整度检测技术研究。
在超欠挖检测方面,李瑶等[1]通过三维激光扫描采集隧道开挖断面数据,根据断面超欠挖算法计算超欠挖的体积、面积、平均线性值以及每延米超挖、欠挖体基金项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N2023G070、N2023G080-A(JB)]作者简介:齐成龙(1986—),男,高级工程师。
复杂场景下基于C-SHOT特征的3D物体识别与位姿估计张凯霖;张良【期刊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年(卷),期】2017(029)005【摘要】为了准确地同时识别复杂点云中的多个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法矢改进点云特征C-SHOT的3D物体识别方法.首先,在估计RGB-D数据的点云法矢时将邻域点距离信息考虑在内,计算带距离权重的协方差矩阵得到更精确的点云法矢;其次根据特征点处法矢与邻域法矢的夹角余弦构造点云形状直方图,同时统计点云纹理直方图并与形状直方图融合成C-SHOT描述符;最后对场景与模板分别提取C-SHOT 特征,利用Kd树快速求得对应对,引入3D霍夫投票机制,并结合点云局部坐标系克服噪声遮挡问题完成多目标初识别.基于LM-ICP实现精确定位及位姿估计,画出目标包围盒,采用基准数据库CVLab以及采集实验室真实数据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精确性.%A 3D object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method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achieves pose estimations of multiple object instances in 3D scenes with some occlusions and clutter. First, the normal vector of point is estimated by compu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eighboring points and the feature one within the local spherical support domain. The longer the distance is, the smaller the weight is. Next, we encode the 3D descriptor called color signatures of histogram of orientations (C-SHOT) based on improved normal vector. Then we match 3D feature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scenes and models to prove the existence of the objects being sought on 3D hough voting space. Finally,we reject wrong feature correspondences and get rough trans-formation using random sample consensus (RANSAC). Once reliable feature correspondences have been se-lected, a final transformation matrix based on levenberg marquardt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LM-ICP), can be performed to further refine pose estimations. A thorough experimental evaluations is carried on CVLab 3D datasets and real lab 3D datasets for object recogni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and robust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总页数】8页(P846-853)【作者】张凯霖;张良【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0;中国民航大学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1【相关文献】1.复杂场景下基于自适应多特征融合的跟踪算法 [J], 王恒军;赵书斌2.一种基于2D 和3D SIFT 特征级融合的一般物体识别算法 [J], 李新德;刘苗苗;徐叶帆;雒超民3.复杂场景下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视频跟踪 [J], 丁建伟;唐云祁;田华伟;张小博4.基于ORB特征的复杂场景下的增强现实 [J], 王爱丽;胡长雨;韩闯5.复杂场景下基于特征融合的车辆跟踪 [J], 赵春晖;任杰;宿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0 引言港口在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海陆联运的关键所在,港口对国际间的贸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
目前,散货港口中常用的装卸机械主要有桥式抓斗卸船机、斗轮堆取料机、装船机等,装卸机械的作业效率将影响整个港口的工作效率[4,5],故追求其高作业效率将极大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6]。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作业条件、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抓取的自动化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向[7-9],而散货料堆的三维重建及参数信息的获取则是抓取自动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10-12]。
本文针对港口散货料堆的三维重建及测量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了三维料堆扫描系统,该系统以激光雷达与旋转云台搭建的实验平台为基础,结合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点云处理技术对获取散货料堆的二维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料堆三维重建,并对散货料堆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测算以获取最高点、占地面积等信息,为抓取的自动化奠定基础。
1 三维料堆扫描系统总体设计三维料堆扫描系统主要包括点云获取硬件平台和点云处理软件系统2部分,点云获取硬件平台主要是获取料堆的点云数据,以实现后续的三维重建及料堆信息的测算;点云处理软件系统主要是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达到所需结果,系统中总体的设计框架图如图1所示。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研发计划联合基金项目(225101610079)、湖北省重点研发专项(2023BEB046)基于激光扫描的散货料堆实时三维重建与参数提取*曹小华1 侯文晟2 韩红安2 武 超21武汉理工大学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 武汉 430063 2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新乡 453499摘 要:文中针对港口散货料堆三维重建与参数获取问题,对自动化抓取中散货料堆的三维重建方式和料堆参数测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港口散货料堆的作业方式和作业环境进行分析,设计并搭建了三维重建实验平台,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旋转变换,利用点云拼接技术实现从二维点云到三维点云的转换,最后通过求取极值并利用极值索引来获取最高点的坐标,通过AABB 包围盒获取料堆的长宽高等数据,以此计算出散货料堆的占地面积。
基于仿射近似投影模型的无人机对地目标定位方法
孙聪;贾萌娜;于起峰
【期刊名称】《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年(卷),期】2022(30)1
【摘要】鉴于透视投影模型在无人机对地目标远景成像环境下存在过参数化的问题,采用平行透视投影模型对无人机序列成像过程进行建模,并提出了基于仿射近似投影模型的无人机对地目标定位方法。
基于平行透视投影模型的迭代因子分解法框架,依据无人机序列影像特征的多视图几何约束,结合优化最小化框架的低秩矩阵分解技术,进而可实现目标区域剔除位姿模糊歧义的高精度欧式三维重构,再充分利用机载导航系统提供的相机高精度位置信息,即可完成对地面目标的精确定位。
仿真及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仿射近似投影模型的无人机对地目标定位方法正确有效,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地目标定位精度优于2厘米。
【总页数】10页(P104-112)
【作者】孙聪;贾萌娜;于起峰
【作者单位】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4
【相关文献】
1.基于仿射投影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2.基于仿射投影算法的AR模型参数估计方法
3.基于仿射模型的无人机视频实时压缩算法
4.基于仿射重投影的增强现实三维注册方法
5.基于仿射投影的光线空间插值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属性图同构的三维CAD模型局部匹配算法
张开兴;张树生;白晓亮;李亮
【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44)011
【摘要】由于三维模型整体检索算法无法实现局部结构的匹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B-Rep模型属性邻接图的局部匹配算法,通过提取模型的B-Rep信息,将局部结构和CAD模型分别用属性邻接图表示.根据面和边的属性,先在CAD模型中查找与局部结构属性相同的边,再对这些边进行组合,将局部结构从CAD模型中分离出来.通过比较欲检索的局部结构和从CAD模型中分离出的局部结构的邻接矩阵是否相等,可以判断CAD模型中是否含有该局部结构.实验表明,该算法实现了CAD模型局部结构的匹配,检索效率能够满足工程检索的要求.
【总页数】5页(P56-60)
【作者】张开兴;张树生;白晓亮;李亮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10072,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10072,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10072,西安;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10072,西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三维CAD模型局部结构检索属性图算法 [J], 王洪申;张树生;白晓亮;王飞
2.基于子图同构的三维CAD模型局部匹配 [J], 王飞;张树生;白晓亮;陈书琼
3.基于子图同构的三维CAD模型局部匹配探讨 [J], 李倩
4.基于属性邻接图匹配的三维CAD模型搜索方法 [J], 陶松桥;黄正东;郑坛光
5.一种三维CAD模型局部匹配算法 [J], 张开兴;张树生;李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最小包围盒的三维模型的配准技术
陈善国;张开兴;黄正东;张树生;白晓亮
【期刊名称】《机床与液压》
【年(卷),期】2008(36)4
【摘要】提出了一种以三维模型为基础的数据点配准方法.本方法利用扫描数据生成三角网格模型,首先应用单纯形优化算法生成三维模型的最小包围盒,然后通过坐标变换实现CAD模型与三角网格模型上数据点的粗配准,最后通过ICP(迭代最近点法)算法实现精配准.
【总页数】3页(P5-7)
【作者】陈善国;张开兴;黄正东;张树生;白晓亮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机械与包装工程学院,重庆400067;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7
【相关文献】
1.基于最小包围盒策略的人体辐射剂量评估方法研究 [J], 尚雷明;李廷;何桃;程梦云;龙鹏程;胡丽琴;吴宜灿;FDS团队
2.基于遗传算法的封闭轮廓最小面积凸包围盒生成算法 [J], 刘云;戴光明;王茂才
3.基于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最小包围盒计算方法 [J], 陈柏松;叶雪梅;安利
4.基于布尔搜索的空间目标分布最小包围盒规划 [J], 卫星;韩江洪
5.基于凸包的最小体积有向包围盒生成算法 [J], 胡志刚;秦启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法向分类的三维模型形状分布检索算法王洪申;张树生;张开兴;白晓亮【期刊名称】《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年(卷),期】2009(015)006【摘要】给出一种用三个形状分布图来描述三维模型的检索算法.在模型表面任意取点,并记录每个点的法向量.将任意两点连线形成线段,计算该线段的欧几里得距离,再分别计算两端点的法向与该线段的夹角.根据两个夹角的值,将所得线段分成三个集合,并分别构造三个集合的形状分布曲线,通过对模型间三条形状分布曲线的比较,得出两个模型的相似程度,从而实现模型的相似性检索.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三维模型检索,检索结果比传统的形状分布算法有较大的改进.【总页数】7页(P1187-1193)【作者】王洪申;张树生;张开兴;白晓亮【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2;兰州电力学校,基础室,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相关文献】1.基于形状分布算法的三维模型相似性研究 [J], 张汝珍;王婉;周雄辉2.改进的三维模型形状分布检索算法 [J], 张明;李娟3.一种基于加强三维模型细节的形状分布检索算法 [J], 贺妮;周明全;耿国华;王小凤4.法向算子和D2算子相结合的铸件三维模型分类算法 [J], 孙晓龙;张志鹏;计效园;童家良;管雅倩;张焕东;周建新5.基于极半径曲面矩和HMM的三维模型分类与检索算法 [J], 王洪申;刘敏;强会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卫星对上面级定向的姿控设计与验证张宏德;赵心欣;卢伟【摘要】文章针对小卫星对上面级的快速定向问题,设计了小卫星对上面级定向的姿控方案,设计了基于陀螺的4阶龙格库塔积分算法与递阶饱和PD控制算法,首先通过数学仿真初步验证了姿控方案、姿控算法设计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搭建了小卫星姿控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并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进行了飞轮开环跟踪与飞轮闭环跟踪的小卫星姿控系统半实物仿真,进一步验证了姿控方案、姿控算法设计的正确性;最后经过飞行试验,根据实际飞行结果,证明了姿控系统设计的正确性.【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年(卷),期】2019(027)005【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姿控系统设计;递阶饱和PD控制算法;半实物仿真;飞行试验【作者】张宏德;赵心欣;卢伟【作者单位】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6;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6;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448.220 引言上面级能够进一步将有效载荷从准地球轨道或地球轨道送入预定工作轨道或预定空间位置的具有自主独立性的飞行器[2]。
在轨服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便是服务航天器自主逼近与捕获目标航天器的相对位置和姿态控制技术[1]。
小卫星为上面级平台载荷,小卫星姿态控制系统主要任务是,通过调姿使小卫星的固定面朝向上面级平台方向,并克服展开机构展开时产生的干扰,使固定面稳定指向上面级平台。
小卫星的姿态控制系统需具备速率阻尼和对上面级平台定向的功能。
另外,由于小卫星在上面级平台上的安装已固定,当小卫星与上面级分离后,测控天线不朝地球方向,而且在对上面级定向后,测控天线无法朝向地球方向,这样会导致地面测控站无法收到遥测数据。
所以,小卫星姿控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快速对上面级平台定向,并在对上面级平台定向完成后如何实现测控天线是朝向地球的。
本文针对小卫星的这些难点,开展小卫星定姿算法、姿控算法的设计,并通过数学仿真、半实物仿真以及飞行试验对设计的姿控系统进行验证。
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的罗德里格三维点云配准算法
李鹏;邢帅;江腾达;沈鹏;何华
【期刊名称】《测绘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17(000)004
【摘要】点云数据配准过程中,传统的七参数、罗德里格矩阵等算法对特征点匹配精度依赖较大,使其在粗差点的情况下,配准精度和效率均受到较大影响。
本文通过对罗德里格坐标变换矩阵本身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的罗德里格矩阵算法。
该算法能够顾及系数矩阵存在的误差,减小算法实现过程中特征点坐标误差对参数求解的影响。
利用实测的三维点云数据配准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较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及稳健性,在初始对应点坐标误差较大的情况下,仍能获得精度稳定的变换参数。
【总页数】7页(P67-73)
【作者】李鹏;邢帅;江腾达;沈鹏;何华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37
【相关文献】
1.基于改进罗德里格矩阵-ICP点云配准算法研究 [J], 李方
2.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整体最小二乘三维坐标转换模型 [J], 纪超;丁克良;张春禄;柳文强;郭明
3.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点云初始配准研究 [J], 邢正全
4.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水域与陆域点云配准研究 [J], 石银涛;董阿忠;赵钢
5.基于快速点特征直方图的三维点云配准算法 [J], 祝瑞红;黄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