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蓝精灵》创作背景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3课可爱的蓝精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蓝精灵》是花城版音乐五下第13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蓝精灵这一经典卡通形象为题材,歌词简单有趣,旋律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共四句,每句四小节,节奏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蓝精灵的可爱形象,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对卡通形象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蓝精灵这一经典形象。
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歌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节奏、音高方面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可爱的蓝精灵》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引导学生感受蓝精灵的可爱形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使他们能够自信地演唱这首歌曲。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掌握。
2.音乐节奏、音高的准确性。
3.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引导学生正确演唱。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蓝精灵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歌曲的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蓝精灵卡通形象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准备歌曲《可爱的蓝精灵》的乐谱。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4.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蓝精灵卡通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蓝精灵的特点和故事。
让学生初步了解蓝精灵,激发他们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可爱的蓝精灵》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高。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歌曲《可爱的蓝精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蓝精灵》是一首五年级下的音乐教材,选自花城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蓝精灵村的欢乐场景,以及蓝精灵们可爱的形象。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蓝精灵的故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乐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可爱的蓝精灵》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
2.重点: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蓝精灵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3.分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音乐器材:钢琴、吉他等。
3.分组合作的道具:小卡片、颜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蓝精灵,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呈现(5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每个组的演唱,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巩固(5分钟)全班一起演唱,加强学生对歌曲的掌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蓝精灵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重点和难点。
7.家庭作业(2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8.板书(5分钟)将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12节《可爱的蓝精灵》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设计·应用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本课学唱的是一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曲《可爱的蓝精灵》。
作为一部被搬上大屏幕,由真人演绎的“合家欢”3D动画影片,更是享誉全球,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欢。
编者巧妙地把音乐小知识融人歌曲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演唱中学会“变音记号”。
教材分析:《可爱的蓝精灵》是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歌,该动画片描述了一群勤劳智慧的“蓝精灵”友爱互助、战胜坏巫师“格格巫”的故事,展现了人类高尚的情怀和善良的品质。
歌曲《可爱的蓝精灵》为2/4拍,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歌曲每一句都是弱拍起演唱,增加了歌曲的动感。
第一乐段包括4个乐句,节奏跳跃紧凑,显得活泼可爱;第二乐段节奏舒展,连贯,是对“蓝精灵”的抒情赞美;最后的两个乐句重复了前面的音乐形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学生用具:课本2、教师把《蓝精灵》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2、学生听老师讲故事,有看过动画片的同学也可以讲故事给同学听。
讲授新课1、欣赏歌曲:教师播放视频蓝精灵生活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绿色的大森林;蓝精灵活泼、聪明、调皮、善良、勇敢、快乐…2、教师范唱:教师跟着伴奏音频范唱歌曲。
速度:中速情绪:活泼地“#”不认识3、乐理知识:教师介绍几种变音记号变音记号:在《可爱的蓝精灵》一曲中,有的音符出现了“#”记号,这是变音记号。
常用的变音记号有三种:升记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
降记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
还原记号“ ”——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
写在音符前面的变音记号,表示临时升高或降低该音符,它仅对本小节内后出现的同高度音生效4、教师出示变化音在键盘上的位置。
可爱的蓝精灵简谱
可爱的蓝精灵简谱
蓝精灵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卡通形象,喜欢这个卡通的朋友们,有没有想过学习一下蓝精灵主题曲的钢琴简谱呢?今天小编就要为大家带来可爱的蓝精灵主题曲的简谱,让大家可以轻松地弹奏出这首动听的曲子。
1. 前奏部分
D4 D4 B4 G4 A4 B4 B4
G4 A4 B4 B4 C5 B4 G4
B4 C5 D5 D5 G4 F#4 G4
B4 G4 D4 D4 B4 G4 A4 B4 B4
2. 主歌部分
D4 D4 B4 G4 A4 B4 B4
G4 A4 B4 C5 B4 G4
B4 C5 D5 D5 G4 F#4
G4 B4 G4 F#4 E4
D4 B4 A4 A4 G4
3. 副歌部分
C5 B4 G4 F#4 G4 D4 B4
A4 D5 D5 B4 G4 G4
注意事项:
1. 在弹奏本曲时,钢琴的音量要保持稳定,不要出现跳跃式的音量变化。
2. 弹奏的过程中,要将节奏把握好,不要出现节奏跳跃现象。
3. 对于初学者,可以先在速度较慢的情况下弹奏,等到弹奏熟练了再逐渐加快速度。
希望这份蓝精灵简谱可以帮助到大家,让大家可以享受到弹奏乐器的乐趣。
小学音乐歌曲《可爱的蓝精灵》课件PPT-V1可爱的蓝精灵是一首小学生音乐课必唱的经典歌曲,它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歌词朗朗上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为了帮助老师更好地教授这首歌曲,制作一份课件PPT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一份小学音乐歌曲《可爱的蓝精灵》课件PPT的制作思路和注意事项。
一、PPT结构安排制作一份完整的《可爱的蓝精灵》课件PPT,一般包含以下内容:1.背景介绍:介绍蓝精灵的形象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对这个人物有更深入了解。
2.歌曲介绍: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知道这首歌曲是为什么而创作的。
3.歌词展示:将歌曲的歌词在PPT上展示出来,方便学生跟唱。
4.旋律展示:加入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观看和倾听。
5.音乐教学:通过PPT展示,演示歌曲的节奏和各个音符的唱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6.声乐指导:讲解歌曲中的咬字、气息、音高等声乐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
二、制作要点制作课件PPT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风格简洁明快: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清新明快的背景色和图片,并结合动画效果,使整个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2.文字与图片搭配:将歌词文字和相关配图结合起来,让学生阅读歌词的同时,也观看到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3.声乐演示:在制作课件PPT时,应该包含歌曲演唱的声乐教学,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唱出每个音符的声音和节奏。
4.加入互动:在PPT中加入适当的互动环节,如唱段训练、打字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5.多媒体素材:除了文字和图片之外,准备一些多媒体素材,如声音、视频等,以增强整个课件的视听效果。
三、注意事项在制作小学音乐歌曲《可爱的蓝精灵》课件PPT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的层次清晰:应该按照结构进行展开,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应该明确,并加上相应的标识,比如序号、箭头等。
2.简洁清晰的文字和图像:文字内容应该简洁明了,图像要清晰可见,大小和颜色要与背景相协调,以便于学生便于阅读和观看。
沪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唱歌《可爱的蓝精灵》《雷欧之歌》教案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中的《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是两首富有童趣和节奏感的歌曲。
它们以可爱的蓝精灵和勇敢的雷欧为主题,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知识和简单的乐理知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
2.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够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和节奏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的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互动教学法等,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歌曲的演唱、节奏练习、音乐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的音频、视频资料。
2.教学器材:钢琴、音响设备、节奏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蓝精灵和雷欧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播放《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在学唱过程中,穿插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演唱练习。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演唱水平。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巩固所学知识。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改编歌曲、创作歌词等。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盘点新中国62年经典儿歌童谣【导读】每个人的心中都一定会珍藏着几支不朽的歌,而其中必定有儿时的歌谣。
儿童歌谣不论是由稚嫩悦耳的童音唱起,还是由老奶奶沙哑的嗓音哼出,都必定能在人们心中唤起童年的回忆与共鸣。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潺潺的小溪流,去找寻那新中国62年儿歌童谣的印记吧!盘点新中国62年经典儿歌童谣50年代经典儿歌童谣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儿歌童谣创作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反映着这个时代儿童生活的儿歌童谣,有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歌颂解放军,歌颂土地改革,歌颂中苏联友谊,也有反映着那个时代的儿童日常生活的。
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其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心……1、《我是一个小画家》作者/佚名我是一个小画家,画了一朵大红花,大红花献给毛主席,毛主席见了笑哈哈。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自然会成为儿童歌谣歌颂的对象。
儿歌中的“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自豪,要用一支最新的画笔,画上一朵最美的红花,献给敬爱的领袖毛主席。
领袖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2、《小燕子》作者/王路王云阶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
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
”1956年六一儿童节,王路创作这首儿歌并在《长江文艺》上发表。
1957年,作曲家王云阶将儿歌略作改动后,谱曲改编成电影《护士日记》插曲。
此后,这首《小燕子》便传唱大江南北。
儿歌两段,以“小燕子,穿花衣”和“小燕子,告诉你”领句,一问一答,充满了童真童趣。
3、《上学歌》词/石顺义曲/段福培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太阳公公出来啦!花儿也会笑;小鸟还会问候我,叫我早早起。
起来干什么?起来去学校,天天早起不迟到。
儿歌妙用拟人手法,想象大胆,自然轻快,就像孩子每天踏着歌声的节拍,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
小学音乐冀少版二年级上册《聪明的小精灵听赏可爱的蓝精灵动画片《蓝精灵》主题曲童声齐唱》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可爱的蓝精灵》创作背景以及动画片《蓝精灵》。
2.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自信的表现《可爱的蓝精灵》;通
过歌声和动作大胆表现出“蓝精灵”机灵、活泼、勇敢、可爱的形象;能知道体会歌曲情绪。
教学重点:
欣赏歌曲《可爱的蓝精灵》.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合作表现歌曲情节。
拓展表演故事情节.
课型:欣赏课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喜欢看电视吗?同学们在看电视的时候都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同
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相信看动画片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也是我们童年时光的乐趣之一。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歌曲就与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有关,那么这首歌曲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段动画片了解一下。
(播放动画片《蓝精灵》视频)贴歌曲
名字<<可爱的蓝精灵>>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部动画片叫什么名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可爱的蓝精灵》就是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畅游在动画音乐的海洋里,去领略动画音乐的无穷魅力吧。
沪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唱歌《可爱的蓝精灵》《雷欧之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是沪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中的两首歌曲。
这两首歌曲具有鲜明的特点,旋律简洁,节奏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两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喜欢唱歌、跳舞。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不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的旋律,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通过音乐教学,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的旋律较为简单,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高、节奏把握不准,需要重点指导。
2.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拍等,部分学生掌握不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音乐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乐谱、音响设备等。
2.准备蓝色精灵和雷欧的卡通形象,用于激发学生兴趣。
3.准备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可爱的蓝精灵》和《雷欧之歌》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同时,展示蓝色精灵和雷欧的卡通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旋律线条。
教师简要讲解歌曲的节奏、音高特点,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基本元素。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高和节奏。
针对部分学生掌握不到位的音高、节奏,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可爱的蓝精灵歌词
可爱的蓝精灵歌词
《蓝精灵》在1986年的暑假就已经开始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台播出本片的时间应该也在此前后。
动画片的片头就是这首主题曲。
它节奏明快,富于动感;旋律轻盈、优美、动人,深得儿童们的喜爱。
可爱的蓝精灵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
那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喜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
那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喜
噢可爱的蓝精灵
噢可爱的蓝精灵
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
斗败了格格巫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喜
噢可爱的蓝精灵
噢可爱的蓝精灵
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
斗败了格格巫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喜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
那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喜噢可爱的蓝精灵
噢可爱的蓝精灵
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喜。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歌曲《可爱的蓝精灵》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爱的蓝精灵》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蓝精灵这一可爱的形象为题材,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富有节奏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蓝精灵的可爱形象,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氛围,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可爱的蓝精灵》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轻松地掌握歌曲的演唱。
同时,学生对蓝精灵这一形象较为熟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可爱的蓝精灵》的演唱,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了解蓝精灵的可爱形象,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感较强,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演唱。
2.歌曲中的较高音域,学生需要充分运用气息和共鸣,准确地演唱。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2.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运用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歌曲演唱。
4.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蓝精灵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展示蓝精灵的图片和歌曲歌词。
2.准备音乐器材,如钢琴、吉他等,为学生提供伴奏。
3.准备蓝精灵头饰、道具等,营造课堂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蓝精灵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蓝精灵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可爱的蓝精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演唱。
《可爱的蓝精灵》教案年级:五年级课型:综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的:能独立或与一位同学合作,设计自己喜欢动作自信地表现《可爱的蓝精灵》,通过歌声和动作大胆表现出“蓝精灵”机灵、活泼、可爱的形象,能自信地用语言简单复述故事情节,锻炼语言智能。
教学重难点:弱起拍子的演唱、变化音记号的掌握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光盘、图片、卡通头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歌2、创设良好音乐氛围二、引入教学1、查资料,了解“蓝精灵”是什么?2、播放有关视频、出示图片,教师简述故事情节,描述两种人物角色的个性特点。
三、学唱歌曲1、节奏练习2、乐理小知识: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
3、播放歌曲4、旋律教学,先听唱再模唱歌曲。
5、带入歌词加入节奏声势参与歌曲的学唱,增加歌曲气氛。
6、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注意弱起小节7、巩固练习8、角色的个性表演:制作卡通头饰表演各个角色。
歌曲学会后,可分批让学生带上自制的头饰扮演心目中的“蓝精灵”基本步伐用蹦跳步,在重拍起步,自由动作。
句尾停做个固定的动作。
1)第一种:合作演唱,即一个或两个领唱第一段,其它人唱第二段2)第二种:合作表演,即组员全部上台,在音乐中交流表演。
3)第三种:角色个性化表演。
可在全班学生的演唱声中让学生自选“蓝精灵”和“格格巫”的角色进行表演。
9、小组合作,相互评价,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要给予评价,评出最可爱的“蓝精灵”和最形象的“格格巫”。
三、拓展学习:蓝精灵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些什么道理?精灵们团结一致、勇敢捍卫家园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班级的同学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应该学会团结、友好相处,有困难是我时候更要一起勇敢面对。
《可爱的蓝精灵》创作背景
蓝精灵之歌,由瞿琮作词,郑秋枫谱曲,动画片《蓝精灵》的中文主题曲。
1983年,广东电视台引进美国版《蓝精灵》,并配上了本土主题曲,该曲即是《可爱的蓝精灵》。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引进了大量的欧美、日本动画片。
1983年,广东电视台引进的动画片《蓝精灵》是其中一部,当时引进的是在美国制作的英文版。
广东台引进该动画片时未使用原版主题曲,而是重新创作了本土主题歌,由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歌舞团创作,具体是瞿琮(时任歌舞团团长)和郑秋(时任副团长)创作。
创作过程中,两人还曾误以为该动画片为日本动画片而创作了一首日本风格的歌曲,发现错误后,才重新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