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 格式:pdf
- 大小:168.91 KB
- 文档页数:2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概述在当前教育体系中,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文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观念、道德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感,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
许多高职院校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未来发展。
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背景及意义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
特别是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引导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人文素质教育,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和提升。
这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国家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高职教育应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摘要:本文针对高职教育“重技能、轻人文”所造成高职人才人文素质下降的现象,提出高职教育中应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51-02一、高职职业教育中人文教育认识误区(一)职业教育至上高等职业教育注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各院校都奉“专才教育”为圭臬,特别强调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职业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尤为突出,而人文教育却不断地边缘化。
同时,由于就业压力的增长,家长们更关注学生获得的专业技能,找到好工作,认为只要有技能,就会有好的发展前途。
从而忽略了学生其它的情感诉求。
职业教育较多地注重学术价值和理性思维的训练,而对人的情感、意志、愿望等非理性的人文因素较少涉及,这些显然不利于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以及素质的全面提升,也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人文教育,必须以压缩专业课程为代价高职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而实践教学又占了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在短短三年内,学生要接受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安排相当紧凑,使得很多高职教育管理者认为,要加强人文教育,就必须压缩专业课程,这也是高职院校不重视人文教育的一个客观原因。
事实上,人文教育并不仅仅是通过学习人文课程来实现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样可以加强人文教育,比如增强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等。
(三)人文教育就是德育由于人文教育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所以很多高职院校简单地认为人文教育就是德育。
其实,人文教育与德育相比,有着更为宽泛的外延。
它既包括了道德修养的提升,个性品质的培养,也包括文学艺术的熏陶,对历史社会的感悟,人际关系的协调等。
所以,人文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德育不可能替代人文教育。
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它包括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逐渐从简单的职业技能培养转变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需求。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其专业技术能力,还与其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密不可分。
高职院校必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他们有健康的心理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对社会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德素质教育、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道德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这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他们具备正确的公民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认识自我,增强抵御压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自信、积极向上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摘要]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在新时期全面推进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实践中存在着高职教育只重视专业教育、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这已成为制约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
笔者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高职学生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对感性生命深切的关怀以及对个体能动性积极倡导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内在的品质。
由此,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理解为,通过以人文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各种教育活动,它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被逐步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人格气质、理想追求、行为习惯及价值取向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促使学生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其核心是贯穿于人的思维和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人格、能力、情趣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培养既有社会主义理想又有事业心,既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全方位综合素质,既能发明创造又富有协作和奉献精神,既能促进科技经济进步又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现状目前,虽然高职学生与一般的本科学生相比,在实践方面略有优势,但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欠缺,却是社会公认的事实。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高职学生偏低的人文素质在各个方面均有表现:在人文知识方面,大多数学生不懂乐器演奏,不懂基本的绘画技巧,不能写一手工整的字,缺乏应有的艺术知识和欣赏水平。
以至于有的人文课程教师都难以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在思维方面,大部分学生属于单向思维模式,具有求异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人相当少;在思想品德修养上,有些学生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十分严重,缺乏起码的克制力和宽容性,严于待人,宽于律己,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精神在部分学生头脑里相当淡薄;在人生价值观方面,许多学生缺乏明确的信仰,没有坚定的信念,更多的学生因精神空虚或上网寻求刺激、或沉湎于“恋爱游戏”当中不能自拔。
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职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职教育是指为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具有一定中等职业技能和知识素质的专门人才需求而进行的,以培养具有某类职业技能的高等教育。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高职大学生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高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实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领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的高职大学生,才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融入。
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综合素质人文素质是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够对社会和人生有着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和领悟,从而更好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和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2. 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大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具体的职业岗位和实际的工作环境,而良好的人文素质对于塑造高职大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具备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责任感等各方面的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未来的职业工作。
3. 增强社会责任感高职大学生在未来将会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发展的参与者,而良好的人文素质能够让他们更加具备社会责任感,更加愿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虽然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重大,但是其现状却并不容乐观。
目前的高职教育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导致了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整体不高,存在着种种问题:1. 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一方面是课程设置单一,内容匮乏,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人文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并不显著。
2. 对人文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在高职院校,由于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人文素质培养往往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